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 毫秒
1.
正定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对正定县2003~2005年小麦生长季节赤霉生长发育的气象条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在温度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湿度是决定小麦赤霉病病原菌数量、发生及发生程度的主要气象因素。  相似文献   

2.
王艳晓 《北京农业》2012,(18):78-79
通过对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气象要素温度、湿度、光照的分析,发现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气象要素密切相关。找到与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和消长规律相协调的预测和防治措施,从而为有效防治小麦病害,减少经济损失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与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湖州2001-2012年共12a小麦赤霉病发生资料与气象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选择影响湖州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因子气温、降水、湿度、日照等,考虑前期气象条件,通过统计分析方法,建立了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等级预报模型。用本地气象台发布的未来10d天气预报结论,结合前期天气实况,对未来10d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等级进行预报。预报模型紧密联系预报产品特点和预报服务实际,实用性较强。  相似文献   

4.
咸阳市冬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分析及预报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咸阳市冬小麦赤霉病与气象条件关系的分析研究,分析得出了冬小麦赤霉病的影响因子,研制开发了冬小麦赤霉病的定性、定量预报模式,通过试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小麦赤霉病在云南省很少发生,因流行而造成减产之事尚未报道.1991年玉溪地区新平县老厂乡和杨武镇,早地麦突发赤霉病造成损失.老厂乡黑查莫村公所537亩早地麦均染此病.主要表现为穗部变腐,籽粒皱缩干瘪.根据不同品种、不同田块、不同播期的调查、发病株率为55.9%,穗粒损失在28~36%之间,千粒重下降7.81g,每亩单产减30~50kg.  相似文献   

6.
7.
分析了叶县小麦赤霉病发生的气象条件,并有针对性的提出防治措施,以期为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2012年漯河市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2年漯河市冬小麦播种面积为15.89万hm2,赤霉病发生面积达11.39万hm2,发生面积比率达71.7%。根据当地植保部门5月下旬对矮抗58、百农160、漯麦4号等9个小麦品种大田调查结果,各类品种的平均病穗率为12.2%,平均最高病穗率达69.8%,个别品种的病穗率竟高达94.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796-200X)《小麦赤霉病测报技术规范》,发病程度均在2级以上,属偏重发生年份。一、小麦赤霉病发生气象条件分析  相似文献   

9.
盐都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小麦种植区域,然而该区域小麦种植频繁受到赤霉病影响,造成了产量和经济损失。本文通过通过调查盐都地区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分析该地区赤霉病发生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法,对今后种植制度改革、植物病情监测和抗病育种产生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及当地主要气象因素,并分析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影响,以为减轻当地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小麦赤霉病在青海各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轻病田病穗率在 2 %~ 9% ,重病田可达 5 0 %以上 ,个别田块高达 10 0 %。在青海 ,赤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在东部农业区 ,并以黄河、湟水流域实行小麦和玉米套种或冬春麦混种的地区发病重。柴达木地区、海北州发病轻甚至不发病。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主要取决于各麦区小麦扬花期的气候条件 ,雨日多、雨量大 ,相对湿度大时发病重。赤霉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因品种、病害发生程度不同而不同。不同茬口间赤霉病发生的轻重也不同。  相似文献   

