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物脱臭填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综述了国内外生物过滤、生物滴滤和生物流化床中脱臭填料的发展过程,分析了各类生物脱臭填料在应用中的优缺点以及最近的研究动态,提出了改善各类脱臭填料性能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2.
生物炭概念的内涵及语词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盛奎川  杨生茂 《核农学报》2022,36(2):481-487
多年来国内学术界对英文词汇biochar的中文应表述为"生物炭"还是"生物质炭"存在争议.本文根据逻辑学关于概念及语词、定义及划分的基本方法,试图剖析生物炭(生物质炭)概念的内涵与语词的混乱现象,澄清当前生物炭定义及划分等方面存在的逻辑问题,旨在深入理解生物炭的专业术语、促进科学知识的传播和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铬的水生生物学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水生生物中铬的分布,累积以及铬污染对生物代谢活动和细胞形态的影响等研究情况作了概述,并讨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水质生物监测的定义、原理及其特点和主要方法:生物群落法、细菌学检验法、水生生物毒性试验、生产力测定法、微型生物监测、分子生态毒理学方法、硝化细菌测试法、幼虫变态实验、发光细菌毒性检测法、生物传感器、DNA生物传感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展望了生物监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浅谈生物重建中的生物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结合河田生物重建的实践,对乡土灌木与外来品种的选用、不同流失程度配套相应的生物措施和持续施肥作了粗浅的探讨,并对今后的生物措施应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浅析河流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及指标生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河流水体污染的生物监测问题做了理论描述,并比较了生物监测和理化监测的利弊,阐述了生物监测中的指标生物、常用种类和在环保中的应用、要求和用生物指标监测污染水体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7.
富营养化水体中的大量藻类对水质和生态系统构成极大威胁,利用生物法控制藻类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本文综述了利用鱼类、大型水生植物、底栖生物以及微生物等的控藻技术,分析了各项技术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并对相关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应用实验生态方法研究了褶牡蛎对8种常见的重金属生物富集动力学特性,得出了褶牡蛎对重金属的生物富集系数、生物半衰期以及生物富集曲线。结果表明,到积累实验结束时褶牡蛎对Pb、Zn、Cd、Cr、Ni和Hg的生物富集系数分别是15.60、26.53、60.06、7.61、5.82和47.88,褶牡蛎对Cu和As的富集规律不明显,生物富集曲线分别为yPI7=0.4046e^0.1168xR^2=0.7378,yZn=0.0408x^2+0.2909x+59.969 R^2=0.9307,yGl=2.5263e^0.0867x R^2=0.7089,YCr=0.6832e^0.0942x R^2=0.8544,yNi=0.4178e^0.0714x R^2=0.6856和yHg=0.0015x^2+0.0444x+0:0644 R^2=0.8301,以积累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富集系数为基准,褶牡蛎对这几种重金属的富集能力为Cd〉Hg〉Zn〉Pb〉Cr〉Ni;到释放实验结束时褶牡蛎对Pb、Zn、Cd、Cr和Hg的生物半衰期分别是23.1、13031.7、67,7、32.9和36.1d,褶牡蛎是Zn、Cd和Hg的强的净积累者,以释放实验结束时的生物半衰期为基准,褶牛十蛎对这几种重金属的排毒释放顺序为Pb〉Cr〉Hg〉Cd〉Zn。  相似文献   

9.
生物炭对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壤缺钾已成为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限制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亟待深入开展如何提高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的相关研究。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研究者比较感兴趣的生物炭对土壤肥力,特别是对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影响的相关资料,从生物炭影响土壤温度、水分、p H值、阳离子交换量、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作物根系生长与活动等方面论述了生物炭影响土壤钾素生物有效性的可能机理,并提出了今后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相似文献   

