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 病毒是降低白三叶产量和寿命的重要因素。在田间和温室实验中,由于病毒的侵染,如:Psv(花生矮化病毒)、AMV(苜蓿花叶病毒)和 CYVV(三叶草黄脉病毒),抑制白三叶的生长并降低其寿命。但是,病毒侵染如何影响三叶草—羊茅种植系统还无文献报道。为了更好地了解 CYVV 和 PSV 对三叶草产量及与产量有关的其他生长部分的影  相似文献   

2.
周其宇  梁巧兰  韩亮 《草业科学》2016,33(7):1297-1305
本研究为了探明甘肃省兰州市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侵染病毒病的症状类型、病原种类以及寄主范围,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酶联免疫检测。田间调查确定了苜蓿病毒病在兰州市安宁区和皋兰县以及白银市景泰县均有发生,其中景泰县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最高,分别为43.33%和26.08;共采样90份,检查30份,检查比例为30%。检测到的病原有苜蓿花叶病毒(AMV)、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菜豆黄花叶病毒(BYMV)和豇豆花叶病毒(CPMV)4种,检出率分别为100.00%、50.00%、75.00%和75.00%,且存在复合侵染现象,复合侵染率达50.00%;寄主范围测定供试植物共6科17属18种,经测定,AMV可以侵染6科15种植物,WCMV可以侵染4科8种植物,BYMV和CPMV可以侵染3科7种植物,4种病毒可复合侵染6科14种植物。  相似文献   

3.
《农业新技术》2005,(2):31-31
生物病害是农作物的主要病害,造成生物病害的病原菌主要有:半知菌类、轮枝菌属、镰刀菌属.此外,还有黄瓜花叶病毒、烟草花叶病毒、马铃薯花叶病毒、苜蓿花叶病毒、蚕豆萎蔫病毒等.其中,烟草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可以侵害200多种农作物.这些生物病原菌生命力极强,能在恶劣的条件下存活数年.它们在植物体内交叉感染,遇到合适条件,便可迅速繁殖危害农作物.  相似文献   

4.
<正> 三叶草是主要的饲料作物之一。用三叶草调制的青绿饲料和干草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要使三叶草高产,必须在三叶草的播种地施用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世界各国研究了钼对三叶草产量的影响。保加利亚进行的研究表明,在栽培三叶草时,使用钼肥有较高的效果。播种时在淋溶黑钙土中施用钼(1000克/公顷),或者在播种前用钼处理种子(每公顷播种量100克),以N_(40)P_(80)作为基肥,干草产量平均是70.2  相似文献   

5.
<正>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农科所于1959年引进白三叶草(T.repens)、杂三叶草(T.nybridum)、红三叶草(Trifolium pratense),进行了引种试验。1966年又作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甘肃省大面积种植的苜蓿品种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带毒情况及这两种病毒侵染后对苜蓿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利用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DAS-ELISA)和生理生化方法分别对种植于实验室30 d苗龄的12个苜蓿品种进行了带病毒检测及携带不同病毒的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防御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12个苜蓿品种可分为不携带病毒、携带病毒AMV、携带病毒WCMV、携带病毒AMV和WCMV,病毒检出率为66.7%,其中AMV检出率为50.0%、WCMV检出率为41.7%、AMV和WCMV复合侵染率为25.0%。方差分析表明,两种病毒复合侵染、AMV、WCMV单独侵染与不带病毒(CK)相比,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而3种防御酶过氧化物酶 (POD)、多酚氧化酶 (PPO)、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的活性均显著升高,且两种病毒复合侵染的苜蓿叶绿素、可溶性蛋白含量均低于两种病毒单独侵染;而POD、PPO、PAL均高于两种病毒单独侵染。结果表明AMV、WCMV侵染不同品种苜蓿对其生理生化活性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苜蓿花叶病毒(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CMV)在室内条件下复合侵染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的发病流行因素,以接种磷酸缓冲盐溶液(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通过对AMV和WCMV单独接种侵染、复合侵染的不同接种浓度、不同温度和相对湿度(RH)对本氏烟发病的影响及本氏烟中两种病毒含量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合本氏烟发病的AMV和WCMV单独接种浓度分别为20%(AMV:PBS=1:4)和50%(WCMV:PBS=1:1),两种病毒复合侵染接种的浓度为75%和25%(AMV:WCMV=3:1);最适宜发病的温度为25℃、RH为60%,在此条件下,AMV和WCMV复合接种侵染本氏烟的平均病情指数为80.12,比单独接种AMV、WCMV的病情指数分别提高了22.36%、45.28%,其病毒含量是两种病毒单独接种本氏烟中的2.11和1.60倍。综上可见,当温度为25℃、RH为60%以及AMV和WCMV复合侵染接种浓度为75%和25%时,本氏烟发病最严重。  相似文献   

