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0~100 ppm烯效唑浸种能提高玉米秧苗素质,使秧苗粗壮;对玉米株高和基部节间具有明显的控长壮秆作用,提高抗逆与抗倒能力;促进根系生长,增强根系吸肥吸水能力;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效率.  相似文献   

2.
针对旱育秧苗在抛植情况下,苗体轻、根盘小且根部难以带上这一情况,应用水稻秧苗健壮素和高吸水材料,不仅促进了旱育秧苗根系的发育,壮大了根群,提高了单株带蘖数,而且使秧苗根部带上量明显增加,高吸水材料包衣还使秧苗根部形成“蓄水球囊”,明显提高了旱青抛秧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  相似文献   

3.
水稻旱育抛秧壮根立苗技术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针对旱育秧苗在抛植情况下,苗体轻,根盘小且根部难以带土这一情况,应用水稻秧苗健壮素和高吸水材料,不仅促进了旱育秧苗根系的发育,壮大了根群,提高了单株带蘖数,而且使秧苗根部带土量明显增加,高吸水材料包衣还使秧苗根部形成“蓄水球囊”,明显提高了旱育抛秧的立苗速度和抗植伤能力。  相似文献   

4.
刘诚 《云南农业》2024,(2):88-89
<正>1水稻育秧技术1.1机械化育苗水稻机械育秧可大大提高播种效率,保证秧苗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可根据实际需要合理控制育苗密度,实现科学合理育苗。合理控制苗圃环境温湿度如设置暖棚等,可减少环境因素对秧苗生长的不良影响,提高秧苗质量。此外,种植户还应选择抗病虫害等抗性较强的品种,保证幼苗健康生长,提高抗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北方的冬春季节,温度低、光照不足是温室育苗和蔬菜生产的限制因素。为了改善温室光照条件,增加光照强度,利用反光原理,在温室后部张挂聚脂镀铝膜反光幕,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现将张挂反光幕技术简介如下。   一、反光幕应用效果   1温室内张挂反光幕可明显增加温室内的光照强度,尤以冬季增光率更高。   2可提高气温和地温,一般可提高 2℃左右。   3育苗时间缩短,秧苗素质提高,同品种、同苗龄的幼苗株高、茎粗、叶片数均有增加,雌花节位降低。   4改善了温室内小气候,植株的抗病能力增强,减少农药使用和…  相似文献   

6.
小麦抗重金属污染栽培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96~1998年,在太原市南郊区严重重金属污染的农田上进行了小麦抗重金属污染栽培试验。种子经过稀土处理,各处理产量比对照平均提高140%;蛋白质含量比对照提高81%~174%;子粒中Hg,Cd与As含量分别下降633%~980%,385%~100%,228%~792%。用等级聚合方法将12个处理分为两组,11个处理均明显优于对照,可直接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7.
F A 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 F A 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 M D A 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 S O D、 C A T 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 M D A 的积累,是 F A 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FA旱地龙提高水稻旱育秧苗抗旱物效果与生理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A旱地龙能减缓土壤缺水干旱胁迫下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明显提高秧苗的抗旱性,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FA旱地龙处理的秧苗叶片中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脯氨酸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MDA含量则低于对照。这些结果表明,减缓干旱胁迫条件下秧苗叶片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的降低,促进脯氨酸的积累,减少MDA积累,是FA旱地龙提高旱育秧苗抗旱能力的重要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讨种子包衣剂对水稻盘育秧秧苗生长效果的影响,以生产上常用的3种种子包衣剂为例,研究种子包衣对水稻盘育秧出苗、秧苗素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种子包衣处理的出苗时间排序为霉灵咪鲜·吡虫啉=CK咪鲜胺;种子包衣剂防病效果排序为咪鲜胺咪鲜·吡虫啉霉灵CK;3种包衣剂处理的盘育秧秧苗丙二醛(MDA)含量降低、叶绿素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提高,且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表现在叶龄、最长根长、根数、叶长、叶宽、百株鲜质量、百株干质量等相对较高,其中咪鲜·吡虫啉包衣剂处理的秧苗,百株鲜质量、地上部百株干质量、百株干质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25.03%、33.33%、19.13%;咪鲜胺包衣处理秧苗在底土为半基质、全基质的处理中,叶绿素含量均显著提高,通过半基质处理,百株干质量提高了19.64%,并明显促进秧苗根系发育,秧苗的过氧化氢酶(CAT)、SOD活性分别提高了45.50%、5.17%,MDA含量降低了37.11%,从而提高了秧苗综合素质。由结果总体可以看出,霉灵处理的秧苗出苗时间较长,且对秧苗整齐度有一定影响;咪鲜·吡虫啉处理能明显增加秧苗光合干物质积累量;咪鲜胺处理可减少秧苗出苗时间,提升对苗病的防治效果;咪鲜胺包衣半基质处理的秧苗根系发达,干物质积累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高吸水种衣剂应用于杂交籼稻汕优63、常规粳稻武育粳3号,对25、30、35、40天秧龄的秧苗都具有显著的壮根壮苗效果,比未包衣对照单株总根数增加277%~394%,带蘖数增加333%~500%,带土重增加251~4.29倍。抛栽大田后,立苗速度快,各主要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量均明显提高,产量增加535%~1303%。不同秧龄间的效应,汕优63以35天秧龄、武育粳3号以30天秧龄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沼液、沼渣在水稻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沼液 沼液浸泡水稻种子可增强秧苗的抗寒能力,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沼液防治水稻病虫害具有明显的经济与生态效益.为正确应用这项技术,特制订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12.
在东北水稻浸种、苗期及抽穗期使用S-诱抗素处理,可提高秧苗素质,增强抗病力,促进根系发育,增强抵抗逆境能力,抗低温、抗病、抗倒伏,还能增强植物光合作用,提高营养物质的合成与积累,提高结实率和千粒重,增产9.8%~14.6%。  相似文献   

