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杉木、凹叶厚朴混交林的更新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杉木与厚朴混交林更新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厚朴2:1行间混交林分中,杉木较杉木纯林的胸径、树高分别提高12.09%和8.14%;混交林中厚朴较厚朴纯林的胸径、树高分别提高2.30%和22.50%;混交林立木材积比杉木和厚朴纯林分别提高25.63%和80.90%.混交林较杉木纯林表土层(0~20 cm)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增加9.69个百分点,而结构体破坏率则降低了12.17个百分点;混交林与杉木纯林比,表土层最大持水量及田间持水量分别增加了16.45%和24.36%.  相似文献   

2.
拟赤杨杉木混交林培肥土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11年生拟赤杨纯林、拟赤杨杉木混交林和杉木纯林土壤肥力的研究结果表明:拟赤杨杉木1:3混交林具有良好的培肥土壤能力,同时土壤结构体破坏率、团聚体、水稳性团聚体、土壤结构系数、土壤孔隙度和通气度也表现最好;其次是拟赤杨纯林,最差是杉木纯林.可见拟赤杨杉木1:3混交林可在我省山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胡永颜 《安徽农学通报》2013,(11):88-90,122
水源涵养能力是森林生态系统重要功能之一。该文分析了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及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和土壤层水源涵养能力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林下植被层最大持水量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马尾松纯林>杉木纯林,凋落物层最大持水量、0~60cm土层总蓄水量以及林分总持水量均表现为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杉木纯林>马尾松纯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水源涵养功能整体上优于杉木纯林和马尾松纯林两种林分类型。  相似文献   

4.
楠木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采用3个处理4次重复的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楠木与杉木混交林生长效应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楠木与杉木混交对林木生长有促进作用, 混交林中楠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均明显高于楠木纯林, 分别为楠木纯林的121 2%、134 6%、194 4%和104 8%; 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也明显高于杉木纯林, 分别为杉木纯林的124 36%、104 2%和164 1%, 其杉木蓄积量也达到了杉木纯林的82 9%; 楠杉混交林林分生物量高于各自纯林, 分别为楠木纯林和杉木纯林的254 4%和134 8%; 不同林分林下植被生物量大小排序为楠木纯林>混交林>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5.
杉木泡桐混交幼林地土壤的物理性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1998年,在福建南洲林业采育场进行了杉木纯林和杉木泡桐混交林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对比研究。与相同立地条件杉木纯林相比,杉木与泡桐混交之后,土壤结构体破坏率降低8.34%~9.16%,非毛管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总孔隙度和通气度分别提高2.48%,2.01%,4.47%和2.74%。说明混交林地土壤结构性能变好,土壤物理性状有所改善,从而促进林木生长,提高林地生产力。杉木泡桐混交林中,杉木的胸径、树高  相似文献   

6.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营养元素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6年生杉木火力楠混交林营养元素的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并与杉木和火力楠纯林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不同树种的营养元素吸收、归还、积累、分布和生物循环不同,其中杉木纯林归还吸收的比值仅为1.86%,火力楠纯林的归还吸收比值为23.13%,是杉木纯林的12倍。混交林归还吸收比值为14.12%,是杉木纯林的7.6倍。混交林能明显地提高营养元素归还量和归还吸收比值,对于防止杉木纯林地力衰退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生长与水文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强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21):149-151
对10a生杉木与乳源木莲混交林及杉木纯林林分生长及水文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分生长状况良好。混交林中杉木比杉木纯林对照(ck)提高了28.5%。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树高大于杉木纯林,林分稳定性好。杉木乳源木莲混交林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混交林的林冠层生物量96.262 t/hm2,比杉木纯林多16.924t/hm2,增加21.3%。持水量45.646 t/hm2,比杉木纯林多15.369 t/hm2,增加50.8%。混交林持水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与杉木纯林相比,混交林中0~20cm土壤容重降低4.0%,土壤总孔隙度和非毛管孔隙度分别增加12.0%和18.8%。20~40cm土层也表现出同样特点。混交林初渗速度5.81 mm/min,稳渗速度3.47 mm/min,分别是杉木纯林的1.4和1.3倍。混交林土壤入渗能力得到提高。混交林分土壤贮水量达1789.90 t/hm2,比杉木纯林1065.95t/hm2,增加了712.40 t/hm2,提高了67.9%。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福建三明35年生杉木细叶青冈混交林和杉木纯林乔木层、林下植被生物量及林下植被多样性。结果表明,混交林乔木层生物量高于杉木纯林,但树高、胸径等测树因子皆小于杉木纯林。混交林林下植被以灌木占优势,其生物量占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68.39%,而杉木纯林以草本占绝对优势,其生物量占林下植被总生物量的90.83%,且混交林林下植被总生物量显著高于杉木纯林。混交林不同层次林下植物丰富度指数、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高于杉木纯林,营造混交林有利于提高杉木林下植被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木生长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纯林杉木,杉木福建柏混交林杉生的生长特点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纯林杉木生长落后于混交林杉木。与纯林相比,混交林杉木16年生时单株材积增加了70.10%;  相似文献   

10.
江雄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90-191,208
针对杉木纯林连续栽培存在的生长量下降和地力衰退等问题,开展杉木与香椿混交造林研究,结果表明:杉木与香椿混交后,杉木生长量明显提高;香椿杉木混交林中植被多样性比杉木纯林丰富;混交林对光能的吸收充分,林内温湿度适宜;混交林土壤容重低,而土壤持水量、毛管空隙、非毛管空隙和总孔隙度都比纯林大,混交林中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高于杉木纯林。杉木与香椿混交促进了杉木生长,改善了林内的环境条件,提高了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11.
杉木是我国南方主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在林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该文通过对杉木纯林、5杉木5木荷、5杉木5马尾松3种不同杉木造林林分林下植被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混交林,杉木、马尾松混交林和杉木纯林林下植被物种数分别为32种、27种、16种,其中杉木、木荷混交林最多,杉木纯林最少;3种林分中,杉木、木荷混交林H>杉木、马尾松混交林H>杉木纯林H,表明针阔混交林物种多样性比针叶混交林和针叶纯林丰富.  相似文献   

