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虱螨脲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吸附和移动特性.结果表明:25℃下,虱螨脲在江西红壤中的降解半衰期为101 d,属于中等降解农药;在太湖水稻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4.5 d和55.5 d,属于较易降解农药.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虱螨脲降解速率的主要因素;3种土壤对虱螨脲具有较强的吸附性,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对虱螨脲的吸附性越强;3种土壤对虱螨脲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1,属于物理吸附;虱螨脲在土壤中不易移动,正常条件下不会造成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2.
哒螨灵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吸附和移动特性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哒螨灵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吸附和移动特性.结果表明,25℃下,哒螨灵在汀两红壤、河南二合土和东北黑土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1.0、55.9和72.2 d,属于易降解农药,其降解速率依次为江西红壤>河南二合土>东北黑土.酸性条件有利于哒螨灵的降解,土壤pH值对哒螨灵降解的影响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大.3种土壤对哒螨灵农药的吸附均较好地符合Freundich方程,吸附系数kd值分别为3.35×103、6.17×103和8.48×103,具有极强的吸附性,且土壤有机质含量越高,对哒螨灵的吸附性越强.土壤对哒螨灵的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 kJ·mol-1,属于物理吸附.哒螨灵在土壤中不易移动,3种土壤薄层移动试验的Rf,值均仪为0.05,正常条件下不会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3.
三唑磷农药在土壤中的降解与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三唑磷在3种不同类型土壤中的降解特性、吸附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了该农药对地下水的污染风险性。结果表明,三唑磷在江西红壤、河南二合土和东北黑土等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28.3、3.75和3.28d,降解速率依次为东北黑土>河南二合土>江西红壤,均具易降解性。3种土壤对三唑磷的吸附常数Kf分别为10.0、2.17、6.70,河南二合土对三唑磷的吸附性最弱。对于三唑磷农药,影响土壤吸附性的主要因素为土壤质地,其次为土壤有机质,此外,水溶解度也是重要因素。综合考虑农药水溶解度、土壤降解与土壤吸附特性,正常施用,三唑磷母体进入地下水造成污染的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4.
利用批量平衡法初步研究了氟虫腈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动力学曲线。结果表明,氟虫腈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能力顺序依次为嘉兴水稻土〉东北黑土〉北京棕壤〉江西红壤,解吸附能力恰好相反,依次为嘉兴水稻土〈东北黑土〈北京棕壤〈江西红壤,其中嘉兴水稻土对氟虫腈的吸附能力最强,江西红土的吸附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5.
为预测和评价双氟磺草胺对水资源及土壤环境的潜在风险提供依据,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双氟磺草胺在不同土壤(黑土、红壤和水稻土)环境中的降解、吸附、淋溶以及在土壤表面的挥发性和光解性等归趋特征。结果表明:双氟磺草胺在吉林黑土、云南红壤与贵州水稻土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其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8d、15.0d和12.6d,属于易降解农药;双氟磺草胺在3种土壤中的吸附符合Freundlich方程,Kd值(吸附常数)分别为1.83、1.14和0.537,3种土壤中均难吸附。经土壤薄层层析试验,当溶剂展开18cm时,双氟磺草胺在吉林黑土、云南红壤与贵州水稻土中主要分布在12~18cm、9~18cm和9~18cm土层中,其Rf值(比移值)均为0.917,极易移动。双氟磺草胺在土壤表面光解遵循一级动力学方程,Ct=4.355 8e-0.002 t,光解半衰期为346.5h,属于难光解农药。在(25±2)℃,气体流速为500mL/min的条件下,双氟磺草胺在土壤表面的挥发速率小于0.04%,属于难挥发农药。双氟磺草胺在土壤中难挥发、难光解、难吸附、易移动,但其在土壤中降解较快,对土壤环境的风险性小。  相似文献   

6.
应用批量平衡法研究了除草剂胺苯磺隆在6种土壤中的吸附以及pH对胺苯磺隆在土壤上吸附的影响,探讨了土壤理化性质对胺苯磺隆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类型不同,胺苯磺隆的吸附量也不同,其大小顺序为红壤>潜山水稻土>宣城水稻土>黄褐土>黄潮土>砂姜黑土;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能很好地满足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常数Kf与土壤有机质和粘粒含量呈正相关,与pH值呈负相关;胺苯磺隆在土壤中的吸附自由能为12.12 ̄14.02 kJ.mol-1,属物理吸附。土壤对农药的吸附是农药环境安全性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该研究可作为评价该除草剂能否造成对环境和地下水污染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壬基酚在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壬基酚(NP)在3种土壤中的降解和吸附特性。结果表明,NP在土壤中的降解分为快速和慢速降解阶段,半衰期分别为6.74~9.72d和70.02~78.77d。降解前期3种土壤中的降解速率相差较大,依次为黑龙江黑土>北京潮土>广西红壤,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一致,随培养时间推移,降解速率差异减小。NP在土壤中具有不同结合状态及异构体降解性不同可能是出现慢速降解阶段的主要原因。土壤对NP的吸附较为符合Linear等温吸附方程(r≥0.9686),黑龙江黑土、北京潮土和广西红壤中吸附常数Kd值分别为65.52、31.66和32.71,黑龙江黑土对NP的吸附最强,广西红壤和北京潮土的吸附能力较为接近。各土壤理化性质参数中,以土壤有机质含量对NP吸附的影响最大(r=0.9950),阳离子交换量对吸附也有一定影响,粘粒含量和pH对吸附的影响较小。NP在3种土壤中的有机碳吸附常数KOC在3696.22~4334.51之间,移动性很弱,吸附自由能变化均小于40kJ·mol-1,NP在土壤中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  相似文献   