12.
京津冀农业区域协调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玲  贾启建  王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733-19735
根据京津冀农业系统的特征,选取人口压力、资源利用、建设能力为一级指标,下设人均耕地、人均粮食产量、人均肉制品、单位农业产值能耗、复种指数、耕地有效灌溉率、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财政支出中农业支出比重等14项指标,建立了农业系统协调度评价理论体系,对京津冀农业协作程度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处于初期,应执行思想意识是前提、各项规划要先行、交通运输是基础、提升品牌是重点的协同发展策略。提出了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的对策与建议:增强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的战略定位意识;推进京津冀农业协作发展规划工作;构筑现代化、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网络体系;强化农业科技支撑,提升农产品档次。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中低层大气空中水汽场的逐月变化、时空分布及输送特征以及对京津冀地区近年干旱的影响,对开展该地区气候预测和安排农业生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周贺玲  陈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290-21293
[目的]分析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数据和NCEP/NCAR每日4次的2.5°×2.5°的格点资料,采用合成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1~4日发生在京、津、冀地区的一次局地暴雪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地面高压底部暖湿气流与高空槽后强冷平流的共同作用是造成这次降雪的主要天气系统;深厚的湿层与强烈的水汽辐合为降雪提供了充沛的水汽;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散度场以及涡度的动力耦合作用为强降雪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动力上升运动条件;近地面层θse陡峭密集区、低温以及高层逆温的存在为降雪天气的发生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能量条件。[结论]该研究为今后的降雪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京津冀近年干旱成因的水汽场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直接使用2002~2006年国家气象中心以MICAPS格式下发的比湿、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散度实况物理量资料,分析了5年间京津冀地区中低层(主要为500、700、850和925hPa4层)大气空中水汽场的逐月变化、时空分布及输送特征以及对京津冀地区近年干旱的影响,为开展该地区气候预测和安排农业生产提供参考。研究表明:①5年间京津冀地区空中静态水汽含量季节变化明显,变化趋势为1~7月逐月增加,7~12月逐月减少,全年表现为南部大气水汽含量大于北部地区。6~8月在孟加拉湾以北的15°~30°N,80°~100°E区域,存在1个45g/kg的比湿大值中心,是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的主要水汽来源之一,其强弱变化影响着京津冀地区夏季降水量。②受南海水汽通量大值中心轴和次大值轴位置和强度影响,京津冀地区1月水汽通量最小,之后逐月增加,7月达到最大值,8月以后逐月减小。京津冀地区4~9月位于水汽通量大值轴西北侧,水汽通量自东南向西北呈减少趋势,与之对应,京津冀地区的降水主要集中在4~9月,自东南向西北也相应呈减少趋势。③京津冀地区低层水汽为净辐散,水汽辐合出现在中层,并且中层辐合明显弱于低层辐散。由于水汽主要集中在低层,水汽辐散远远高于水汽辐合是造成该地区水汽失散大于收入,干旱加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小麦赤霉病在青海各春小麦种植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已成为青海春小麦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轻病田病穗率在2%~9%,重病田可达50%以上,个别田块高达100%。赤霉病的发生主要是在青海省东部农业区,并以黄河、湟水流域,实行小麦和玉米套种或冬春麦混种的地区发病较重。用多菌灵、灭病威、甲基托布津三种杀菌剂,进行大田防治小麦赤霉病试验,其防治效果可达60.50%~88.60%。多菌灵、灭病威、甲基托布津一次和二次喷雾防治小麦赤霉病的效果存在显著差异。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40%灭病威胶悬剂喷施的有效剂量均为750g/hm^2,75%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为900g/hm^2。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以来河北省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经济总量和质量都有显著提高。河北省产业结构调整对实际经济增长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但面对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河北产业结构的调整仍滞后于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造成经济发展后劲不足。针对河北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及背景分析提出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关于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从京津冀农业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科技资金条件三方面,对京津冀农业生产要素差异进行分析,采用农业内部结构、农产品商品化程度、农业生产效率三指标对京津冀农业发展状况进行比较,得出结论是农业生产要素禀赋上的差异及互补性使京津冀区域农业协调发展成为必然。京津冀各方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产业优势,进行区域分工、合理定位,才能促进区域农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地带,其发展水平关系着整个华北地区经济的繁荣。由于法律政策、行政体制及传统观念、科学技术的束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结合该地区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现状,在分析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原因的基础上,提出打破区域束缚、加强合作、推进改善生态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以期推进京津冀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介绍小麦赤霉病的发病症状,对固镇县小麦赤霉病发生情况进行调查总结,并对发病原因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总结提出具体的防控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