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荆门市2015年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受气候、生育期、品种、耕作方式等诸多因素影响,2015年荆门市油菜菌核病中等-偏重发生,子囊盘萌发早,茎病株见病早,但后期病害病害发生程度轻于去年.土壤或花期喷施盾壳霉对油菜菌核病有一定防效,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减少化学农药的污染,一定程度解决花期防治不便的问题,是一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病害绿色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2.
油菜菌核病是汉阴县油菜生产上的主要病害,2014年汉阴县油菜菌核病具有发生面广,危害严重等特点。通过调查分析油菜盛花期阴雨偏多是造成2014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的主因;长期连作,菌源充足,田间管理不到位,农户疏于防治均是造成今年菌核病偏重发生的原因。农业部门加强监测预警,从选用抗耐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提高油菜自身抗病能力,重点加强初花期至盛花期的药剂防治工作,以减轻或控制来年菌核病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3.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3年荆州市油菜菌核病为中等偏重 ,局部大发生程度 ,全市 2 1 8万hm2 油菜全部发病。防治面积 19 6万hm2 ,占发生面积的 89 9%。因防治挽回油菜籽损失 344 2 6t,实际损失 2 0 2 19t。1 发生特点1 1 见病迟今年田间始见病叶迟 ,3月 15日才见病 ,而去年 3月 5日田间即有病叶发生。1 2 病叶在油菜开花前期发展快 ,中期发展缓慢 ,后期持续上升3月 10日油菜进入始盛花期 ,3月 15日初见病叶 ,3月 18日叶病株率为 2 3% ,3月 2 2日叶病株率达到 17 4 % ,4d之内上升 6 5 6倍。 3月 2 5日油菜进入盛花期 ,至 4月 10日进入盛花末期 ,此段时间…  相似文献   

4.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油菜菌核病叶病、茎病发生特点发生了变化,本文详细分析了病害发生、流行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油菜菌核病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阳市地处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年均种植油菜35万亩以上,是湖北省优质油菜示范县市,近年来,油菜菌核病严重阻碍了油菜的生产,作者通过近5年来对油菜菌核病的田间调查,分析了其发生特点及影响因子,希望能为专业化统防统治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6.
吴江 《湖北植保》2022,(3):54-55
油菜菌核病是鄂州市油菜生产上危害最严重的病害,常年发生程度重,发生面积广。本文分析了鄂州市近10年油菜菌核病发生危害情况及发生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对策,为鄂州市未来油菜菌核病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油菜菌核病在20世纪90年代初推广杂交油菜以来,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发病日趋加重。全市8000hm~2油菜,每年重病面积2666.6hm~2,约占30%,严重威胁着油菜的高产稳产。本站从1994年开始对该病的发生及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  相似文献   

8.
2009年新洲区油菜种植面积2.8万hm^2,其中水出1.7万hm^2,旱地1.1万hm^2,主要品种为中双9号、10号,华杂系列、中油杂系列和821等品种。油菜菌核病综合为4级发生,局部5级发生,具有子囊盘萌发早、数量大、田间发生程度较重的特点,全区发生面积2.8万hm^2,累计防治面积6.3万hm^2,  相似文献   

9.
2008年蕲春县油菜菌核病大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蕲春县油菜种植面积达1.67万hm2,品种以中双9号、中油杂12号和华油杂9号等为主。油菜菌核病是我县油菜主要病害,常年均在中等及中等以上程度发生,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1发生情况2008年油菜菌核病大发生,全县发生面积1.67万hm2,防治面积1.72万hm2次(其中防治用药1  相似文献   

