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薛海连  张海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07-16008
建立了信息对称时的农业保险中的委托一代理模型和信息不对称时的委托-代理模型,在信息对称时,保险人按照一阶最优§件来选择努力水平口’;当信息不对称时,一阶最优条件改变,产出越高,投保人的收入越高。并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后,信息对称时,保险人通过修正后的一阶最优条件来确定投保人的努力水平;信息不对称时,模型的一阶最优条件也相应改变。结果表明,当努力成本函数与投保人(农业生产者)的期望效用相关联时,保险人与投保人能达到双赢:若投保人更加认真管理保险标的,就会降低灾害的发生率,从而减少了保险公司对投保人的理赔,增加了保险公司的收益。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两级供应链系统中不对称信息的作用,并设计供应链契约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文中建立了市场需求为价格弹性需求,包含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两级供应链模型。当零售商成本结构为非对称信息时,利用委托一代理理论和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3种不对称信息和非线性需求下供应链契约:批发价契约、双参数线性契约和双参数非线性契约,并对上述3种契约模型进行数值仿真分析。研究显示双参数契约模型能够更有效地达到供应链协调。  相似文献   

3.
农产品的固有属性注定会受气象、市场等各种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这使得农产品价格一直处于波动状态,农户与公司企业始终无法得到相对稳定的收益且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契约农业这一新型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出现对这一现象有了一定的缓解。但在实际操作中,契约双方地位不对等、信息不对称、履约率低等问题使得契约农业无法发挥其最大作用。引入期权这一概念将交易风险和收益模块化,使交易双方利益最大化,促进契约农业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以往有关农业保险决策的研究较多从静态视角展开。本文在传统静态的农业保险参保决策模型之上,结合中国农业保险产品的特征,构建动态视角下的农业保险决策分析框架,阐释了农户的参保、在有参保经历之后选择退保以及对农业保险呈现需求排斥的动机。实证部分基于华中三省1051名从事农作物生产农户的调研数据,证实了获取政府补贴提高预期收益和转移农业风险的参保动机,风险赔付水平较低是农户退保的原因,以及务农风险较低或对农业保险认识不足是农业保险排斥的原因。而私人风险信息并未影响农户的参保选择,不存在明显逆向选择的参保动机。除此之外,结果还显示同群效应会显著正向增加农户的参保概率,并降低退保的概率。本文从动态视角理解农户的农业保险决策,为中国农业保险项目更好地发挥风险保障作用提供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市场化的巨灾保险机制运行过程中,信息不对称所引发的风险识别问题容易导致巨灾保险合同偏离最优均衡状况进而诱发市场失灵,因此,合理有效的识别投保人的风险类型显得尤为重要。在以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与信号传递理论为基础,利用不完全动态信息博弈模型对巨灾保险中的风险识别模式进行研究后的结果表明,后验风险识别模式同样可以有效甄别投保人的风险状况,风险分离均衡后的巨灾保单可以在多期的合同中达到精练贝叶斯均衡。  相似文献   

