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白石砬子地区野猪生态习性观察与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过多年对白石砬子地区野猪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并走访当地猎人,基本摸清了野猪的生活习性和食性,对野生动物持续利用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人工饲养驯化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物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随着南平市对野生动物保护法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社会公众提高了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不食用不猎捕野生动物,自觉保护野生动物已蔚然成风。96年以来,公安机关加大了对猎枪的管理,乱捕滥猎野生动物的行为明显减少。由于闽北山区老虎、豹等食肉动物有的已绝迹,野猪、华南兔、山麂等食草动物就没有天敌,这些物种过多地繁殖起来了,造成局部地区野生动物毁林毁农灾害频频发生。现就生物灾害与护农狩猎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3.
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但它的危害往往为人类所忽视。近年来,我省野猪等野生动物危害严重,已逐渐引起社会的重视,如何尽可能减少野生动物带来的危害,本提出了四点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绥宁县林业公安部门在打击毁林犯罪,抓好林区综合治理的同时,及时查处乱捕滥猎野生动物案件;在群众中广泛开展保护野生动物宣传,建立对生动物驯养繁殖基地,使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全县被保护和繁殖的野生动物达100多种,与1988年相比,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由80多只发展到300多只,国家三级保护动物和省级保护动物由1000余只发展到了4000多只。林业的迅速发展,使绥宁的生态步入良性循环,为野生动物繁衍创造了条件。但是,社会上一些倒卖经营和外地商贩来机进入林区大肆乱捕滥猎。个别人甚至进入黄桑自然保护区捕猎珍稀动物…  相似文献   

5.
浅谈森林生态保护及生态意识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王江 《森林工程》2004,20(3):9-10
洪水泛滥、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不断扩大等事实,都是过度砍伐森林造成的,所以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艾滋病及SAPS病毒都来源于野生动物,呼吁人们要保护野生动物,不要随意猎捕和食用。造成种种生态危机的根本原因就是人们长期以来在生产和生活中严重地忽视了生态保护措施,缺乏生态意识。  相似文献   

6.
坦桑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与旅游产业密切结合,积极开展以游赏、狩猎及自然体验等项目为主的生态旅游,在实现对野生动物有效保护的同时,也为政府、社区创造了可观的收入。文中介绍了坦桑尼亚野生动物的保护法律、管护体系,并以典型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坦桑尼亚各类型保护地中的典型区域及其保护管理经验与问题。目前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与管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在野生动物生态服务功能利用方面仍不充分。借鉴坦桑尼亚的成功经验,探讨我国以野生动物观赏、自然体验、科研活动等为内容的具体实践的可行性,结合国内实际提出相关建议,可为实现其生态价值提供新的方法与思路。  相似文献   

7.
采用现地访谈和问卷调查法,对蟒河保护区内人兽冲突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保护区内人与华北豹、猕猴、野猪等野生动物发生冲突的原因,从加强宣传教育、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建立食物源基地等方面提出了解决人与野生动物冲突的建议.以期为有效缓解人兽冲突,推进自然区保护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甘肃陇南山区野猪危害日趋严重,危害农作物和伤人事件频发,危害范围从林缘深山区向浅山区扩大。从2020年秋季到2021年春季,对陇南2016~2020年5年间野猪危害事件进行了统计调查。经综合分析,提出了完善、落实野生动物损害补偿,人为干扰野猪危害,易地搬迁,调整作物种植结构,猎捕调整种群数量,建立野猪动态预警系统等野猪危害防控对策。而捕杀作为直接措施,可以迅速降低野猪种群数量,减少危害;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和易地搬迁作为有效措施,可在食物及空间上形成人与野猪的隔离,减少或消除野猪危害。  相似文献   