12.
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群落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在六年生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每木调查的基础上,选择杉木(3):火力楠(1)混交林为代表,并以杉木纯林和火力楠纯林为对照,对不同林分群落的生产力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混交比的杉木火力楠混交林的蓄积量均比杉木和火力楠纯林高,其中以杉木(3),火力楠(1)林分蓄积量最高,(2)混交林中林木的单株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均比纯林高,长势比纯林好;(3)混交林林分总生物量,年净生产量均比杉木纯林高,特别是干材净生产量比杉木纯林高1.16T/ha.a,这对经营用材林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对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火力楠纯林和杉木纯林林分燃烧性的定量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模式杉木火力楠混交林及纯林的林内地被物的含水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林分易燃危险物载荷量与有效潜在能量占林分总载荷量与总潜在能量的比率均低于杉木纯林,整个林分的燃烧性亦是混交林与火力楠纯林低于杉木纯林。以林分燃烧性与林分生产力为主目标,经多目标决策分析认为,不同模式混交林不仅具有较高的林分生产力,同时还具有自身抗御火灾能力,其中以3﹕1杉木火力楠带状混交林为最佳造林模式。  相似文献   

14.
在福建省光泽县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混交比例3:1)。造林后8年,对混交林和纯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毛红椿混交林林分蓄积量为15.06m。/hm2,比杉木纯林大21.40%,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毛红椿混交林中的毛红椿和杉木的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大于纯林杉木。造林后8年杉木毛红椿混交林的表层(0—10cm)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和有效P有所改善,而在杉木纯林中则下降。毛红椿是杉木较好的混交树种。  相似文献   

15.
对福建省尤溪县包溪林业采育场1974年营造的杉木毛竹混交林水源涵养能力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密度为1 350株 hm- 2的混交林涵养水源能力最强,林冠层持水量比杉木纯林多0. 545 t hm- 2 , 比毛竹纯林多3. 049 thm- 2; 地上部分总持水量( 25. 424 t hm- 2 )分别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增加3. 143 t hm- 2 , 3. 309 t hm- 2 ; 土壤( 0~ 40 cm层)贮水量达611. 2 t hm- 2 ,比杉木纯林、毛竹纯林和其他混交林都大; 初渗值达60. 86 mm min- 1 ,稳渗值达24. 32 mmmin- 1 ,分别是杉木纯林2. 8倍和2. 3倍,毛竹纯林的2. 5倍和1. 6倍。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对其中龄期生长量、生物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对福建省建瓯市中龄期福建含笑和杉木纯林及混交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福建含笑和杉木混交林中杉木的平均胸径、平均树高和单株材积分别比杉木纯林提高了2.3%、2.9%和8.5%;混交林土壤肥力各指标较各树种纯林均有所提高;各林分总生物量以混交林为最高,其排序为:混交林(121.13t/hm2)〉杉木纯林(107.27t/hm2)〉福建含笑纯林(84.50t/hm2)。  相似文献   

17.
杉木混交林生产力和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志新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2):138-139
针对杉木连栽容易引起生产力下降和地力衰退的问题,于1996年在杉木采伐迹地上开展杉木木荷混交林(1:1和1:2)和杉木纯林对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木荷1:1和1:2混交林生长快于杉木纯林,经方差分析,混交林与纯林之间杉木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差异达显著水平;1:1杉木木荷混交林单位面积生物量高于1:2混交林,1:2混交林生物量又高于杉木纯林;林木各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为干>枝>叶>根>根桩,而枝、叶生物量总和大于主干;混交林土壤容重低于纯林,而持水量、孔隙度、通气度高于纯林;混交林林地土壤有机质、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高于纯林.  相似文献   

18.
选择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16 a生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为研究对象,进行不同坡位不同林分养分循环特征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杉木—闽粤栲混交林与杉木纯林养分存留量差异明显,混交林中坡和下坡分别比杉木纯林高28.16%、19.39%;各个坡位养分归还量均表现为:混交林〉杉木纯林,混交林下坡的养分归还量最大,其次是上...  相似文献   

19.
杉木桤木混交林生长量与土壤肥力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在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18地位指数的第1代杉木林采伐迹地上营造杉木纯林和杉木桤木混交林(混交比例2∶1).造林后10 a,对立地条件一致的2种人工林的生长量和土壤肥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桤木混交林林分蓄积量大于杉木纯林,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杉木桤木混交林中的杉木平均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大于纯林杉木(P<0.05),但混交林中桤木生长比杉木差,其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量均显著小于混交林中的杉木(P<0.01).10年生杉木桤木混交林的土壤性质(主要是0-10 cm和10-20 cm层次的速效性养分、全N和有机质)比杉木纯林有所改善,但只有水解性N在0-10 cm和10-20 cm层次显著(P<0.05)高于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20.
柠檬桉与乡土树种复层混交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金元 《安徽农学通报》2008,14(19):163-164
对22 a生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木荷×杉木单层混交林及杉木纯林调查分析表明: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能合理利用营养空间,提高林分生产力,林分蓄积量比木荷杉木单层混交林提高了30.6%,比杉木纯林提高了119.3%。柠檬桉由于树体高大,与木荷、杉木混交,其密度的增加并不会影响乡土树种的树高、胸径、材积生长。柠檬桉×木荷×杉木复层混交林林下植被丰富,生物多样性高于荷×杉单层混交林和杉木纯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