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桑品种对桑疫病抗病性鉴定方法的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桑疫病是桑树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面广,危害严重,该病发生的轻重和流行的强度除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外,还与桑品种抗病性强弱有关。受桑疫病危害后,桑叶质量差,产量急剧下降,因此在生产上迫切要求提供抗病性强的高产优质桑品种。目前育种部门已把桑疫病列为育种的一项指标。但以往在桑品种的选育中,在抗病性鉴定上,仅依鉴定桑园中自然发病的观察、调查来确定,然而在鉴定点的选择上多数不一定在疫区进行,也很少有过人工接种,所以难能正确地反映桑品种的抗病性,为此有必要寻找比较准确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2.
不同桑品种对桑青枯病抗性鉴定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通过疫区栽植、水培投菌、土壤浇菌等接种法,对50多个桑品种进行桑青枯病抗病性鉴定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了不同桑品种间对桑青枯病的抗性有明显差异。结果,白皮大种、真杜子桑、育2号、湖桑39等4个具有较高的抗病能力的桑品种可作为育种材料,并可在生产上利用。 相似文献
3.
<正> 桑黄化型萎缩病发病与介体昆虫的密度、桑品种抗病性有密切关系,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本病的一项重要措施。为了选育抗病品种,曾应用大(?)诱发进行抗病力的鉴定,虽接近自然,但花费时间长,大面积鉴定困难。我们进行的试验证明,应用生物性抗病鉴定——病芽套接及菱绞叶蝉接种是一种简便快速的鉴定方法。现将试验情况简报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桑品种:1986年由本所桑品资组提供108份桑品种穗条,1987年春季在江苏省吴江县桑苗圃进行嫁接繁殖供试品种。 相似文献
4.
对桑种质资源进行抗桑疫病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采用人工接种法对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桑种质资源圃保存的201份桑种质进行对桑疫病抗性鉴定,初步选拔出高抗种质29份,中抗种质42份,感病种质130份。 相似文献
5.
7个新桑品种的生物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长期以来,吴江市的桑树品种一直以湖桑32号为主,实践证明,桑品种的限制已成为我市蚕桑生产持续发展的“瓶颈”。为了推广产量、质量和主要抗性优于湖桑32号的替代品种,从1999年开始我们引进了农桑12、14号等多对新品种,建立品比园区,进行筛选试验。2002年春蚕期开展了生物鉴定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6.
7.
1989、1990年两年来,参试的14个现行及资源桑品种,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抗性反应所属品种如下:保坎61高抗;6031、塔桑、768-1、育2号、雅安3号抗;新一之濑、南1号、会东5号感;湖桑32、充场、名山6号中感;曲桑、石棉30号高感。 相似文献
8.
在桑疫病防治中,除了筛选药物和选育抗病桑品种以外,对通过施用多种植物必须元素的复合肥来提高营养水平。增强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这是抗病防病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目前,在桑疫病(即细菌病),尚无良策的情况下,这是一项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1986~1989年对154份经济性状较好的桑树种质资源进行了桑疫病抗病性鉴定。采用病区自然感病与人工接菌相结合的方法,以湖桑199、荷叶白、桐乡青分别作强、中、弱抗性的对照材料,根据病条(叶)率和病情指数与对照材料相比,确定抗性,抗性按六级分类。鉴定结果:在154份供鉴材料中,高抗(HR)材料有4份,强抗(R)材料有18份,中抗(MR)材料有53份,中感(MS)材料有50份,易感(S)材料有23份,高感(HS)材料有6份。 相似文献
10.
桑疫病属桑树芽叶病害,又称桑细菌病、烂头病等,是桑树的重要病害之一。分布在全国各植桑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在病害流行年份或流行地区暴发成灾,对蚕桑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为确保特庸镇蚕桑生产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蚕农收入,做好桑疫病的防控工作显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种植耐盐性强的桑树品种是土壤盐渍化地区生态修复的技术途径之一.选择桂桑优12、桂桑优62、抗青283×抗青10、桂桑5号、桂桑6号、桑特优2号共6个桑树品种的实生苗供试,将供试桑苗种植于质量浓度分别为0 g/L(CK)、2 g/L、4 g/L、6 g/L的NaCl溶液中,在历时28 d的盐胁迫试验期,每隔7d测定和统计各处理组桑苗的枝高、叶片数量、最大叶长、最大叶宽、受害叶片数量和枯死植株数量等,初步评价供试桑品种实生苗对盐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在不同浓度盐胁迫处理组桑苗生长均较好的桑树品种是桂桑优12和桑特优2号;桑苗受盐害指数和死亡率最低的桑树品种均是桂桑优12.试验结果提示,6个供试桑树品种中桂桑优12是耐盐性最强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桑干枯病是发生于桑树枝干部的常见病害,主要为害桑芽和一年生枝条,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北方寒冷地区时有发生。桑树感病后,轻的影响发芽率,重的造成局部或整枝枯死,直接影响桑叶质量和产量。通过总结桑干枯病的发生规律,调查为害症状及产生原因,采取合理措施进行预防和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蚕业科学》2020,(1)
为探究桑椹果腐病的发病原因,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从桑椹果腐病病果中分离得到一株真菌菌株,在PDA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可产生白色气生菌丝和紫色色素。根据显微观察结果,大型分生孢子较少,呈纺锤型或镰刀型,稍弯曲,向两端逐渐变尖,具有2~5个隔膜,大小(154~407)μm×(14~31)μm;小型分生孢子较多,一端尖细、一端钝圆,大小(33~95)μm×(20~38)μm,无隔膜或有1个隔膜。通过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形态观察,初步认为其为层出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利用真菌EF-1α基因和rDNA ITS通用引物进行PCR扩增,对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进一步确认桑椹果腐病的病原菌是层出镰刀菌。根据柯赫氏法则鉴定病原菌,发现层出镰刀菌对桑椹具有较强的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14.
