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槟榔江水牛生长发育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槟榔江水牛的生长发育规律。[方法]分别测定槟榔水公牛(225)头,水母牛(446)头的体重、体尺,利用SAS 9.0软件对测定数据进行分析。采用试位法(DUD)进行迭代求解,作出生长曲线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公司饲养环境下,槟榔江水牛生长发育正常;生长发育阶段的体重和体尺相关性与性别有关,母牛体重与体尺最大相关度达到98%,而公牛最大相关度为74%;公犊的初生重显著高于母犊。[结论]提示在6~12月龄要加强公牛的营养,12月龄后加强对母牛的营养。  相似文献   

2.
槟榔江水牛是我国发现的唯一的河流型水牛,在腾冲县饲养和使用已有200余年的历史。长期以来为农户自繁自养,是乳、肉、役兼用的河流型水牛品种。随着水牛奶的高营养价值被公众认知,其乳用性能得以大力度开发。本文对槟榔江水牛核心群的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进行分析,为更好地发展奶水牛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槟榔江水牛泌乳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21头健康、年龄[(6.33±2.75)岁]和胎次[(3.14±1.56)胎]相近,且上胎产奶量相近的槟榔江水牛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低粗蛋白质水平(9.5%)、中粗蛋白质水平(12.5%)和高粗蛋白质水平(14.8%)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273 d。结果表明: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槟榔江水牛泌乳性能相关指标均有一定变化,其中14.8%粗蛋白质组泌乳期日均产奶量、平均产奶量以及乳蛋白、乳非脂固形物和乳尿素氮含量均显著高于9.5%粗蛋白质组(P<0.05),而9.5%和12.5%粗蛋白质组间上述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泌乳时间的增加,12.5%和14.8%粗蛋白质组乳脂含量基本都呈现为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9.5%粗蛋白质变化规律不明显,但3组泌乳末期乳脂含量都比泌乳初期高,且12.5%粗蛋白质组乳脂含量最高,为7.84%;3组平均泌乳天数、乳脂蛋比以及乳脂、乳糖和乳总固形物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且乳脂蛋比、乳糖和乳...  相似文献   

4.
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揭示α-肌动蛋白1(actin alpha 1,ACTA1)基因多态性与槟榔江水牛生长性状的相关性.[方法]采用PCR扩增及基因测序技术研究了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并分析了该基因变异与水牛生长性状的关联关系.[结果]检测到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存在2个SNP位点,分别位于第5内含子与第6外显子,水牛ACTA1基因变异与体重、管围等性状存在显著相关.[结论]本研究首次检测了槟榔江水牛ACTA1基因多态性与生长发育性状的关联关系,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保护利用及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利用微卫星DNA标记分析槟榔江水牛群体遗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我国云南西部发现的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为了揭示其群体遗传多样性、群体遗传组成、其与河流型和沼泽型水牛的遗传关系及沼泽型水牛对该水牛的基因渗入等重要遗传背景信息,本研究采用30个微卫星DNA标记对141份槟榔江水牛样品和对照群体24份河流型水牛(摩拉水牛)样品、41份沼泽型水牛(滇东南水牛)样品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在槟榔江水牛群体中共检测到253个等位基因,其中,54个为3个群体所共享的等位基因,58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73个为只在槟榔江水牛与滇东南水牛间共享的等位基因,其余68个等位基因为该群体所独有.槟榔江水牛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表观杂合度、平均期望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等参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群体,分别为8.433 3、0.640 5、0.600 9和0.594 7.该水牛群体近交系数FIS值为0.061 9.槟榔江水牛与摩拉水牛间的DA遗传距离为最小(0.114 4),在NJ树上聚为一支;而滇东南水牛与槟榔江水牛和摩拉水牛间的遗传距离较大(分别为0.382 9和0.555 3),其在NJ树上单独聚为一支.群体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槟榔江水牛遗传组分为河流型与沼泽型2种类型水牛混合的模式(当K=2时),整个群体中有相当数量的个体存在沼泽型水牛的遗传渗入(群体中沼泽型水牛遗传组分为0.067 2).结果揭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独特,群体遗传多样性丰富,但该群体杂合子缺乏,且存在一定沼泽型水牛的基因渗入.  相似文献   

