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河南省方城县一位读者来电称,他承包某村两个组的荒山种植果树。目前,一个组所有组员代表都在承包合同上签字,另外一个组有三分之二的组员代表签字,他也交纳了相应的承包款。因为有一部分组员没有签字,他不确定该合同是否有效,就此问题向杂志社咨询。根据这位读者的情况,他承包的是两个村民小组的集体荒山经营权,一个小组所有村民同意并签字,另外一个小组的村民有三分之二签字同意,按照《中华人民  相似文献   

2.
我县六道镇李艳明在3年前承包荒山25公顷,先后在荒山上种植粟子树、苹果树、红果树等。去年他通过订阅报刊、杂志等,了解到绿色畜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其价格也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于是,他利用山大、林多、草多、虫多的自然资源牧养柴母鸡,经过精心管理,鸡成活率达到89%,获纯利3.9万元。在他的带动下,我县掀起了利用荒山养柴母鸡的高潮,他的主要做法如下:一、选择适宜的育雏时间在2002年11月5日,他购进鸡雏2000只,经过细心饲养到2003年3月中旬开始放养,此时鸡群已接近开产,鸡只的所有免疫已基本免疫完。整个鸡群的抗病力和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相似文献   

3.
刘好 《河北农业》2004,(9):23-23
高某是位造林专业户。14年前,他与村委会签订了20公顷荒山的承包经营合同。合同规定承包期限为15年,收益的70%归高某。随后,高某带领全家人在荒山上植树造林,终于使20公顷荒山披上绿装。经过十几年的精心护理,当年种植的树苗已经成材。  相似文献   

4.
致富门路     
《新农村》1995,(1)
高中文化程度的龙游县小南海镇吕家村农民吕德旺,经10年的开荒创业,成了“百万富翁”,被衢州市评为劳动模范。1982年底,吕德旺所在村荒山按人头分包到户,他和22个农户被分配在一座面积约53亩的小山坡上。因为离村较远,这片山地一直荒芜着。当时年仅28岁的吕德旺在开发自己一份荒山中发现,这块荒山土质很好,且又紧靠一只水库。他想如果在这个地方建立一个家庭农场,一定有发展前途。他的想法得到村委会的支持。1984年1月,他  相似文献   

5.
正"村西的那片荒山以前种啥啥不长,地硬的一锄头下去能砸出火星,没想到他愣是把这片荒山变成了果园,还挖了池塘养起了鱼,真是了不得!"说起李德发,村里无人不竖起大拇指。承包荒山来创业猪粪肥田开局面2010年,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的他,放弃了广东一家电子厂年薪10万元的工作,只身一人回到湖北大悟县吕王镇花园村李朝洼的老家创业,承包十多亩荒山搞起了种植。正当他打算承包村西十多亩荒地大干一场时,却遭到了附近村民的极力劝阻:"你这边土壤条件很差,板结、酸化非常严重,种啥都不长,地里的土硬得挖都挖不动,还是趁早别有这个  相似文献   

6.
1998年洪灾之后,商南县党马乡青年农民章秀苗就想承包一块荒山,来圆他绿化荒山之梦。2001年秋,他亲眼目睹了三宝山地区洪灾留下的惨痛伤情:几十里的河道,乱石遍地,目不忍睹。然而不可思议的是,这里的人们仍然在山上垦荒种粮,七沟八墚之上东挖一块,西刨一坨,远远望去就像“鬼剃头”一般,不堪入目。章秀苗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经朋友到该村组协商,他于2001年秋签订了三宝山万亩荒山绿化30年承包合同,将家庭所剩的9万元积蓄全部甩给了这片荒山野洼,开始了他绿色之歌的艰难谱写历程。  相似文献   

7.
邓新平 《吉林农业》2014,(14):+19+0+18
<正>近日,记者在集安市清河镇德源特产协会的种苗基地看到,满山都种植了刺嫩芽、龙须菜、刺五加,20多个品种的山野菜一株一株横平竖直,非常整齐。会长于海生带领会员们正在地里忙活着,不时地接打着电话。说起于海生,在清河镇可是个名人,大伙佩服他的坚持与眼光,说他是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早在1985年,于海生就敢闯敢干承包了528亩荒山,和老伴一头扎进了深山里,开始植树造林,经过近30年的辛苦努力,荒山披上绿装。原本大家以为已经五十多岁的于海生会好好歇歇了,可他又把目光瞄准了山野菜种植的广阔市场,他在自己的基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年来,河南省西峡县重阳镇紧紧抓住山地面积大、生态条件好的资源优势,创新思路,因地制宜,探索荒山土地流转新机制,在开发丘陵荒山上做文章,变荒山为宝地,建设现代园区,发展高效农业。该镇出台了专门针对荒山荒坡综合开发的文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对来该镇投资开发高效农业的给予资金、政策和物力等全方位的支持,促使全镇荒山开发掀起高潮。截至目前,全镇共利用荒山、荒坡和沟壑堰塘建成猕猴桃观光园、茶叶观光园、夏菇观光园、果莲逸景观光园、雪莲藕生态园等一批特色农业庄园。重阳镇党委书记王  相似文献   

9.
今年39岁的刘兴农,是湖北省钟祥市伍庙镇台岗村人。前几年他外出打工,折腾了好几年,人受罪不说,还始终难以摆脱困境。2003年春天,刘兴农与村里签订了承包33.3公顷荒山的合同,在荒山上栽下了1万株速生杨树苗。为了以短莽长,充分利用林间虫子多、草多、草籽多的有利条件,他在山林  相似文献   

