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换羽是鸡脱落旧羽毛长出新羽毛的自然生理现象。在自然状态下,不论是公鸡还是母鸡,每年都要更换一次羽毛,一般是在秋季。自然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这期间因卵巢机能减退,引起雌性激素分泌减少而停止产蛋,换羽期的长短对母鸡全年产蛋量的影响很大。自然换羽次年产蛋高峰低,换羽时需要消耗很多营养物质以形成新羽。而强制换羽可缩短换羽时间,提高再产期的产蛋率。与自然换羽相比,人工强制换羽同步性强,使鸡只重新开产的时间比较接近,缩短换羽所需时间,鸡群较整齐的开产,使第二个产蛋周期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强制换羽还可提高蛋壳质量,降低蛋的破损率,减少育成鸡费用。在养鸡生产中,为延长鸡的生产利用年限,克服自然换羽速度慢、产蛋率低、蛋壳质量差等现象。人们常通过改变饲养管理制度,使鸡群同步换羽,同步重新产蛋。  相似文献   

2.
飞天 《农家致富》2004,(18):42-42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换羽期一般为4个月.且鸡群中换羽很不整齐。为缩短换羽时间,实际生产中常给鸡采取人工强制换羽。现将饥饿法强制换羽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鸡群在自然条件下换羽,其持续时间、换羽速度很不一致,前后相差几个月,产蛋率明显下降,给鸡群的管理带来不便。利用人工方法强制换羽,可加速鸡群的换羽过程,使母鸡较同步、快速的换羽。但强制换羽对蛋鸡生产性能及蛋品质的影响研究较少,为此我们于1997年进行了...  相似文献   

4.
秋季成年蛋鸡停产换羽时间长达4个月左右。鸡在换羽期间产蛋量大大减少,且因个体换羽时间有早有晚,换羽后开产也有先有后,产蛋的高峰期来得晚,给饲养管理带来不便,因此必须人工强制换羽,促使蛋鸡同步换羽,同时开产。人工强制换羽可采用以下方法:  相似文献   

5.
养鸡的目的是为了获取较高的经济效益,那么鸡的换羽也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适时的强制换羽,以取得较好的收入,决不能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6.
在现代化养鸡业中,养鸡场为了降低生产成本等,在第一产蛋期结束时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有效地利用鸡的生产性能,提高第二产蛋期的产蛋量及蛋的品质。本文主要介绍鸡强制换羽技术的方法,强制换羽期间的饲养管理及应注意的问题等。  相似文献   

7.
<正> 1987年10月30日至1988年6月30日,我们在本场进行了饥饿——化学法强制换羽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一、目的意义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鸡在换羽期间一般不产蛋,休产期达3—4个月。为了缩短自然换羽的休产期,延长产蛋时间,减少饲料浪费,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在鸡完成一个产蛋年后,就应进行人工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8.
人工强制换羽是指采用人工措施,以缩短换羽时间和延长产蛋期为目的的一项生产技术.是一项减少开支,经济效益显著的有效措施。其方法是: 1.饥饿法这是最常用、操作简便且效果明显的传统强制换羽法。其原理是:通过停水、断料、缩短光照时间.给鸡只造成强烈刺激,导致鸡内分泌失调.卵泡发育停止以至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应用时根据鸡种、年龄、产蛋率、体质状况及季节不同而决定停水天数(一般2—5天),断料天数(一般8~14天),同时减少光照刺激时间。具体实施要依鸡体重失重率而定。如失重率低于20%,换羽效果不理想,失重率大于30%则死亡率增高。当体重下降到目标体重时恢复供料。开始时饲喂育成料,但到鸡只开产后,应换成产蛋料。  相似文献   

9.
薛玉华 《新农村》2009,(3):20-20
据生产实践,合理光照,可有效控制鸡的生长发育、休产、换羽、就巢,调节鸡的性成熟,防止啄癖现象,提高养鸡效益等。  相似文献   

