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利用1971年~2000年整编资料和NCEP/NCAR(1971年~2000年)再分析资料中的月可降水量资料,针对呼和浩特地区的降水情况,从降水量、降水强度、阴雨日、降水变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降水效率,并对农业生产及人工增雨工作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2.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榆林地区1951201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60年来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林年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存在2201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60年来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林年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存在23、7、17和22年的周期,其中以7年周期最明显;春季降水量的主周期为53、7、17和22年的周期,其中以7年周期最明显;春季降水量的主周期为57、167、1622年;夏季降水量主要存在622年;夏季降水量主要存在68、19年的周期;秋季降水量主要存在58、19年的周期;秋季降水量主要存在57年的周期;冬季降水量主要存在16、12年的周期。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存在9年的周期;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春季降水量的关系较密切,与秋季、冬季降水量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3.
灵璧县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水旱灾害频发,对当地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该文根据境内代表雨量站系列资料对灵璧县降水量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灵璧县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防汛抗旱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利用小波分析方法,分析了榆林地区1951~2010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周期特征及其与太阳黑子数的关系。结果表明:夏季降水量最多,冬季降水量最少;60年来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榆林年降水量的变化主要存在2~3、7、17和22年的周期,其中以7年周期最明显;春季降水量的主周期为5~7、16~22年;夏季降水量主要存在6~8、19年的周期;秋季降水量主要存在5~7年的周期;冬季降水量主要存在16、12年的周期。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存在9年的周期;太阳黑子数与年降水量、春季降水量的关系较密切,与秋季、冬季降水量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5.
临沂市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临沂市近46年的降水量资料,分析了全市降水时空分布、降水量变化特征及旱涝特点。结果表明:临沂市的降水自南向北递减,南部平原地区多于北部山区。降水量减少的线性趋势变化率为16.4 mm/10 a,夏秋季降水减少明显。旱年发生频次较多,春旱造成的危害最大。  相似文献   

6.
选取南疆地区几个有代表性的基坑降水工程,采用一个抽水井和两个观测孔的潜水非完整井抽水试验方案,利用多种计算方法,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来确定各地段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并结合上述成果,对其中的一个基坑降水工程进行了降水井设计,降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汛期降水预报是气象服务的重点和难点,了解和掌握当地汛期降水分布特征,才能更好地开展汛期气象服务.在此使用博兴县近50年降水资料,统计了汛期降水的年际变化和分布特征,分析了汛期降水与年降水量的关系、暴雨与旱涝灾害的关系等,对于山东省特别是黄河下游地市具有普遍适用意义.  相似文献   

8.
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误报降水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DSC2型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实时误报降水资料进行整理归纳,从中分析产生误报降水的原因,并提出完善和改造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8,(10):26-26
玉米具有水分含量高、成熟度不一致、呼吸旺盛、易发热、霉变等特点,尤其是玉米种子,比其它谷类作物较难贮藏,在贮藏前要做好玉米的降水。主要降水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黄河源头降水的特点及其规律,利用黄河源头玛多站1961~2019年的逐日降水资料,采用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Marm—Kendall(M—K)法、Hurst指数、以及根据世界气候组织对气候异常的判别标准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0年间,黄河源头年降水量总体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度为16.2mm/10a;四季降水量也呈逐年增加趋势,其中春季降水量的增加趋势最为显著明显,夏季降水对年总降水量的贡献最大,为59.8%,冬季最小,为3.1%;源区降水量的月变化呈明显的单峰型,降水量年内分配十分不均,主要集中在5~9月,7月份的降水量最大, 12月份的降水量最小;黄河源头近50年降水量变化从2003~2004年开始发生突变。根据世界气候组织对气候异常的判别标准判别,黄河源头出现4次正异常年份降水;春季出现1次正异常;夏季出现3次正异常,秋季分别出现1次正异常和1次负异常;冬季出现3次正异常。用Hurst指数分析黄河源头未来的降水变化趋势,未来该地区降水量变化趋势将与过去的变化趋势一致,呈“较强”的增加趋势。四季中,春季持续性强度“较弱”,夏季持续性强度为“强”,秋季持续性强度为“较强”,冬季持续性强度为“很强”。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64—2015年廊坊市年、季、月、日等降水资料,采用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深入细致地分析了廊坊市自然降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年代变化,廊坊市旱、涝、正常年交替出现,年降水量≥600 mm的峰值次数呈下降趋势;夏、秋2季降水量正常年份多,春、冬2季异常年份多,其中春季偏少年份多,冬季偏少和偏多年份均多。随年代变化,春季降水量仍是偏少年份多;夏季为偏多、偏少、正常年交替出现;而秋、冬季降水量在20世纪90年代前以偏少为主,之后转为偏多趋势。廊坊市年降水日数随年代变化呈下降趋势,特别在2004—2015年的12年间,有11年均低于平均值,平均少9 d,各等级降水日数与年日数变化趋势一致,在2000年之后的近16年,各等级降水日数均出现了明显减少,平均少4 d。廊坊市春季透雨过程降水量,在2000年之后有减少趋势,平均少2.5 mm;秋季连续3 d连阴雨次数在2000年之后有增加趋势,平均增加2.2次/10年。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的降雨分布是极不均匀的,有的地方年降雨量高达6000多毫米,而有的地方却只有十几毫米,甚至有的地方多年无雨。水是生命之源。各类生物的生存,都与水有着极大的关系。降雨多的地方,植物生长旺盛,生物多样;降雨极少的地方,往往是沙漠或戈壁,生物难以生存。而植被的好坏,对陆地上的降雨又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植被茂密的地方降雨  相似文献   

