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资源县年平均温度16.4℃,年降雨量1770mm,具有盛夏不热,非常适宜发展夏季番茄生产。从3月下旬播种10月下旬收获结束,全生育期达210d。经过10a发展,不断引进新品种和改进种植技术,每667m^2平均产量4500-6000kg,高产达10000kg/667m^2,农户获得产值5000~7000元/667m^2,少数农户产值达10000元/667m^2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播种期对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农牧交错带马铃薯适期播种和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随机区组排列设计,分析了超早播(4月28日)、早播(5月8日)、中播(5月18日)、晚播(5月28日)和超晚播(6月8日)五个播期下马铃薯生育期、形态指标、产量形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播种期对马铃薯生育期、株高和叶面积指数影响显著。随播期推迟,马铃薯生育期缩短,播期每推迟10 d,生育期平均缩短6 d,而生殖生长期在总生长期中的比例增加,超早播和超晚播处理下分别为45%和59%。超早播和早播马铃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显著低于其余播期,不同播期处理薯块鲜重增长符合Logistic生长曲线,播期间马铃薯总产量、大薯产量和大薯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其中中播、晚播和超晚播产量差异不显著,平均达21 593 kg/hm2,超早播和早播产量平均为15 181 kg/hm2。马铃薯水分利用效率随播期推迟增加,超早播为45.2 kg/(hm2.mm),超晚播为86.3 kg/(hm2.mm)。建议农牧交错带马铃薯适宜播种期安排在5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3.
<正>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种植马铃薯技术,是一种省工节本、增产增收的轻便型栽培技术。改翻耕栽培为免耕栽培,改种薯为摆薯,改挖薯为拣薯,经过吉水县2年三季的试验,该技术已经取得成功并得到逐步推广。每667 m2产鲜薯2 200 kg左右,比对照传统种植方法增产15%~20%,每667 m2节省人工费用5~6元,每667 m2增加效益420元左右,增产  相似文献   

4.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通过1992年多点重复试验,研究了内蒙古后山半干旱偏旱区马铃薯经济产量与密度,碳铵施量和播期之间的关系及交互效应,并建立了块茎产量;商品薯率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马铃薯块茎产量的顺序是密度>播期>施肥量。基本明确了在区以丰产高效和高商品薯率为不同目的时,种植密度,碳铵施量和播期的最优组合,为大田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马铃薯克新1号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阴山北麓地区连续3a定位施肥,研究了不同肥料配施对马铃薯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各施肥处理各生育时期0~80 cm土壤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全生育期总耗水量较对照提高0.17%~4.16%,干物质积累量明显高于对照;肥料配施条件下各施肥处理马铃薯产量和商品薯率较对照显著提高,增产幅度和商品薯率的增加幅度分别为5.8%~49.67%,13.97%~55.14%,以M+NPK处理效果最明显,2011年和2012产量分别达到36863.70 kg·hm-2和31386.14 kg·hm-2,其次是NPK处理和M处理;各施肥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均高于对照,其中以M+NPK处理最高,两年分别较CK处理高出43.72%和44.09%,与其它各施肥处理相比差异显著,其次为NPK处理和M处理。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施是最适合当地马铃薯种植的肥料配比。  相似文献   