10.
吴献忠是湖南省安化县杨林乡据木村的一位普通青年农民.从1994年开始,他瞄准荒山做文章,苦干实干,精耕细作,使25亩荒山变成了以良种板栗、优质苗木为主体,并套种药材、辣椒、薤头等经济作物的小庄园,年收入达21.8万元.他先后被评为益阳市"科技示范户"、县"十佳文明户"、乡"种植业大户明星".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来,各地都在致力于推广荒山绿化,而与之相应的荒山造林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开展荒山造林活动,应当因地制宜选择适合荒山栽植的树种,通过这种措施来恢复荒山原有的生态面貌。然而,并非所有类型的树种都适合运用于荒山造林,对此应当开展全方位的抗旱工作以及保水工作,在此前提下才能提升荒山造林的实效性。具体在运用混交树种进行荒山造林时,技术人员有必要明确适合造林的树木类型;结合荒山造林的真实状况,探求抗旱保水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12.
<正>荒山造林指的是采取人工措施将宜林荒山恢复成灌木林、林木或森林的过程。荒山会造成水土流失,尤其在中国西北地区情况更为严重,若水土流失情况未能得到控制将会使土层变薄,久而久之造成风化、石化,大量泥沙下泄,河床抬高且库塘淤积,严重威胁群众财产及生命安全。荒山造林绿化技术应用价值如下:在政府补贴带动下加大当地民众参与荒山造林的积极性,促进荒山造林绿化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变区域生态,优化区域环境,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1999,(1)
嵊州市石璜镇朱村农民陈轩军,现年42岁,是石璜镇的开发农业大户。11年前,他带了全家3口承包了邻村的24亩荒山,到离村2.5公里的水家坂荒山顶安营扎寨。最近,陈轩军喜滋滋地对笔者说:“我承包荒山致富,主要依靠科技引路。10年来,我每年都订阅《新农村》,空闲时常翻阅《新农村》,在《新农村》这本杂志中学习种植、养殖新技术,了解信息。《新农村》帮助我构画出改造荒山的蓝图,远抓林,近抓钱,以短养长。”  相似文献   

14.
正他,之前从事服装事业,如今回农村承包荒山组建生态农场,养殖上千头牛羊,种植上万棵果树、油茶树,年营业额达1000多万元。他就是福建省鑫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日康。陈日康16岁涉及服装生意,20多年的打拼让他家底厚实。但每次回家,家乡贫困的现状让他难以释怀。2011年,陈日康把服装生意交给家人打理,毅然回到家乡承包4000多亩荒山,成立鑫荣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开始二次创业。陈日康学习新型种植经验和做  相似文献   

15.
<正> 我省地处中原,气候温和,雨量适宜,适于飞播造林,加之我省荒山面积大,造林任务重,群众要求尽快改变山区面貌。目前全省尚有3000万亩荒山荒地有待绿化,其中洛阳地区现有荒山宜林地面积800万亩。为了加快荒山绿化进度,省林业局已把飞播造林列入我省林业规划,并确定今年开始在卢氏、栾川县开展飞播造林。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在省、地、县林业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和  相似文献   

16.
<正>荒山水土流失严重、气候恶劣、难以开发利用,不但抑制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影响了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质量;而荒山的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或人为干扰严重导致植物难以生存繁衍。因此,荒山植被恢复历来是生态恢复的重点和难点。因为我国传统造林方法有不少缺陷导致现有人工植被存在存活率低、结构简单、生产力低下、稳定性差等弊端。具体表现在:树种选择不合理,树种配置观念欠缺,忽视先进高效造林技术的开发应用,不重视抚育工作。荒山裸岩地区  相似文献   

17.
荒山开发中,漫山野生的酸枣树,是一种很好的资源。将其改接成食用枣,是大面积开发荒山致富的好路子。但是在实践中,不少大面积开发荒山的人这样做效益却并不理想。就此,笔者走访了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的副院长邢尚军研究员,他指出,其中主要原因是改接的品种不合适。  相似文献   

18.
<正>案情:2007年原告谢巢与被告江西省广昌县某村民小组签订荒山出租协议.双方约定:原告承租被告荒山用于种植蜜橘,租期为50年。之后,原告投资开发了该荒山。将荒山改造成了果园。2013年。广昌县人民政府征用了包括原告果园在内的被告村民小组部分土  相似文献   

19.
李晓 《农家致富》2005,(22):50-51
两年前,在河北省赤城县东卯镇.李汉国绝对算得上一个富人。他靠卖煤挣下了百万家财,北京城内有他的煤场,回乡他坐的是自己的小汽车。可是。自从他承包了家乡的15000亩荒山.他的财富就源源不断地流向了山上,化作了条条堤坝和漫山遍野的油松。巨额的造林支出,再加上在北京经营的煤场今年也不那么景气。如今.他已不那么富有了,但依然信心十足,他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把绿化荒山这个事业坚持到底。  相似文献   

20.
5年前,老李从县里一家集体企业下岗后,在乡下老家承包了一片荒山,建起了一个小型林场,并拥有几名员工,成为当地农村小企业的负责人。5年过去了,荒山披上了绿装,再过一两年,他付出的辛苦劳动就要有所收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