10.
产蛋鸡群经过盛夏营养消耗很大,体质明显下降,大部分鸡开始停产换羽。鸡的自然换羽时间长达14~16周,甚至更长。实行人工强制换羽可缩短蛋鸡的换羽期限,减少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蛋鸡饥饿法强制换羽成功的技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产蛋鸡在自然条件下,经过一年左右的产蛋才发生换羽而休产,自然换羽一般经4个月左右,时间长,休产期需投入大量的成本,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养鸡业的经济效益。在规模化养鸡场的生产实践中,鸡场工作者大多采用饥饿、加锌、加碘、低钙、无盐、药物和激素等方法对鸡实行强制换羽,以缩短换羽时间,达到鸡群均匀换羽、产蛋的目的。实践证明饥饿法强制换羽可以有效利用高产鸡的第二个产蛋周期,降低产蛋成本,经济效益明显。所以,我们有时对产蛋水平较高,健康状况良好的鸡群采取饥饿法强制换羽。但有些养殖户掌握不了强制换羽的技术要点,造成鸡只的强制换羽失败,反而会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要想使强制换羽取得成功,必须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2.
1,适时强制换羽,促使种鹅按预设时间进入产蛋期 自然状态下,母鹅换羽需100多天,且个体间换羽开始与结束时间极不一致,造成开产整齐度差。采用人工强制换羽,技术上。参照鸡或鸭强制换羽方法。也可按下述建议进行,即在预设下1个产蛋期前45天左右.对适宜强制换羽的鹅圈禁在干燥、卫生、弱光、安静、通风良好的栏舍内。  相似文献   

13.
合理利用光照.可使养鸡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养鸡者应将鸡的光照如同饲料、饮水一样.合理调节使用。如合理利用人工光照或人工遮光.改变光照强度、改变光照时间和改变光照色度等.有效地控制鸡的生长发育、休产、换羽、就巢.调节鸡的性成熟.防止和减少鸡的啄食癣现象发生等.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养鸡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正> 鸡在换羽期内产蛋量减少,为了增加蛋产量,通常进行强制换羽。所谓强制换羽就是人为地突然改变鸡的生活条件,促使鸡在短时间内换羽的一种方法。 常规法 第1天停止光照,或把光照时间减为8  相似文献   

15.
在鸡蛋市场行情较好时,产蛋鸡却经常进入休产换羽期,为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需强制换羽,缩短自然换羽期。通过断水、断料、不补充人工光照,人为对鸡施加应激因素,打乱鸡的正常生活规律,导致激素分泌失去平衡,黄体素下降,又促使卵巢中雌激素减少,结果卵泡萎缩,引起停产和换羽。断水、断料、不进行人工光照的饥饿强制换羽的方法在实践运用中,能取得一定的效果。一、快速强制换羽法目标是在  相似文献   

16.
1 前 言试验用的乌骨鸡饲养在地下室,1996年7月份以后,连降大雨和暴雨,地下室连续被淹,由于潮湿和阴冷,致使种用乌骨鸡由原来接近30%的产蛋率一下子降至10%,在后继无鸡补救的情况下,为了尽快扭转产蛋率下降这种被动局面,决定采用强制换羽技术。换羽是鸡的一种自然生理现象,一  相似文献   

17.
<正>在自然条件下,母鸡经过1年左右的产蛋时间,到第二年秋季开始换羽。自然换羽的过程会持续很长时间,一般3-4个月,且鸡群换羽很不整齐,产蛋率低,蛋壳质量也不一致,导致整个鸡群生产性能的降低,而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就是实施强制换羽。  相似文献   

18.
种鸡场、养殖户因培育费用、市场需要以及后继无鸡等原因,为了解决种鸡数量的不足,可对老鸡进行强制换羽,以更有效地利用产蛋鸡,特别是种用价值高的鸡。强制换羽一方面可节省培育费用,充分利用种鸡、产蛋鸡;另一方面可提高下一个产蛋周期的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受精率、孵化率等,而这四率比自然换羽鸡高,进而提高经济效益。一、强制换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秋季,新鸡开始产蛋,而老鸡换羽停产,为了防止鸡产蛋量下降,应着重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20.
<正> 目前,蛋鸡强制换羽的方法很多,大体可分两大类,一种是断食饥饿法,一种是化学药物刺激法。因各鸡场的饲养管理条件和鸡的品种、群体状态、日龄等不同,所采用的换羽方法也不同。现将我所鸡场应用断食法和化学药物法,强制褐壳蛋鸡换羽的对比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强制换羽的目的为了满足场内种鸡、种蛋的需求,节约育雏、育成鸡的费用,以摸索一条比较好的强制换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