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越北腹露蝗卵巢发育程度的分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北腹露蝗是广东北部地区的重要害虫。根据越北腹露蝗卵巢发育形态特征的变化,可分为Ⅰ级(透明期),Ⅱ级(卵黄沉淀期),Ⅲ级(卵粒形成期,侧输卵管膨大为卵巢萼),Ⅳ级(成熟待产期,卵储存于卵巢萼),Ⅴ级(产卵期)共5个级别。研究结果可应用于该蝗虫产卵期的预测预报。  相似文献   

2.
两型亚洲小车蝗飞行肌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 B.-Bienko具有长距离迁飞能力,常迁飞为害造成严重损失。掌握其飞行肌结构特征,分析其飞行能力及影响因素,对提高对其监测预警水平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本研究采用电子显微镜对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雌成虫背纵肌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群居型和散居型成虫飞行肌具有相似的亚细胞结构,飞行肌的肌原纤维粗细肌丝比例为1∶3,6根细肌丝环绕1根粗肌丝,形成六角形结构。飞行肌的发育和线粒体的形成均是渐进的过程,在不同日龄成虫间存在差异。亚洲小车蝗肌原纤维直径在0.6~1.5μm,群居型成虫的肌原纤维直径多大于散居型。肌节长度为2.6~4.5μm,7日龄肌节长度最短,多数日龄群居型成虫肌节长度小于散居型(2.4~3.8μm)。线粒体在背纵肌内含量占肌纤维线粒体含量的25%~45%,群居型和散居型亚洲小车蝗存在显著差异,群居型7日龄雌成虫线粒体占肌原纤维的比例最高,为52.37%,而散居型的只有32.74%。线粒体含量差异可能是两型亚洲小车蝗成虫飞行能力差异显著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测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在不同湿度对4种该草原优势植物的取食量。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在50%~80%湿度下的取食量显著大于其他湿度,结合近地表5cm处草场湿度估测亚洲小车蝗单头单日取食量;同时考察亚洲小车蝗不同龄期的田间存活率,确定科尔沁草原亚洲小车蝗的防治指标为20.6头/m2。  相似文献   

4.
亚洲小车蝗是重要的草地生物灾害,对不同牧草的食物适应存在差异。为揭示不同牧草对亚洲小车蝗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本研究定量分析了取食不同牧草条件下亚洲小车蝗的发育速率和类胰岛素信号通路(ISP)基因表达。结果表明,西北针茅饲喂的亚洲小车蝗发育速率最高,ISP通路中gIGF1、gINSR、gIRS1、gPI_3K、gAKT及gmTor基因表达显著上调(P0.05),调控下游发育和代谢相关的表皮蛋白(cuticle protein, gLCP)、胰凝乳蛋白酶(chymotrypsin, gCHY)及α-葡萄糖苷酶(α-glucosidase, gALP)基因表达上调。相反,冷蒿饲喂的蝗虫发育速率显著降低(P0.05),上述基因显著下调(P0.05),调控下游解毒相关的gP450s 6K1、gUDP 2C1及gCarE基因表达上调。亚洲小车蝗ISP通路响应食物差异,调控发育速率,以适应更广泛的生态区域,这可能是其分布广、易暴发成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亚洲小车蝗在不同生境中的群落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Bienko)是内蒙古草原主要的蝗虫危害种,为了研究其在不同生境中的动态规律,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采用野外剪样方和扫网的方法,研究了亚洲小车蝗发生时,不同生境中植物与蝗虫种群结构的变化,并进行了室内食量验证.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数量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70 8,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905 2,P<0.01),草场中蝗虫多样性同植物多样性呈正相关(R=0.588 4,P<0.05);蝗虫总数同植物盖度呈负相关(R=-0.759 3,P<0.01),同植物生物量呈负相关(R=-0.859 7,P<0.01);羊草为优势种的样地中蝗虫数量少于针茅为优势种的样地;室内饲养表明,小车蝗对羊草的消耗量大于针茅(P<0.05);以上结果说明,亚洲小车蝗选择草场时优先选择合适的栖境而不是食料植物.亚洲小车蝗的防治重点应放在适合小车蝗栖息的地点,而不仅是食料植物为主的地区.  相似文献   