8.
为评价异恶唑草酮的环境安全性,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研究了异恶唑草酮在不同环境介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特性,在不同质地土壤(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的吸附特性,和2种水-沉积物系统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潮土、水稻土、黑土和红壤土中的吸附均符合弗罗因德利希(Freundlich)方程,吸附常数值分别为0.640 6、1.376 2、0.816 9和1.289 5,在土壤中属于难吸附农药。异恶唑草酮在湖泊(杭州西湖)水-沉积物系统和河流(杭州运河)水-沉积物系统中的好氧降解和厌氧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好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73.7 h和75.3 h,厌氧降解半衰期分别为42.3 h和43.0 h,在水-沉积物系统中属于易降解农药。在20~25 ℃、气体流速为500 mL·min-1的条件下,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的挥发率均小于1%,属于难挥发性农药。试验结果表明,异恶唑草酮在空气、水和土壤表面难挥发,在土壤中难吸附,在水-沉积物系统中降解快,环境风险较小。  相似文献   

9.
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无机汞和甲基汞在4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规律及其pH对汞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吸附-解吸均符合Freundlich方程;无机汞在水稻土、红壤、黄褐土、砂姜黑土中吸附的Kf值分别为122.25、86.60、70.95、76.60,甲基汞为55.99、45.00、41.94、40.43。土壤对两种汞均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且土壤对无机汞的吸附能力强于甲基汞。有机质含量越高的土壤,对汞的吸附能力越强;改变土壤初始pH对无机汞的吸附具有一定的影响,过酸或过碱环境不利于土壤对无机汞的吸附,但土壤初始pH变化对甲基汞的吸附影响不大。无机汞和甲基汞在土壤中的解吸过程都存在明显的滞后效应,且吸附能力越强的土壤,解吸能力越弱,滞后性越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多环芳烃菲在不同土壤及其组分中的吸附特征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选择江西红壤、北京潮土、黑龙江黑土、新疆灰漠土及从这些土壤样品中提取的胡敏酸与矿物质为吸附剂.研究其对多环芳烃菲的吸附,并对这些胡敏酸及矿物质进行了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吸附等温线经拟合后均符合Freundlich模型,说明这些吸附属多种吸附点同时作用,每种吸附位点表现不同的吸附自由能及位点总剩余度。在试验条件下,几种土壤对菲的吸附能力大小排序为:黑龙江黑土〉江西红壤〉新疆灰漠土〉北京潮土,吸附能力与土壤有机质含量成正相关关系;不同来源胡敏酸吸附能力不同,其大小排序为:灰漠土胡敏酸〉潮土胡敏酸〉红壤胡敏酸〉黑土胡敏酸,吸附能力可能与其中某些基团的含量不同有关,也有可能与胡敏酸的骨架有关,如骨架中的苯环可能会与菲中的平面苯环竹电子重迭而形成共轭;土壤矿物质吸附能力大小顺序为:红壤矿物质〉黑土矿物质〉潮土矿物质〉灰漠土矿物质。经红外谱图分析,江西红壤矿物质为高岭石型,北京潮土、黑龙江黑土及新疆灰漠土矿物质属蒙脱土型,说明高岭石型土壤矿物质吸附能力大于蒙脱土型土壤矿物质。  相似文献   

