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快速获得转Hu-IFN-a基因抗病草鱼纯系,从转Hu-IFN-a基因草鱼中,挑选9尾高表达水平的雌鱼作为亲本,经人工雌核发育,得到子一代水花89尾,与普通草鱼的雌核发育结果相比,两者孵化率差异不显著,但畸形率前者比后者高.从雌核发育子一代鱼苗中随机选取45尾鱼苗投喂含甲基睾丸素的饲料,进行生理转雄性试验,获得生理转雄性鱼苗21尾.  相似文献   

2.
为了分析外源基因在转基因鱼F1中的遗传特征和规律,采用PCR检测技术对Hu-IFN-α基因在转基因草鱼及其杂交F1,雌核发育F1中的遗传表达情况进行检测.检测结果为:对1120尾转基因草鱼的PCR阳性检测,检出率为60%;258尾转基因草鱼杂交F1,阳性检测率为53.8%;36尾转基因草鱼雌核发育F1,阳性率为91.7%,说明Hu-IFN-α基因成功导入草鱼中,并能遗传给F1.  相似文献   

3.
为探明人α-干扰素在转Hu-IFN-α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水平,以转Hu-IFN-α基因草鱼F1群体为材料,随机抽取332尾鱼分离其血清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F1代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F1代表达率为52.1%,表达水平偏低,其表达水平受外界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转hu-IFN-α基因草鱼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先进的人体血液测定仪,测定了转hu-IFN-α基因草鱼和普通草鱼血液的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转h-IFN-α基因草鱼与普通草鱼血指标值(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之间没有明显差异,但血浆生化指标中白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比值转基因鱼高于普通草鱼,在转基因组内,血常规的歧值较高,说明转基因在个体中可能存在着不同的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5.
人α-干扰素基因在转基因草鱼中的表达   总被引:12,自引:6,他引:12  
为提高草鱼对出血病的抗性,采用显微注射法,将克隆在鲤β-肌动蛋白基因启动子下游的人α-干扰素基因转移到草鱼受精卵中,获得了大量转基因个体。抽取转基因鱼血浆,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了转基因草鱼中人α-干扰素基因的表达情况。从672尾转基因草鱼中检测出158尾有α-干扰素的表达,阳性率为23.51%,其中表达水平最高个体血浆中α-干扰素质量浓度为1450pg/mL。基因表达量随季节和个体发育时期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6.
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饲喂大鼠的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的食用安全性,以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肉糜饲喂大鼠,在30d内对试验鼠进行了临床观察,试验结束时,对试验鼠进行了血液学检测、解剖学观察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饲喂转人-α干扰素基因草鱼肉糜的大鼠临床表现正常,血液学指标,解剖学形态和重要器官功能组织学图像与对照组动物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7.
人工雌核发育草鱼性腺早期发育状况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了人工雌核发育草鱼性腺的早期发育情况。所检查的草鱼都是雌鱼,大部分性腺发育正常,少数性腺数发育畸形或发育迟缓。  相似文献   

8.
转Hu-IFN-α基因草鱼的分子验证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人α-干扰素抗病基因转移到草鱼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群体,通过PCR及Southern杂交对转基因草鱼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以进一步验证外源人α-干扰素是否整合入草鱼基因组.结果表明,外源人α-干扰素抗病基因已整合人草鱼基因组中.采用腹腔注射法,对转基因鱼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接种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鱼比对照组的抗病毒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转Hu—IFN—α仅基因草鱼的分子验证及抗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显微注射法将人α-干扰素抗病基因转移到草鱼受精卵中,获得转基因群体,通过PCR及Southern杂交对转基因草鱼进行分子水平的检测,以进一步验证外源人α-干扰素是否整合入草鱼基因组。结果表明,外源人α-干扰素抗病基因已整合入草鱼基因组中,采用腹腔注射法,对转基因鱼进行草鱼出血病病毒接种攻毒试验,结果显示转基因草鱼比对照组的抗病毒能力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0.
草鱼母源免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酚灭活的柱状嗜纤维菌对草鱼雌亲鱼每月注射1次,连续注射7次。通过检测草鱼雌亲鱼血液中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血清中凝集抗体效价、受精卵和鱼苗中凝集抗体效价,首先证明了草鱼雌亲鱼对免疫原能产生较强的免疫应答,其凝集抗体可以通过受精卵而传递给仔代,而且这种凝集抗体能在孵化后的鱼苗体内持续存在27d以上。然而,用活菌对174日龄的鱼种攻毒的试验结果表明,免疫组与对照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3.
草鱼MHCⅡα基因cDNA的克隆与组织表达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方法,获得1007bp草鱼MHCⅡα基因全长eDNA片段,序列包括717bp的开放阅读框、34bp的5’端非编码区以及256bp的3’端非编码区.氨基酸序列比对和同源性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草鱼MHCⅡα与鲤鱼MHCⅡα相似性最高,为79%,与斑马鱼的相似性为75%,与人的相似性最低,为34%.RT-PCR组织表达分析,MHCⅡα基因在正常草鱼组织中除了肌肉中没有扩增出MHCⅡα基因转录本外,在所检测的其他组织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脾脏、头肾有较强的表达,血液有中等程度的表达,肝脏、眼与肌肉相对表达较弱.  相似文献   

