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抗小鹅瘟病毒单克隆抗体及其在防治上的初步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了7株能稳定分泌抗小鹅瘟病毒(GPV)单克隆抗体(MAb)的杂交瘤细胞系,并对其部分免疫生物学特性进行了测定。这些单抗不仅特异性强,而且反应效价高,其中以GD_4和GD_6单抗的反应滴度最高,ELASA效价前者为10~(-6),后者为10~(-5).同时对GPV均具有中和能力和凝聚能力。用GD_4单抗进行小规模现场防治试验,对小鹅瘟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无菌采取怀疑患小鹅瘟雏鹅的脑、肝、脾、肾等组织样本,健康鹅胚尿囊腔接种分离病毒,经雏鹅保护试验及鹅胚内中和试验鉴定,确诊病雏鹅的病原为小鹅瘟病毒,应用所分离的病毒制备高免卵黄抗体,经效力检验,取得对小蛾瘟攻毒保护10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病例的发病情况、流行特点的调查和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的观察,结合实验室检验,对确诊的小鹅瘟疫病采取预防与治疗措施;种鹅接种小鹅瘟疫苗.是预防本病的最经济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6.
2008年初,广东云浮思劳片区番鸭养殖场出现下痢、张口呼吸、脚软、堆积、采食量减少等症状.发病后的前3天曾经用过抗生素治疗,但没有效果,死亡率高达80%.病理解剖主要表现为肠道中后段膨大约3倍、整个肠道出血严重,有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胆囊明显膨大,肾脏忡胀.为查明原因,笔者对发病的雏鸭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工作,通过病毒分离、PCR、琼脂扩散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获得1株番鸭小鹅瘟病毒.经番鸭胚接种、雏番鸭攻毒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7.
8.
2008年初,广东云浮思劳片区番鸭养殖场出现下痢、张口呼吸、脚软、堆积、采食量减少等症状。发病后的前3天曾经用过抗生素治疗,但没有效果,死亡率高达80%。病理解剖主要表现为肠道中后段膨大约3倍、整个肠道出血严重,有凝固性栓子。肝脏肿大,胆囊明显膨大,肾脏肿胀。为查明原因,笔者对发病的雏鸭进行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工作,通过病毒分离、PCR、琼脂扩散和动物回归试验证实获得1株番鸭小鹅瘟病毒。经番鸭胚接种、雏番鸭攻毒试验,证实所分离的病毒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相似文献   

9.
应用杂交瘤技术,以纯化的NDV-lasota为免疫原结合间接ELISA筛选到了24株抗NDV单抗,其中3 株(McAb-14、McAb-18和McAb-21)具有中和活性,并与其血凝抑制效价具有很大的相关性。McAb-18和 McAb-21的免疫球蛋白亚类都属于IgG2a;McAb-14为IgG2b。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3株抗NDV的单抗均不与马立克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减蛋综合征病毒、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等发生交叉反应。用这3株中和单抗的任2种混合液对鸡进行了被动免疫治疗和免疫预防试验,结果表明:McAb-14 McAb -18组合的免疫预防和治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0.
11.
用经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M41)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通过常规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产生杂交瘤细胞,经ELISA筛选,获得了4株能分泌特异性抗IBV单克隆抗体的细胞系,分别命名为4AC1、4AF1、6DH8及2DH10。4株单抗的亚类都属于IgG2b,在Westernblotting试验中,4AF1、6DH82株单抗特异性地识别IBV的核衣壳蛋白(N);经ELISA测定,各株单抗40h培养上清效价达10-2~10-4,第7天腹水效价达10-5~10-6,4AF1、6DH8与所试7个IBV标准株及2个IBV分离株都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2.
用氟利昂去除法氏囊组织杂蛋白,并经甘油-酒石酸钾密度梯度离心进一步纯化,通过电镜观察、光密度测定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证明得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形态完整。将纯化的IBDV 免疫 BALB/C 鼠,取其脾细胞与 SP2/0骨髓瘤细胞融合,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病毒中和试验(VNT)检测分泌抗体,获得了6株稳定分泌抗 IBDV 中和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分别命名为 NIB_1、NIB_2、NIB_3、NIB_4、NIB_5、NIB_6。还建立了检测 IBDV 的单克隆抗体双抗体 ELISA。  相似文献   

