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沙地柏春季压条造林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促进沙地柏造林 ,根据塞罕坝机械林场的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 ,在春季对 1 5、2 0、2 5、30 cm4个长度段的沙地柏枝条进行了压条造林 ,催生愈合组织 ,夏季在不同立地类型的沙地上进行了移栽造林试验。结果表明 :沙地柏压条造林在枝条长度为 2 0 cm以上时 ,在草甸沙地、固定沙丘和阳坡山脚等不同立地条件下均能成活 ,适宜大面积推广造林。  相似文献   

2.
为促进榆林沙区唯一常绿灌木树种——沙地柏天然林更新恢复,选择半固定沙地、流动沙地和丘间地,进行了设置沙障和匍匐茎埋沙对沙地柏植株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的效果观察研究,结果为在试验的3种环境和2种技术条件下,不管是迎风坡、流沙坡的中部及下部,还是丘顶或沙梁,沙地柏都会产生不定根、萌发新枝,且生长正常,沙障规格和压条长度、压沙厚度不同不定根及新枝的数量和长度不同。建议在半固定和流动沙地设置规格为1.5 m×1.5 m或为2.0 m×2.0 m的沙障,匍匐茎压条时,以埋沙厚20~30 cm、压条长10~30 cm为宜。  相似文献   

3.
2005~2006年对兴安圆柏进行压条繁殖试验,压条前对枝条环切两圈,枝条生根效果最好,可以提高单株生根条数57%,而枝条最佳埋土厚度是20cm,单株平均生根数为30.2条;对枝条不同年龄压条生根条数进行比较,3a、6~8a生枝条均有较高的生根条数,与多年生枝条呈现极显著差异;草甸沙地、固定沙地、干旱阳坡3种立地条件下,枝条平均生根率也呈现极显著差异,生根条数顺序为草甸沙地>固定沙地>干旱阳坡。  相似文献   

4.
沙地柏(Sabina Valgaria Antaine)又称爬地柏、臭柏、叉子圆柏、新疆圆柏,柏科圆柏属,为匍匐常绿灌木,高100—120厘米,对气候条件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稍耐阴,常绿,枝条呈半匍匐状生长,是城市绿化、山区、沙地造林的优良灌木树种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干旱沙丘进行黄柳不同年龄枝条、不同枝条长度、不同埋条角度、不同造林时间、不同植被盖度的正交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春季用长度70cm的3龄枝条,在植被盖度15%以下的干旱沙丘上进行理条造林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沙地柏容器育苗技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柏因其特有的生物生态特性,在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沙地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在综合多方资料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沙地柏的形态特征,生物生态价值,并结合作者多年实践经验,着重介绍和研究了沙地柏容器苗繁育技术及其在固沙造林和园林绿化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采用不同浓度的萘乙酸进行不同时间处理沙地柏枝条,研究了沙地柏枝条生根效果。结果表明,以10-3处理5天生根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由于草原沙化、退化日趋严重,草原造林、治沙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通过锡盟境内的浑善达克沙地沙柳弓形压条治沙造林,加快草原沙地改造和利用,促进干旱地区的种树种草,发展畜牧业生产。  相似文献   

9.
沙地柏是优良的灌木树种,在造林绿化中用途广泛,利用沙地柏造林绿化,成本低、成活率高、成林快。榆林市沙地柏苗木储量大,建议在造林绿化中广泛应用沙地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外来5种沙生灌木和1种本地沙生植物进行栽培试验,筛选出适合该地区沙地造林的灌木4种:沙棘、黄柳、小叶锦鸡儿和兴安圆柏;沙地柏和紫穗槐不能露天越冬不适宜本地造林;兴安圆柏是本地濒危沙生灌木,应大量展开育种工作。  相似文献   

11.
沙地柏栽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地柏,俗称臭柏,常绿匍匐灌木,在陕西省神木县分布10万亩天然林,是优良的固沙、观赏植物,随着沙地柏育苗技术的突破,产苗量不断提高,为治沙造林、园林绿化提供了优质种苗,但在造林绿化中,由于未能很好的掌握沙地柏的造林技术,造林成活率较低,严重影响沙地柏的发展,在此介绍沙地柏造林中需掌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相似文献   

12.
沙地柏是锡盟常绿针叶乡土灌木树种,固沙保土性能较强,但长期以来由于繁殖困难而不能大量发展。为了扩大干旱草原造林树种,锡盟林研所于一九八二年对沙地柏进行了压条繁殖试验,获得初步结果。沙地柏又名双子柏、叉子园柏、新疆园柏、臭柏,蒙古名好宁阿日查。生于海拔1200米—2800米高原的沙质、砾石、干旱山坡及林间。在锡盟集中分布在阿巴嘎旗、阿巴嘎纳尔旗南部、正兰旗北部—带的沙地上。在甘肃北  相似文献   

