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进一步给肾上腺皮质机能的研究提供资料,笔者对去肾上腺大白鼠给予糖皮质激素,抽取血液,用醋酸纤维薄膜电泳法分离大白鼠血清,获得5条区带,分别为白蛋白、α_1球蛋白、α_2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并用费林—吴宪氏法测定了大白鼠的血糖;同时进行了白细胞分类计数。结果表明,去肾上腺大白鼠血清蛋白含量中的白蛋白下降,α球蛋白有升高的趋势,β球蛋白升高,γ球蛋白基本无变化;血糖含量显著下降;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嗜酸性白细胞略有增加。给予糖皮质激素后,血清蛋白质含量中白蛋白升高,α球蛋白有升高趋势,β球蛋白降低;γ球蛋白下降;血糖含量升高;血液中单核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升高,淋巴细胞减少,嗜酸性白细胞趋于减少。  相似文献   

2.
α-溴-4-甲氧基苯乙酮、α-溴-2-氟苯丙酮、α-溴-4-苄氧基苯丙酮、6-甲氧基-2-(溴乙酰基)萘、6-甲氧基-2-(2-溴丙酰基)萘分别与二乙醇胺、2-氨基-1-丙醇、N-甲基乙醇胺、2-甲基-2-氨基-1-丙醇和甲酸发生非经典Leuckart—Wallach反应,合成相应的2-芳基吗啉,后者经盐酸酸化成盐,得到4-羟乙基-(4-甲氧基苯基)吗啉、盐酸3-甲基-4-羟乙基-(2-氟苯基)吗啉、盐酸3-甲基-4-羟乙基-(4-苄氧基苯基)吗啉、盐酸4-羟乙基-(6-甲氧基-2-萘基)吗啉、盐酸3-甲基-4-羟乙基-(6-甲氧基-2-萘基)吗啉、盐酸3,4-二甲基-2-(6-甲氧基-2-萘基)吗啉、盐酸3,5-二甲基-2-(6-甲氧基-2-萘基)吗啉和盐酸3,5,5-三甲基-2-(6-甲氧基-2-萘基)吗啉.产率为15.6%~58.9%.其结构经^1HNMR,^1H-^1H COSY,IR,MS确证.  相似文献   

3.
采用TritonX-100裂解和0.6%KI提取的方法制备绵羊肺炎支原体Y-98株外膜蛋白,经12%SDS-PAGE分析,表明其分子量范围在14.4—125.9KD之间;分别制备抗Y-98株全细胞抗原和外膜蛋白高免血清,经Western-blotting分析,表明外膜蛋白为绵羊肺炎支原体的主要保护性抗原,而在外膜蛋白,67.6、39.3和28.8KD多肽为其主要保护性抗原。利用间接ELISA方法和MTT法对外膜蛋白引起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膜蛋白能够诱导机体产生高效价的抗体,免疫后7、14和28d效价分别达到了1:2^4.25、1:2^7.75和1:2^8.75;膜蛋白具有非特异性和特异性致有丝分裂作用,在免疫前0d及免疫后28d对T淋巴细胞刺激的转化率分别为8.46%和18.3%。  相似文献   

4.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野生动物人兽共患病研究室应用RT-PCR方法从体外诱导的水貂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扩增出水貂的α干扰素13种基因(MiIFN-α)亚型。13种基因亚型基因序列全长均为564bp,编码187个氨基酸。亚型间核苷酸同源性为93.8%-99.3%,氨基酸同源性为88.3%-97.9%。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IFN-α1(EU863613)、IFN-α2(EU863614)、IFN-α3(EU863615)、IFN-α4(EU863616)、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告了在牛白血病病毒(BLV)感染水平和发病情况不同的牛群中,随机抽取523头外观健康牛的耳静脉血液,进行血液常规检查和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酶(ANAE)活性测定。结果除0~1岁年龄组外,BLV感染牛外周血内ANAE阳性淋巴细胞,即主要为T细胞的百分率都比无BLV感染牛的高。14头双阳性牛[BLV感染阳性,持续性淋巴细胞增多(PL)阳性]外周血内T细胞平均多达72.36%(范围23.5~90%),其中11头都在70%以上,2头处于一般水平,1头显著偏低,仅占23.5%。剔除PL阳性牛后,高感染高发病牛群外周血内T细胞百分率仍比高感染低发病牛群的高,前者各年龄组平均都在63%以上,后者只有4~5岁年龄组超过63%。由此可见,乳牛在感染BLV后,外周血内出现PL时,以及牛群在高发病的情况下,外周血内T细胞的百分率都明显增高。本文还就T细胞作为BLV靶细胞的可能性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雪里蕻腌菜卤汁中有机酸成分气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气相色谱法,以十二烷为内标,雪里蕻腌菜卤汁中挥发及不挥发性有机酸醋酸、丙酸、丁酸、乳酸及琥珀酸和苹果酸经处理丁酯化后在HP-1毛细管柱上得到了完全分离定量。对各有机酸组分的含量与比峰面积或比峰高进行了回归分析,相关系数在0.9904-0.9968之间。醋酸、乳酸和琥珀酸以及苹果酸在样品中的回收率分别为91.2%、86.2%、96.5%和88.5%。且可简化样品中有机酸组分的分离提取操作,简化后的检测定量结果仍很理想。  相似文献   

