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提高枣果采收后的制干率,利用同一块枣园内、同一天收获的沧州金丝小枣,采用对比试验设计,制干方法设枣果采收后先热风烘烤20 min然后自然晾晒(简称“烘后晾晒”)和枣果采收后直接在晒场上自然晾晒(简称“直接晾晒”, CK)2个处理,比较了不同处理方法对枣果制干时间和成品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枣果收获后经过短暂的高温处理不仅能明显缩短制干所需的时间,还能显著降低晾晒过程中的浆烂率,提高成品率。该技术是值得枣农推广应用的良好的小枣制干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果产后的重要病害,曲霉菌是枣果霉烂最重要的致病菌.目前,国内外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病原种类报道甚少.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的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和危害.[方法]通过广泛采样、组织分离和回接证病对大量病样进行系统分离;对几种致病曲霉菌进行形态鉴定、分子验证及致病性比较.[结果l曲霉属真菌为枣果霉烂病的最主要病原;分离得到的大多数曲霉属的单孢分离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致病的214个曲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黑曲霉、黄曲霉、赤曲霉、赭曲霉和聚多曲霉;其中黑曲霉的分离频率最高,致病性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曲霉有5种,其中黑曲霉为优势致病种.  相似文献   

3.
[目的]枣果霉烂病是枣干果上的主要病害,青霉菌是引起枣果霉烂病的重要病原之一.明确新疆枣果霉烂病病原种类及优势致病种群,有效防控该病的发生与危害.[方法]通过组织分离、形态鉴定及分子鉴定,对引起枣果霉烂病的几种青霉菌进行准确鉴定,通过人工接种进行致病性比较.[结果]自枣果上分离到的大多数青霉属单孢菌株对枣果具有明显的致病性;50个致病的青霉属单孢菌株分属于5个种,分别为波兰青霉、短密青霉、变幻青霉、产黄青霉、朱黄青霉;其中波兰青霉分离频率最高,为青霉菌中的优势种;变幻青霉在5种青霉菌中致病力最强.[结论]引起新疆枣果霉烂病的青霉属真菌有5种,其中波兰青霉为优势种,变幻青霉为致病力最强的种.  相似文献   

4.
冬枣在采前、采后及贮存期间常常发生烂果现象,一般有轮纹病、枣软腐病、枣褐斑病、枣红粉病、枣曲霉病、枣青霉病和枣木霉病等。其中枣红粉病、枣曲霉病、枣青霉病和枣木霉病多在贮存期发生。在贮存过程中,这些病害稍不注意就可造成枣果霉烂,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5.
一、原料处理1.选用优质干红枣,剔除病虫果、霉烂果、破裂果、变色果及杂质。2.用流水洗去表面的泥沙后用自来水漂洗,沥干,称重。3.取枣重1/2的水置于不锈钢锅内,将枣果投入,加热至沸,焖煮1~1.5小时,其间翻动2~3次,煮至枣肉软烂、皮肉易分离。  相似文献   

6.
金银花采摘后要及时进行加工,防止发热霉烂变黑,降低质量,加工方法主要是晾晒和烘干等方法。无论是晾晒还是烘干烤花,在花蕾干燥前均不能用手触摸或翻动,否则花蕾变黑,降低品质,影响销售。  相似文献   

7.
<正>枣烂果病是枣在采前、晾晒及贮藏期间经常发生的病害,由多种病菌引起。枣轮纹病、枣软腐病、枣红粉病、枣曲霉病等均可导致果实腐烂。其中以枣轮纹病、枣软腐病最为严重。一般年份可减产15%~30%,严重年份减产高达50%~60%,甚至绝收。1发病原因及规律1.1枣轮纹病主要为害脆熟期枣果。幼果被侵染后不立即发病,病菌潜伏在果皮组织或果实浅层组织中,果实停止生长后出现症状,枣果受害后,以  相似文献   

8.
阴雨天气造成的枣果腐烂问题已成为枣区人民不能彻底脱贫的关键问题.该文介绍了2001年到2005年的枣果腐烂情况、分析了枣果腐烂原因、提出了防治枣果腐烂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正>一、贮藏前的准备1.晒种。刚收获的花生果含水量一般在45%~50%。如不及时晾晒,易发生霉烂、变质或遭受冻害。因此,收获后应带秧倒置在田间晾晒2~3天,以促进后熟和风干;然后摘果,平摊晒果。2.严格消毒。贮藏场地要严格消毒灭菌、防潮、保持库内通风干燥。贮藏  相似文献   