6.
卢铁  谢云  代三妹 《农业展望》2024,(2):116-120
“元宇宙元年”伊始,消费者生活方式随之改变,数字化背景下特色农产品营销平台以电商平台的线上营销为主,伴随特色农产品线上消费市场质量安全事故频发,信息不对称下如何提高消费者的重购率值得探讨。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提高消费者重购特色农产品提出建议,提高消费者重购率。通过博弈分析消费者重购行为,本研究发现消费者存在重购意愿低的现象。消费者购买行为受心理契约影响,基于交易型心理契约、关系型心理契约和团队成员心理契约分析,消费者弱重构意愿的根源在于电商平台履约收益过低、电商平台履约成本过高、实际弱重购意愿过低。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细分特色农产品市场,创新营销模式;二是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共治监督管理平台;三是提升消费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构建耦合人口加权的空气污染暴露风险(PPM2.5)评估体系,基于探索性时空分析方法开展中国PM2.5及其人群暴露风险的时空演变和时空聚类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时间-空间演变特征分析,发现耦合人口加权的空气污染暴露风险(PPM2.5)格局与PM2.5浓度分布存在空间错位现象;PPM2.5风险等级随区域中心向外围梯度递减,但研究期内其人群暴露的东高西低总体格局不变;其均衡性时空演变呈整体不均衡性加强而局部更趋于均衡的趋势。基于时空扫描统计的K-means聚类分析,划定4种暴露风险类型,分别为稳定低风险型、持续增长风险型、持续高风险型、低-高风险渐变型,各类型分布差异显著且具备不同人口经济特征。针对不同PM2.5人群暴露风险的时空聚类分区制定差异化的空气污染预警和防治策略,有助于提升城市韧性,为“健康中国”发展战略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8.
作为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农业保险在保护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效显著。然而,现阶段中国农业保险承保理赔依旧相当粗放,存在效率低下、手段落后、道德风险严重、协保不规范等现状与问题,严重影响了农业保险的可持续发展和参保农民的获得感。究其原因在于保险机构的技术手段落后、支撑信息缺乏、基层队伍素质低、风险管控不健全;政府管理部门的保险信息不对称、数据共享难度大、标准规范难制订和核定机制未形成;农村农业的基础相对薄弱,农民保险意识和认识不足,保险知情权未全面落实和科技应用能力有限。现阶段,农业保险亟待推进精确承保和精准理赔工作,意义重大。基于此,保险机构应加大科技创新应用力度、加强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和构筑内部风险管控体系;政府部门应建立大数据共享与应用机制、加快查勘定损标准规范制订和推进损失核定委员会设立;同时,应增强投保农户保险意识、纠正错误认识并推动科技在农民端普及,进而合力推动中国农业保险的精准化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9.
基于报童模型,研究了由一个制造商与一个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需求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契约协调问题,分别得到了离散和连续两种需求类型下的最优回购契约,并分析了最优回购契约对供应链的协调绩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农村三产融合是实现产业兴旺的关键路径,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是农村三产融合的难点问题。【方法】从分工、交易、契约的视角构建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机制,以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为例,深入考察了农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在分工内化、费用节约、契约选择三个层面的现实表现与主要困境。【结果】研究发现,合理契约安排有利于产业分工内化和交易费用节约,产业分工深化与交易成本节约促使联结利益产生,合理契约方式选择保证利益合理分配降低联结风险,最终实现农村三产融合利益稳定联结;农业产业化联合体中的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依据各自的资源优势进行密切分工,通过分工内化减少联合体内交易的不确定性、资产专用性、交易频率和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交易成本,通过商品契约、要素契约、服务契约、超市场契约等紧密型契约保证主体之间的利益合理分配,规避利益风险,实现主体间利益共享;主体之间依然存在分工地位不平等、要素供给不足、利益分配不均、风险约束不对等困境。【结论】需要密切主体分工协作机制,真正形成利益共同体;完善主体交易融合机制,切实破解要素融合瓶颈;强化主体契约安排机制,有效降低联结利益风险。  相似文献   

11.
张长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1):10167-10171
各国均通过农业保险法对财政扶持农业保险的形式作出规定。财政扶持农业保险的法律形式包括:为国有农业保险企业和其他农业保险相关组织提供资本全;提供保险费和经营管理费财政补贴;为农业保险经营组织或地方政府提供再保险;为农业保险基金提供资金;为农业保险经营组织提供其他财政支持。我国财政扶持农业保险的方式还很单一,支持水平和力度不够高。我国未来在制定农业保险法时,应该规定财政支持农业保险的法律形式,并使其形成法律机制和有效的舍力。  相似文献   