10.
秀山是重庆市油菜生产大县,常年种植面积在1.3万hm2,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种植面积突破1.47万hm2,产量达23 000t以上.秀山农民历来重视油菜生产,把油菜作为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为了提高油菜产量和品质,大力推广优质(双低)油菜,优质油菜占总面积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11.
超高茬麦套稻田杂草发生特点、成因及化除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2001年对江苏省5个不同生态区125个麦套稻田示范点的田间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初步掌握了麦套稻田杂草的发生特点,主要表现为种类多、发生早、群体大、危害重。免耕方式、前茬余草和前期田间管理粗放是造成杂草发生严重的原因。通过试验提出了"前封后杀"的化除策略,并研究出多项配套化学除草技术,促进了超高茬麦套稻田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郭青云 《植物保护》2003,29(6):29-32
试验明确,青海湟中地区遏蓝菜全生育期约为115d,出苗高峰期为5月上旬至中旬。种子发芽出苗最适土壤深度为1.0~3.0cm。花期约34d,果期约20d,单株结籽量平均690粒。种子有休眠习性,室外埋入土层8d萌发率为1.5%。遏蓝菜与油菜竞争危害表现在油菜全生育期,植株含氮、磷、钾量比油菜高2.3%~225.0%。遏蓝菜发生量与油菜籽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回归方程为y=203.15-0.53x。采用3种除草剂及其混剂对遏蓝菜的防除效果均在90%以上,油菜籽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3.
曾娟  姜玉英 《植物保护》2014,40(1):142-148
为探明草地螟轻发年份的发生特点和主导因素,对2012年全国8省70余个监测点的草地螟虫情调查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2012年我国草地螟的总体发生面积小、程度轻,但区域差异明显,其中新疆北疆一代幼虫大范围严重发生,山西北部局部二代幼虫集中为害。导致轻发生的内在因素是境内外有效虫源基数小;外在因素是春夏季气候条件不利,具体表现为春末夏初气温偏低不利于越冬代成虫羽化,气温偏低地区湿度过大不利于成虫产卵,夏季中后期降水分布与一代成虫和二代幼虫发生期不匹配。  相似文献   

14.
牛繁缕Malachium aquaticum(L.)Fries是油菜田恶性杂草。采用固定样方和随机样方法研究了移栽油菜田牛繁缕的出苗规律及在田间的种群动态,结合除草3,1筛选进一步探讨了其控制策略。结果表明,牛繁缕在田间的出苗高峰在油菜移栽后3周左右,出苗量达117.0株/m^2。占整个生育期出苗数量539.0株/m^2的21.71%。其种群数量在12月中旬左右达到最大值407.8株/m^2,累计出苗数量占全生育期的82.19%,这段时期是控制牛繁缕发生危害的关键时期。茎叶处理荆高特克和土壤处理荆高渗异丙隆对牛繁缕均具有较好的防除效果,施药后第60天的防效仍维持在95%以上,并且对油菜株高、角果数及产量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棉花盲蝽的发生趋势与防控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由于Bt棉花种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高毒农药禁用和气候条件变化等相关因素的综合影响,盲蝽在我国棉花种植地区的发生和危害程度将呈进一步严重趋势,并对枣、樱桃和葡萄等多种作物的安全生产构成威胁。本文针对其发生趋势与成灾规律,提出了当前我国棉花盲蝽的预警测报与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调查和分析了近年来仪征市水稻条纹叶枯病的发生特点及暴发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治虫防病为中心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河曲丝叶蜂Nematus hequensis Xiao在拉萨的发生规律,本研究通过在柳树上进行室外定期、不定期的系统调查和室内饲养相结合,调查研究了河曲丝叶蜂的形态特征、生物学习性和发生规律。经调查研究,河曲丝叶蜂在9月下旬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茧越冬,越冬基数170头/m~2;完全变态发育;幼虫共5龄;1~5龄幼虫的体长、体宽分别为(2.0~3.0 mm,1.0 mm)、(7.2 mm,1.1 mm)、(12.0 mm,1.5 mm)、(16.8 mm,2.6 mm)、(24.0 mm,3.4 mm);河曲丝叶蜂在拉萨1年发生1代,每年7月中旬开始化蛹,7月底开始羽化,8月初开始孵化,孵化盛期为8月21日至9月2日,孵化末期为9月12日,为害高峰期为8月下旬至9月上旬。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建湖县2016年小麦赤霉病发生特点及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结了2016年江苏建湖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分析了发生原因,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选用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适期施药防治、交替轮换用药、加强统防统治等防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江西省稻飞虱发生特点及成灾机制浅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飞虱是造成水稻大面积减产甚至绝收的一类重要迁飞性害虫。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江西境内多次猖獗发生,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稻飞虱在江西稻区的频繁暴发与迁入虫量、水稻品种、田间管理措施以及当地的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由于存在有利于稻飞虱迁入和扩散的条件,在今后较长时期内该类害虫仍会是江西稻区的主要害虫。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流行特点分析与监测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冲  刘万才 《植物保护》2016,42(5):142-147
马铃薯晚疫病是马铃薯上的重要病害,是影响马铃薯产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本文系统总结了2008-2014年我国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概况及特点,分析了其影响因素。该病害年度间、地区间、品种间发生不平衡,北方产区受气候因素影响大,西南及中原产区常年偏重发生。2012年、2013年马铃薯晚疫病在全国范围内偏重发生,局部大发生,发生范围广、流行扩展速度快、危害重。在气候、菌源量、品种抗性及防治因素中,气候是影响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最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