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植物蛋白石((opal phytoliths,plant opal)又称植物硅酸体、值物硅石。因在地层中广泛分布和长期保存,所以国外多年前已有文献报导植物蛋白石分析法可用于地质环境和考古遗址的研究。近年来,国内已有地学工作者用此方法探讨第四纪古环境,笔者在参阅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考古遗址的发掘,用植物蛋白石分析法探时新石器时期古代先民的稻作活动,取得了一些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通常谈论中日文化交流,时间大多集中于汉朝之后,特别是唐朝以后;内容集中在文字、文学、艺术、宗教等方面。然而,中日文化交流从农学角度,特别是稻作文化的传播,应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早期文化。日本考古学家原先坚持认为日本的稻作始于弥生时期,距今约2200—2300年。1978年在九州板筑遗址第十层发现了稻作文化成分与余苏型陶器,这些稻作文化成分包括有水闸的灌溉水稻田、石镰、木锄等。按中村(1979)的研究,这个遗址的稻粉出现在深达地表以下290厘米处,地表以下200厘米处水稻花粉占禾本科花粉60%。葛原等利用植物蛋白石分析法,…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水稻育种与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据考古发掘,江苏省境内已发现的5000年以前的稻作遗址达20多处,表1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位于张家港南沙镇的东山村遗址最早年代距今8000年,对该遗址进行植物蛋白石分析结果,在距今8000年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来源于水稻叶片机动细胞硅酸体的植物蛋白石,表明该遗址周围在8000年前就种植过水稻。这是迄今为止江苏省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稻作遗址,比浙江省河姆渡遗址还早1000年,充分反映了江苏省悠久的稻作历史。  相似文献   

4.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6,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5.
六安堰墩遗址出土炭化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姚政权  王昌燧  宫希成 《农业考古》2003,27(3):86-88,92
堰墩遗址位于安徽省六安市卅铺镇堰墩村 ,是大别山东麓江淮分水岭区域内一处台形遗址。该遗址文化层堆积较深 ,但内涵较单纯 ,是一处典型的西周时期村落遗址。安徽省考古所于 2 0 0 0年为配合宁西铁路工程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揭露面积约 90 0平方米 ,发现了灰坑、墓葬及大量与建筑相关的遗迹。出土遗物丰富 ,计有陶器、原始瓷器、印纹硬陶、铜器、石器、骨蚌器等。这一遗址的发掘对江淮地区古环境的演变和中华文明南北文化的交汇研究极具参考价值。除上述遗物外 ,该遗址还出土了一批炭化稻 (图 1 )。我们尝试对这批炭化稻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6.
河姆渡遗址稻的硅酸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硅酸体分析技术,对河姆渡遗址的稻谷堆积物和土壤中的水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进行了观察调查,以冀从细胞形成角度了解河姆渡稻谷的种属,结果表明,河姆渡址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以β型为主,占73.8%;a型次之,占22.1%;中间型占4.1%平均尖度0.85,背离系数1,是一个以粳型为主的栽培稻群体,其生物学性状与现代的热带粳稻有相仅之处。  相似文献   

7.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5~12层中采集了16份土样和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14份土样和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500~B.C. 3800)和良渚文化(B.C. 3500~B.C. 2000),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600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形状系数b/a 减小;在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走上大量栽培粳稻的道路.  相似文献   

8.
在稻褐飞虱田间种群生物型和翅型分化个体测定的基础上,应用聚类分析法对生物型的个体测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比较属于不同生物型个体的翅型分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稻褐飞虱生物型的个体测定结果可分为3类,分别表现生物型I、生物型Ⅱ、孟加拉型的致害力,即分别属于生物型I、生物型Ⅱ、孟加拉型。属于孟加拉型个体的短翅率显著高于生物型I、生物型Ⅱ的个体,而属于生物型I和生物型Ⅱ的个体则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王圪垱遗址是一处位于河南伊洛盆地中西部的大型环壕聚落遗址,该遗址主体为龙山中晚期到二里头早期。本次对王圪垱遗址开展的浮选工作,获得了丰富的龙山晚期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大豆、稻米、小麦五种农作物,以及其他非农作物植物遗存,包括20余种杂草类植物遗存及少量果核类植物遗存。浮选结果显示,粟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最高,黍和稻米也是重要的农作物资源,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存在着稻旱混合的农业经济模式,又以旱作农业为主。王圪垱遗址龙山晚期出土植物遗存研究也为二里头遗址的稻旱混作农业提供了可能的来源,为进一步了解这一都邑性聚落的农业生产特点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0.
用欧氏距离比较、粒型判别函数等方法,对广西资源晓锦遗址第三期出土的41粒完整炭化稻米,经过复原为新鲜稻谷后,通过综合分析认为:晓锦三期古稻属于倾粳稻类型的栽培古稻群。在判别函数和距离测定数据指标上都属于粳稻类型。在形态上最近于粳稻,与普通野稻最远,表明己是栽培稻。该群古稻与参照系差别较大,粒型大而重。  相似文献   

11.
2011年对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光坟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及植物遗存浮选工作。浮选结果显示光坟头遗址的农作物品种以小麦、稻及粟为主,黍和裸大麦作为补充。南北两方的农作物均在本遗址出现,且所占比例较为均衡,说明光坟头遗址的农业特点是稻旱混作农业,为遗址的手工业发展提供了积极的保障。  相似文献   