6.
针对秦王川灌区土壤僵硬、盐碱化的限制及薯块易变形绿头等制约因素,进行了栽培模式、品种、节水灌溉技术、播种技术的研究。通过田间试验得出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的关键技术:采用75 cm宽度的大垄覆膜覆土栽培,选用中早熟品种LK99,用脱毒种薯一级良种50 g左右小整薯,4月初播种,4 500穴/667m2,全生育期分4次灌水160 m3/667m2,生长期追施5~10 kg/667m250%硫酸钾,商品薯产量可达到2 000 kg/667m2以上。秦王川灌区马铃薯生产以早熟栽培为主,采用大沟高垄全生育期覆膜覆土栽培模式,可实现产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李跃辉 《植物医生》2009,22(2):51-52
番茄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人们普遍喜欢食用的蔬菜之一,其栽培适应范围广,种植效益高,在瓮安种植一般667m^2产量6000-8000kg,667m^2产值4000~6000元,但由于春季育苗低温阴雨天气多,苗床温度低,湿度大,往往导致猝倒病等苗期病害的发生,使育苗容易失败,因此,采用保温控湿育苗,可控制苗期病害的发生,达到培育无病壮苗、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通过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用25%吡蚜酮悬浮剂24mL防治早稻稻飞虱的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用药每667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g。在稻飞虱若虫孵化高峰期施药,可提高防治效果36.97%,每667m2减少施药人工20元,增加产量50.48kg,减少用药成本11元,每667m2增加总效益131.96元,且能起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农药残留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2年引入黑龙江八一农业大学研制的“玉米高产密植化控技术”,结合扎兰屯市的生态环境条件,选择不同积温带的代表性地块进行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将耕作模式、优良品种和化控技术组装集成,共9个乡镇12个村18户.种植面积19.1hm2,利合16品种平均每667m2产量为625kg;KX9384品种每667m2产量为758.13kg.利合16品种较对照增产56.25%,每667n12增收225kg,折合人民币450元。KX9384品种较对照增产89.5%,每667m:增收358.13kg.折合人民币716.26元,、实践验证,该项技术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习惯,充分发挥增产技术的累加效应.提高了玉米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可进一步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克)和常规药剂40%稻瘟灵乳油对稻瘟病进行药效防治对比试验,评价枯草芽孢杆菌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每667m2用10g对稻瘟病的防治效果迭95.28%.比对照药剂40%稻瘟灵乳油每667mz用60mL的防治效果81.15%提高14.13个百分点:每667rn2产量385.76kg,比40%稻瘟灵乳油对照区每667m2产量345.69kg,增产40.07kg,增产11.59%。每667m2减少施药用工10元.增加经济效益94.14元。建议在生产中每667m2用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0亿活芽孢/曲10g对水50奴于稻瘟病发病初期对水稻叶面均匀喷雾。  相似文献   

11.
为减轻黑胫病对青海省马铃薯的为害并推动生产中的减药增效,选择春雷霉素、噻菌铜、噁霉·乙蒜素、噻霉酮4种药剂,设计了不同的用药方案,调查各方案在青海省内马铃薯黑胫病重发区实施后的防病效果,初步筛选出实施效果较好的方案:播种期按每667 m2播150 kg种薯计,使用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30 g+滑石粉3 kg拌种对马铃薯地上茎黑胫病的防效可达85%以上,薯块上未见马铃薯黑胫病发生,相应处理区马铃薯产量较清水对照增加了38.61%。  相似文献   

12.
通过玉米套作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监测试验表明,玉米套作对马铃薯晚疫病的抗性效果达71.43%,套作地发病高峰期比净作地推迟12d,每667m2平均产量1576.7kg,比对照每667m2产量1327.4kg增产249.3kg,每667m2增收373.9元,投入产出比为1∶3.5。  相似文献   

13.
吴川  朱瑜 《植物医生》2011,(5):53-54
马铃薯是岔河镇冬春种蔬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逐渐扩大。马铃薯耐贮藏,销路好,效益高,种植省工省本,每667m2纯收入达2000多元。近几年来,设施马铃薯无公害生产,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品种选择根据市场需求,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早熟、高产优质品种鲁引1号。该品种株型直立,株高60~70cm,株丛繁茂,块茎长扁圆形,颜色淡黄,芽眼较浅,块茎大而整齐,表皮光滑,品质优良,耐贮藏,较抗晚疫病和青枯病,生育期60~70d。一般每667m2产量达2100~2500kg,最高可达到3000kg。  相似文献   

