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利人 《福建茶叶》2010,32(11):52-56
由台商李瑞河创办的、全球第一所茶业高校漳州天福茶学院应运而生,蓬勃发展,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茶经》到茶学院,这是历史的跨越;从古代茶圣陆羽到现代世界茶王李瑞河,这是历史的选择;从茶习所、茶学系到茶业高校,这是历史的提升;从广东的黄埔军校到闽南漳浦的茶业黄埔,两岸携手育英才,这是历史的融合。  相似文献   

2.
谢恒铨  陈德怀 《茶叶科学技术》2001,(4):F003-F003,40
应李瑞河先生之邀,10月29日至31日由副县长雷仕庆带队,县农办主任陈建锋、农业局局长卓文禧、茶技中心主任谢恒铨及茶叶技术专家组成一行7人,赴漳浦天福集团总部洽谈招商引资。在天福集团总裁助理林伯琪先生的陪同下,参观了天福茶庄、天福茶博院、天福茶叶科技园、天福观光茶园、天仁茶食品加工厂、乌龙茶加工、包装车间、漳诏高速公路漳浦互通口旅游休闲服务区休闲茶场等投资项目点。通过参观学习,开阔了视野,看到了发展茶叶产业的前景,增强了信心。从中得到了不少启示:启示一:重人才、投巨资、高标准。天福集团总裁李瑞河先生祖…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焙功     
"焙茶手艺到了家,一年银子不愁花"。就凭这句流传在武夷山茶人中的顺口溜,足见焙茶这道工序的重要性。做武夷乌龙茶,其工序是复杂严谨的。武夷茶保持了乌龙茶一千多年来传统的焙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天福杯海峡两岸名茶邀请赛11月下旬在漳州科技学院举行,100多位台湾茶农跨海前来赛茶。结果于日前揭晓:台湾茶农林勇、闽南茶农刘火城、武夷山茶农钟雪凤、张英超的参赛茶样分获高山乌龙茶组、铁观音组、红茶组、大红袍组第一名。另有4位茶农分别获得第二名,4位茶农分别获得第三名,41位茶农分别获得优质奖。天福董事局主席李瑞河、漳浦县县长苏孝道等人为之颁发证书、奖匾。  相似文献   

5.
<正>自古以来,中国茶叶随着丝绸之路传到欧洲,逐渐风靡世界,与丝绸、瓷器等,被认为是共结和平、友谊、合作的纽带。在外交场合,习近平主席也多次与外国领导人一同"茶叙",共话友好未来。1月12~15日,他先是和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以茶会友;接着访问瑞士,又和夫人彭丽媛一起,与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夫妇,边坐火车边品茶畅谈。习近平主席与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品茶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  相似文献   

6.
<正>9月29日,为期2天的首届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挑战赛在全国首个乌龙茶质量安全示范区福建安溪县虎邱镇的石山村落幕。来自该县各产茶乡镇及安溪茶校的24名制茶能手,与虎邱镇石山村24名制茶能手结对竞技。或摇、或炒、或揉,制茶高手们妙手频施,将传统制茶技艺演绎得风生水起,茶香盈室,炒制一份份醇厚优雅的"观音韵"。最终,来自安溪蓝田乡的徐宝忠与他的石山村搭档高树荣获本次挑战赛冠军。和以往赛事不同的是,此次安溪铁观音制茶大赛要求"重摇青重发酵"。大赛评委、国家级非遗乌龙茶(铁观音)制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黄棪和铁观音2~4叶中或大开面秋季新梢为供试鲜叶,比较了"晒青做青"、"揉捻造型"和"干燥焙火"工艺对闽南乌龙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轻晒轻摇"茶样汤呈黄绿,"重晒重摇"略显橙黄;半球形茶样较条形茶滋味更浓;"足火慢焙"茶样汤香尚清,滋味变淡。铁观音品种以"重晒重摇-直接烘干"的半球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黄棪品种则以"轻晒轻摇-直接烘干"的条形乌龙茶制法品质最优。各乌龙茶样品主要生化成分含量存在品种区分,但同一品种茶样并无明显工艺差别。由此可见,感官鉴定能更为直观地反映制茶工艺对乌龙茶品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清香型"乌龙茶与"浓香型"乌龙茶之比较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冯廷佺 《中国茶叶》2005,27(5):18-19
乌龙茶,是我国六大茶类之一,有"中国特种茶"之称.历史上,乌龙茶消费地区主要集中在闽北、闽南,广东潮州、汕头和我国台湾地区.与之相应适销的乌龙茶花色品种有: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凤凰单枞、冻顶乌龙.自从台资茶叶企业进入内地以来,市场上出现了以内地乌龙茶品种茶树鲜叶为原料,利用我国台湾茶机和初制技术生产的乌龙茶,其香气较传统乌龙茶清香,业界称之为"清香型"乌龙茶.  相似文献   

9.
福建乌龙茶是福建出口的乌龙茶产品的总称,包括闽北乌龙茶、闽南乌龙茶以及以品种名称命名的福建所有乌龙茶。我省最早出口的茶叶称武夷茶,至鸦片战争(1840年)以后,随着武夷茶大量出口,才有乌龙茶之名。乌龙茶名称的前身称“乌余”,又称“青茶”。“青茶”原先是指乌龙茶的在制  相似文献   

