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5月8日至9日,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在宁波开元大酒店举行。本届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厅、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并组成"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委员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任主任委员单位。  相似文献   

2.
《中国茶叶》2014,(2):43-44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之一,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经批准,现已永久落户宁波。为做好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组织机构本次评比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成立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委员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任主任委员单位。二、评比宗旨搭建中国名优优绿茶品牌建设平台,加强技术交流,促进绿茶品质提高。  相似文献   

3.
正各有关单位:2016年5月3~4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成功举行。本届评比共有来自全国18个省(市、区)的374个有效茶样参评,评比委员会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华全国供销合  相似文献   

4.
《中国茶叶》2012,(7):39-40
5月8日至9日,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在宁波举行。本届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厅、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并组成"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委员  相似文献   

5.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我国绿茶领域内规模大、参评地区和茶样多、具有权威性的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并授权永久落户宁波,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办,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七届。通过举办"中绿杯"评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绿茶生产加工水平的提高,为一批名优绿茶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参与"中绿杯"评比获奖已成为获取市场认可的"金名片"。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关于举  相似文献   

6.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我国绿茶领域内规模大、参评地区和茶样多、具有权威性的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主办,并授权永久落户宁波,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办,自2004年起已经连续举办七届。通过举办"中绿杯"评比活动,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绿茶生产加工水平的提高,为一批名优绿茶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参与"中绿杯"评比获奖已成为获取市场认可的"金名片"。根据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关于举  相似文献   

7.
《茶世界》2016,(5)
正5月3日至4日,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茶绿茶评比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成功举行。本届评比活动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委员会具体承办。共有来自浙江、福建、贵州、湖南、湖北、四川、江苏、河南、安徽、江西、陕西、海南、云南、广西、甘肃等名优绿茶主产省区的374个茶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近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办的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上,由江西遂川县汤湖玉山茶叶专业合作社选送的狗牯脑绿茶荣获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金奖。该县另外一家茶企——遂川县安村茶厂选送的狗牯脑绿茶也获得了银奖。据悉,"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目前我国绿茶领域内规模最大、参评地区和茶样最多的评比活动,至今已经  相似文献   

9.
正第九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宁波市林业局、宁波市供销社、宁波茶文化促进会承办。拟定于2018年4月29日至5月1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叶》2014,(3):43-44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之一,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六届,经批准,现已永久落户宁波。为做好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1.
《茶世界》2016,(12)
正5月3日至4日,第八届"中绿杯"中国名优茶绿茶评比活动在浙江省宁波市成功举行。本届评比活动是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宁波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名茶专业委员会、中绿杯名优绿茶评比委员会具体承办。5月5日晚,由中国文化院、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八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开幕式在甬隆重举办。5月5日,全国食品生产监管制度建设边销茶风险排查及监管措施研讨会在浙江宁波胜利召开。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王庆常务副会长、宁波市人民政府林静国副市长、国家食药监总局聂大可处长、卫生计生委高彦辉处长等领导,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全国14个省(市、自治区)的80余位边销茶企业代表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12.
《茶世界》2008,(6)
春意盎然,名茶飘香。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在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期间揭晓。由浙江、江苏、福建、贵州、云南、四川、重庆、湖北、安徽、江西、广西等省送达茶样314个,经来自全国各地9位专家认真细致、公平公正的评审,评出金奖70个,银奖71个,优质奖51个。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任主任单位,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学会等单位共同举办。2010年将继续在宁波举行第五届中绿杯评比活动。  相似文献   

13.
《茶叶》2012,38(1):70-70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经批准,现已永久落户宁波。为做好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叶》2012,(3):1-1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与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同期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经批准,现已永久落户宁波。为做好第六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5.
正本刊讯由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省农业厅和宁波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第七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最近在宁波揭晓。参加此次绿茶评比的有浙江、福建、贵州、河南、四川、湖南、湖北、广西、广东、安徽、云南、陕西、江西、山东、江苏等全国15个省选送的茶样382个,其中有效茶样376个,刷新历届记录,比2005年首届"中绿杯"评比茶样100余个多了2倍以上。其中外省样茶260个、省内样茶122个、宁波本地样茶75个。西湖龙井、安吉白茶、都匀毛尖、信阳毛尖等知名绿茶品牌参与角逐。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中国茶叶学会、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自去年10月,贵州凤冈县龙江茶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龙江春芽”在北京第二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获银质奖杯,并以5800元/500克的高价成功拍卖。今年4月下旬,在第三“届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上,该公司选送的龙江毛峰”又添殊荣,喜“获中绿杯”银奖。据了解,在第三届中国宁波国际茶文化节活动之一的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中,浙江、云南、福建、浙江、四川、贵州等十多个产茶省的茶叶生产企业参加评比,共收到茶样207种,是参评数量最多的一届。在为期两天的评比中,来自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等单位的7位专家…  相似文献   

17.
《茶世界》2012,(4)
正各有关单位:"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是中国绿茶领域内最高级别、最具权威的评比活动,与中国宁波际茶文化节同期举行,至今已连续举办五届,经批准,现已永久落户宁波。  相似文献   

18.
2009年4月24日,由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2009"恒天杯"全国名优绿茶评比活动正式开评,为"中国茶都—信阳第十七届茶文化节"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宁波茶文化促进会第三届会员大会于2012年12月17日举行,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郭正伟担任新一届理事会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徐鸿道、宁波市副市长马卫光到会祝贺。宁波茶文化促进会成立于2003年8月,每5年一届。上届理事会自2008年以来,紧密配合政府中心工作,全力协办中国国际茶文化节,创新茶文化活动。五年中协助市政府有关主管部门办好三届国际茶文化节和"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展示宁波茶产业,弘扬宁波茶文化。如今,中国国际茶文化节和"中绿杯"中国名优绿茶评比已经成为国内绿茶评比深  相似文献   

20.
《茶世界》2020,(7)
正7月,第十届"中绿杯"名优绿茶质量推选活动如约而至,这是我国茶叶行业领域规模最大、最具权威、影响力最大的绿茶产品质量专项推选技术交流活动。始于2005年的中绿杯,目前已经连续举办了十届,旨在有效促进我国绿茶生产加工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提升,持续助力绿茶产业高质量发展。本届活动共收到546个来自全国数十个省市和416家企业的有效参赛样品,堪称"中绿杯"举办以来最大规模。7月7日晚,推选结果通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官方微信平台正式对外发布,共有354款茶样榜上有名,具体包括特金奖83个、金奖121个、银奖150个。根据当前新冠疫情常态化防控要求,此次"中绿杯"创新采用"京甬"两地同时设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