13.
沙地柏播种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地柏(Sabina ValgariaAntaine),又称爬地柏、臭柏、叉子圆柏等,是柏科圆柏属常绿匍匐状灌木,常生长于沙地,土壤瘠薄的多石荒山或针叶、针阔叶混交林内,也是我区山区、沙地造林的优良灌木树种之一。一、采种:在11月份进行。二、育苗地准备:选择有灌溉条件的中性沙壤土作育苗地  相似文献   

14.
一、沙地柏(Sabina Vulgaris Antoine)的特征、特性和用途沙地柏又名臭柏(蒙名叫阿尔叉、霍宁—阿尔茨),柏科圆柏属。其特征是:多年生常绿低矮灌木,高约半米左右,最高达1.5米。在沙漠中见到多为密集的植物群落,覆盖沙地的面积在80%以上,最后能将沙地全部掩盖并成为单纯的臭柏植物群落(见照片1—2),其他植物种被臭柏取而代之。在沙漠植被调查中发现,凡在流沙沙地,通过沙地先锋植物沙  相似文献   

15.
<正> 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和冀北坝上西区,由于50至60年代杨树品种资源缺乏,在干瘠沙地、盆周山麓、浅山丘陵,或干旱草原,大都用当地仅有的小叶杨、青杨品种,采取发育阶段老的枝条,搞大面积压条造林。形成了86万亩长势衰弱,干形弯曲,红心病严重,成材困难的以“小老树”为主的劣质低产林。 为了改劣换优。从1968年开始,先后由北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沙地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该文提出了一种节水造林新技术-沙地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该技术通过采用林木深根苗(垂直根系长度超过60cm的苗木)或长茎苗(具有较长主茎的苗木),造林时直接将其根系栽植到保有较多水分的下层土壤,使苗木根系能直接吸收到土壤中的水分,不仅能够大大提高造林成活率,且苗木生长亦优于常规技术造林苗木。该文对该技术所采用苗木的快速培育、超深栽造林以及栽后管护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推进林木超深栽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沙地造林中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极小种群植物—景宁木兰植株2~3a生枝条进行压条繁殖,研究压条部位(枝条上段和中段)、枝条刮皮(刮皮长度2cm,深至韧皮部)、生根剂(20%萘乙酸粉剂按100mg/L浓度兑水)对其成活率及发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枝条刮皮、生根剂、压条部位对成活率及发根量均有影响。当其它试验因素和水平相同时,枝条经刮皮的成活率及发根量比未刮皮的高,采用枝条中段压条的成活率及发根量比上段的高,使用生根剂的成活率及发根量比未使用的高。采用枝条中段、枝条经刮皮处理、使用生根剂的处理苗木成活率及发根量最高,成活率82.22%,发根量6.68根。  相似文献   

18.
毛乌素沙地臭柏种子产量及更新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王林和  张国盛  董智 《林业科学》1998,34(6):105-112
臭柏(Sabinavulgaris)又名叉子园柏、沙地柏等,柏科,园柏属,常绿匍匐针叶灌木。臭柏主要分布在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区的山地、黄土丘陵及沙地上。臭柏以其适应范围广、枝叶茂密、萌芽和萌蘖能力强、枝条沙埋或触地后即可萌发不定根等特性,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19.
沙地柏硬枝扦插繁育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设置生长调节剂、扦插基质、枝条不同部位穗条3个处理因子,通过统计不同处理插穗的生根率、平均生根数和平均根长,研究各处理对沙地柏硬枝扦插繁育生根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生长调节剂、不同基质、不同部位穗条对插穗生根影响达显著水平,用0.6%GBT处理穗条生根率最高;以河沙为基质,插穗生根效果最好;枝条中部穗条扦插生根效果最佳。沙地柏扦插最佳的处理组合是枝条中部穗条用0.6%GBT处理,在河沙基质中进行扦插。  相似文献   

20.
在总结盐渍化土壤沙地柏(Sabina vulgar)造林技术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林效果与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加重,土壤pH值、水溶性盐总量、盐离子质量分数上升,而土壤含水率、沙地柏造林保存率及匍匐茎的增粗、延伸、分枝能力和覆盖率下降。因此,在盐渍化土壤上进行沙地柏造林,必须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抑盐、排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