8.
<正>鸡群中能诱发肿瘤的病毒主要有三大类,即马立克氏病病毒(MDV)、禽白血病病毒(ALV)和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它们分别引起鸡的马立克氏病、白血病和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虽然它们还分别引起各自独特的临床表现和病理变化,但都能诱发肿瘤,有时还很难鉴别。在我国的鸡群中,在同一鸡群及同一发病个体,还存在着二种甚至三种病毒的共感染,这给鉴别诊断带来了更大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9.
烟草病虫害的发生种类多、分布广、传播快及危害损失严重,烟草大田和苗床整个生育期都可受多病害的危害。我国烟草病害约有60余种,其中发生普遍或较重的有10多种。如按病原物可分4大类,即真菌病害,主要有炭疽病、猝倒病、黑胫病、根黑腐病、赤星病、白粉病;细菌病害,主要有青枯病、野火病、角斑病;病毒病害,主要有普通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马铃薯病毒;线虫病害,主要有烟草根线虫病及非侵染性病害主要有气候斑病等。  相似文献   

10.
<正> 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农科所于1959年引进白三叶草(T·repens)、杂三叶草(T·nybrium)、红三叶草(Trifolum prutense),进行了引种试验。1966年又作了小面积草山播种观察。三叶草逐步自然繁殖,现已在引种区的凉山州农科所所址附近,由近到远的昭觉城南方园数平方公里面积的草山、沟路旁、果林等牧地上得以成片或零星的繁殖生长。为了弄清三叶草在我州的生长繁殖特点和发展的前途,为凉山州草场建设提供依据,我们在1979—1980年选择不同自然繁殖演替地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草地三叶草和草地猫尾草同时兼收饲草和种子的有关栽培技术。试验有3个处理:三叶草无覆盖宽行条播;三叶草+猫尾草在燕麦覆盖下撒播;三叶草+猫尾草在燕麦覆盖下隔行条播。研究结果表明,最有效的方法是三叶草和猫尾草在燕麦覆盖下隔行条播。春天,以燕麦为覆盖作物(种子90  相似文献   

12.
文朝慧  南志标 《草业学报》2015,24(4):121-126
2011年7月在甘肃省张掖地区发现发生花叶病的苜蓿田块,地块中病株呈现黄斑花叶、叶柄扭曲及整株矮化的症状。为明确其病原,采集病株后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样进行了检测。 DAS-ELISA、RT-PCR-RFLP及病毒CP基因序列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病样受到番茄花叶病毒(Tomato mosaic virus,ToMV)和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AMV)的复合侵染。这是国际上首次报道番茄花叶病毒对苜蓿的侵染,讨论了由这两种病毒引致病害的发生与防治。  相似文献   

13.
<正> 近年来多年生豆科牧草中的三叶草在畜牧业发达国家的草地经营中得到了广泛普及。其原因是它比所有其它的豆科作物的纤维素含量少,且含有必需氨基酸,能在长时间内保持高的营养价值。除此之外,在与某些禾本科牧草混播时它能提供相当数量的饲草(约每公顷干物质11吨),三叶草对土壤的结构和肥力有良好的影响,并能在集约利用的情况下延长草层的寿命。  相似文献   

14.
为加速分子标记在三叶草中的应用,利用三叶草EST数据库(GenBank/dbEST)和EST-SSR的通用性,开展了三叶草EST-SSR分子标记筛选及利用研究。从五种作物和三叶草的EST数据中共筛选出445对EST-SSR引物,挑选107对引物用于5个三叶草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其中表现多态性的引物为103对(96.3%),检测到的等位变异为293个,每对引物的等位变异数目为1~6(平均2.8),PIC值最高、最低、平均分别为0.79、0.28和0.55。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系数0.618水平可分为三大类,类Ⅰ由海发、瑞文德和碧盛组成,类Ⅱ为杂三叶,类Ⅲ为红三叶。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 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 clover mosaic virus, 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 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采用DAS-ELISA (double-antibody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方法检测了接种病毒72 h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病毒含量及72~720 h内水杨酸(salicylic acid, SA)、茉莉酸(jasmonic acid, J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 SL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 BR)、乙烯(ethylene, ETH) 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MV和WCMV 接种比例为3∶1的植株720 h时的发病症状比单独接种一种病毒(AMV或WCMV)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花叶、斑驳花叶、重花叶、明脉、皱缩。检测接种72 h时叶片病毒浓度发现,接种比例3∶1的植株中AMV的浓度比单独接种AMV以及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 ? 1和1 ? 3的处理高,而WCMV的浓度略低于其单独接种WCMV处理,高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 ? 1和1 ? 3的处理;接种AMV和WCMV混合液后复合侵染的本氏烟叶片中SA、JA、SLs、BR、ETH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与单独接种AMV、WCMV及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 < 0.05),其中,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混合液可在一定时间段内提高本氏烟叶片中SA (216~504 h)、SLs (216~432 h)、BR (216~504 h)、ETH (288~720 h)含量,降低JA (216~504 h)含量,其SA、SLs、BR、ETH含量分别比单独接种AMV、WCMV和健康植株(CK)提高了36.27%以上,JA含量降低了59.09%多。  相似文献   