6.
亚洲小车蝗痘病毒室内杀虫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测定了亚洲小车蝗痘病毒对黄胫小车蝗的室内杀虫效果及用黄胫小车蝗增殖该病毒的最适接种剂量。亚洲小车蝗痘病毒对黄胫小车蝗的致死中量为7.4×103OBS/头。用2×106、1×107和5×107OBS/mL的包涵体悬浮液接种黄胫小车蝗3龄若虫,校正死亡率分别达31.8%、54.2%、83.0%。用黄胫小车蝗4龄若虫增殖该病毒的最适接种剂量为5×104OBS/头。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白天地面温度对亚洲小车蝗体温的影响,2017年7月和2018年6-8月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的自然生境中6个地点开展了调查。结果表明:亚洲小车蝗的平均体温随地温变化,且在6:00-12:00和16:00-19:00内高于平均地温。地温与不同龄期和性别亚洲小车蝗体温之间呈极显著的非线性关系(P0.01)。体温只出现一次高峰,13:00左右的(39.3±0.2)℃;地温出现2次高峰,13:00左右的(42.0±0.5)℃和15:00左右的(38.9±0.4)℃。地温为31.5~38.3℃时,成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蝗蝻(P0.05);地温低于31.5℃和38.3~48.2℃时,蝗蝻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成虫(P0.05)。地温为26.1~40.0℃,雌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雄虫(P0.05);地温高于40.0℃,雄虫的体温调节能力显著强于雌虫(P0.05)。因此,地温可以作为监测该虫生长发育的因子为其防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亚洲小车蝗(Oedaleus decorus asiaticus Bei-Bienko)是草原蝗虫的主要优势种之一,为了明确亚洲小车蝗两型现象与形态特征的关系,本文利用11个形态指标和5个形态指标比值采用数值分类学的方法对两型亚洲小车蝗成虫进行了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11个形态指标在亚洲小车蝗种群中均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与能量储存、运动和飞行相关的体长(L)、前翅长度(E)、后足股节长度(F)在群居和散居型种群中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形态指标比值中,前翅长度和后足股节长度的比值(E/F)对两型蝗虫区分效果明显,群居型亚洲小车蝗成虫的E/F比值在1.68~1.74之间,散居型成虫的E/F比值在1.44~1.59之间,群居型E/F比值显著大于散居型(P0.05)。主成分分析构建了3个反映形态特征及其比值信息的综合指标,前两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为99.84%,同时确定了E/F比值在两型区分上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亚洲小车蝗成虫两型现象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成虫飞行肌对其体内能源物质利用的情况,采用室内生化法测定能源物质代谢相关5种酶,即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lyceraldehyde phosphate dehydrogenase,GAPDH)、3-磷酸甘油脱氢酶(glycerol-3-phosphate dehyd...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两型现象转变的分子机制,本研究以亚洲小车蝗3龄蝗蝻为研究对象,对散居型单头饲养的亚洲小车蝗进行高密度群居化胁迫处理,并对处理后型变第1、3、5、7天的蝗蝻取样,利用Illummina Hiseq 4000高通量测序平台对样本转录组进行测序、组装、注释,筛选调控亚洲小车...  相似文献   

11.
以线粒体DNA CO I基因中一段645 bp的特异片段作为目的片段,对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盟、赤峰市、乌兰察布市,河北省的张家口市、承德市和北京的密云县在内共7个地理种群的139个亚洲小车蝗样本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 在目的片段序列中共检测到12个多态性位点,占碱基总数的1.86%。7个种群中内蒙古赤峰广兴源种群的遗传变异程度相对较高,其核苷酸多样性值为0.000 84,河北张家口种群、河北承德种群和北京密云种群均未发生遗传变异。在139条序列中共鉴定出13种单倍型,各单倍型之间未形成与其地理种群空间位置相对应的聚类单元,并且在单倍型网络进化图中也未发现各单倍型之间存在明显的进化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不同龄期及密度亚洲小车蝗取食对牧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田间罩笼和人工模拟取食两种方式,分别测定了亚洲小车蝗1~3龄、4龄、5龄和成虫在虫口密度5、15、30头/m2下取食牧草对草地产草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龄期蝗虫取食对牧草有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作用,产草量增加,罩笼试验产草量高于模拟取食试验;随亚洲小车蝗龄期增加,取食量加大,草地产草量迅速下降,成虫期产草量最低。罩笼方法与模拟方法结合能真实地反应蝗虫取食与草地产草量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3.
研究蝗虫发生的影响因子及其成灾机理,是有效预测其发生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利用"3S"等技术,根据我国内蒙古草原地区特点,建立了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宜生区(HA)划分标准与方法,综合地理特征和草原类型等影响因子,采用ArcGIS数据统计手段,构建了草原蝗虫宜生指数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了亚洲小车蝗宜生区区域划分。结果表明以栗钙土为主要土壤类型,以大针茅为主的草地类型,地上植物量达150~250 kg/hm~2,海拔高度在1 000~1 100 m之间和坡度为0~10°的条件下,宜生区指数(IH)为5,划分为一级宜生区。各影响因子所占权重为草原类型土壤类型地上植物量海拔高度坡度。此划分方法的研究有助于明确草原蝗虫分布区域和发生动态,明确内蒙古草原亚洲小车蝗宜生区空间分布情况,为草原蝗虫防治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蠋蝽Arma chinensis是一种重要的商品化天敌昆虫, 而卵巢发育动态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有助于准确预测昆虫的产卵盛期和繁殖能力, 对于规模化繁育蠋蝽的种群动态预测和调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了蠋蝽卵巢的发育过程以及光周期对卵巢发育的影响, 结果表明, 蠋蝽雌成虫的内生殖系统由卵巢、侧输卵管、中输卵管、受精囊和端丝等组成。根据卵巢形态、卵黄沉积水平和卵子发生情况等典型特征, 将其卵巢发育过程分为Ⅰ级(乳白透明期)、Ⅱ级(卵黄沉积期)、Ⅲ级(成熟待产期)、Ⅳ级(产卵盛期)和Ⅴ级(产卵末期)等5个级别。进一步研究发现, 光周期对蠋蝽雌成虫的卵巢发育进程有显著影响, 在长日照光周期L∥D=18 h∥6 h和16 h∥8 h时卵巢发育较快, 卵巢长度、宽度, 卵巢指数和卵子数量均显著高于其他光周期;而在光周期L∥D=14 h∥10 h、12 h∥12 h、10 h∥14 h、8 h∥16 h和6 h∥18 h下, 卵巢发育明显减缓, 大多处于乳白透明期。研究结果可为蠋蝽的生殖生物学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并为其规模化人工繁育和生防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