10.
《茶世界》2017,(9)
<正>武夷山是我国江南著名的茶叶产区,是世界乌龙茶和红茶的发源地,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鼻祖,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以"香、清、甘、活"而著称,已有1000多年历史,以独具岩韵而享誉中外。近些年来,武夷山市紧紧围绕"控制总量、提升质量、扩大产业链、提高附加值"的产业发展思路,初步探索出一条"以旅促茶、以茶兴旅、茶旅融合"品牌联动的山区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1.
《福建茶叶》2015,(2):58
<正>4月23日,经安溪县民政部门核准,安溪乌龙茶研究会正式成立。并在安溪城厢茶博汇举行"安溪乌龙茶研究会揭牌仪式暨安溪乌龙茶与传统文化发展论坛"。福建省茶叶学会等单位闻讯后发支加信表示祝贺,希望今后加强交流与合作。为发展乌龙茶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2.
乌龙茶起源于福建,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乌龙茶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溯源福建建瓯的北苑茶,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已产制龙凤茶,宋真宗(998年)以后改制小团茶,成为驰名天下的龙团凤饼;武夷茶是继北苑茶而发展的。到了明朝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罢造龙团改制散茶,制法也相应改革,品质不断提高,誉满天下。乌龙茶是沿袭武夷岩茶的制法,而武夷岩茶又与北苑龙团的原料、采制方法相近似。乌龙茶具有自然的花香与醇厚的滋味,而且对人体具有一系列显著的保健功效,因而受到国内外人民的喜爱。乌龙茶的历史悠久,历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过程中总结出一套精湛的传统加工工艺;历代的文人、墨客也为此挥毫写就了璀灿的茶文化,本文拟简述乌龙茶的发展历史与茶文化。  相似文献   

13.
由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承担的省科委重点课题"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中间试验,于8月21-22日在安溪县由省科委主持通过省级鉴定.乌龙茶是我省出口创汇的大宗土特产品,传统加工方法工艺复杂,劳动强度大,易受不良气候影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靠天吃饭"、"看青做茶"的被动局面."乌龙茶做青工艺与设备研究"课题由张天福高级  相似文献   

14.
乌龙茶传统做青与现代做青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龙茶优异的品质风格,兼具绿茶香气之高及红茶茶汤之醇,在全国掀起了乌龙茶品鉴风暴。而乌龙茶的优异品质风格,主要在做青工序中形成。根据不同的加工工艺,又区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具有不同特点的茶,本文主要讲述了传统乌龙茶与现代新型乌龙茶加工过程中做青的主要技术要求和要点,并做了比较。  相似文献   

15.
漳台茶缘     
黄艺辉 《福建茶叶》2010,32(10):60-61
<正>漳州是福建省重要产茶区之一,年产乌龙茶占全国乌龙茶总量的四分之一。乌龙茶源自福建,而台湾产茶的历史至今约200多年,品种和加工技术都是从福建传入的。据华安县志记载,清朝时期茶烘(华丰)经营的茶行产品销往苏、杭、广、台、南洋等地,并有制茶工人到台湾传授制茶技术。如今,台湾民众中60%以上有饮茶  相似文献   

16.
乌龙茶是六大类茶中的清茶,在乌龙茶中,依照香型能进行有效划分,主要有清香型、陈香型、浓香型。清香型乌龙茶其外形以及香气与传统乌龙茶具有较大差异,其表现特征为干茶绿、叶底绿、汤色绿,外形主要是半球形、球形,充分冲泡之后在杯中会展示出花蕾造型,香气较为持久。茶汤色明亮度较高,回味甘甜,叶底柔软。口味清爽,适宜刮油脂。本文对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进行探析,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陆廷灿,清代嘉定南翔文人,是《续茶经》的作者,享有"茶仙"美誉。他曾在敝人家乡福建省崇安县(武夷山市前名)任知县六年。他极为赏识武夷山水和武夷茶,编写的《续茶经》的想法就在此时萌生的。书中多处载记到武夷山佳茗。作为茶叶世家后人,我十分感激、敬重于他。至于本人这次应邀到南翔镇参加"陆廷灿研讨会"的原由,说来话长。那是9月13日,茶友林振华带来一对上海夫妇。先生楼耀福清癯睿智,爽朗健谈,出有多部著作,涉足面  相似文献   

18.
乌龙茶是我国的六大茶类之一,具有独特的品质特征和保健功效,乌龙茶入菜,不但丰富了饮食菜谱,增添了生活情趣,更发挥了茶的保健养生功能,弘扬了我国的茶文化和饮食文化。本文探讨了乌龙茶的特点、乌龙茶在烹饪中的作用、烹饪原则、乌龙茶入菜的方法,并列举了两个乌龙茶菜肴的制作实例,以期为茶菜的推广与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茶业的发展,关键在体制。实行何种经营体制,直接关系到市场的拓展和生产的发展。走集团化、产业化、规模化发展之路是福建乌龙茶乃至中国乌龙茶的根本出路。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笔者的粗浅看法。一、福建乌龙茶的优势与问题福建乌龙茶是福建特色茶叶中之特色,闽南的安溪铁观音和闽北的武夷岩茶久负盛名,驰名中外。福建乌龙茶,无论是产量、质量、价格、市场还是创汇都具有较大的优势。其主要特点表现在四个集中:一是产地集中。1996年福建省马龙茶产量4.8万吨,占全国乌龙茶总产量5.5万吨的87.27%,其中闽南茶区约2.5万吨,占全省乌…  相似文献   

20.
浅析我省台式乌龙茶生产工艺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龙茶创始于福建,主要产区分布于福建、广东和台湾。近十余年来台湾茶叶企业家主要在闽粤投资兴茶,开发乌龙茶生产。台商在福建投资的自产自销型、自产兼收购型、纯收购型以及茶叶产销与茶机经营结合型的茶业企业,从2000年的20家发展到现在的40多家,生产台式乌龙茶的福建内资企业有2家。这些企业引进了台湾乌龙茶先进加工技术和设备,促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