16.
正高加索三叶草(Trifolium ambiguum Bieb.又称库拉三叶草),是豆科三叶草属中唯一具有地下根蘖和利用根蘖进行强克隆性生长的多年生长寿命草种,草原产于寒冷的高加索山地、土尔其东部和伊朗北部。由于当地比较恶劣的自然环境,使得该三叶草具有很强的耐寒和抗旱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高加索三叶草的超长寿命、极强的抗逆性、耐牧性、根蘖的快速扩展、极强的克隆繁殖能力、较高的生物产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硅酸钾、硅酸钠、水杨酸对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抗叶斑病的诱导效果,采用离体、活体试验及生物化学方法测定了3种化学物质对白三叶草叶斑病的室内抑菌活性、诱导抗病效果、防御酶活性及田间诱导防病效果。结果表明:浓度为25μg·mL~(-1)时3种化学物质的抑菌率较低,最高仅为4.59%,但诱导抗病效果较高,均在45.00%以上;叶片中多酚氧化酶(PPO),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均有明显增加,除硅酸钾、硅酸钠诱导处理的PPO在第3d达到峰值外,其他化学物质诱导处理的酶活性均在第5d达到最大值;田间处理7d后3种化学物质诱导防病效果均达到了72.00%以上;处理14d后有所降低,最低为23.08%。综上所述,浓度为25μg·mL~(-1)的3种化学物质能够激发白三叶草叶片中与抗病性相关的PPO,POD和PAL活性,对白三叶草抗叶斑病均有较好的诱导防病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mosaic?virus,?AMV)和白三叶草花叶病毒(white?clover?mosaic?virus,?WCMV)复合侵染的协生作用致病机理,以复合接种AMV+WCMV的本氏烟为处理,分别以单独接种AMV、WCMV、磷酸盐缓冲溶液(pH?7.0,?PBS)的本氏烟为对照,采用DAS-ELISA?(double-antibody?sandwich?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方法检测了接种病毒72?h的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叶片中的病毒含量及72~720?h内水杨酸(salicylic?acid,?SA)、茉莉酸(jasmonic?acid,?JA)、独脚金内酯(strigolactones,?SL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乙烯(ethylene,?ETH)?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3:1的植株720?h时的发病症状比单独接种一种病毒(AMV或WCMV)明显,主要症状表现为轻花叶、斑驳花叶、重花叶、明脉、皱缩.检测接种72?h时叶片病毒浓度发现,接种比例3:1的植株中AMV的浓度比单独接种AMV以及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高,而WCMV的浓度略低于其单独接种WCMV处理,高于AMV和WCMV接种比例为1???1和1???3的处理;接种AMV和WCMV混合液后复合侵染的本氏烟叶片中SA、JA、SLs、BR、ETH含量在一定时间内与单独接种AMV、WCMV及对照之间差异显著(P?相似文献   

19.
<正> 白三叶草(Trifolium repens Z),在我省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区种植,生长很好。在低海拔丘陵种植,夏秋干旱时,适时灌溉,也能获得理想的产量,是我省重点推广的优质高产豆科牧草之一。为探明化肥对豆科牧草的增产效益,我们对白三叶草进行了增施钾肥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正> 前言近年来英国每年播种禾本科与白三叶草混合草地,使用900—1000吨白三叶草种子,花费三百万英磅左右的成本。然而,由于白三叶草对牧场草地牧草产量的贡献很少,投资效益很差。许多因素(气候、土壤、草地、牲畜、经营管理)单独或相互作用,可能引起白三叶草表现不稳定。施用氮肥,由于它加强了禾本科牧草对三叶草的竞争,主要影响混播草地禾本科—三叶草之间的关系。一批叶片大小不同的白三叶草品种在施氮的草地上,同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