13.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利用邵阳市2007年8—12月共5个月的降水资料,对T213数值预报产品预报进行了分析检验,并与过去应用的日本FSAS模式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T213的降水预报产品预报能力高于日本FSAS模式,在不同的月份、不同的天气系统影响下,其预报准确率有所不同。并指出在实际工作中,结合天气形势、预报员的实践经验以及其他预报方法进行订正,能大大提高预报准确率。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兴安县气象局1957—2017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该县降水(雨量及暴雨)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兴安县年雨量总体呈现缓慢增加趋势,年最多雨量2636.1mm,年最少雨量1174.7mm;雨量季节分布不均,雨季从3月开始,9月结束;夏季雨量占年雨量的48%,冬季雨量最少,占11%,汛期雨量占69%;雨量高峰月在5月,12月雨量最少;每月≥0.1mm的雨日都在9d以上,≥50.0mm的暴雨1—12月都有可能出现,但出现暴雨频次较高的是4—6月。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1981—2017年湖北省汉川市气象局降水量月值资料,分析汉川市降水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37年汉川市降水量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为-52.656 mm/10年,达显著性检验水平。汉川市降水存在极大的周期动荡性,降水量正距平为13年,占35.1%;其他24年均属负距平,占64.9%,说明汉川市降水量主要经历丰水期及枯水期。汉川市年内降水量中间多、两端少;7月达最大值,为212.2 mm;12月降水量最少,为25.8 mm。春季降水量整体呈略增加趋势,气候倾向率为3.934 mm/10年,未通过显著性水平检验;而夏季、秋季及冬季降水量整体均呈减少趋势,气候倾向率分别为-22.444、-29.594、-4.552 mm/10年,秋季减少幅度最显著,夏季次之,冬季减少最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巴林右旗自然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重点分析了巴林右旗自然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建立无观测资料地区的年、季降水量推算模型,为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栖霞市降水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仕梅  史淑一  衣淑玉  张志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038-2039,2081
采用滑动平均和线性倾向率等方法,对山东省栖霞市年际动态变化和年内分配、旱涝状况等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市1961~2008年间年和季降水量的变化特征,总结了该市降水变化规律,得出了栖霞市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年平均降水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等结论。  相似文献   

18.
利用黑龙江省80个气象站1971~2016年6~8月逐日降水资料,参照国家标准规定大雨、暴雨事件为异常降水,以数理统计和贡献率方法分析黑龙江省夏季和6、7、8月异常降水及其贡献率变化特征,探讨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结果表明,1971~2016年,研究区夏季异常降水在时间上呈非连续性发生特征,贡献率呈大幅度波动变化,年际间振幅较大,夏季相同月份内大雨贡献率震荡更强,不同月份内,6月大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8月暴雨贡献率变化最剧烈;异常降水发生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经向或纬向变化规律,呈分散性特征,相同月份内暴雨分散性更突出,不同月份内,6月分散性最显著,7月异常降水则相对集中。贡献率空间离散程度较大站点多分布于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北部,变化不稳定,松嫩平原为异常降水多发区;1971~2016年,大雨、暴雨对总降水量贡献表征为复杂性和相对性。相同年份多以暴雨占主导地位;不同年份中,其他量级降水具有重要贡献。异常降水密集年份中,日降水量20.0~24.9 mm应多予关注。研究客观表征异常降水对总降水的贡献,避免"降水量"分析的绝对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富川县2011年汛期的降水气候特点,通过对年降水量、汛期降水量及暴雨气候变化的对比分析,得出富川46年来暴雨日数、历年汛期降水量及年降水量变化呈减少趋势,但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