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临蚕11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蚕豆研究中心与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通过穿梭育种方法杂交选育的春蚕豆新品种,原代号3416-1。该品种是国内育成的首个绿子叶春蚕豆新品种,具有早熟优质、子叶翠绿、特色明显、商品性好、蛋白质高、品质优良、抗根腐病等特点。2015年1月通过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证号:甘认豆2015004。  相似文献   

2.
临蚕9号是临夏州农科所以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其F1代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采用有性杂交和系谱选育法,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优质、高产、耐旱、抗逆性强等特点,株高125cm左右,单株荚数10~18个,每荚2~3粒,单株粒数20~40粒,生育期125d左右;含粗蛋白30.61%,赖氨酸1.15%,淀粉54.66%,粗脂肪1.168%,单宁0.577%;2008~2009年参加甘肃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5221.65kg/hm2,比临蚕5号增产11.73%,适宜在甘肃省蚕豆产区及国内同类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临蚕8号是甘肃省临夏州农科院以英175为母本,以优质抗病品种荷兰168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春蚕豆新品种,2009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审(认)定编号:甘认豆2009002。该品种粒大饱满,色泽亮白,抗性强,熟期适中,产量高,品质优良,适宜在甘肃省高寒阴湿区及国内其他春蚕豆产区种植。临蚕8号商品性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广大种植户和加工商的青睐,种植规模逐步增大。但是产量和品质与种子质量有很大的直接关系,为了进一步增大种植面积,充分发挥临蚕8号高产优质的种质资源优势,在多年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高产繁种技术,以指导生产。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蚕豆种植大国,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蚕豆是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的主要粮食和经济作物,也是当地特色农作物之一,常年播种面积在65万hm2左右.临夏州是甘肃省的优质蚕豆主产区,也是全国四大名优蚕豆生产地之一.蚕豆一直是当地出口创汇的主要名、优、特农产品,也是近年来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种植业收入的重要作物.临夏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交汇地带,高寒阴湿的地理环境特别适宜蚕豆种植,生产的蚕豆粒大色白、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且富含人体所需的8种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病虫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蚕豆退化严重,产量和品质均有较大的下降.  相似文献   

5.
品种来源该品种系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1986年从张掖农校提供的加拿大321蚕豆中选择获得的稳定变异群体。原代号加拿大321-l。1998年1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15次全委扩大会议审定通过。特征特性:幼苗直立,茎紫色。叶片浅绿,长卵型。株型紧凑,有效分校1.7个左右,茎粗0.gcm,株高56~13Ocm。花浅紫色,始荚高度20cm左右.荚形长弯、株荚数9个左右,荚长llcm,荚粒数3~4数。大粒型,色鲜白,种脐黑色。百粒重15Og.鼓粒速度快.淀粉含量4818%,粗蛋白2巳04%,粗脂肪1.36%,赖氨酸2.04%,灰粉3.08%。生育期110天,…  相似文献   

6.
成胡 24 是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利用 2009 年引进意大利蚕豆资源 YDL 系统选育而成的蚕豆新品种,2021年通过农业农村部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该品种生长势旺,荚长、粒大、优质,中抗赤斑病、锈病,鲜荚产量高,适宜在四川平坝、丘陵不同台位秋季种植。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临夏蚕豆生产、加工与销售情况,找出制约临夏地区蚕豆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对甘肃临夏州、江苏南通市蚕豆生产与加工现状,以及上海江桥农产品批发市场蚕豆销售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比分析了甘肃省蚕豆种植与加工企业的生产、销售现状,并对临夏州蚕豆生产下滑原因、产业科研及政府导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政府为导向、树立品牌意识、加强新品种选育和蚕豆产品研发、大力发展鲜食蚕豆产业的建议,为西北地区蚕豆产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考察甘肃省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的优势条件和存在问题,综合评价优质专用小麦市场前景和需求,借鉴和参考发达国家和先进省市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验和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临夏州优质专用小麦产业化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蚕豆是青海省传统的出口创汇优势作物,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作物之一.青海蚕豆在国内外市场素有"青海大豆"之称,蚕豆的商品性直接影响青海省蚕豆的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问题,出口蚕豆等级以其籽粒大小进行划分,因此,大粒、高产就成为青海蚕豆新品种选育的第一大育种目标.  相似文献   

