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草鱼出血病     
《现代农业》2004,(6):8
病因:由呼肠孤病毒感染引起。症状:口腔、头部、眼眶、鳍条基部或全身肌肉充血。治疗:注射“草鱼冻干细胞弱毒疫苗”。一、疫苗特点1、效果好,免疫力强。应用本疫苗对草鱼注射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发生效果明显,免疫保护率达95%以上。2、免疫产生期快,免疫期长。草鱼免疫后的第二天开始产生免疫力,第七天达到高峰。经一次注射免疫,有效期长达15个月。3、使用安全,无副作用。用弱毒疫苗原液0.2毫升/尾的剂量注射全长为7~10公分的草鱼种,观察20天,未见不正常现象,草鱼全部存活。4、保存期(有效期)长。冻干弱毒疫苗保存在4℃(家用冰箱冷藏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发病草鱼进行观察、解剖,发现发病草鱼是由病毒性出血病病毒引起,而非细菌性出血病,采用微碱性池水及抗病毒疗法后,病鱼恢复健康,达到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3.
草鱼出血病及其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草鱼出血病的起源、流行规律及诊断方法,并阐述了草鱼出血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4.
草鱼出血病是鱼种培育阶段的一种常见的鱼类疾病,它不仅具有广泛的地域性,而且还具有长期的季节性,同时来势比较凶猛,发病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是一种比较典型的大危害性的病毒性鱼病,对于渔业养殖用户来说无疑是一种潜在的隐患危机。本文就草鱼出血病的综合防治相关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草鱼生长速度快、养殖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其养殖规模居中国所有养殖鱼类首位。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由草鱼呼肠孤病毒(Grass carp reovirus, GCRV)感染引起,是危害草鱼养殖最严重的疾病。该病发病期长,传染性强,防治困难,无特效药,一旦发病,其死亡率可达80%以上。本文从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特征、基因型、病因等角度对草鱼病毒性出血病的流行情况进行剖析,并就该病的生态预防、免疫预防提供参考建议,对推动草鱼健康养殖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芪多糖防治草鱼出血病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防治草鱼出血病,提高草鱼成活率。[方法]用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板蓝根和维生素C等免疫增强剂拌通威饲料在4个水域进行投喂,开展草鱼出血病的初步治疗试验。[结果]水域1草鱼在用药后的第4天基本没有鱼发病死亡,之后没有发生草鱼出血病。水域2草鱼6月24日用药,6月26日病愈,并且没有出现草鱼出血病复发现象。水域3草鱼在用药后第3天完全病愈,之后没有复发。水域4草鱼在用药后第4天死鱼现象停止,之后没有复发。[结论]在草鱼饲料中添加适量的黄芪多糖、维生素K3粉、维生素C,可提高草鱼对病毒的抵抗能力,达到治疗草鱼出血病的效果,添加适量的板蓝根对草鱼有保肝利胆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基因型GCRV分离株与患草鱼出血病草鱼症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RT-PCR检测患病草鱼,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基因型内和基因型间不同分离株间的差异。[结果]对近3年来草鱼出血病分子流行病学分析发现,患草鱼出血病病鱼多为"肠炎型"症状,且检测发现其病原多属于GCRV基因型Ⅲ型。对GCRV的多样性分析表明,不同分离株同源蛋白的同源率高达93%以上,却被给予完全不同的名称,给GCRV多样性研究带来一定的困难;同一基因型不同分离株同源蛋白间的变异位点较少,且功能位点发生变异的更少;不同基因型不同分离株同源蛋白间的保守位点较少,且这些保守位点中只有极少数位点为功能位点;不同基因型分离株同源结构蛋白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且同源非结构蛋白间的差异更为显著。[结论]草鱼出血病不同临床症状可能与其病原基因型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在江苏省涟水县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的发生死亡及对策做出如下诊断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草鱼出血病的快速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草鱼出血病是草鱼的主要流行病 ,发病快、死亡率高。草鱼出血病表面症状与肠炎等相类似 ,给常规鱼病诊断带来一定困难。本研究主要从定量、定性、特异性结合 3个角度对此病进行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0.
洪爱云 《当代农业》2011,(15):44-4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对草鱼鱼种的生产造成严重损失。一、流行状况1.危害对象从2.5~15厘米大小的草鱼都可发病,有时大草鱼也患病,特别是100~300克的一龄草鱼种发病尤为严重,往往造成大批或整体草鱼鱼种死亡。青鱼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11.
特异化饵料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 4组特异化饵料进行生产试验 ,检测其免疫预防草鱼出血病的效果 ,结果表明 :生产试验检测的结果和室内外其他实验结果相符 ,以第 1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草鱼出血病简易灭活疫苗本地化制作与应用效果观察报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进行了草鱼简易灭活疫苗的制作及应用试验,试验池草鱼成活率98.03%,对照池草鱼成活率47.89%;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化灭活疫苗对草鱼保护率高,有积极的开发和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草鱼口服出血病疫苗的免疫途径及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草鱼出血病病毒疫苗处理鱼苗开口饵料 ,以口服法接种草鱼苗 ,分别于第 76、119d后测定了不同浓度下免疫草鱼的血清抗体滴度。采用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的琼脂扩散法 ,即可测出有效免疫浓度下的血清抗体滴度为 1:8~ 1:16,相应浓度下的免疫保护力为 80 %~ 10 0 %  相似文献   

