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福建省将乐国有林场利用从江西引进的红心杉母树林种苗造林,对6年生林分开展标准地调查分析,研究红心杉在将乐的栽培效果。结果表明红心杉表现较好,树高、胸径、材积平均值分别为5.75 m、7.3 cm和0.013 68m3。心材率较高,平均值为22.26%,红心杉木特点明显,偏心率和心材偏心率较低。木材基本密度较大,平均值为0.325 85 g/cm3。立地条件好的林地红心杉生长优良,立地条件差的林地红心杉生长较差。偏心率、心材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不受立地条件影响。在红心杉木造林时,应选择立地条件好的林地,以有效提高红心杉生产力。  相似文献   

2.
采用GC-MS检测方法分别研究了20年生、30年生红心杉和普通杉木中边材及心材乙醇抽提物化学成分组成. 研究表明,醇提物中主要化学成分为:柏木脑和香紫苏醇. 醇提物中柏木脑百分含量范围:29.11%~52.54%,香紫苏醇百分含量范围:3.57%~24.77%. 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高于边材中柏木脑含量. 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柏木脑含量均随着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柏木脑在木材中的横向分布,随树龄的增加呈同步增长趋势.红心杉和普通杉木,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高于边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红心杉边材和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均随树龄的增加而增加,且心材中香紫苏醇含量约为边材中含量5倍.  相似文献   

3.
对40个柳杉半同胞子代的生长、木材品质和形质等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相关性进行了比较系统地研究,结果表明:2年生树高及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木材品质和形质性状中的髓心偏心率和木材心材比率在家系间存在显著差异,而树皮率和木材基本密度在家系间的差异不明显;2年生树高与26年生胸径、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心材比率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间呈显著正相关;树皮率与2年生树高相关性不明显,而与26年生树高、胸径和材积等呈显著负相关;髓心偏心率、木材基本密度与生长性状相关性不明显。通过综合比较,评选出生长量大、木材品质好的优良家系12个,树高、胸径和材积的平均遗传增益分别为1.21%、4.77%和8.02%,木材偏心率的平均值为0.3%,木材基本密度的平均值为0.341 g/m3,这些优良家系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轮伐期的确定是实现人工林永续利用、科学经营和管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江西陈山红心杉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选取29年生的红心杉人工林,设置20 m×30 m的标准地5块,在每块标准地内按3级林木分级办法选择标准木,进行树干解析,分析分级木生长及红心杉心材形成过程;计算红心杉的数量成熟年龄、工艺成熟年龄和经济成熟年龄,从而确定红心杉的最佳轮伐期。研究结果表明:(1)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胸径、树高、材积的生长过程均表现为初期均缓慢生长,之后开始快速生长的特点,最大生长速率出现的时间不同,优势木的材积生产力在第11年时最大,达到0.0216 m3·a-1;(2)红心杉3个分级木的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曲线,均相交于20年左右,红心杉材积数量成熟期为20年左右。(3)红心杉心材开始形成时间在第7年,Logistic模型能很好地模拟红心率与年龄的关系,40年时,红心率达到了峰值60%左右。且木材基本密度随着林木年龄的增大而增大,红心杉的工艺成熟年龄大于数量成熟年龄。(4)森林年均纯收益和年均净现值的最大值均在29年,内部收益率最大值在25年。综...  相似文献   