9.
张莉 《甘肃林业》2005,(5):16-17
2003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必须努力保护好天然林、野生动植物资源”,“加大林业执法力度,严格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猾野生动物等违法犯罪行为”,把强化森林资源保护贯穿于《决定》全文,从而把加快林业发展摆到了重中之重的位置。森林公安则是保护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生态安全、维护林区社会治安秩序的承担者,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森林公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用日渐重要的同时,其体制上的弊端逐渐显山露水,笔者从以下方面浅谈对森林公安体制改革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的广泛传播,地球人有了一个共识:野生动物是人类的朋友!自古以来,绝大多数国人亦有爱护和保护野生动物的优良传统。作为务林人,爱护和保护野生动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为此,本刊编发“爱满华夏”特辑,发表各地爱护保护野生动物的美文,意欲祈望中华民族此一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1.
隨着野生动物自然保护效益的不断提高,一些珍禽异兽的数量有了明显的增加。特别是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诸如庞泉沟自然保护区的野猪,其种群数量增长十分明显,对农作物的危害愈来愈严重。如何尽快地对这些兽类进行调查研究,掌握其相对数量,在不影响生态平衡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野猪危害农林作物的报道逐年增多,野猪与当地居民对环境资源的竞争和矛盾越来越突出,该研究调查了野猪危害的特征和野猪危害情况,将为后期野猪防控提供基础数据。以南京市溧水区为例,于2021年秋季和冬季,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形式,调查该区域野猪危害特征及当地居民对野猪危害的反应。收集了200份有效问卷,溧水区野猪危害的主要农作物有红薯、玉米和花生,危害主要发生在夏季和秋季,危害时间多发生在傍晚和夜间。野猪危害多发生在林地周边、山脚或丘陵山区内的林区。部分受损居民对野猪危害已采取了简单的防控措施,但效果不明显。主管部门应尽早建立快速有效的野猪危害评估与损失补偿机制,并积极引导和增强当地居民对野生动物的容忍度与保护意识,以缓解当前面对的人兽冲突矛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麦积山林区典型村中野生动物对作物的危害状况、因素以及当地居民所采取的控制措施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在麦积山林区野猪、野鸡等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频繁发生;针对野生动物危害,当地居民采取的控制措施依然是稻草人、烟熏等传统的驱赶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包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工作。但是,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栖息地受到破坏和侵犯,野生动物资源被过度利用,环境污染影响到它们的生存繁衍等,由此也阻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在探讨其背后的原因时,应该从生态伦理的视域进一步思考人与野生动物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坚持基于生态平等的生态和谐原则,基于生态自由的生态公正原则,基于生态良知的生态制度化原则,研究野生动物保护的策略,以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制约共同指导人们的行为,更好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5.
3种竹笋夜蛾生态位及其种间竞争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竹笋夜蛾是竹林笋期最主要的害虫之一,应用昆虫种群生物学理论对早园竹、红竹和淡竹笋上3种夜蛾种群动态及生态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淡竹笋夜蛾和笋秀夜蛾在种群数量上明显占优,前者发生高峰期集中于4月底至5月初,约7 d,后者集中于5月中旬,约10 d,二者在发生时间上相互分离;竹笋禾夜蛾发生数量少,危害相对较轻.淡竹笋夜蛾的时间生态位宽度在3种夜蛾中最小,竹笋禾夜蛾和淡竹笋夜蛾的生态位相似比例较高(>0.7),种间竞争系数高达0.907 3,说明二者在利用时间资源上发生重叠,二者存在明显资源竞争,最终导致淡竹笋夜蛾种群密度和数量比例显著高于竹笋禾夜蛾.竹笋禾夜蛾的生态位宽度和笋秀夜蛾接近.3种竹笋夜蛾共存同一株竹笋的情况不存在,即使是2种夜蛾共存于同一竹笋的几率也很低,平均值也仅为0.97%.  相似文献   

16.
历山自然保护区普通刺猬生态研究樊龙锁,王兰(历山自然保护区)(山西省生物研究所)普通刺猬(Erinaceuseuropaeus)是山西省人民政府于1991年宣布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之一,俗名刺猬。为了科学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这一野生动物资源,我们于199...  相似文献   

17.
毛竹是宁国市重要的竹种,现有面积40万亩,据调查,由于产区一部分林农忽视笋期有害生物的防治,因此有害生物造成的退笋比较严重.常见的危害竹笋的害虫有竹蝉、叩甲类、一字竹笋象、夜蛾类等10余种,在宁国市,竹笋夜蛾类、笋蝇类和野猪是毛竹笋期最重要的3种有害生物.一般每年该市危害面积在1.5~2万亩.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几种笋期重要有害生物的危害特点并提出相府防治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正>一、江苏省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犯罪现状(一)样本案例基本情况珍贵、濒危野生动物作为重要的生态资源,一直受到我国政府及相关爱心人士的重视和关注。为了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进行更加全面的保护,我国专门成立了多个自然保护区,通过人工驯养等手段帮助珍贵、濒危野生动物增加族群数量,降低其灭绝的概率。此外,我国重视对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的法律保护,通过出台司法解释、更新《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珍贵、濒危野生动物提供全面的保护。  相似文献   

19.
“猪”多麻烦 我们该怎么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如今普通市民对野生动物保护的意识逐渐提高,生态环境的提升也令野猪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有效保护。然而,随野生动物种群数量增长的同时,它与周边社区居民之间的冲突也逐渐增加,比如损毁庄稼事件在北京市各郊区频繁发生,偶尔还会有野猪撞人发生。根据北京市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野猪种群约有1000只,分布在北京山区,栖息地类型为山地阔叶林、灌丛、低海拔草地。资料显示:"狍、斑羚、野猪的数量在逐步增多,其中野猪数量  相似文献   

20.
近些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加之人们对野猪滥捕滥猎,导致野猪数量锐减.在这种情况下,人工饲养野猪,既保护了野生动物资源,又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目前,野猪驯养在我国刚刚起步,广州、深圳、香港需求量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