10.
慈溪大粒1号蚕豆大棚标准化生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菜用蚕豆既是城乡居民的佳肴,又是出口创汇的主要种类。由于受季节影响,鲜蚕豆供应期主要集中在5月份。根据多年的试验和实践,总结了一套菜用蚕豆慈溪大粒1号品种大棚促成栽培标准化生产技术。采用大棚促成栽培,鲜豆上市可提早20~30d;鲜豆产量达到22,500kg/hm2.,比露地栽培提高40%;病虫害减轻,商品性更好,一般大棚促成栽培经济效益比露地栽培可提高8倍左右。大棚促成栽培,宜选用健壮无病大粒蚕豆播种,播种期可适当提早,一般比露地栽培蚕豆可提早10~20d播种,以促进主茎多分枝,适宜密度为37,500株/hm2;当50%植株形成第一鹰爪荚,且植株复叶出现第7小叶后,择晴天中午打顶。要提早进行蚜虫的防治,加强肥水管理。在蚕豆开花结荚期放蜂授粉,可提高蚕豆的结实率。  相似文献   

11.
氮肥和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胶泥土和沙壤土两种土壤条件下,研究了5种氮肥用量和3种种植密度对蚕豆结瘤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蚕豆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结瘤能力差异较大,在氮肥施用量低于240kg/hm2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氮肥施用量有助于提高蚕豆的结瘤能力。蚕豆的行距从25cm增加到50cm,降低了种植在胶泥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却提高了种植在沙壤土上蚕豆的结瘤能力。同样,适量提高氮肥的施用量,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增加蚕豆的行距,促进蚕豆的生物量、有效荚数、子粒产量,降低了蚕豆的株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了筛选适宜春化栽培的鲜食蚕豆品种,并明确相应的播种时期。[方法]选用3个鲜食蚕豆品种(‘ZB-7’、‘ZB-9’和‘慈蚕一号’)、选择3个播种期(9月18日、9月23日、10月3日),开展春化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种和不同播期对鲜食蚕豆农艺性状、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鲜食蚕豆品种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和总产量无显著影响,而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有显著影响:“ZB-7”的3粒荚数和重量占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品种,“ZB-7”和“ZB-9”的早期产量显著高于“慈蚕一号”;不同播期对春化栽培蚕豆的单株荚数无显著影响,对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早期产量、总产量差异显著:9月18日播种的蚕豆3粒荚数和3粒荚重量占比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9月18日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早期产量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而9月23日播种的蚕豆总产量最高,显著高于10月3日播种的蚕豆。经产值测算,9月23日播种的‘ZB-9’蚕豆每公顷产值最高,达300333.87元,比10月3日播种的‘慈蚕一号’增146364.32元,增95.06%,差异达显著水平。 [结论]鲜食蚕豆春化栽培宜选择“ZB-9”在9月23日播种。  相似文献   

13.
蚕豆新品种临蚕9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蚕9号是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用临夏大蚕豆作母本、慈溪大白蚕作父本,其F.作母本、土耳其22-3作父本,经复合杂交选育而成的春蚕豆新品种.2011年1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认定,定名为临蚕9号.  相似文献   