5.
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特性及其与杉木混交效应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营造在福建邵武6年生南酸枣与杉木不同模式混交林及其纯林和5年生南酸枣密度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南酸枣人工林早期生长规律、不同立地条件下人工林生长差异、不同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以及与杉木混交后不同模式林分的生产力、生物量差异和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南酸枣早期生长快,在中等肥力立地上,6年生平均高为8 53m,平均胸径9 74cm,立木蓄积量86 08m3·hm-2,在不同立地条件下生长差异明显;造林密度对南酸枣早期生长的影响表现出密度越大立木蓄积量和枝下高越大,冠幅越小的趋势。与杉木混交后能促进杉木的生长和有利于维护地力,其中以杉3∶南1(3∶1)混交模式生产力和生物量较高,蓄积量为76 42m3·hm-2,生物量为41 5127t·hm-2,与杉木纯林相比,分别提高了74 55%和97 27%,是值得推广的杉阔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6.
陈山红心杉材性变异及其基因资源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7,他引:16  
比较分析了安福种源(陈山红心杉)同全国公选5个优良杉木种源(广西融水,贵州锦屏,湖南会同,福建建瓯,江西铜鼓)的木材材性,得出:在木材的纤维长度,晚材率,基本密度三方面,陈山红心杉与其它5个优良种源无差异,材性优良,木材的红心比率在6个种源间差异显著,其中以陈山红心杉心比率最大,红心比率变异系数最小,研究了陈山红心杉材性遗传变异规律,认为安福陈山红心杉引种外地不会导致材性变异,可在杉木主要区推广应用,此外,在陈山红心杉基因资源利用上,开展了应用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红心杉是杉木中的优良变种,被视为杉木中的珍品,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造林用材树种。采用树干解析方法,测定了红心杉人工林的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的生长过程,并用模型模拟方法对其生长过程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1)红心杉在生长过程中,最大去皮胸径连年生长量为1.92 cm·a-1,各级木胸径成熟期出现的先后顺序为: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2)各级木树高成熟期变化趋势与胸径相似,树高的最大连年生长量达到了1.5 m·a-1。(3)最大材积的连年生长量为0.017 6 m3·a-1,材积的成熟期与胸径和树高的成熟期差异较大。优势木材积在第18年达最大连年生长量,成熟期在第25年;平均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4年;被压木材积成熟期在第25年。(4)通过非线性回归模型模拟,确定了Richards模型为胸径、树高和材积的最佳模拟模型,模拟效果好,精度高。(5)红心杉优势木的形数要比其它产区杉木的形数大,25年红心杉优势木形数为0.56。红心杉是一种初期生长快的速生树种,并且达到成熟期后还可进一步培育。研究结果对红心杉的培育和人工林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杉木马尾松混交林生长效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杉木和马尾松在皖南山区是主要的用材造林树种,在1990年至1995年的“五八”造林绿化工程中,安徽省旌德县蔡家桥林场营造了99公顷的杉木、马毛松混交林。为了充分了解杉松混交林林木生长情况及其经济效益,笔者组织了专业技术人员对此杉松混交林进行了调查研究,同时结合目前的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采伐情况,以现木材市场行情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杉松混交林可充分利用林地,提升林地潜力,提高林分质量,增加经济效益。1杉木、马尾松的生物学特性杉木为裸子植物门杉科杉木属,乔木,喜气候温暖,空气湿度较大的丘陵山地,最适宜生长在夏无酷暑…  相似文献   

9.
杉木生长与材性兼优无性系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江苏宁镇丘陵地区试验研究表明,杉木无性系生长与基本密度性状存在显著的遗传差异。按“两个阶段独立选择法”从供试材料中评选出013、026、027号等3个生长、材性兼优无性系,005、016、024、011号4个生长优、材性较优(与融水优良种源相近)无性系,和029号1代种子园最优家系子代。6年生时,它们的材积比对照(广西融水种源杉木)增加10.6%-144.9%,木材基本密度提高1.16%-20.26%,可作为优质、高产杉木优良无性系在低丘综合治理与开发中扩大应用,研究选出的021、014号等5个优质无性系,材积生长比对照差,但木材基本密度比对照高8.72%-19.68%,可作为育种材料用于杉木材性与生长杂交遗传改良。  相似文献   

