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与改造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森林景观是森林公园风景旅游资源的主体,也是开发森林生态景观旅游的基础。为充分利用森林公园自然风景资源、森林景观资源,突出公园自然生态休闲主题特色,增强并开发生态旅游功能,必须对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进行总体统筹规划和科学改造。通过分析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现状、特点、优势、存在问题等,提出与探讨横山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改造、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南亚热带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南亚热带森林公园植物因人为破坏严重,现多演替众次生人工林,林相破碎,森林景观资源质量差,无法满足森林旅游的要求。章以泉州森林公园为例,从点、线、面绿化3方面入手,探讨亚热带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方法,旨在为森林公园植物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森林资源是森林公园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森林景观资源是森林公园建园和发展的首要条件。滴水岩森林公园内的森林存在树种单调、结构简单,生长不稳定等问题,景观质量不高且已深受病虫害的危害,必须对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通过对滴水岩森林公园进行森林景观改造的研究,强调林分改造与森林公园景观建设相结合的观点,为森林公园景观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植物景观改造 ,是提高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的基本内容和必要的措施 ,是森林公园植物景观开发利用的核心。文章针对以林场建立的森林公园普遍存在的森林植物景观不够丰富这一问题 ,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改造进行了分析探讨 ,侧重于对景观改造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的建议 ,以期提高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随着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开展森林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成为十分重要的基础工作.本文以王岭林场为例,以满足森林生态环境旅游和提高林分景观效果为目的,根据区位特点与经营目标,参考“中国农谷”总体规划,提出采用新造林更新改造、人工促进改造两种途径,从树种选择、抚育管理方式等方面因地制宜进行逐区改造的方法,为实施森林旅游景观林分改造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增城依托白水寨风景区旅游资源,辅以南香山森林公园、蕉石岭森林公园、中新森林公园、白洞森林公园、正果湖心岛、鹤之洲湿地公园等森林公园,进行增城森林生态旅游景观建设与旅游体系建设,并以森林公园为依托发展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促进了全市旅游业迅速发展.文章结合增城市森林旅游的成功经验,分析了其森林生态旅游景观构建,提出...  相似文献   

7.
建设森林公园 ,开展森林旅游是有益当代 ,福泽千秋的伟大事业。它一本万利 ,前景广阔。文章针对莫尔道嘎林业局的景观资源特点 ,指出旅游开发可加快信息传递 ,改善投资环境 ,增加新的就业门路和经济增长点。并根据森林公园的景观资源分布 ,区划了六个景区 ,同时对景区的建设特色做了初步规划  相似文献   

8.
游道作为森林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游客输送、景观分割、构建资源及旅游赏景的作用。合理的游道系统应在满足旅游功能的前提下,尽量保持森林生态景观的完整性,降低游道系统所造成的景观破碎。通过对森林公园景点的空间结构、旅游功能及景观保护的分析,结合森林公园的实际情况,在森林公园中合理规划游道以使森林旅游得以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珠三角国家森林城市群建设带动了城郊型森林公园的发展和建设,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属于典型的城郊型森林公园,本章以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规划研究为例,分别从规划原则,规划目标、规划理念,旅游产品、旅游组织,植物景观,道路交通、道路绿化等方面内容,针对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的开放需求、资源特色及生态完整性,提出最适合东莞市清溪亚公山森林公园发展的途径,在保存、恢复、创造生物多样性与景观多样性的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建设成清溪镇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周边城镇居民森林休闲旅游的新热点,运动休闲、康体娱乐的新空间,为东莞市清溪亚公山等城郊型森林公园规划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概括论述了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建设现状,对黑龙江省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分类归纳,通过对现有森工国有林区森林景观资源进行定性评价,进而提出森工国有林区森林公园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猫儿山森林公园的森林动植物、峰岩洞峡、湖溪瀑泉、气候天象等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分别就公园的单项景物质量和公园景观特色进行了评价,进而提出了该公园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12.
森林康养是依托森林生态资源,开展森林游憩、度假、疗养、保健、养老等功能的一种健康养生方式。五感理论是通过刺激人体五感(视觉、嗅觉、触觉、听觉和味觉)来治愈人体健康,是发挥康养要素的一种重要理论。通过分析五感理论运用方式与森林公园景观改造设计研究,总结了基于五感理论下森林康养景观改造设计方法,并对昆明市呼马山森林公园进行了改造设计。基于五感理论并充分考虑呼马山森林公园现状,开展了景观入口、道路周边、老旧广场等景观改造设计,在提升森林公园整体景观效果的同时强化五感康养体验,为基于五感理论下的森林公园康养景观改造设计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陕西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查和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依据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对该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进行了分类和定量评价,并通过旅游开发评价SWOT分析,提出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文化建设的方向。研究表明,景区景观旅游资源可以分为7主类、14个亚类、21个基本类型,景观旅游资源单体总数达28个,蟒头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景观旅游资源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特色显著;通过对景观旅游资源单体的评价,可以得知该景区的游憩价值较高,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和科学研究的理想之地。  相似文献   

14.
莆田瑞云山森林公园旅游产品开发与市场营销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瑞云山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现状和景观特色,应用旅游规划理论,对森林公园进行旅游产品开发规划,对旅游产品的功能定位、开发原则及各类旅游产品具体开发作出详细规划,在此基础上,提出旅游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为公园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景观美学性是森林公园建设中的重要原则,本文通过对德安县九仙岭森林公园森林植被资源进行调查,分析影响森林公园美景度的主要因素———林相,并以林相改造技术为例,探讨提升森林公园美景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在分析浙江七百秧城市森林公园植被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抚育改造、补植改造、人工造林等阔叶林发展措施与手段,做到点、线、面相结合使森林公园的森林覆盖率由原来的70.0%提高到80.9%。植被物种的多样性和森林景观的多样性明显丰富,森林景观的四季景象富于变换,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安全稳定,森林景观价值和生态功能显著提高。最后对植物规格选择与后期植物管理也作了相关说明与建议,为其它同类型城市森林公园的植被景观规划和山体林相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为了保护、发展以及提高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的质量,本文从景观资源质量、区域环境质量和旅游开发利用条件3个方面对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的森林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并以此3大类指标构建齐云峰国家森林公园森林景观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分析森林公园的景观价值。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玉皇尖森林公园丰富的森林旅游资源,包括森林、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文物景观等,对开发利用玉皇尖的森林旅游资源进行了研讨,以期对发展河南省的森林旅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道路景观林是山林景观的窗口和向导,道路景观林的建设是森林林相改造的重要内容。以南京市老山森林公园为例,探讨道路景观林建设的指导思想、原则与方法,并结合案例提出道路景观林改造模式,以实现森林公园由经济林转变为景观生态林的改造目标。  相似文献   

20.
以浙江省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为例,探讨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通过对景宁草鱼塘森林公园的自然地理、景观资源和旅游现状等基本情况的分析,综合评价其森林康养旅游的发展条件,结合优良的生态环境、宜人的气候和丰富的生物资源等有利条件,打造森林康养旅游;最后对公园内森林康养资源进行分析,并提出森林康养旅游发展设想,策划出休闲度假、心理疏导、视觉冲击、运动保健、健康饮食和文化体验六大类型森林康养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