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其精华部分至今对于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从中国儒学的中心观念谈起,充分肯定了儒学的当代价值,从而分析中国企业文化发展所步入的误区及原因,提出我国企业文化的建设应该在立足于儒学的精髓之上,将儒学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以及中国知识分子对"民主"与"科学"的要求,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儒学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为复兴儒学,张君劢主张在坚定对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自信心的基础上,让儒学走"自力更生之多形结构"之道路,使之贡献于人类世界。  相似文献   

3.
张瑜  吕红安 《河南农业》2008,(20):52-53
宋学是中国传统儒学发展到宋朝时期的产物,是思想文化领域中一个新的学术思潮,一种新的文化模式.对其发展历程的研究有助于更深刻地了解这种思潮的影响及其在中国历史上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对待儒学的态度不同,是引发戊戌变法时期湖南新旧之争的重要原因之一。激进维新派为了回应西方文化的侵略,同时也为了宣传变法思想,提出了“保教”的主张,并在恢复真孔教的名义下,对儒学进行了改造,体现出一种保教尊孔的精神。由此引发了青年学子对传统儒学价值的怀疑,造成了儒学信仰危机。保守派坚持对儒学传统的继承,维护儒学的知识体系———经学,体现出一种尊经翼教的思想。新旧两派儒学观的分歧,折射出儒学在近代社会变迁局势下的困境。  相似文献   

5.
中国哲学形成的中庸的思想风貌和文化性格来自于儒家的经权、常变思想。经权、常变思想在先秦儒学的推崇下,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形成了中国人独有的特质。在现代,它与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的挈合又使它在中国新的社会制度下获得了新的生命力,但同时产生了对现代化的不适感。笔者试图通过剖析这一不适感产生的传统哲学渊源,在与西方伦理的“对话”中寻找完善中国伦理哲学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儒学复兴”论是杜维明思想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和学思路向的旨归所在。杜维明“儒学复兴”论以直面列文森、分疏“儒教中国”与“儒家传统”为逻辑基点;以继承“五四”精神、矫正“五四”心态为先决条件;以超越启蒙心态、回应西方文明挑战为必经之路;以设置“文化中国”、倡扬“文明对话”、期盼“公众知识分子”为具体设想和实现途径。杜维明的“儒学复兴”论具有理性、审慎的态度和强烈的担当意识,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当代“儒学复兴”的诸多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7.
儒学制度化是中国历史上理论与政治权力互动的产物.它立足于中华民族的大一统情结,是古代士人和封建帝王在文化选择上的契合.它所促成的儒学主流地位客观上造就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广大,培育了中国历史上特有的社会教化的传统.  相似文献   

8.
从精神到形式——儒家茶礼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人尊崇孔孟之道,尊儒学,重礼教,正因为有了儒家的学说和思想,才成就了我国的礼仪之邦.而中国茶文化最高层面的精神事像,也是由儒家学说作为文化支撑的.儒家茶礼是儒家思想与茶文化深度溶合的产物,他既要符合儒家思想的精神内涵,又要以茶的沏泡过程为媒介,完成从精神到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儒学美育思想提倡人格教育和道德建设,随着高校美育思想重要战略地位的凸显,充分挖掘儒学美育思想的优秀内涵有助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素质,有助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美育体系。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向传统文化中汲取有益资源。宋明新儒学作为国民心理结构的重要奠基,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农民的思想和生活。借鉴和弘扬新儒学中的“克己复礼”、“格物致知”和“民胞物与”等思想观念,将对现代农村和农民的道德生活、科学理性以及社会关系建设,产生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儒学作为传统文化的主干对于传统社会尤其是基层社会的治理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儒学仍然可以助力城乡社区治理。儒学可以借鉴的资源主要有:家国情怀:城乡社区治理的信仰性资源,道德伦理:城乡社区治理的价值性资源,家礼乡约:城乡社区治理的制度性资源,教化为本:城乡社区治理的实践性资源。对于儒学中包含的丰富而深刻的思想资源,可以在城乡社区治理中予以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世界文化有两大类型,即原生道路的文化单元和次生道路的文化单元。中国文化整体上是一个礼文化模式,具有原生性、循序渐进性和包容性。通过分析和揭示中国礼文化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所决定的儒学(儒教)的特点和走向,可以看出东西方的差异不是简单的历史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是有着整个体系的差别。  相似文献   

13.
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明代茶书作者绝大多数为崇奉儒学的儒士,儒家思想因此大量融入茶书之中。明代茶书体现的儒家思想主要有和谐、中庸、礼仪、人格、崇玉等观念。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儒学名义上不是宗教,但实质上跟宗教差不多,只是不像宗教那样有严格的教义与教规。儒家思想是入世思想,佛教思想是出世思想。儒佛是截然不同,可是深入了解,还是可以发现这两大派别存在一些共同点——都对“孝”作出过阐述,本文就儒家思想孝与佛教思想孝作个比较。  相似文献   

15.
本次论文主要围绕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内涵,作为高职院校当前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主要依据和关键教学资源,认为可以促使儒学文化和道家文化同当前高职院校的思政教育活动紧密的结合起来,其中儒学文化以孔子的教育理论为核心,强调对国家的共情感强调忧国忧民的使命感,而道家文化则以老子的政治理念为核心强调,无为而治和不争名夺利。  相似文献   

16.
~~开物无为自成务 内圣由来是外王──读任俊华著《再塑民族之魂──医学院与儒学》$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廖名春  相似文献   

1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思想经过长期的积淀,影响极为深远。而当今时代的青年学生受到各种思想的影响,一部分学生道德修养出现了滑坡的现象,在加强青年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探索中,将儒学思想与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借鉴儒家思想中的"仁爱"、"礼仪"、"孝悌"、"诚信"等的核心内容,是提升当代青年学生道德情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意境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她所创造的意境渗透着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儒家学说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影响最为深远,它所倡导"天人合一"思想使得"崇尚自然,师法自然"成为了中国园林所遵循的一条不可动摇的原则。儒学之外,道家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思想也是中国园林的美学渊源之一。道家思想在园林上的最大体现就是崇尚自然、追求自然而又不单纯模仿自然。中国古典园林与我国悠久灿烂的文学、山水画等艺术紧密相联,不仅更形象地体现了园林的诗画情趣,同时也深化了园林意境的涵蕴,并再次开拓意境创作的更高领域。分析和讨论中国古典园林内在的文化底蕴及美学价值,对于我国现代园林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寇丹 《农业考古》2004,(4):209-210,218
禅的文化与其说是佛教中的一支,不如说它是一种智慧的思维,一种对生活的独特观察方法。在中国的唐、宋时代禅风大盛,它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因为它虽然植根于印度禅学,但融进了中国本土的老庄思想、魏晋玄学,还包括了儒学中的一些观点,使它全方位的渗透于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和个人修养方式,开拓出独特超越解脱的途径,这种禅不但易于接受还影响到许多东方国家。  相似文献   

20.
勃兴于晚周的民本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但它自身的历史局限性,使它和以人为本思想有着质的区别。孙中山提出的民权主义把东方儒学与西方文化揉和到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和以人为本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我们更加注重人的利益和人的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此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