10.
江河源区生物多样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河源区西部、南部、东南部和东北部都毗邻生物多样性中心,生态系统多样,物种较丰富。这种生物多样性是随着青藏高原的隆起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并以其环境为生存条件,因而比较独特,不乏特有种、珍禽异兽、名贵药材和受到国家保护的物种。全面了解江河源区特殊的生物多样性将有利于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内自然保护区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2010年在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对洞庭湖的7个典型断面进行了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采样,共获得底栖动物40种,其中节肢动物16种、软体动物18种,环节动物6种。根据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确定了4个相对清洁的断面和3个污染断面,然后进行23种生物指数的综合评估,结果表明,(甲壳动物+软体动物)分类单元数、Shannon-Wiener物种多样性指数与Goodnight-Whitley指数3个底栖动物生物指数可以用作辨别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敏感生物指数。通过5、3、1记分法对3种生物指数统一量纲后,获得变化范围为3~15的综合生物指数,运用四分法划分出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辨别的生物基准:3~6,差;7~9,一般;10~12,好;13~15,很好。据此对7个断面进行重新记分,获得了洞庭湖典型断面水质的基本分区现状:虞公庙、万子湖、目平湖3个断面的水质良好,而鹿角、坡头、南嘴及东洞庭湖4个断面的水质较差。该水质生物学基准基本适合评价洞庭湖典型断面的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12.
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利用来说,生物样性信息系统(BIS)是一个获取和传播正确信息、方便管理、利于决策的非常有用的技术和工具。近年来,BIS研究及其建设十分迅速,成为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学科增长点之一。本文论述了BIS的研究目的与内容、设计程序和原则、发展方向及尚需突破的技术难题,并对国内外几个著名的BIS系统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3.
利用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进行多环芳烃菲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研究。在控制土壤水分、养分的情况下 ,设 6个通气处理 ,分析测定各处理的土壤菲降解率、微生物量、多酚氧化酶以及土壤酸度的动态变化。为期 6 0天的试验结果表明 ,通气量为 0 .0 8m3 h-1时 ,菲的降解率最高 ,达 72 .6 % ;与对照相比 ,微生物量最多 ,其中细菌、真菌都显著高于对照 ;多酚氧化酶活性也最高。通气量为 0 .0 8m3 h-1处理还可以控制土壤中酸度的变化 ,保持土壤中pH的稳定 ,从而更快地降解污染土壤中的菲。较高的菲降解率与通气改变土壤条件有关。在本实验的条件下 ,反应器中土壤细菌、真菌数量增加 ,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 ,土壤保持稳定的pH值是土壤中菲降解率提高的主要原因。因而 ,改进的反应器具有较高的降解效果。本研究还表明 ,利用生物反应器能够快速、高效地消除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 ,实现有机污染土壤的离位生物修复。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生物强化技术在污泥堆肥处理中的优势,以接种量分别为0.2%和0.4%的复合生物菌剂研究对污泥堆肥的作用效果,分析了温度、有机质含量、铵态氮、硝态氮、重金属含量、蛔虫卵死亡率和种子发芽指数(GI)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接种复合生物菌剂处理较对照组(CK)对堆肥指标有一定的影响,能够提高堆体升温速率及延长高温持续时间、加速有机质的降解、促进铵态氮与硝态氮的转化、降低重金属含量、提高蛔虫卵死亡率、提高种子发芽指数,其中复合生物菌剂接种量为0.4%时作用效果较为明显,有利于污泥堆肥。  相似文献   

15.
《农业环境保护》2002,21(3):215-217,236
  相似文献   

16.
几种淡水动植物对14C-毒死蜱的吸收、分布和消长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14C-毒死蜱研究了5种淡水水一物对毒死蜱的吸收,分布,消长的规律。结果表明:5种生物在14C-毒死蜱的水溶液中暴露4h,均能迅速吸收^14C-毒死蜱,经过24h,5种生物对14C-毒死蜱的CF从高至低的顺序为:食蚊鱼〉石螺〉扁卷螺〉浮萍〉西洋菜。当暴露24或48h,3种试验动物对^14C-毒死啤吸收的量已达高峰。食蚊鱼,石螺和扁卷螺的CF分别为375,249.69和30。两种植物对14C-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种子植物特有属的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叶根 《山地研究》1998,16(3):210-214
  相似文献   

18.
19.
不同基质生物有机肥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及促生效果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旨在研究功能菌株解淀粉芽孢杆菌配合不同原料的有机肥,制备不同生物有机肥对番茄防控土传青枯病以及促生的效果研究,并考察不同生物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及根际细菌群落的影响,获得能够有效防控番茄青枯病的生物有机肥。本研究以解淀粉芽孢杆菌T-5为功能菌株,分别配合秸秆有机肥及鸡粪有机肥,经二次发酵分别制得秸秆生物有机肥(BIO1)和鸡粪生物有机肥(BIO2)。于江苏省南京市一处青枯病多发的番茄大棚进行试验。考察不同施肥处理下番茄的发病情况、生长情况以及土壤理化性质,并利用高通量测序探究根际细菌群落的变化。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降低番茄土传青枯病的发病率,且BIO1处理的防控效果最佳,使发病率降低了94.45%。两种生物有机肥均能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增加了番茄地上部的生物量并提高了产量,但对于番茄果实品质并无显著提升。此外,施用BIO1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BIO2则显著提高了土壤pH。土壤有机质与番茄的发病率呈负相关,与番茄地上部生物量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基于高通量测序结果,发现生物有机肥可显著提高根际细菌多样性,同时改变了细菌群落结构。防控效果最好的BIO1处理中,变形菌门相对丰度最高,放线菌门相对丰度最低,土壤硝态氮和pH与这两个门水平的细菌类群具有显著相关性。以解淀粉芽孢杆菌为功能菌株、秸秆为原料制备的秸秆生物有机肥可有效防控番茄土传青枯病,效果优于鸡粪生物有机肥。该生物有机肥还可显著促进番茄生长及产量提升,并通过调控根际细菌群落中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提高土壤抑病能力,减少土传青枯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生物基因资源是所有的生命科学研究及其生物技术产业的物质基础。对生物基因资源的科学保护和持续利用的战略意义以及我国在生物基因资源科学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加强我国生物基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具体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