14.
一、症状和诊断两病在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而发病早期两者外观症状极为相似。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肠壁均充血。不同之处在于活检时前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  相似文献   

15.
草鱼出血病是严重危害当年草鱼鱼种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流行广、季节长、发病率高,病毒寄生在鱼体组织细胞中,具有很强的抗药性,用药物很难治疗,死亡率极高。江苏省涟水县在渔业科技入户过程中,技术人员针对出血病引起草鱼鱼种发生死亡作出如下诊断与防治:一流行状况  相似文献   

16.
脂质体对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已构建完成的草鱼出血病核酸疫苗pFastBac-β-VP71-VP72以30μg的剂量,经Lipotap脂质体包裹后,背部肌肉注射草鱼体内,定期通过RT-PCR测定目的基因转录水平、间接凝集反应测定抗体水平,并通过与相应的重组质粒组、空载体组和对照组进行比较,来评价脂质体对核酸疫苗免疫保护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脂质体组至第70天仍能检测到目的基因的转录,且抗体效价明显高于其他各组,说明脂质体可显著增强该核酸疫苗的免疫活性,可作为一种有应用前景的核酸疫苗佐剂。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2012,(22):43
症状患病鱼表现为离群独游水面,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不吃食,体色发黑,尤以头部为甚。剖解可见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和肠炎型3种。免疫方法对于8厘米以上的草鱼可以进行腹腔注射或者背部肌肉注射组织灭活苗,0.3~0.5  相似文献   

18.
草鱼出血病细胞疫苗微囊制备与体外释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海藻酸钠、壳聚糖以及草鱼出血病细胞灭活疫苗为原材料,采用复凝聚法制备草鱼出血病口服微囊疫苗。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海藻酸钠浓度、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以及加入疫苗体积对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确定了其最佳制备工艺。结果显示,各因素对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包封率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海藻酸钠浓度>疫苗加入量>壳聚糖浓度>氯化钙浓度;制备草鱼出血病微囊疫苗的最佳工艺为:海藻酸钠浓度为1.5%,壳聚糖浓度为1%,氯化钙浓度为4%,加入疫苗体积为2 mL。该微囊疫苗平均粒径为(7.02±3.95)μm,平均包封率为60.53%,平均载蛋白量为8.12 mg/g,在pH 7.4的PBS溶液、生理盐水溶液中具有良好的释放性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确定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中出现的以肌肉出血、脾脏肿大、肠炎、鳔出血为典型症状的疾病的病原,为该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原分离纯化、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检测、系统进化分析、动物回归感染试验等方法对致病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法确定病原的药敏特性.[结果]分离株为革...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和养殖环境的恶化.草鱼养殖病害由传统的“老三病”即赤皮、烂鳃、肠炎发展为“新三病”.即细菌性并发症、病毒性出血病、肝胆综合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