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雷山县常年种植马铃薯0.37~0.4万hm^2,稻田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65%以上。为摸索稻田脱毒马铃薯增产增效技术措施,2003年开展“稻田免耕、稻草覆盖”脱毒马铃薯技术研究,免耕覆盖长势优良,增产增效显著,是一项行之有效的高产栽培农艺措施。  相似文献   

2.
我团地处伊犁垦区河谷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光热资源丰富,每年≥10℃积温3500℃,无霜期160~180天,适宜种植加工番茄。为了发挥资源优势,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团从2003年开始种植加工番茄,4年累计推广种植8000亩。以下介绍我们总结出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千阳县地处渭北丘陵沟壑区西部,海拔710~1545.5米,年平均降雨量653毫米,年平均气温10.8℃,光热资源比较丰富。2009年该县建设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网室,繁育马铃薯良种。为了增加收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我们探索种植早春马铃薯一秋冬蒜苗高产高效设施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4.
我市沿海部分稻区发挥优势利用稻田套养淡化沙虾、南美白对虾和斑节对虾 ,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一般稻田中养殖面积占 1 /1 0~ 2 /1 0 ,一年可套养两季 ,每季可收稻谷 6 75 0kg/hm2 ,沙虾 2 2 5~ 375kg/hm2 ,比纯种稻增收 0 .9万~ 1 .2万元 /hm2 。稻田养虾使“稻虾共生互利” ,能起到治虫、除草、松土、增肥等作用 ,既稳定稻谷产量 ,又增加水产品收入 ,还可减少农药、化肥等使用 ,生产“绿色食品” ,是种植与养殖有机结合的立体生态农业 ,能更有效地综合利用土地资源 ,增加农民收入。其套养技术如下。1 稻田选择用于套养淡化…  相似文献   

5.
我县是一个“立体”农业区,有稻田26万亩,分布在海拔350~1000米之间,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60%左右,年均气温16.3℃,水、热资源丰富,有着杂稻生产发展优势。 1984年全县种植杂稻41282亩,总产2257.9万公斤,平均单产达546公斤。比常规稻单产358.5公斤提高187.5公斤,增产52.3%,充分显示了杂稻的增产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稻麦两熟田常年种植面积在 46 .6 7万hm2 以上 ,在水稻收获后到小麦播种前有 6 0~ 70d空隙时间 ,在这一段空闲季节里 ,全省绝大多数地区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 ,适宜种植秋大豆 ,但增种增收一季秋大豆存在着积温和生育时间不足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设想通过实行苗床育苗和稻田免耕移栽种植两段栽培秋大豆 ,以实现“稻—豆—麦”三熟连作高产高效种豆新模式。为了探索稻麦两熟田种植秋大豆的最佳育苗时间和稻田栽植最适宜的密度范围 ,以进一步完善稻麦两熟田种植秋大豆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特于 2 0 0 0年进行了育苗期与…  相似文献   

7.
六十六团是伊犁垦区重要的水稻种植生产基地,年种植面积一般稳定在0.16万~0.20万hm2左右,单产一般在650~700kg/667m2,生产水平较高,但"吨粮田"栽培一直是个空白,笔者根据伊犁河谷西部地区光热条件,在分析团场水稻大面积高产的基础上,开展了800kg/667m2超高产栽培试验示范,经过2年的实践与探索,至2005年全团800kg/667m2.  相似文献   

8.
韦瑛 《作物杂志》2002,18(1):10-11
武威地区位于河西走廊东部,玉米种植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1750m的中部绿洲灌区,属西北春玉米生产区。1980年以来,随着酒类酿造、配合饲料、淀粉生产等加工型企业的建立,大力发展加工型玉米的生产,初步形成了“龙头企业 +基地”的产业化生产格局,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向前发展。1 加工型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1.1 光热资源丰富武威地区中部绿洲玉米种植区无霜期160~180d,≥0℃的积温3500~3650℃,≥10℃的积温3000~3150℃,年日照时数3000~3400h,对玉米生产的有利条件是光热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平坝县有稻田14.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1.5%,水稻产量占粮食总产量的65~70呖,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大米一千多万斤,是贵州省商品粮生产基地县之一。 1984年,全县粮食总产量比1983年(历史最高年)增产3.7%。种植水稻14.7万亩,平均单产613斤。其中“遵籼3号”种植面积76449亩,平均单产715斤,“遵籼3号”种植面积占水稻面积的51.7%,而产量占水稻总产量的60.3%。在同等条件下,“遵籼3号”的单  相似文献   

10.
“桂朝二号”是广东省农科院粮作所以“桂阳矮49”与“朝阳早18”杂交选育而成。1979年引进我区试种,1980年示范面积4700余亩,1981年大面积种植达二十一万二千多亩,比1980年扩大45倍,占全区稻田面积的7.5%。其中种植面积在万亩以上的有遵  相似文献   