7.
许烨  李军  隋凯  卫锋 《甘肃农业》2005,(11):207-207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测定粮谷中谷物中的A-型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水(84+16)混合溶剂和二氯甲烷提取,通过FlorisilSep-Pak净化柱净化,以氧杂萘邻酮-3-羰酰氯为衍生化试剂、4-二甲基氨基毗啶(DMAP)为催化剂进行衍生,然后再通过液液萃取净化,以ZORBAXEclipseXDB-C18柱为分离柱,乙腈-水-0.75%醋酸(65:35)为流动相进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检测。四种毒素的难度在0.01~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其相关系数最小为0.9962。检出限为0.01ug/g,在0.01~2.0mg/kg添加范围内的回收率均大于70%,相对标准偏差低于10%。该方法可同时分离四种毒素、操作简便、省时省力。  相似文献   

8.
以萱草花粉为材料,采用丙酮粉法、QAE-Sephadexaso离子交换层析及FPLC技术作为主要分离纯化手段,纯化了毫克数量的萱草花粉微管蛋白,并研究了微管蛋白的生物化学及生物物理学部分性质。试验结果表明:纯化的微管蛋白在20℃时沉降系数为6.2s;α、β2个亚基的分子量分别为56,58kD;凝胶扫描分析纯度为93.7%;等电聚焦电泳测定等电点(PI)为5.35。光谱学性质研究表明其最大紫外吸收峰为280.8nm;荧光光谱研究表明其最大激发波长为282nm,此时的最大发射峰为338nm;圆二色光谱分析二级结构是α-螺旋占27.24%、β-折叠占24.48%、无规则卷曲为48.28%,呈典型球蛋白特征。  相似文献   

9.
大蒜主要活性成分———大蒜素,在动物保健、治病、促生长、改善产品品质等方面具有诱食、助消化、抗菌、抗氧化和增强免疫的作用。云南农业大学程志斌等介绍了大蒜素的增强免疫作用。1、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大蒜素在适当浓度,如3.125~12.5mg/mL时,对T淋巴细胞激活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与大蒜素抑制巨噬细胞产生一氧化氮的能力有关。大蒜素还能明显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T淋巴细胞酸性α-醋酸萘酯(ANAE)阳性率的作用,使中枢淋巴器官和外周淋巴器官增殖,增强细胞免疫功能。2、提高体液免疫功能。在小鼠上的试验显示,…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植株主要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mira等10个马铃薯品种的22个杂交组合无性一代的植株生长势等7个植株性状的群体遗传参数和配合力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晚疫病抗性的亲本加性遗传效应达90.6%;开花性、茎色分离、株高分离、株形分离等4个植株性状的亲本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72.3%、80.1%、81.5%、93.0%;植株生长势和花色分离的亲本加性和非加性效应均很重要,其加性效应分别为45.2%、47.9%,非加性遗传效应分别为54.8%、52.1%。两个亲本(至少有一个)一般配合力高的杂交组合后代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而双亲具有一般配合力平均值的杂交组合的群体表现优于双亲一般配合力都很低的杂交组合。根据亲本配合力可以有效预测杂交组合后代群体的遗传表现。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对京毒—1号马立克氏病(MD)强毒接种鸡外周血液中的ANAE~+淋巴细胞及其亚群进行了动态观察。结果表明,感染鸡外周血液的ANAE~+T淋巴细胞总数持续性增高,但这主要是ANAE~+细颗粒型T淋巴细胞亚群显著增加的结果,而代表辅助性T淋巴细胞的ANAE粗颗粒淋巴细胞则处于较低的水平。同时代表B淋巴细胞的ANAE~-淋巴细胞的变化一直未达到有统计学意的义的水平。从而提示,一方面马立克氏病的免疫方式主要是细胞免疫;另一方面鸡马立克氏病时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增殖具有多重含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饲喂青刺果多糖对鸡红细胞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对7日龄鸡饲喂400和800 mg/kg的青刺果多糖,同时设对照组。分别在21和28日龄时颈静脉采血,进行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红细胞玫瑰花环率、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和T淋巴细胞玫瑰花环总花环率的测定。[结果]青刺果多糖400 mg/kg剂量组的T淋巴细胞ANAE阳性率在各日龄均在0.01水平上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花环率在21日龄时,在0.05水平上显著高于对照组;T淋巴细胞花环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数值有所升高。[结论]青刺果多糖能明显影响鸡的红细胞免疫及外周血淋巴细胞免疫功能,可作为免疫增强剂并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项研究对人工感染法氏囊病病毒(IBDV)的1日龄雏鸡和未感染 IBDV 对照雏鸡的免疫器官组织——胸腺、脾脏、盲肠扁桃体、哈德尔腺和法氏囊中 ANAE~+淋巴细胞总数、颗粒型 ANAE~+淋巴细胞、弥漫型 ANAE~+淋巴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及其分布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免疫器官组织中 ANAE~+淋巴细胞总数、颗粒型 ANAE~+淋巴细胞数明显低于对照雏鸡,淋巴细胞总数也呈现不同程度的减少。ANAE~+淋巴细胞的上述变化在胸腺髓质、脾脏动脉周围鞘和红髓,盲肠扁桃体弥散区、哈德尔腺集合小管和排泄管周围及法氏囊淋巴小结皮质等区域较明显。表明1日龄雏鸡感染 IBDV 后,机体的细胞免疫机能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经IBD弱毒苗免疫和未免疫的30~50日龄AA鸡在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后血液ANAE^ -淋巴细胞比例和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血液ANAE^ -淋巴细胞(%)在攻毒后的头5d内未免疫攻毒鸡(A组)和免疫攻毒鸡(B组)明显下降,且A组比B组下降的更快,第5天A组明显低于未免疫未攻毒鸡(C组),B组也较C组低,C组没有明显的变化,以后A和B组均回升,但B组比A组回升的快,至28d时A和B组均达到或接近攻毒前水平,并接近或高于C组。血浆IL-2水平A和B组在IBDV攻毒后的头7d内呈逐渐下降趋势,但A组下降的更剧烈,C组无明显差异性变化,三组相比,B和C组均高于或明显高于A组,以后A组和B组逐渐回升。  相似文献   