13.
本文首次报道了将小鹅瘟病毒(GPV)弱毒株注射鹅(成年鹅和雏鹅)后,用Dot-ELISA检测了不同时间病毒在鹅体各组织器官的分布和由粪便排出的情况,以及同群饲养但不注射GPV的雏鹅和成年鹅感染GPV弱毒的情况。实验结果表明,GPV弱毒经肌肉注射到1日龄雏鹅体内后8小时即可在心血中检测到GPV的存在,GPV弱毒经肌肉注射到成年鹅体内后8小时即可在心血中检测GPV的存在;弱毒注射到雏鹅体内后用DotELISA检测到GPV的时间顺序是:心、肝、脾、肺、肾,而胸肌和脑未检测到GPV弱毒的存在,而同居感染雏鹅各个组织、器官未检测GPV的存在;弱毒注射到成年鹅体内后检测到GPV的时间顺序均为:心、肝、肾、脾、肺,同样胸肌和脑均未检测到GPV的存在,而同居成年鹅的各个组织、器官未检测到GPV的存在。为临床上更好地应用GP弱毒疫苗预防GP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通过6次细胞融合,经过3次反复克隆化与长时间培养和两次液氮中冻存、复苏,获得了10株稳定、高效地分泌抗副结核分枝杆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系。这些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量均较其两种母源细胞有明显地增加,但少于两者之和;经培养产生的含单克隆抗体的培养上清液效价在1/100~1/300之间,腹水效价达万倍以上。这10株单克隆抗体都是分枝杆菌特异性的,但在分枝杆菌之间却有广泛的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5.
抗禽流感病毒H9亚型血凝素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以H9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Balb/C小鼠,细胞融合后用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细胞培养上清,结果获得3株阳性细胞株,分别命名为6E6、6B6、5B4。经2次亚克隆后,所有杂交瘤细胞保持了分泌抗禽流感H9亚型特异抗体的能力。特异性试验证明,3株单克隆抗体仅与试验的H9病毒株反应,与H5亚型禽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和鹅源腺病毒等不反应。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结果表明,3株单克隆细胞的上清均能与感染H9亚型病毒的鸡成纤维细胞呈特异性绿色荧光反应。实验性病毒检测结果表明,IFA方法检测H9禽流感比鸡胚接种分离病毒的效果好、灵敏度高,是一种经济实用的方法。获得的单克隆抗体可在禽流感流行病学的监测及预警预报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用1%福尔马林灭活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Listeriamonocytogenes)G195130min制成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获得3株高度特异的针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无害李斯特菌和格氏李斯特菌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LJ10A、LB5、LM11。选择其中1株LJ10A作为包被抗体和酶标抗体,建立了快速、敏感、特异的检测该菌的单抗夹心ELISA方法。该方法对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最小检出量为5×105,模拟样品能检出500cfu/kg样品,且40h内能报告结果。通过检测240份肉样和850份奶样并与常规方法平行相比较,该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达到100%和96.9%。  相似文献   

17.
抗日本血吸虫单克隆抗体的建立及特性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感染日本血吸虫尾蚴的小鼠脾脏,制备单克隆抗体(McAb),获得24株抗日本血吸虫单抗,选择12株进行Ig亚型测定,对血吸虫抗原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测定,组织定位,免疫印迹,体外ADCC对血吸虫童虫的杀伤效应和体内被动免疫转移试验等方面的研究。其中一株IgM单抗在Balb/c小鼠体内诱导了38.41%的减虫率;另一株IgG#-1单抗在昆明系小鼠体内诱导了32.23%的减虫率,并观察到有抑制宿主肝脏肉芽肿形成的现象。  相似文献   

18.
用经超滤浓缩、PEG 沉淀,氯化铯密度梯度离心纯化的猪细小病毒(PPV)免疫 BALB/C 小白鼠,取免疫鼠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 SP_2/O在PEG 存在下融合,经 HAT 筛选、ELlSA 测定及3次克隆化后,获得3株(P-15—36—6,P-15—45—51,P—15—52—28)能持续稳定分泌抗 PPV 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3株杂交瘤细胞的染色体数均在95条以上,经分类测定,其免疫球蛋白均属 Ig G,且均为 IgG_1亚类。阻断试验证明单抗具有抗 PPV 的特异性。利用间接 ELISA 抑制试验进行了单抗在诊断上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9.
取抗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单克隆抗体.经饱和硫酸铵盐析,透析除盐、葡聚糖凝胶过滤粗提后,经DEAE—22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获得纯化的单抗,ELISA效价达10(-6)以上.双向琼扩效价达1:64以上;抗体回收率达60%以上;最高浓度达1.2mg/ml.经抗鼠全血清双向琼扩结果证明所提取物为纯一的IgG.  相似文献   

20.
兔出血症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识别位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ELISA迭加试验对5株抗兔出血症病毒(RHDV)单克隆抗体(McAb)的抗原表位进行了分析。抗体反应增值结果表明,6株单抗分别针对3类不同的抗原决定簇。CG4-1、CH3-1和AA8-1针对病毒结构多肽上的同一决定簇,CF2-1和RM-17针对另一决定族,而RM-14针对第3种决定簇;其识别表位可能与AA8-1非常接近。单抗的识别表位与其生物学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