14.
青海12号是青海省农林科学院作物所选育的粮菜兼用型蚕豆新品种,该品种通过多品种聚合杂交选育而成,于2005年通过青海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子粒大而均匀,丰产性及商品性好,商品率高,百粒重190~200g,是粮菜兼用蚕豆的优良搭配新品种,其干子粒性状符合美国和欧洲市场油炸蚕豆片标准要求。该品种的育成为青海省及我国西北地区同类生态区的蚕豆种植提供了新的技术依托,对促进甘肃省及西北地区的种植业结构调整,对扩大出口创汇、促进农村农民增收将发挥积极的作用,鉴于该品种特性和其无污染的优势符合当前无公害的要求,在国内外具有广阔的市场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5.
通蚕3号(原品系号为93009)是江苏沿江地区农科所以优质、大粒的蚕豆地方品种牛踏扁作母本,以高产多抗多荚的国家农作物2级优异种质启豆2号为父本,通过杂交获得杂交后代,再以其F2代为母本,以籽粒特别大的日本时蚕品种为父本,通过复合杂交和定向选育,把高蛋白、高粒重、高产量以及稳产性结合于一体,育成优质高产菜用蚕豆新品种通蚕3号,2001年12月经江苏省南通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邵扬 《中国种业》2020,(8):107-108
临夏回族自治州农业科学院以早熟和菜用广适性状为育种目标,采用传统系谱杂交育种技术,选育出粮菜兼用型春蚕豆新品种临蚕13号,2019年通过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登记号:GPD蚕豆(2019)620002)。该品种为中小籽粒,结荚多,商品性好,适宜做炒货,在甘肃省和政县、临夏县、康乐县高寒阴湿区和半干旱生态区的春蚕豆产区春季种植。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蚕豆鲜荚冷藏过程中的优势腐败菌种类及其致腐能力,对10 ℃下贮藏的蚕豆鲜荚进行腐败菌的分离筛选,通过形态学鉴定及16S rDNA和ITS序列分析,对蚕豆鲜荚的腐败菌进行鉴定;以菌落总数和蚕豆鲜荚感官评分为评价标准,分析优势腐败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蚕豆鲜荚在10 ℃下贮藏10 d时的腐败菌为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韩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koreensis)、水生拉恩菌(Rahnella aqua-tilis)、高山芽孢杆菌(Bacillus altitudinis)、枝胞属菌Cladosporium xanthochromaticum和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致腐能力由高至低依次为Pseudomonas koreensis>Pantoea agglomerans>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Rahnella aquatilis>Bacillus altitudinis>Cladosporium xanthochromaticum>Beauveria bassiana。综合比较,最终确定Pseudomonas koreensis和 Pantoea agglomerans为10 ℃贮藏下蚕豆鲜荚的优势腐败菌。以上研究将为蚕豆鲜荚生物保鲜技术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浅析蚕豆覆盖地膜的增产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省保山市的蚕豆大部分种植于山区和半山区,在山地应用地膜覆盖蚕豆栽培技术,即盖膜与不盖膜(同地块)比,盖膜蚕豆的株高、有效枝、有效荚、荚粒数、百粒重等经济指标明显增加,从而大幅度增加旱地蚕豆的产量. 1 盖膜对蚕豆生长环境的影响 1.1 提高土壤温度 蚕豆种植垄面覆盖地膜能提高土壤温度,由于地膜作用,土壤获得了辐射热,使垄面表土层温度升高,经过土粒的热量传递作用,使下层土壤温度逐渐得以提高.地膜又是热的不良导体,近地面空气的不流动,不能带走土壤中的热量,土壤温度就得以保持,便把热量储存在土壤内,减少了气化热的损失,相应提高了土壤的热容量,提高了地温,增加积温,测试结果,盖膜耕作层土壤0~15cm深范围内比不盖膜露地土壤温度高1.6~1.8℃,使土壤温度保证了蚕豆植株生长发育所需的热能量.  相似文献   

19.
临夏州玉米播种面积占粮播面积的1/3以上,玉米对临夏州粮食增产,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轮作倒茬,促进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发挥了巨大作用。临夏州气候和地理地貌条件特殊,海拔高、阴雨天气多、湿度大、低温寡照、有效积温不高,不良的气候条件要求该区在玉米生产中只能种植早熟玉米品种,而现阶段能在该区推广种植的早熟玉米品种极为短缺。选育出适宜临夏乃至甘肃省高寒阴湿(热量条件较差、无霜期较短)地区种植的高产、稳产、抗病玉米新品种,并进行大面积示范和推广,为临夏乃至甘肃省高寒阴湿地区玉米生产提供品种支持。甘肃省临夏州农业科学院选育的临早杂1号具有早熟、高产、稳产的特性,2011年通过临夏州科技局组织的技术鉴定,并于2012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品种审定并定名,审定编号为甘审玉2013003。  相似文献   

20.
彝豆1号系楚雄州农业科学研究推广所蚕豆课题组以凤豆一号为母本、天杂30为父本,杂交后经系谱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高抗锈病的蚕豆新品种;该品种具有株高、生育期适中、早熟、抗倒伏、高产稳产、商品性好、高抗锈病、低单宁含量等特点,是楚雄州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的蚕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