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考 《农业考古》2012,(2):338-341
利用水力带动机器,进行加工、生产,这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的一大特色,元代王祯的《农书》、明代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和宋应星的《天工开物》,都对中国古代农业文明中利用水力的智慧进行了记录和总结,为今天我们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留下了宝  相似文献   

2.
五千年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沉淀了积厚流光的中国农耕文化,五千年华夏儿女服田力穡,造就了独树一帜的古代农业科技体系。中国农业博物馆编纂的《五千年农耕的智慧——中国古代农业科技知识》一书,串起耕耘畜养的纬线,梳理历史变迁的经线,对我国古代农业发展成就进行了系统归纳,既形成了对我国农业科技史的概览,也打开了一个认识农业文明、传承文化基因、启迪发展智慧的全新坐标系。  相似文献   

3.
分类是中国古代书目组织的唯一形式,中国古代目录学中很大部分的智慧即表现在分类上,有必要将分类从目录中独立出来作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现代城市的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到达了一个新水平,而生态文明的建设相较经济建设要滞后。建设生态文明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一次次将生态文明建设的提上重要的议程。中国古代生态智慧是我国生态文明、和谐的文化源泉,在当代生态文明建设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中国古代生态智慧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参考价值。从古至今,人与自然都是一对命运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才是生态和谐。党的十九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旅游业模式更新与乡村振兴的双重背景,集约化、质量提升型、多样化服务型的观光—休闲—旅游综合体的建设被广泛关注.为更好地建设旅游综合体,尝试将中国古代农田营建智慧融入相关规划实践,不仅能使农耕文化得到延伸和传承,还能促进农业特色旅游业的发展.通过文献归纳、案例演绎结探讨了中国古代传统农田如圩田、梯田、葑田、垛田、畲田、涂田、沙田的营建智慧,并以实践项目严东关旅游综合体为例重点研究了圩田、葑田、梯田这3类传统农田的应用,为今后农田景观在旅游综合体的规划设计中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6.
《周易》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两千余年来,它以精湛深邃的思维方式与独特的结构框架,不仅深刻影响到中国传统人文科学的各个领域,而且成为推动中国古代自然科学技术发展的强有力的杠杆。由著名哲学史家朱伯昆山先生主编、任继愈先生作序的《易学智慧丛书》,是一套着眼于从传统文化发展的角度阐述易学的特色及其价值的大书。在本丛书中,由易学著名专家萧汉明教授撰写的《易学与中国传统医学》(中国书店2003年6月版)一书,对传统医学中所蕴涵的易学智慧,作了精到的阐发,为人们了解中医的本来面貌、为中医从巫术的丛林走向现代  相似文献   

7.
《饲料博览》2007,(4):35-35
博大精深的我国古代哲学思想,是一部充满智慧的宝典,它对我们现代的企业管理,尤其是对有中国社会特点的企业管理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成运 《农业考古》2015,(1):110-113
魏晋隋唐时期的屯田在历史上久负盛名,中国古代的屯田思想也因此在这一阶段得以完善。该时期的屯田思想主要是在对前代屯田思想总结基础之上的创新,其具体表现为:以人为本;内轻外重;因水置屯;强化管理;畜力保护与工具革新;以军事、保民为目的。这些屯田思想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对当代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农时节令谚,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关于季节、气候、物候变化在农事活动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的概括和总结,这些谚语满足千家万户在农耕、渔猎、外出等方面的需求。这些古代劳动人民看天经验的总结,主要体现在天象占验、节令占验、月令占验、其他杂占四个方面;这些农时节令谚不仅是中国久远的农耕文化和文明的见证,也是我国古代气象科学的辉煌成就。时至今日,这些广泛流传于南方稻作区的农时节令谚,仍具有科学实践应用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传统思维中的循环观与农业精耕细作传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2,(1):31-35,91
循环观念来源于古人的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循环是一种普遍的生态机制和社会人事的运作规律,它在中国独特的自然地理、农耕文明及政治经济条件下,演变、提升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观念,蕴涵着先民对自然社会的深刻领悟及其生存智慧,它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中国几千年农业文明长盛不衰,源远流长,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受到这种普遍的生态化的循环观念的导引。农业是中国古代的主导产业,其经营……  相似文献   