13.
脱落酸对水稻种子萌发和秧苗生长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用不同浓度ABA溶液浸泡稻种后观测稻种的发芽情况;用不同浓度ABA溶液喷施于稻苗上,调查稻苗的生长情况及干旱胁迫后稻株的有关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浓度ABA(0.5 mg/L~1.0 mg/L)处理水稻种子对其萌发无明显影响,但能有效控制根和芽的伸长生长,高浓度ABA(>5.0mg/L)对种子萌发和根、芽的伸长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经ABA处理的水稻秧苗株高增长率受到明显控制,苗高降低;ABA能有效减缓干旱胁迫期间秧苗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减少,提高秧苗的抗旱能力;在干旱胁迫过程中,经ABA处理的秧苗SOD、CAT活性和抗坏血酸含量明显高于对照(清水),MDA的含量则明显低于对照(清水)。  相似文献   

14.
以早籼稻温814为材料,在本田泥浆和本地黄泥土2种营养土中育秧,设置壮秧剂不同施用量进行试验,测定秧苗素质及产量。结果表明,施用壮秧剂后,2种育秧土的秧苗综合素质优于不施壮秧剂的对照。采用本田泥浆育秧,施用壮秧剂处理的水稻产量比不用壮秧剂的对照增加15%~38%;采用本地黄泥土育秧,施用壮秧剂90~105 g·m-2,比对照增加791和545 kg·hm-2,增产99%和68%。综合考虑,使用本田泥浆和本地黄泥土育秧,壮秧剂的最佳施用剂量分别是60~75和90~105 g·m-2。  相似文献   

15.
水稻种子包衣剂在陕南应用效果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在我省尚处起步阶段。试验用4种种衣剂处理水稻种子,通过测定其对水稻种子安全性、对秧苗生理指标的影响、对秧苗期病虫害的控制效应及小区试验产量分析,表明该4种种衣剂处理对水稻种子安全;提高秧苗苗高、叶龄、根长,显著提高分蘖数、根条数、白根数和干重,促进多蘖化秧形成,明显提高成苗率;并对秧苗期恶苗病及稻蓟马有明显控制作用,利于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6.
为油菜/小麦-水稻两熟制稻区杂交稻长龄或超长龄秧的培育提供参考,以四川盆地近年推广的部分杂交稻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探究不同类型杂交稻品种在稀播旱育秧条件下的超长龄秧苗素质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杂交稻品种超长龄秧苗素质特征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在播种规格6cm×6cm试验条件下,蓉18优188、蓉3优918和蓉优918等品种的苗高明显高于其他品种;川谷优3399、蓉优1808等品种秧苗单位茎鞘干物质发根能力和单株日均发根干重明显强(高)于其他品种;旌优127和Y两优973等品种秧苗分蘖能力和重高比明显高于其他品种。生产上可根据秧苗的素质特征制定育秧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金潍多含有作物苗期生长所需的多种有益微生物茵群.能促进植株根系发育.刺激植株生长.提高秧苗抗病害的能力,从而达到苗全苗壮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在盐碱土上使用硫酸亚铁培育水稻秧苗,明显提高秧苗体内Fe、S 的含量,随着秧苗体内Fe、S含量的增加,提高了秧苗茎叶叶绿素的含量,从而增强了秧苗本身的光合强度,提高了秧苗的抗逆性,表现为秧苗的综合素质良好.  相似文献   

19.
水稻育秧应用泥炭营养土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秧苗素质,水稻根系数量多、盘根好;提高秧苗抗病能力,特别反应在防治立枯病的方面;获得较高的产量,平均比常规增产7.5%。  相似文献   

20.
以蒸馏水浸种作对照(CK),初步研究了5 mg/L S3307与2.5 mg/L DTA-6复配后浸种对水稻秧苗抗逆能力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S3307和DTA-6复配后浸种可以明显提高秧苗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但并不改变其种类,降低MDA含量,增加SOD和CAT活性,从而增强水稻秧苗抵抗逆境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