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游黎  周就猫  邓京虎  赵宝苹  章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167-20169
以物元模型、可拓集合与关联函数理论为基础,建立了可拓综合评价的物元模型,通过计算其关联度,并且用G1法确定指标权重,将多因子的评价归结为单目标决策,以定量的数值表示评定结果,从而能较完整地反映土地整治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江西省樟树市光明村项目土地整治项目可持续发展居于良好水平,物元可拓评价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61-167
土地整治对于改善耕地质量,提高土地利用条件具有重要意义,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态环境的保护。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进行评价是评判工程生态适宜性的重要手段。本文以济南市商河县土地整治的典型项目为例,根据研究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特点,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生态绩效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商河县土地整治工程实施的综合生态绩效平均值为0.2964,绩效水平处于一般等级。其中,农田景观绩效平均值为0.4044,绩效等级为良好,农业生产环境绩效和生态功能绩效均为一般等级,绩效平均值分别为0.3101和0.3757,说明土地整治工程实施在提高土地利用条件,改善土地利用结构的同时也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但改善作用不明显,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3.
土地整治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显著,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的主要研究意义在于完善我国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理论体系,提高项目投资决策和管理水平。本文以甘肃省华池县柔远孙掌土地整治项目区为例,通过运用过程思维的"流程框架"以及物元评价模型,综合的计算出项目区单项指标绩效水平,并对该项目绩效等级做出判定,在此基础上总结影响因素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项目区绩效水平较低,因此在今后的土地整治项目中应针对这些绩效影响因素采取相应措施,不断提高整体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为了突出耕地质量评价对土地整治项目选址的影响,采用农用地分等方法,以延津县的几个项目片区为例,对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耕地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在项目选址合理的情况下,通过实施土地整治工程,能够有效地提高耕地质量水平、增加粮食产能。建议在确定土地整治项目选址前先行开展耕地质量的预评价工作,并根据评价结果指导项目的实施;同时,建议将土地集中且面积较大、原始生产条件较好但开发利用水平较低的中低等别耕地作为整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以甘肃省平凉市21个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选取土地平整面积、坡改梯面积等指标构建评价体系,运用基于定性和定量的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对该项目土地整治的生态效益进行评价,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平凉市21个土地整治项目的生态效益比较显著,验证表明整治后平凉市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较整治前增加了463.21万元。  相似文献   

6.
基于全过程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土地整治的风向标,对土地整治的成效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浠水县土地整治规划项目的背景下,从项目初期开始到项目结束后构建全过程的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项目总体绩效"评价结果为"优"等,对应分值处于高得分水平。通过分析研究可以更好地把握项目实施情况,确保土地整治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相似文献   

7.
以广西鹿寨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县土地整治项目中10个子项目的效益影响因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等级;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鹿寨县为研究对象,分析了该县土地整治项目中10个子项目的效益影响因素,采用熵值法,计算了影响土地整治效益的各指标权重,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全县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总体上处于较好的等级;研究区域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良好。可通过促进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从而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相似文献   

9.
以明光市土地整治项目为例,通过对土地整治工程的详细了解和深入的调查研究,构建包含工程设计绩效、施工绩效和效益绩效3方面的土地整治工程绩效评估指标体系,采用AHP-SWMM模型对土地整治工程绩效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工程设计、工程施工、工程效益绩效分数分别为76.04、77.09和82.99;综合评价分数为78.27。各指标分数都在良好的范围内,与规划设计保持一致,达到了预期的影响和效益。  相似文献   

10.
对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益进行评价,为更好地开展土地整治提供参考。本文以华池县土地整治项目为例,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土地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地整治的综合效益、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别由整治前的39.2、43.8、35.2、37.4提高到整治后的72.6、69.6、65.6、70.0,达到良好水平。  相似文献   

11.
利用复杂系统理论,以徐州九里矿区土地复垦项目为例,进行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通过文献分析法、实地调研法、系统分析法和定性定量综合分析法等建立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概念模型,构建了土地复垦系统可持续性后评价指标体系,以复垦项目系统的发展度、协调度和持续度对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性进行了评价。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徐州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持续性后评价结果,基本能够综合反映九里煤矿区土地复垦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2.
天津市土地整治新增耕地规模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从土地整治对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重要性的研究视角出发,科学评价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实施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将天津市土地整治项目的新增耕地规模和新增耕地率作为主要考核指标,对全市所辖各区县和乡镇等进行不同尺度土地整治项目新增耕地面积的区域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市土地整治以土地开发项目为主,土地开发的新增耕地率均呈现较高水平,而且从区县和乡镇的尺度看差异度不大;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的项目相对较少,且补充耕地规模也不大,区域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农用地整理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内容,土地整治规划目前成为国土方面的热点,随着城镇化快速发展,建设用地不断增加,耕地数量不断减少、质量相对下降的趋势不断加强,适当合理地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特别是农用地整理项目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该研究以抚州市崇仁县农用地整理为例,从潜力大小、现实两方面入手,构建了多因素组成的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方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进行评价。研究结果可对农用地整理潜力评价和具体项目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基于集对分析的灌区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灌区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出发,结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和相关的文献资料,提出了灌区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基于集对分析联系度的同异反态势排序法,建立了灌区工程状况、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之间协调发展的指数模型。使用该模型对辽宁省东港灌区1997年,2000年和2004年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价,结果与实况相符合,且计算过程简单,可比性强,为灌区的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张海欧 《农学学报》2021,11(2):64-67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耕地,土地整治是补充耕地的重要手段。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范围大,自然、经济、社会背景复杂,技术要求高,政策性强,制约的因素多,因此土地整治工程建设过程中往往呈现不同的问题,影响工程实施及项目质量。本研究根据中国土地整治的特点,查阅文献资料以及结合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土地整治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难点和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以期为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何国英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7):41-44,59
针对传统土地利用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不足,引入了带实数编码加速遗传算法(RAGA)的投影寻踪分类模型(PPC)。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角度出发,构建了规划方案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RAGA-PPC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模型。以舟山市区为例,利用MATLAB7.1语言进行程序的开发,获得了最佳投影方向。通过计算,得到了各方案的投影值,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地解决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评价问题。  相似文献   

17.
海州湾生态修复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的效果,在分析2014年春、夏、秋3个季节本底调查数据的基础上,以"资源—环境"作为准则层,共筛选16项具体的评价因子建立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并用德尔菲法和熵权法组合赋权,通过效用函数估算海州湾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的实现程度。结果表明:通过投放人工鱼礁,海州湾生态修复率达到30.14%,其中,生物资源平均修复率为17.96%,海洋环境平均修复率为33.15%,生态修复治理目标综合值为0.400 2,综合修复等级为中等。研究表明,海州湾生态修复工程对水质环境的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但对生物资源的恢复效果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