桑青枯病致病性测定新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Ralstonia solanacearom引起的桑青枯病是我国桑树上非常严重的病害,有"桑瘟"之称,被广东和浙江等省列入省内植物检疫补充名单.广东最早于1968年有发生,一度发病严重.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评价我国桑树品种资源的食用价值,指导桑叶、桑椹的食用新产品开发,在对我国具有代表性的100份桑树品种资源的桑叶和桑椹进行营养品质、功能活性成分和加工特性鉴评的基础上,运用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法对与桑叶蔬菜、桑叶茶和桑果汁(酒)的营养品质相关的各项指标数据进行转化,综合评价各品种的食用价值,筛选出一批食用优势品种。其中,最适合桑叶茶制作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粤诱19、任抗1号、粤诱33、抗10、粤诱18、鄂诱1、69、抗11、北-4-1,最适合桑叶蔬菜开发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诱35、任抗1号、英沙3、抗锈3号、坪镇2、粤诱19、抗10、粤诱25、抗11、白沙2,最适合果汁(酒)加工的10个桑树品种是粤椹15号(大10,无籽)、粤椹2号、粤椹18号、粤椹29号、粤椹27号、粤椹26号、粤椹33号、粤椹16号、粤椹66号、粤椹38号。目前种植面积较大的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桑树品种有适合果汁(酒)开发的品种大10,适合开发桑叶茶和桑叶蔬菜的品种抗10。另还确定了一批具有食用开发价值的优势储备桑树种质资源,可作为以食用价值开发为导向的桑树新品种选育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为了选拔适合我国东北寒冷地区栽培的桑树品种,对北方地区保存、引进的15份桑树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了大面积生产鉴定试验。综合各品种的抗寒性和产量性状成绩,选拔出龙桑一号、辽鲁11号、桲椤桑3个性状较为突出的品种。3个品种在年均气温2.6℃、年均降雨量350 mm左右的干旱寒冷地区栽培,枯梢率分别为12.4%、21.3%、18.0%,桑叶产量分别达到10500、8700、11280 kg/hm2,具有抗寒性强、产叶量高的特点,适合作为东北寒冷地区养蚕用桑和生态经济林建设栽植的桑树品种。 相似文献
17.
桑叶是蚕桑生产的基础。单位桑园面积产叶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蚕茧产量和经济效益,引进和推广优良桑品种对提高桑叶产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海宁市在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农科院蚕桑研究所的支持下,于2002年在周王庙镇建立面积为2255m^2的桑品种资源圃,分属2家农户.分批引进种植近年来国内科研单位育成的桑树新品种35个。栽植密度为667m^2栽800株,每个品种52株,未设置重复,中干偏低养成,统一各品种的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桑园管理措施。通过对第一批栽植的20个桑品种(品系)成林后2006—2008年连续3年的调查对比,初步掌握了各品种的生物学特性、产质量和抗性等基本特点,筛选出综合性状优良的3个桑品种,供各地在选择桑品种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山东省桑树细菌性疫病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山东省已调查的 16个市 (县 )均有桑树细菌性疫病发生 ,病害主要有黑枯、枝裂、缩叶和叶斑 4种症状。每年 5月底至 6月初开始表现症状 ,7~ 8月份为发病盛期 ,发病率一般为 5 %~ 10 % ,重者可达 4 0 %以上。对病害症状、培养性状、致病性测定、生理生化特性的鉴定结果表明 ,山东省的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绝大多数属丁香假单胞杆菌桑树致病变种 (Pseudomonassyringaepv .mori)生物型Ⅴ。疫病病原菌可随病残体在自然表土、灭菌土壤、自然土层 10cm深处以及桑树上越冬 ,存活到翌年 5~ 6月份。室内药效测定表明 ,70 %百菌清、卡那霉素和农用链霉素对桑树细菌性疫病病原菌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田间防治试验以 30 %琥胶肥酸铜悬浮剂的效果最好 ,达85 0 % ,其次为农用链霉素 ,防治效果达 4 5 %以上。 相似文献
19.
不同果桑品种的桑椹酿酒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促进果桑品种的选育研究,采用17个果桑品种的桑椹进行了酿酒试验,分析了桑椹原汁和成酒的理化指标。不同品种桑椹原汁的理化指标存在较大差异。原汁糖度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糖酸比值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51、粤椹36和粤椹74;花青素含量较高的3个品种依次为粤椹74、粤椹34、粤椹19。将各品种桑椹榨汁后添加15%蔗糖发酵,发酵后各品种桑椹酒的残糖含量为0.00~1.20 g/L;总酸质量分数比发酵前下降12.5%~26.2%;花青素含量大幅度降低,损失率为71.4%~87.5%;乙醇体积分数为8.0%~10.9%,达10%以上的品种依次为粤椹大10、粤椹36、粤椹74和粤椹6;高级醇含量为0.24~0.52 g/L;总挥发酯含量为0.050~0.131 g/L;甘油质量分数为1.19%~1.64%。综合分析试验结果,初步筛选出粤椹大10、粤椹36和粤椹74作为较适宜酿酒品种,其中以粤椹74为最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