15.
本项工作对实验性缺硒雏鸡的血液酸性非特异性酯酶阳性(ANAE~+)淋巴细胞即T淋巴细胞百分率和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及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6—9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ANAE~+淋巴细胞总值与对照补硒雏鸡相比未见显著差异,而6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颗粒型ANAE~+淋巴细胞和8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液弥漫型ANAE~+淋巴细胞的百分率与相应对照雏鸡比较均显著降低;6—9周龄缺硒雏鸡的血清IgG和IgM含量与相应对照雏鸡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17.
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对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T淋巴细胞数量的动态观察。将240只1日龄雏鸡随机分为3组:1组为对照组,其余2组分别饮用10和5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48d,采用α醋酸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12,24,36和48日龄各组鸡血液中T-淋巴细胞数量。结果显示,饮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后,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且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较5mL/L组显著提高。并运用组织学常规切片技术和ANAE法,观察了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和对照组在14和21日龄时鸡小肠黏膜淋巴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数量分布。结果显示,10mL/L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组鸡小肠的T淋巴细胞数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上述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mL/L组的效果优于5mL/L组。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鸡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及血液中T淋巴细胞的动态观察。在鸡饮水中按终浓度1%和0.5%加入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疫佳灵”。结果显示,“疫佳灵”对雏鸡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等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明显增高;酯酶染(色ANAE)法检测了各组鸡的T-淋巴细胞数量,试验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1.0%组T-淋巴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0.5%组(P<0.05)。结果表明,该免疫增强剂对鸡免疫器官的重量和指数及血液内T-淋巴细胞数量有显著的提高作用,且1.0%浓度优于0.5%浓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鸡柔嫩艾美尔球虫体外刺激的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活力及分泌的细胞因子目的是了解球虫对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的免疫相关分子的影响。【方法】无菌条件分离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和HD11巨噬细胞分别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子孢子体外共培养,采用MTT、Griess、ELISA、RT-PCR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细胞增殖、免疫相关分子水平。【结果】子孢子组鸡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P0.05),外周血和脾淋巴细胞NO和iNOS分泌量升高,但统计差异不显著,脾淋巴细胞iNOS分泌量低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但子孢子组免疫细胞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IL-2分泌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且IL-2mRNA表达下调;HD11巨噬细胞和脾淋巴细胞IFN-γ量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外周血淋巴细胞IFN-γ分泌量明显降低,IFN-γ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统计差异;子孢子组HD11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及明显强于对照组(P0.01),其表达MHC-Ⅱ分子的阳性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细胞上表达KUL01表面分子阳性百分率显著降低,但阳性细胞平均荧光强度都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鸡柔嫩艾美尔球虫刺激免疫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NO和iNOS的分泌量明显增加及iNOS基因表达水平上调,但IL-2分泌量下降其mRNA表达下调,免疫相关分子(MHC-II)表达量增加,结果表明鸡柔嫩艾美尔球虫能不同程度影响免疫细胞增殖及产生免疫相关分子。  相似文献   

20.
孕体是半非自己的同种异体移植物,妊娠时,母体对胎儿为什么不产生排斥?我们采用了酸性 a—醋酸酯酶(ANAE)反应标记淋巴细胞的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32例正常孕兔,并分早、中、晚三期和33例正常未孕成年兔作对照,对孕兔细脆免疫功能状态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妊娠各期淋巴细胞百分率与未孕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各期淋巴细胞 ANAE 阳性率均下降,与未孕组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临产期又有回升,与妊娠中期差异极显著(P<0.01)。此结果支持了妊娠期细脆免疫功能降低的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