14.
用紫外线灭活红鲫Carassius auratusvar. red精子,诱导建鲤Cyprinus carpiovar. jian进行人工雌核发育,共获得241尾雌核发育子一代鱼。经形态特征初步分类后,取10尾进行RAPD分析,以鉴别雌核发育鱼。用筛选的10种随机引物,均可扩增出建鲤和红鲫的特征条带。扩增结果发现:部分子一代仅出现建鲤特征条带,未发现红鲫特征条带,为雌核发育鱼;部分子一代既有建鲤特征条带,也出现红鲫特征条带,为鲤、鲫杂交鱼。本试验结果表明,采用RAPD技术可高效、准确地鉴别出异源精子诱导的雌核发育鱼。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中国草鱼和泰国草鱼分别在常规的尼罗罗非鱼,鲤鱼和黑鱼混养体系中养殖7个月,比较两者对牧草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草鱼与泰国草鱼相比,无论是每尾体重,还是每尾体长,平均每尾日增重都有明显优势(P<0.05),而且,放养3个月后,中国草鱼每尾体重和每尾日增重均极显著地优于泰国草鱼(P<0.01),中国草鱼和泰国草鱼的年产量分别为2186kg/hm^2,1233kg/hm^2。中国草鱼的成活  相似文献   

16.
一、草鱼鱼种培育及饲料组合 在4~5月用一口塘放水花苗,经20天鱼苗长至每公斤2000~2400尾时开始分塘,每亩放养每公斤3000尾的鱼苗1万~1.5万尾,饲养水平高的放养2.5万~3万尾。出鱼规格分为50~150克和150~350克两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草鱼(Ctenopharyngodonidella)和泰国草鱼(Puntiusgonionotus)分别在常规的尼罗罗非鱼(Orechromis,niloticus)、鲤鱼(Cyprinuscarpio)和黑鱼(Channastriata)混养体系中养殖7个月,比较两者对牧草(Brachiariamutica)的利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中国草鱼与泰国草鱼相比,无论是每尾体重,还是每尾体长、平均每尾日增重都有明显优势(P<0.05).而且,放养3个月后,中国草鱼每尾体重和每尾日增重均极显著地优于泰国草鱼(P<0.01).中国草鱼和泰国草鱼的年产量分别为2186kg/hm ̄2,1233kg/hm ̄2.中国草鱼的成活率比泰国草鱼低,两者分别为38%和86%。  相似文献   

18.
草鱼、鲢、鳙秋繁及其对次年春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年秋催产草鱼、鲂、鲢、鳙亲鱼256组,共获鱼苗5040万尾。平均催产率78.2%,受精率71.9%,孵化率75.4%。秋繁鱼苗当年可育成10cm以上鲢、鳙鱼种和8cm以上草鱼、鲂鱼种。鱼苗到鱼种成活率为37.2%。秋繁亲鱼次年春繁催产率、受精率和孵化率基本不受影响,产卵量比往年未秋繁者低6.8%~9.6%,卵径、卵粒重和鱼苗体长等无显著差异。草鱼、鲢、鳙卵母细胞发育不同步,春繁后经60天左右强化培育,卵巢中未成熟的卵母细胞可发育成熟。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草鱼不同肠段微生物结构以及草鱼不同发育阶段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试验分2个部分进行,第一部分:试验选取24月龄生理状况良好的草鱼8尾,用MS-222对其深度麻醉,收集草鱼前肠、中肠、后肠段内容物进行DNA提取和16S rRNA基因测序;第二部分:从浙江省衢州市开化县一典型的开化清水鱼养殖基地购买不同月龄(1、7、15、24月龄)的健康草鱼各25尾,为了保证足够的样本量和最大限度降低个体差异,每5尾鱼的后肠段内容物混合为一个样本。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不同月龄草鱼肠道菌群的分布和变化。结果显示:1)Alpha多样性表明,草鱼的后肠段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段(P<0.05);Beta多样性表明,后肠段的微生物群落与前肠段和中肠段存在显著差异(P<0.05)。2)热图(Heatmap)显示,罗斯氏菌属(Ralstonia)是前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砷氧化菌(Aliihoeflea)是中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纤发鞘丝蓝细菌属(Leptolyngbya)和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是后肠段的主要优势菌属。3)从1到24月龄,草鱼...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草鱼摄食蚕豆后免疫功能变化及转投30 d人工饲料后免疫增强效果,在草鱼摄食蚕豆30、60、90、120及150 d(转投饲料30 d)时,检测肠道、头肾、肝脏等器官超微结构及C-type lysozyme、IFN-I、TNF-α等免疫基因表达变化。结果表明:1)饲喂单一饲料蚕豆的草鱼,其肠道、头肾、肝脏等3个重要免疫器官受到严重损伤,转投饲料30 d后其病变并未显著好转;2)免疫基因C-type lysozyme、IFN-I、TNF-α、IgM和MHC-I的表达在30~120 d均被抑制,转投饲料30 d后,头肾中C-type lysozyme、IL-1β、IFN-I、IgM、MHC-I以及肝脏中IL-1β、TNF-α、IFN-I、IgM、MHC-I的表达量有所增加。综上,草鱼摄食蚕豆后其免疫功能受到显著抑制,而转投30 d饲料对脆肉鲩的免疫机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