6.
7.
槟榔江水牛保种及选育利用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槟榔江水牛是近年在云南西部发现的我国第一个本土河流型水牛群体,具有较高的产奶性能,是发展我国水牛奶业宝贵的遗传资源。本文基于近几年对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调查和种质特性及遗传背景分析的结果,就其遗传资源的保护和选育利用方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STAT5A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槟榔江水牛泌乳性状的关联.[方法]采用直接测序和PCR-RFLP技术研究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变异,分析其与产奶性状的关系.[结果]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存在高度多态性,STAT5A基因多态性与产奶量及乳脂率等产奶性状具有显著相关性;建立了槟榔江水牛STAT5A基因MspI PCR-RFLP遗传标记.[结论]研究结果为槟榔江水牛遗传资源保存及产奶性能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对槟榔江水牛3-酮酸辅酶A转移酶1(3-oxoacid CoA-transferase 1,OXCT1)基因的完整CDS区进行了PCR扩增,并对其功能生物信息学和多组织差异表达进行了分析。以普通牛OXCT1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XM_006076397)为参考序列,采用Primer Premier 5.0软件设计引物序列,以提取的槟榔江水牛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得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mRNA序列,扩增产物经测序后利用ORF Finder软件进行开放阅读框识别,获得水牛OXCT1基因CDS区全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槟榔江水牛OXCT1基因CDS序列全长1 563 bp,编码5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式为C2509H4041N687O746S23,分子质量为56.50 ku,理论等电点(pI)为8.69,不稳定系数为27.49,平均疏水性(GRAVY)为-0.097,该蛋白属弱亲水性蛋白。OXCT1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属于线粒体膜蛋白;包含pcaJ_scoB_fam和AtoD 2个保守结构域,且具有5个功能活性位点。槟榔江水牛与普通牛、藏羚羊等5个物种的OXCT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 97%。对槟榔江水牛13个组织进行表达谱分析表明,在泌乳期,OXCT1基因在乳腺中表达量最高,在肾脏、垂体、脂肪、大脑、皮肤和肌肉中不表达;在非泌乳期,OXCT1基因在除脂肪以外的其他12个组织中都有表达。OXCT1基因在槟榔江水牛泌乳期乳腺组织中表达量最高,推测其可能参与了水牛的乳脂合成调控事件。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了解乳脂合成代谢及其调控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旨在研究生长期奶水牛体重与体尺指标的相关关系,为通过体尺指标估测其体重提供科学依据。选取76头健康的11~14月龄生长期奶水牛,用地磅、测仗、卷尺分别进行体重与体尺指标测量。采用Excel中LINEST函数对数据进行多元回归和多项式回归分析,用SPSS 17.0对体重与体尺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体尺指标均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生长期奶水牛的体重,体重与体高、体斜长、十字部高、胸围、腹围、胸宽、胸深、尻长、尻宽和管围均存在极显著相关关系(P<0.01),其中胸围与体重的相关性最大(P=0.823),其次是腹围、体斜长、胸深、管围等;由体重与各体尺指标间多元回归方程的相关系数r可知,11~14月龄奶水牛体重与体尺间存在较强的线性回归关系,可通过不同的体尺指标预测其体重;从主成分的特征根与累计贡献率来看,由第一主成分关系式可见,体重、胸围、体斜长、腹围、管围等的特征向量较大,对第一主成分的贡献也较大,基本反映11~14月龄奶水牛的体型结构,可称为体型因子,第二主成分为尻宽因子,第三主成分为体高因子。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在新疆畜牧厅乌鲁木齐种牛场选择新疆褐牛 121 头,对其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新疆褐牛的出生重、体高、胸围、管围、体斜长与产奶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新疆褐牛的初生重对产奶量有显著的影响(P相似文献   

13.
采用SPSS软件对256只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成年母羊进行主要体尺与体重间相关性分析、通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并用分析结果推测了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主要体尺对体重的影响程度,建立了两个体尺与体重间的回归模型:y=-30.765+0.952x3,y=-59.385+0.830x3+0.515x2,并对此公式进行了F检验。结果表明:各主要体尺性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简阳大耳羊黑色类群成年母羊的体重,其中胸围、体长达到了极显著相关程度(r1=0.682,r2=0.733,P<0.01),得出的公式预测值与实际测定值无明显差异。因此,在简阳大耳羊黑色品系选育和生产研究中,应结合传统选育方法和新方法,以胸围为主要选育指标,兼顾体长,可减少资源浪费,缩短世代间隔,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槟榔江水牛在云南西部槟榔江上游的腾冲县饲养已有500年以上的历史。该水牛经过长期闭锁繁育和风土驯化,已适应当地亚热带气候环境,是我国发掘的首例本土河流型水牛类群。具有典型的河流型水牛体型外貌特征,但体型相对较小。遗传学分析表明:槟榔江水牛体细胞核型染色体数多为2n=50;其群体内遗传变异水平较高,遗传多样性丰富;该水牛与河流型水牛表现出较近的遗传关系,与沼泽型水牛遗传关系较远;确认在群体遗传组成和血统来源上,该水牛由差异十分明显的河流型和沼泽型两个世系所构成,但河流型水牛世系在该水牛群体中占主体,揭示该水牛存在一定的沼泽型水牛基因渗入。生产性能测定结果显示:该水牛一个泌乳期泌乳量为(2452.2±553.8)kg,比河流型摩拉和尼里一拉菲水牛高8.4%~15.0%,比沼泽型本地乳用水牛高124.4%~140.3%;且其乳质佳,乳蛋白率和乳脂率分别为4.60%和6.82%。该水牛在2008年经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颁布为我国遗传资源的牛种之一,发展前景看好,将有望培育成中国首个河流型乳用水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研究体外成熟时间对沼泽型水牛卵母细胞核质成熟的影响。试验对比了24 h、25h、26 h2、7 h的成熟时间对卵母细胞第一极体排出率及体外受精后卵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至少24 h之内大部分水牛卵母细胞就已经完成了完全的核质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