12.
对距今约7000年的浙江省罗家角遗址4个文化层出土的1 5块陶片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来自第2、3、4等3个文化层的5块陶片中检出了稻运动细胞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显示:罗家角遗址水稻硅酸体的纵长、横长较小,形状系数较大,是一类小型硅酸体;利用硅酸体4个形状特征参数进行亚种判别的判别值也较小,和现代栽培稻籼亚种的硅酸体更相近.但在硅酸体的分布图上出现多峰现象.从硅酸体形状分析结果看,罗家角遗址及其周围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以籼亚种为主,并混杂粳亚种的多样性群体.  相似文献   

13.
刘志一 《农业考古》2002,24(1):68-100
关于亚洲稻作农业发祥地问题,国际学术界一直存在“印度说”与“中国说”之争。自从中国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出土距今7000年前古栽培稻之后,“印度说”的呼声才渐渐下降。到中国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距今9000年前左右的古栽培稻、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出土距今12000年前的古栽培稻,“中国说”才真正确立起来,“印度说”开始消沉了。……  相似文献   

14.
江苏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陶器的植物蛋白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一、前言在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中,一般是通过炭化米、陶器上的压痕的发现,或对遗址土样中稻的遗体及水稻植物蛋白石等作为该遗址是否存在稻作农业的重要依据。这些发现和分析尽管可以分别证明稻作农业和栽培稻的存在,但都有因出现频率和人为移动的可能性不同而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没有这些遗物出土的遗址,并不意味着这些遗址没有过稻作,而在调查结果上又必须将它们排除在稻作遗址之外。在进行稻作起源研究这样以大时空为对象的研究中,在均质条件下积累稻作农业的有关资料是得到正确结论必不可少的条件。特别像水田稻作农业,因需具…  相似文献   

15.
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浙江嵊州小黄山遗址出土的陶器坯土和红烧土中掺和着大量的稻谷颖壳和植物,在研究稻作起源和早期稻作生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遗址没有发现炭化稻谷和与稻作生产有关的生产工具,本研究通过植物硅酸体分析方法,对古稻的文化属性、稻作生产在先民经济活动中的重要性、栽培稻系统的演化方向等进行了探讨.遗址地层和遗迹土壤中高密度的稻叶片运动细胞硅酸体反映了稻米是在小黄山遗址先民食物中占有重要地位;不同于野生稻的双峰乳突形态特征表明当时已经开始农业生产活动,生产稻米;运动细胞硅酸体形态特征解析结果显示遗址土壤硅酸体来自粳稻,且带有热带粳稻特性.另外,遗迹硅酸体分析结果也为认识遗址功能区等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掌握杂草稻对栽培水稻的危害损失程度。[方法]对不同杂草稻密度下栽培水稻的产量损失率进行测定,通过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杂草稻有效穗密度与栽培水稻产量损失率的回归方程,并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分析提出了杂草稻发生程度的分级标准。[结果]杂草稻发生量与栽培水稻经济性状和产量呈明显负相关性,与栽培水稻的产量损失率呈显著正相关性。[结论]该研究结果为杂草稻的防控及栽培水稻的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新砦遗址是一处位于河南新密市,双洎河上游的高等级聚落。该遗址主体从龙山末期至新砦期,延续二百余年。本次对新砦遗址开展的系统浮选工作,获得了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包括粟、黍、稻、小麦、大豆五种农作物,以及其他可鉴定的植物种子:包括狗尾草、胡枝子、草木樨、糙叶黄芪、藜、马唐、紫苏、水莎草、萤藺、菊科、荆条、铁苋菜等等。新砦遗址出土的农作物中,粟、黍和水稻的绝对数量和出土概率都很高,而又以粟为最,这种农作物组合体现了新砦遗址所在地区的稻旱混合农业经济模式。大豆的出现与其在龙山时期及之后的普遍种植情况相符合,而小麦即便已经传入新砦遗址,但显然还尚未得到广泛的认可。新砦遗址已经形成了多品种农作物的种植制度,"五谷丰登"局面初步出现。  相似文献   

18.
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印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缺乏古稻谷的情况下,稻壳印痕也不失一种鉴别古稻的方法,用此方法对100片石峡遗址M104古稻稃壳双峰乳突印痕进行研究,确认石峡古稻是一个处于籼、粳分化,属性模糊的杂合种群,是古稻演化历史阶段的反映.石峡古稻所呈现的籼、粳模糊性和分化状态特征,表明石峡古稻是我国栽培稻起源与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9.
水稻长腿水叶甲属鞘翅目、负泥甲科,别名稻食根叶甲、稻食根虫、食根蛆。在沐川县属于偶发性虫害,2008年首次在永福镇等地发现,发生面积呈扩展态势。县植保站从2008年开始对该虫进行调查和研究,并提出防治措施,指导农户进行防治。经过3年的跟踪调查和指导防治,基本掌握了该虫在我县的发生为害情况,探索出对该虫综合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对太湖流域6个新石器时期遗址的128份土壤样本进行植物蛋白的定量和形态分析,就太湖流域新石器时期的古稻作进行初步探讨。植物蛋白石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太湖流域早在8000(B.P.)年前就开始稻作生产,至6000(B.P.)年前这一地区的稻作生产已相当普遍,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使太湖流域的稻作生产达到了一个较高的水平。根据水稻蛋白石形态分析结果,当时所栽培的稻种类型均属粳稻,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古稻种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