10.
做到适地适树,就要了解地和树的客观规律,既要掌握树对环境条件的重求(即生态学特性),又要掌握地对树是否相适应。不同的立地条件对杉木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差异,因此,选择好适宜的造林地,常常是造林成败的关键。评价杉木林林地立地条件的优劣,目前可以采用编制的立地指数表求得。在生产实践中,人们需要的是宜林地造杉的适应性及其效果的预测。本文以立地类型调查的五十六块标准地材料为基础,并以此编制的杉木立地指数表为依据,把立地因子与立地指数结合起来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试分析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及其与生长量的关系,为科学鉴定宜林地造杉的适应性和预测其生长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农林复合模式蒸散耗水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土壤分层水量平衡模型,对林带与冬小麦的根系吸水量、林带和农田的蒸散耗水量、林带影响农田土壤水分范围与程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间,林带根系吸水以消耗农田土壤水分为主,主要表现在0.0~1.5H(H为树高)范围内。(2)林带可降低12.3%的农田蒸散量。(3)由于林带的影响,在农田中,0.0~0.5H为土壤水分降低区,0.5~5.0H为土壤水分提高区。总体平均,0~200cm农田土壤贮水量可提高11.2%。  相似文献   

12.
以湖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高校园林绿地景观规划设计的原则、构思、方法。以期对当今高校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地处北纬°′~°′,东经 18102010°′~°′,属热带季风气候,适宜香1083711003草兰生长。年,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刘松1962泉教授从斯里兰卡引种墨西哥香草兰到海南岛儋州种植,多年来只开花不结果。年,在福建省亚1983热带作物研究所和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引种试种成功的鼓舞下,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从广东粤西亚热带作物试验站引进香草兰茎蔓条,试100种于海南万宁县兴隆试验站(现为热带香料饮料研究所,下称香饮所),按福建种植模式并改进为荫棚集约栽培。年,该站《香草兰在海南兴隆地1987区引种试种研究》项…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莓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采用组织培养方法对美国黑莓主要栽培品种进行培养。通过试验,筛选出一种高效防褐化剂和几种适宜的芽诱导、增殖及生根培养基。并且实验达到了黑莓工厂化育苗的技术要求,为黑莓优良品种提供了快速繁殖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15.
以南方山地森林为研究对象,选取有代表性的4个小班,分别采用角规抽样调查法、中心样圆法、样圆群法、六株木法、垂直样带法、标准地法共6种方法对小班蓄积量进行测定,并从6种方法的调查精度、误差大小、工作量及工具和仪器的难易程度等方面对小班蓄积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角规抽样调查法是最适合南方山地森林小班蓄积量的调查方法。  相似文献   

16.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食用菌多糖较难鉴别、真菌多糖提取纯化工艺需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多糖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生态旅游与传统旅游的不同,结合目前生态旅游的发展状况.以广东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为例.分析生态旅游业的兴盛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并给出对策。  相似文献   

18.
应正交设计对美登叶面施肥试验结果分析得出,施肥种类是影响百果重的主要因素,施肥次数是影响株产果重的主要因素。单株产量是影响蓝莓浆果总产量的最重要因子,因此应选取单株产量最大的组合,即A1B1C1D1,施硫粉150 g.n-1和木醋原液,浓度200倍,1~2次。  相似文献   

19.
根据科尔沁沙地生态系统退化的现状,提出了本地区生态工程建设的出发点和重点内容,并介绍了一些在工程建设中成功的经验和技术。提出了今后本地区生态建设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2020年3月上旬至11月上旬,在重庆市,以桑Morusalba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为基质材料,选择楠木Phoebe zhennan、樟Cinnamomum camphora、油茶Camellia oleifera 3个树种为育苗对象,设置4种轻基质处理,即P1(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8∶1∶1,均为体积比,下同)、P2(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6∶3∶1)、P3(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4∶5∶1)、P4(桑枝屑发酵物∶椰糠∶珍珠岩=2∶7∶1),以当地土壤(黄壤)为对照(CK)进行育苗试验,探讨不同基质配方的育苗效果。结果表明:(1)楠木、樟、油茶苗在4种轻基质处理下,1年生苗的苗高、地径、地上部分生物量、根系生物量、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均显著高于CK处理(P<0.05),并且其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也显著提高(P<0.05);(2)3种苗木在不同轻基质处理下的生长情况存在较大差异,总体上以P3和P4处理的苗木长势更好,其根系活力和净光合速率更高;(3)苗木的根系表面积、总根长、根尖数量、根生物量、根系活力总体上均与地上部分生长情况(苗高、地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