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研究以宁杂1号不育系宁A6、恢复系宁R1和单基因显性白花标记恢复系90M1780为材料,研究了亲本不同行比配置及同一行比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宁杂1号制种亲本行比以2∶4或3∶6为宜,并适当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利于确保制种质量,提高制种产量。文章还对影响杂种纯度的杂株类型及其产生原因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以宁杂 1号不育系宁 A6和恢复系宁 R1为材料 ,研究了亲本不同行比配置及同一行比母本不同种植密度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宁杂 1号制种亲本行比以 1∶ 4~6为宜 ;在一定行比条件下 ,母本适宜栽培密度为 (1 5~ 1 8)× 1 0 4 株· hm- 2 ,适当调整父本 ,增加母本种植密度 ,可以确保制种质量 ,提高制种产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宁杂1号“三系”亲本和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白花标记性状油菜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宁A6在父母末不同行比种植下的结实率和自然异交率差异。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1:1 ̄1:6范围内,母本宁A6的结角率差异不大,但结籽数随母本行比扩大显著下降,将父母本制种行比由目前的1:2调整到2 ̄4:6,不仅有利于提高种产量,而且便于新本的栽培和管理。试验结果还表明,宁A6的自然异交率是同核异质保持系宁B6的4.33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宁杂1号“三系”亲本和显性单基因控制的白花标记性状油菜为材料,研究了不育系宁A6在父母本不同行比种植下的结实率和自然异交率差异。结果表明,父母本行比在1∶1~1∶6范围内,母本宁A6的结角率差异不大,但结籽数随母本行比扩大显著下降,将父母本制种行比由目前的1∶2调整到2~4∶6,不仅有利于提高制种产量,而且便于亲本的栽培和管理。试验结果还表明,宁A6的自然异交率是同核异质保持系宁B6的433倍,在制种过程中不育亲本比可育亲本更易受外来花粉的污染,“三系”杂种的制种隔离距离应是常规油菜繁殖隔离距离的5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掖单12秋季制种适期播种、定准父、母本播差期以确保花期相遇是获得高产的基础,根据掖单12亲本株型紧凑的特性,提高密度是高产的关键,因此掖单12秋季制种播种期以7月18~22日为宜,父本分2期播种,分别比母本迟3天和6天,密度亩栽5000~5500株,父、母本行比1:8。采用大苗移栽和人工授粉,合理施肥就能使制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获得金玉甜1号高产制种的父母本最佳播期差以及母本最佳载培密度,研究了甜玉米金玉甜1号制种父母本的花期相遇以及栽培密度对其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玉甜1号春季制种父本比母本迟播18~20 d,父母本花期达到最佳相遇。在父母本花期正常相遇的前提下,金玉甜1号制种母本的最适栽培密度为4.76万株/hm2。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厚皮甜瓜"海蜜10号"的制种产量和质量,进行了厚皮甜瓜"海蜜10号"母本种植密度、留果数对制种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厚皮甜瓜"海蜜10号"制种时母本可适当密植,每667m2最佳种植密度为1 850株;母本留果数以留2个果为宜,并以在8~13节留1个果、在20节以上再留1个果的留果方式,制种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以春丝1号为材料,从制种季节、母本种植密度等方面进行了普通丝瓜杂种一代制种试验。结果表明:普通丝瓜制种以春季制种效果最好,平均产量达866.4kg/hm2,且春季制种的种子百粒重较高;但春季制种不同年份间制种产量差异较大,可通过加强施肥水平和种株中后期田间管理,稳定种子质量。夏秋季制种产量较低,平均产量573.7kg/hm2,可通过覆盖遮阳网等降温措施来提高种子结实率,以增加制种产量。母本种植密度以1.0m×0.3m为宜,再增加密度没有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9.
探讨汕优多系1号(珍汕97AX多系1号)杂稻组合高产制种技术,以提高制种产量,加速其推广应用。结果表明:影响汕优多系1号制种产量的主要因素是母本亩穗数,实现高产的主要途径是增穗、保粒、提高异交结实率。应用父母本的时差,叶差合理安排播差期,采用1期父本大双行确定适宜的行比,配套培育壮秧,规格开厢插足基本苗,合理进行肥水管理,科学喷施“九二0”是夺取制种高产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提高西瓜杂交制种产量的技术措施 1.确定合理母本种植密度一般杂交制种密度为商品瓜密度的1.5~2倍以上.一般母本长势偏弱,分枝力中等,坐果性良好的组合,如新红宝、金钟冠龙、新澄等,母本密度以每亩20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2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中等,分枝力中等,坐果性一般或较好的组合,如郑杂5号、京欣一号,母本密度以每亩1500~18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3~1.4米,单蔓整枝;母本生长势强,分枝力强,坐果性一般或偏差的组合,如西农8号、丰收一号、丰收二号等,母本密度以每亩1200~1400株为宜,株行距为0.3米×1.8~2.0米,双蔓整枝.田间种瓜坐果率达90%以上,有效种瓜数达1100~1800个,就可获高产.  相似文献   