11.
中国园林艺术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如其中的"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等都极大的赋予了中国园林艺术的古典美及自然美,不仅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亦包含了我国的民族精神以及文化精髓。基于此,本文主要在分析中国园林艺术设计的基础上,探讨园林工程对其的继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当今培养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性。倡导人们学习中国古代孔融“让梨”精神和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智慧。进而表明积极构建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努力创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3.
谷糠作为谷物加工的副产品,在中国古代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它不仅是贫苦人群日常果腹之物,也是饥荒肆虐时的重要救荒食物,富含营养元素和活性物质,又使得它成为古代人民防治疾病所依赖的药材之一。而在饲养家禽家畜中,它又是杂食性动物不可或缺的饲料。"多粪肥田"的要求又使得它在农业生产中的肥料价值得到充分的挖掘。谷糠在古代生产生活中的多元利用,印证了中国劳动人民丰富的循环经济思想和独特的生存智慧,至今仍具有积极的示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耧车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的发展,耧车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中国农耕文明的载体,耧车见证了农耕文化的变迁,成为中华民族文明史上不可磨灭的记忆。  相似文献   

15.
王真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59-16461
古代农业文献是指中国农书。结合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展轨迹,分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两宋、元朝、明清时期6阶段,对中国古代农业文献进行整理和概括。归纳了中国古代农业文献发生、发展及衰落的历程、规律、类型及其整理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指出中国古代农业文献经历了初创时期;在北方发展时期,向南方普及时期,从高峰走向衰落时期4个展阶段。  相似文献   

16.
与花比德 以美储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系列论文将深入研究、系统阐述中华儒释道互补的赏花审美思想对于中国古代赏花审美传统所形成的深远影响及其现实意义。儒家的自然审美观主张从伦理道德(善)的角度来体验自然美,提出了"比德说",如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主导作用的儒家文化一样,儒家的与花比德、以美储善的自然审美传统已经普遍渗透于中国人赏花的自然审美意识之中,积淀很深;这一优良的中华花文化传统,可以为安顿当代中国人浮躁空虚的心灵提供丰富而深刻的智慧资源,理应继承借鉴并使之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7.
漫长的农业文明史为中国沉淀下大量脍炙人口的描写农业农村古诗词。这些古诗词既刻画了历史上农业生产的艰辛、农业经营的多样以及农业产业的弱质等特征,又把古代乡村的田园风光、乡土气息以及天人合一的特质展现得淋漓尽致,其间浸透着先人们的农作经验与生存智慧。对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进行梳理提炼,可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来自先贤们的智慧借鉴和价值指引,夯实乡村振兴战略的文化基础,发挥农业非物质文化遗产纠偏补弊、古为今用的社会效益,对解决"三农"课题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农业技术是我国农业的关键组成部分,不仅是我国现代农业的源头所在,也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参考。通过对汉代以来多部经典农书进行梳理,分析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发展的农业技术演进,阐明古代农业技术中的思想理念,探讨其对当代农业发展的启示意识。结果表明,我国农业大致可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三个阶段。自汉代以来,从农田水利到畜禽养殖,在技术的发明和使用过程中,传统农业特别重视农业生产与自然要素相匹配,通过农业内循环方式促进农业再生产,同时也注重精耕细作与农技改良的统一。总体而言,当前绿色农业、循环农业、集约农业等现代农业发展理念与中国古代农业技术蕴含的农业实践智慧一脉相承,这些典籍为当前农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技术参考。古代农业技术中蕴含着生态平衡、绿色循环、实用主义等多重理念均启示现代农业应在尊重传统农业自然属性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其社会属性和工业属性,规避现代农业发展的种种风险,进而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科学虽有其弱点,但不能由此否定中国古代科学之成果,不能套用近代科学的标准去评判中国古代科学成果;批评了中国古代无科学的观点以及修改"李约瑟难题"和"李约瑟难题"是伪问题的论点.中国古代有着光辉的科学成就和先进的自然观、科学观、方法论.这正是中国古代文明得以灿烂并持续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易经》太极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它包含万象,可以运用于各种事物及其关系的分析。将"阴阳平衡"理论、"天人合一"思想,运用于城乡规划领域,分析城市与乡村空间关系、分析它们在交通联系、物质与能量交换等方面的需要等。针对目前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均可以从易经太极的智慧中得到启发,提示我们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应该如何处理"城市"与"乡村"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