12.
大灾风险分散制度是当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中的重点问题,而大灾风险是否可以作为指数农业保险相对于传统农业保险的优势之一,在文献中仍存在争论。采用种植业保险定价中的大灾风险附加费率以及大灾风险安全系数为关键指标,以湖南省常德市为实证案例,依托农户级别的抽样调查历史单产数据和县级历史单产统计数据,对多灾种综合险和区域产量指数保险的大灾风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指数农业保险在大灾风险上是否也比传统农业保险具有相对的优势。结果表明,当使用大灾风险附加费率衡量大灾风险时,多数县域的区域产量指数保险高于多灾种综合险,不同重现期水平下的绝对离差可达1.36%。当使用大灾风险安全系数衡量时,所有县域的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均高于多灾种综合险,安全系数的绝对离差可达0.6。因此,区域产量指数保险可能较多灾种综合险拥有更高的大灾风险,在指数产品创新与实践的过程中,应在大灾风险转移制度上给予更高度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展与困境分析,可以发现:保险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进程中存在着分红保险一股独大、公允价值有关公允,会计信息可比性降低、保险监管指标计量基础改变等问题,鉴此,应改进保费收入的度量标准,完善准备金计量中有关折现率、风险调整和合同服务边际的评估标准,引入综合收益表列报方式,完善保险监管会计体系,强化监管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小样本情况下农作物收入保险费率厘定方法,构建了非均匀布点的二维信息扩散模型,设计了利用信息扩散技术测算收入保险费率的方法和步骤,采用蒙特卡洛模拟方法验证了二维信息扩散模型的估计效率。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非均匀布点的二维信息扩散模型具有更好的估计效率,能够提高收入保险费率的估计精度;以河北省玉米收入保险为例,运用二维信息扩散模型测算出其纯费率为8.29%。本研究提出的费率厘定方法有助于提高小样本条件下的农作物收入保险费率厘定精度,有利于收入保险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model. Based on Ramsey-Cass-Koopmans (RCK) model, a basic model of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was developed. Extending the basic model to incorporate uncertainty and insurance mechanism, a risk model and a risk-insurance model were built to study the influences of risk and crop insurance on agricultural output. Compared with the steady states of the three models, the following results are achieved: (i) agricultural output decreases if we introduce uncertainty into the risk-free model; (ii) crop insurance promotes agriculture economic growth if insurance mechanism is introduced into the risk model; (iii) premium subsidy constantly improves agricultural output. Our contribution is that we studied the effects of crop insurance and premium subsid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nomic growth in a dynamic framework, and proved the output promotion of crop insurance theoretically.  相似文献   

16.
Potato insuranc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ransferring agricultural risks to promote the potato staple strategy. Understanding farmers' real preferences for potato insurance attributes is important to improve the potato insurance. In this study, a choic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with attributes such as peril, minimum compensation ratio for production loss, types of crops covered by insurance, annual premium per mu after subsidy, and complexity of claims procedures. We constructed a mixed logit model based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362 potato farmers' choices of insurance attributes from 24 villages in Dingxi City of Gansu Province using random sampling.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farmers prefer agricultural insurance with widely perils including output price drop and input cost risk; (2) farmers who have suffered plant disease and insect and pest damage are willing to pay a high premium for the insurance with a high compensation ratio and several types of crops covered; full-time farmers and large-scale farmers preferred insurance products with low complexity of claims procedures. Therefore, new potato insurance design could be considered specifically for different farmer groups such as those who had previous disaster experiences, and large- or small-scale farm operations.  相似文献   

17.
农村中低收入人群长期处于传统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空白地带。分析农村中低收入人群的保险需求,并从风险、小额保险产品的价格(保险费率)、农村居民的纯收入、保险消费文化和非正式的保险安排等角度分析造成农村小额保险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业保险近10年来的实践与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风险巨大的国家,农业保险作为一种有效分散农业风险的工具,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速。介绍和分析了我国农业保险的作用和现状、模式以及产品种类、农业保险的需求以及测量农户支付农业保险意愿的方法、农业保险区划及费率厘定的过程,指出农业保险法律法规的缺失、农民对农业保险的客观需要丰富和农业保险需求不足相矛盾、农业保险产品质量不高、巨灾风险分散体系不完善和农业保险的研究和成果转化不足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研究和实践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