14.
昌群凤 《植物医生》2006,19(6):19-20
宝应县安宜镇10多年来推广了大棚栽培草莓的反季节种植模式,常年种植面积6.7hm^2,200个钢架大棚。从种植情况来看,草莓反季节栽培的效益是显著的.667m^2产草莓2500kg,纯效益达8000元。由于连年种植。草莓白粉病逐年加重,已成为常发性病害。草莓发生白粉病后.一般减收20%-30%,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严重影响草莓的产量和品质,因此自粉病的防治工作一直是农民头痛的一大难题。从2002年开始笔者对该病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和探讨研究。现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40%老铁WP防除花生田禾本科杂草、一年生阔叶杂草及莎草科杂草具有效果好、药效期长、杀草谱广、施药期较宽等优点。最安全的用法在花生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处理,用药量150g/667m^2左右,对水量至少45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河北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变异的气候决定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北坝上地区马铃薯主要在雨养条件下种植,年际间产量具有很大的变异。基于2010—2017年连续8 a的马铃薯生育期数据、产量数据和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探讨了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变异的气候决定因子,并分析了1961—2017年马铃薯生长季气候因子的变化。结果表明:1961—2017年坝上地区马铃薯生长季内总辐射平均每10 a下降66 MJ·m~(-2);最低温度和最高温度平均每10 a分别升高0.5℃和0.4℃;生长季内总降水无显著变化趋势,但年际间具有很大的波动性。试验年份马铃薯产量在8 250~24 500 kg·hm~2之间,变异系数为27.8%。生长季内总辐射对马铃薯产量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不显著(P0.05);出苗~薯块形成期(R~2=0.31,P0.05)和薯块形成~薯块膨大期(R~2=0.52,P0.01)两个阶段的最高温度对马铃薯产量产生了显著的负影响;薯块膨大~成熟期的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决定了马铃薯产量变异的68%。薯块膨大~成熟期的最大连续无有效降水日数和有效降水、薯块形成~薯块膨大期的最高温度和总辐射共同可以决定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变异的82%。马铃薯生育期内降水总量不是坝上地区马铃薯产量变异的决定因子,有效降水及分配情况与马铃薯产量相关性更大,未来持续升温的气候情境下坝上地区雨养马铃薯产量提升应从提高降水有效性和培育耐高温品种两方面制定措施。  相似文献   

17.
沟垄覆膜栽培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当地主栽品种“新大坪”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沟垄覆膜种植模式对旱作马铃薯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沟垄覆膜种植能显著提高马铃薯根际的温度、株高、开展度、主根长以及相对生长率(RGR).与传统平畦不覆膜(T1)相比,平畦覆膜(T2)、全膜双垄沟播(T3)、全膜双垄垄播(T4)、半膜膜侧种植(T5)和半膜沟垄垄播(T6)种植分别增产36.29%、59.68%、60.49%、47.58%和45.97%,其中T3和T4的产量最高.沟垄覆膜种植有利于马铃薯产量性状的改善,提高了大薯率和中薯率总和,其中以全膜双垄垄播(T4)最为显著.在该区采用全膜双垄垄播(T4)最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及产量性状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4绿磺隆不同用量及使用时间对蔺草产量的影响4.1材料与方法设25%绿磺隆6g/667m^2、12g/667m^2、24g/667m^2三种用量,于2005年1月30日、2月25日、3月25日施药,以不施药为对照,共10个处理。小区面积33m^2,随机排列,不设重复。管理措施同常规。  相似文献   

19.
百合种球经11种药剂包衣,浸种处理,配合花前药剂灌蔸二次.结果表明不同药剂处理对百合成苗率、收获率、茎腐病、根腐病防治效果、产量质量的影响.差异较明显。其中以18%绿野种农剂包农最好,成苗率达100%,收获率达99.17%,对茎腐病、根腐病的防效分别达85.88%和87.85%,其余处理除50%施保功对茎腐病防效达75.97%外,防效均在60%以下,产量也以18%绿野包衣剂最高,平均产量达2.1kg/m^2,折合667m^2产量为1400.7kg.较对照增产149.99%,且对百合生长安全,应用前景看好。  相似文献   

20.
为探究商品有机肥与化肥的不同配比对咸宁市中稻产量、经济效益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在咸安区向阳湖镇进行了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商品有机肥与复混肥配合使用,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水稻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其中,667m^2施商品有机肥100kg、复混肥30kg和尿素10kg效果最佳,产投比最高,相比对照可增产23kg,增收54.8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