11.
对杂交油菜黔油14号母本设置7个移栽密度,研究密度对黔油14号制种产量和母本经济性状及生育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制种产量随密度的增加而有增加的趋势,产量差异达显著水平.当母本移栽密度为1.6万株·667m-2时,制种产量为最高,达到55.69 kg·667m-2,但结合比较效益,贵阳地区生产黔油14号的母本种植密度以1.0万株·667m-2为宜.母本种植密度对一次有效分枝数、植株分枝高度、单株有效角果数、千粒重的影响较大,相关系数分别为-0.922 16、0.818 56、-0.743 14、0.780 38;母本全生育期为234~236d,播种至现蕾、现蕾至初花、初花至终花、终花至成熟经历的时间分别为85~87d、79~85d、32~40d、29~31d.  相似文献   

12.
高粱新杂交种锦杂106是锦州农业科学院以不育系081A为母本,自选恢复系580为父本组配的杂交种。其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选择隔离条件好的地块、合理的播期与行比、做好花期调控、去杂去劣、分收分藏。  相似文献   

13.
恢复系秧龄对高原滇型杂交粳稻制种产量相关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研究了恢复系南34在3种不同秧龄时移栽对杂交粳稻滇杂35的制种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恢复系南34秧龄42 d移栽的有效穗数明显高于45和52 d秧龄移栽,达到显著水平;恢复系不同秧龄移栽对母本穗实粒数、异交结实率及制种产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恢复系南34适时提早移栽,缩短秧龄,有利于促进分蘖,提高成穗率,进而提高花粉供给量.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2种行比与播幅的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播幅范围内,西杂一号母本异交结实率和行比关系不大,而与播幅关系密切,有随母本播幅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西杂一号制种田的母本播幅不超过1.8 m时,两行父本提供的花粉量就可以满足需求,在此范围内,父本播幅的增加对提高异交结实率作用不十分显著.通过回归分析求得"西杂一号"制种产量大于5 250 kg/hm2的父母本比例范围为0.1~0.5;并得出在关中灌区,西杂一号制种田以选择2行父本、6~9行母本的行比播幅组合为佳.  相似文献   

15.
以三峡玉1号为试验品种,开展密度和施肥水平对产量的影响研究。试验表明,高产制种技术模式为5:1行比、母本密度48万株/hm^2、施过磷酸钙600kg/hm^2+3g525kg/hm^2+复合肥300kg/hm^2.通过生产示范验证,大面积生产制种产量可达3750kg/hm^2,既可保证制种农户的经济收益.同时降低种子生产单位的收购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以青贮玉米明饲1号亲本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种植密度、鄂中复合肥施肥量和父母本行间比例3个因素对制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明饲1号的制种产量影响极显著,但它们之间互作效应不明显。该组合在制种生产中,应采用种植密度60000~67500株/hm2,父母行比1∶4,鄂中复合肥975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7.
许勇 《农村科技》2009,(10):9-9
新葵杂6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油葵杂交种。该产品具有产量稳定、含油率高、抗逆性强、抗锈病和霜霉病等优良特性,但由于新葵杂6号亲本自交系母本109A与父本7961—241恢复系花期不遇,给杂交制种带来较大困难。在制种过程中,调节花期是最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国鉴优质酿造高粱新品种赤杂24号的选育及其杂交种繁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赤杂24号是内蒙古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2002年以自育不育系0253A为母本,以自育恢复系0282为父本杂交组配而成的高粱杂交种。2008年通过了全国高粱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杂交种生育期114d,产量超对照8.7%,适宜在≥10℃积温为2700~2900℃区域及种植敖杂1号高粱的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在父本于9月中旬育苗10月中旬转移,母本于10月下旬直播,父母本行比采用1:3和1:4的情况下,制种群体表现的父本植株高大,父母本蕾花数之比为1:2到1:2.6,有利于授粉结实,制种的种子不育株率在10.6%~13.2%,制种产量达1000~1050kg/hm^2。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宁杂1号恢复系宁R1为材料,研究了宁R1分期播种的这效应和盛薹期搞薹对植株开花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播种能有效地延迟宁R1的初花期的终花期,但随着播期推迟花期缩短,株高、一次分枝数、二次分枝数下降,植株开花量大幅度减少。而盛薹期摘处理不仅能有效地推迟油菜的初花期和终花期,对开花期天数影响较小,且打薹植株的单株开花量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因此,盛薹期摘薹是调节油菜花期的一个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