11.
我县在组织实施省厅下达1988~1989年旱地吨粮田——县中心示范片的过程中,为了合理利用耕地和光热资源,确保旱地年亩产吨粮指标的实现,种植二季玉米和扩种夏玉米,收到了较为明显地增产效果。一、在实施旱地吨粮过程中展示的另一项增产措施这项增产措施的地段,在县中心片中海拔600~1200米的铁甲村九个社内,种植春玉米套栽夏玉米,  相似文献   

12.
1979年和1980年我们对金善宝教授命名的“云南小麦”亚种进行了考察和研究。查明“云南小麦”分布在云南省澜沧江和怒江下游十二个县,约在北纬22°54′—25°03′和东经95°36°—100°85′左右。“云南小麦”生长在海拔1500米至2500米之间的高山区,而以1900米至2300米地带种植较多。原产地年均温15℃、年雨量1480mm 左右。小  相似文献   

13.
春玉米与春小麦吨粮田高产栽培技术适宜在无霜期为120~150d,大于或等于l0℃活动积温2600~3400℃的冀北、辽宁、内蒙古等地种植。据承德市几年来试验示范实践平均亩产达1045.3kg,比单一种植玉米亩增产608.6kg,增产58.2%。1春小麦与春玉米间作高产栽培技术增产机理1.1充分合理利用光热资源在适宜区春小麦播种是在土壤5cm深地温达到2~4℃进行的,一般在3月10~20日。比一年一作大田正常播种提前一个月。可以充分利用当地大于等于零度的积温240℃以上。玉米是C4作物,有充分利用光能的生理基础,与小麦间作是高矮秆搭配,小麦占地的空间可以供玉…  相似文献   

14.
新疆奎屯垦区2007年从山东引进示范种植杂交棉鲁棉研24号,3年来共引进种植面积为2130hm2,主要种植方式有大棚温室育苗移栽和大田直播稀植,在大面积种植过程中我们探索总结出一系列高产经验及丰产栽培措施,充分利用新疆光热资源,  相似文献   

15.
青海湟水灌区包括民和县、乐都县、平安县、西宁地区,有1.5万hm2面积可种冬小麦,海拔1 813~2 200m,年均温5.7~7.9℃,≥10℃持续期积温2 400~3280℃,这些地区光热条件接近于北方冬小麦种植边缘地带,能满足冬小麦生长发育的热量条件,在该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300d,全生育期要求积温1 900~2200℃,产量400~500kg/667m2.为了充分利用光热和土地资源,达到农民增产增收的目的,我站在该地区中心地点平安县进行了2a试种研究,总结出一套适应该地区种植冬小麦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摘要:通过连续几年的栽培试验和示范推广,探索创新出了一套适宜甘肃河西灌区城郊种植的早春播种甜玉米,复种娃娃菜,一膜两用促早种植模式,该模式充分利用河西地区光热资源丰富、灌溉便利等条件,采用早播种、双膜覆盖技术,不仅产值高、上市早,成本低、农民收益好,还有效的解决了城郊农业中“菜、饲” 争地的矛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7.
稻田多熟制间套作的立体种植结构和高产配套技术。是高效利用和深度开发光、温、热土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农产品产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就稻田三季五熟“大麦+绿肥=西瓜+玉米一稻”新复种方式中的西瓜间作春玉米的配套技术,进行试验总结,从而为粮经双丰收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四川省农科院作物所进一步研究完善了稳粮增收的平原稻田新3熟制,其主要种植模式为“中稻—秋作—小麦(或油菜)”、“中稻—马铃薯(或蔬菜)/油菜”。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利润,农民往往将秋作收获时间推迟至十一月甚至翌年一二月,结果无法再种小春(小麦或油菜)。如何利用从秋作收获至5月底水稻移栽之前尚存的3~5个月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种植效益,又成为新课题。辽春10号是目前国内外最早熟的面包春小麦品种,在沈阳春播,出苗至成熟仅约75d,单产300~50…  相似文献   

19.
在一年里亩产粮食千斤、产值千元的稻田我们称为“双千田”。四川稻田主要有水旱连作田和冬水田两大类别,其中,水旱连作田因为周年连作和间套种植多种粮经作物,对时间差和空间差利用得较好,实现“双千”指标实属易事,且模式也多,特别是各省的农业科技报  相似文献   

20.
龙锦屏 《耕作与栽培》2002,(1):63-64,F003
从江县现有稻田 1 2 4万hm2 ,常年杂稻推广面积在 1~1 0 3万hm2 ,糯禾种植面积 0 13万hm2 左右 ,在项目未实施以前 ,从江香禾常年种植面积约 0 0 3万hm2 ,单产 2 5 0~ 30 0kg/6 6 7m2 ,只限于零星种植 ,尚未进行规范种植。从江香禾因味香而得名 ,农村中对香禾还有“一亩稻花十里香 ,一家蒸饭十家香”的赞誉。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据贵州农学院生化营养研究室化验 ,含粗脂肪 3 35 %~ 3 6 6 % ,蛋白质 7 4 2 %~ 8 2 7% ,色氨酸 0 1%~ 0 11% ,赖氨酸 0 2 8%~ 0 34% ,总淀粉77 2 3%~ 78 4 1%。其米饭糯性好 ,香柔可口 ,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