10.
水分对苗木移栽成活率有重要的影响,为研究其对枣苗移栽的影响,以一年生灰枣嫁接苗为材料,通过不同的晾晒处理进行了移植栽培,结果表明晾晒使苗木失水,失水导致苗木成活率降低,苗木体内的含水量随着晾晒时间的延长而减少,晾晒时间不宜超过1.5d,如果超过,苗木就会大量死亡,其成活率也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11.
枣树素有“十年九不收”之说,这个说法不是没有根据,根据多年来对枣果生产产量的调查,确属实情。2005年、2007年、2009年、2010年行唐大枣可谓丰产不丰收,产量高,但因秋季枣果上色期连阴雨危害,造成大量裂果烂果使次果的比例大大增加,价格低、效益很差;2006年秋行唐、阜平等枣区因秋季一场大风将已经长成个且开始上色的枣果挂落2/3,使此年的枣果产量降低了2/3还多;2008年绿盲蝽象的猖獗危害使全国各地枣果几乎绝收。2011年行唐大枣可谓丰收,也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秋雨的危害。  相似文献   

12.
联合收割机保有量快速增加和跨区作业的模式,收获期相对缩短,使大量谷物自然晾晒、存放相对集中。发展谷物烘干机能有效地减少人工晾晒成本,防止谷物发生霉变,相对提高谷物的品质。避免粮食损失,实现粮食颗粒归仓。  相似文献   

13.
仿自然干制的青花椒产地烘干试验与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争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我国主要夏熟粮食作物,在收获季节,常常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脱粒后的湿麦不能及时晾晒,往往一夜之间就会发热,并很快生芽、霉烂。为了防止小麦霉烂,近年来,我们总结出一些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应急处理办法。  相似文献   

15.
《山东农业科学》2019,(9):139-143
为探明两段式收获模式下花生产量变化,以不同粒型花生品种为对象,研究田间晾晒不同天数条件下荚果产量和成熟饱满度的变化动态。结果表明:田间晾晒期间,单株产量变化分为两个阶段,大粒型花生品种鲁花14和丰花1号在晾晒1~4 d快速增加;小粒型花生品种济花3号和闽花8号在晾晒1~3 d快速增加,此后,单株产量基本稳定。百果重和百仁重在田间晾晒过程中略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田间晾晒过程中,花生成熟饱满度显著增加,大粒型品种田间晾晒1~4 d和小粒型品种晾晒1~3 d成熟饱满度快速增加,此后,随晾晒天数增加各品种的饱果率和饱仁率变化较小。大粒型品种田间晾晒4 d左右摘果,小粒型品种田间晾晒3 d左右摘果,增产效果显著,前者增幅大于后者,增产的原因主要是增加了荚果和籽仁成熟饱满度。研究结果为花生两段式收获模式最佳摘果期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1)选择完熟(红透)的鲜枣,剔除机械伤、虫蛀伤果实。用清水洗净,放入煮沸的水中,边煮边搅拌。用手轻轻捏住枣的两端,如能捏着枣核,切面为青白色时应将枣果实迅速捞出(如切面呈白色,则煮的时间不够;若呈红黄色,则煮的时间过长)。将捞出的枣果放入冷水中急冷,枣身开始收缩,产生细密的纹理,即恰到好处。若无纹理则需马上拣出重煮。将冷透的枣果捞出,晾干。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国主要夏熟粮食作物,在收获季节,常常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脱粒后的湿麦不能及时晾晒,往往一夜之间就会发热,并很快生芽、霉烂。为了防止小麦霉烂,近年来,我们总结出一些经济有效、简单易行的应急处理办法。一、自然缺氧法水分、温度和氧气是粮食和粮粒表面微生物生命活  相似文献   

18.
就自然条件下晾晒干制优质花椒的工艺过程进行了研究,确定最优晾晒条件,制定其干燥曲线;在此基础上进行烘干试验,确定工艺参数.其中第一阶段的烘房温度为47℃、热风风速为0.6~1.0 m/s和混合风相对湿度为50%~60%;第二阶段烘房温度应该控制在68℃左右.  相似文献   

19.
新疆沙雅县3个枣品种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疆沙雅县栽植的灰枣、骏枣和赞皇大枣3个枣品种的枣果为试材,比较品种间枣果营养成分的差异,以期为该地区枣产业发展和品种选择提供参考。在枣果成熟期,选择3个枣品种栽培管理条件基本一致的同龄枣园,在每个枣园随机采集50粒枣果,自然晾干测定其营养成分。测定结果显示,3个枣品种间总糖含量差异不大,其中赞皇大枣中黄酮和Vc含量相对较高;灰枣的矿物元素的含量相对较高。同时比较了灰枣和骏枣与其原产地枣果的营养品质,结果显示沙雅县灰枣营养物质含量均高于其原产地。沙雅县枣品种间营养物质含量的差异,显示不同枣品种在商品化生产中具有不同的发展潜力,对灰枣和骏枣同原产地枣果的养分含量比较结果显示,沙雅县的生态土壤环境更有利于灰枣中各种营养物质含量的积累。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诠释枣黑顶病发病机理,本研究使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自然发病枣果(ZJINF)、氢氧化钙处理枣果(ZJPRE)及健康枣果(ZJCON)进行分析,拟从转录组水平探明枣果黑顶病发生的分子机理.基因功能注释(GO)分析结果表明,ZJINF vs ZJCON中的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体现在钙离子结合、钙依赖磷脂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