11.
从宁夏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中筛选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等3种常用有机磷农药残留具有降解能力的菌株,确定其降解能力的代际稳定性及其对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特性。采用选择培养法和牛津杯法筛选目标菌株,依据细菌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反应及分子测序结果进行分类鉴定,气相色谱法检测液体培养环境和土壤中有机磷农药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分离、筛选获得1株有机磷农药广谱降解菌A1A18菌株,鉴定为短波单胞菌属(Brevundimonas sp.);在液体培养环境中,A1A18菌株对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分别为45.82%、9.52%和13.96%;经10代培养,确定该菌株对3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具有很好的遗传稳定性。在有机磷原药质量分数为1.0 mg·kg~(-1)干土的土壤中施用A1A18菌株,降解菌初始数量密度为0.2×10~8 CFU·g~(-1)干土,施药后第21天,土壤中毒死蜱和水胺硫磷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8.81%和87.75%,较对照提高16.24%和24.62%;施药后第7天,土壤中氧化乐果降解率达86.19%,较对照提高12.69%。短波单胞菌A1A18菌株能促进土壤中毒死蜱、氧化乐果和水胺硫磷的降解,具有较好的田间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2.
新烟碱类农药作为近些年来新型的植物源杀虫剂,具有选择性毒性强、高效和环境兼容性等特点。随着新烟碱类农药的广泛使用,建立新烟碱类农药的检测分析方法刻不容缓。目前,常见的分析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和质谱法等。本文结合文献报道,总结归纳了气相色谱法定性检测和定量分析新烟碱类农药的研究进展以及新烟碱类农药残留的危害,旨在为后续的检测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微生物降解土壤中残留的农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从降解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机理、影响因素等方面对微生物降解农药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且对今后微生物降解农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有机氯农药具有高毒性、高残留、生物富集效应显著的特点,我国从1983年开始逐步禁止使用,但该类农药化学性质稳定、残留期长,目前土壤中仍有很高的检出率,对农业土壤环境、动植物产品和人体健康产生了巨大危害,因此,有机氯农药的安全、高效降解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微生物降解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作者分析了当前我国土壤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介绍了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微生物种类、降解途径和机理,并对微生物降解有机氯农药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Nonlethal exposure of honey bees to thiamethoxam (neonicotinoid systemic pesticide) causes high mortality due to homing failure at levels that could put a colony at risk of collapse. Simulated exposure events on free-ranging foragers labeled with a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tag suggest that homing is impaired by thiamethoxam intoxication. These experiments offer new insights into the consequences of common neonicotinoid pesticides used worldwide.  相似文献   

16.
为掌握微生物降解甲基毒死蜱的特性与机制,首先从土壤中分离不同的甲基毒死蜱降解茵,然后对其降解效率、降解过程中中间产物3,5,6-三氯-2-吡啶酚(TCP)的质量浓度变化、对TCP与其他6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能力以及磷酸酯酶活性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分离到2株能高效降解甲基毒死蜱的菌株,经鉴定命名为地衣芽孢杆菌ZL-7与荧光假单胞茵ZHLXL-2,其降解甲基毒死蜱的5d降解率分别为90.6%和99.4%;在菌株ZL-7降解甲基毒死蜱的过程中检出了TCP,而在菌株ZHLXL-2的降解过程中未检出.菌株ZHLXL-2能降解TCP,48 h降解率可达91.0%,而菌株ZL-7不能降解TCP.两菌株都能降解6种供试的有机磷农药,但菌株ZL-7降解率更高,其10 d降解率在92.1% ~99.8%,菌株ZHLXL-2的10 d降解率为89.2%~93.4%;同时菌株ZL-7的磷酸酯酶活性显著高于菌株ZHLXL-2.分析表明,这2种菌株的磷酸酯酶活性与其降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呈正相关性,而菌株ZHLXL-2因可有效降解中间物TCP,从而能更快地降解甲基毒死蜱.  相似文献   

17.
有机磷农药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能力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长期受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到4株能降解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菌,初步鉴定:2株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分别为BM1和BM2,1株为地衣芽孢杆菌(B.licheniformis)BL4,1株为假单胞菌属菌(Pseudomonas)P3。摇床培养7 d后,除BM1外,BM2、P3、BL4菌株对甲胺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降解率均在90%以上。盆栽试验表明:菌剂处理30 d后,对土壤中2种有机磷农药的降解率均在78%以上。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葡萄中常用的几种防治绿盲蝽农药的残留规律和膳食风险,开展3种常用农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甲维盐)、噻虫嗪和啶虫脒在葡萄中的残留动态及膳食风险研究。结果表明,甲维盐、噻虫嗪、啶虫脒在葡萄中的降解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且使用14 d后均可降解至农药最高残留限量(MRL)值以下。3种农药在降解14 d的残留量的膳食风险评估结果表明,3种农药的慢性风险、急性风险和全膳食风险均小于100%,说明按照推荐的使用方法所选3种试验农药使用14 d后膳食风险较低,可以推荐用于绿盲蝽的防治,推荐安全间隔期为14 d。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齐螨素、氟吗锰锌和锐劲特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农药对土壤呼吸强度的影响随农药的品种而异。齐螨素和锐劲特在初期可刺激土壤微生物的活性,接着起抑制作用;氟吗锰锌可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性。安全性评价认为齐螨素、氟吗锰锌和锐劲特对土壤微生物均属低毒农药。  相似文献   

20.
王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4):11703-11704
[目的]研究房屋白蚁预防药剂毒死蜱和联苯菊酯在合肥地区土壤中的降解动态。[方法]以毒死蜱和联苯菊酯为供试药剂,研究白蚁预防药剂在土壤中的残留降解性.[结果]添加浓度为50mg/kg时,毒死蜱和联苯菊酯的回收率分别为96.90%和93.25%,变异系数分剐为2.76%和4.02%、毒死蜱在土壤中的降解可以分为先快后慢2个阶段,而联苯菊酯在土壤中的降解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2种药剂的降解速度都较快,但联苯菊酯的降解速度比毒死蜱慢,毒死蜱的半衰期为79.68d,联苯菊酯的半衰期为94.96d。由2种药剂的降解方程计算得联苯菊酯的有效期为911d,毒死蜱的有效期为478d。[结论]该研究为白蚁防治药剂在房屋白蚁预防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安全性评价以及制定行业质量标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