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对玛纳斯灌区和石河子灌区土壤采样分析,获得了采样点3层土壤的总盐现状数据。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绘制灌区不同土壤层次的盐分分布图,定量评价了灌区内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分布状况。研究表明,石河子灌区和玛纳斯灌区土壤盐分表层大于下层,说明研究区土壤还未脱离积盐趋势,而且玛纳斯灌区各层土壤总盐含量的平均值明显大于石河子灌区;盐分分布图显示两个灌区土壤总盐含量沿着玛纳斯河呈现出规律性分布,流域下游灌区土壤的总盐含量相对较高。两个灌区轻度盐渍化土地所占比例较大,石河子灌区为753.3 km2(73.2%),玛纳斯灌区为1 249.5 km2(91.2%),表明研究区还普遍存在盐渍化的威胁。  相似文献   

2.
灌溉渠系配水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介绍了两种适用于半干旱地区某次配水的优化模型,第1种以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为基础,以全灌区净灌溉增产值最大为目标函数;第2种以某次灌水全灌区的水费收入最高为目标函数。这两种配水模型用陕西省洛惠渠灌区1989,1990年夏灌的实际用水资料进行了验证。可供各自流引水灌区在渠系水量调配中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斌 《甘肃农业》2003,(1):49-50
本文综合分析各方面经验成果 ,探讨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灌区的计划用水和市场经济体制下灌区的计划用水。经过两种体制———计划用水的分析比较 ,着重探讨了市场经济体制下灌区的计划用水问题  相似文献   

4.
刘治国 《甘肃农业》2007,(10):82-82
红崖山水库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生态难民最多的地区,主要包括民勤县的泉山坝区灌区和湖区灌区以及绿洲边缘的荒漠区。红崖山水库灌区南北长约100km,东西宽20km-30km,海拔高程自1400m-1360m,包括16个乡(镇)、两个国营农场和林场。该灌区是由石羊河水系冲积淤积而形成的内陆盆地,风大沙多、干旱缺水,以产粮食、瓜为主的。  相似文献   

5.
一、灌区概况石津灌区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平原,设计灌溉面积250万亩,是河北省最大的以农业灌溉为主兼发电和城市、环境供水的大型灌区。石津灌区历史悠久,是在原"石津运河"和"晋藁渠"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灌溉范围包括石家庄、衡水、邢台三个市的14个县(市),主要农作物为冬小麦、夏玉米和棉花等,灌区受益县市均为国家重点粮棉生产基地。二、灌区存在问题石津灌区以滹沱河上游的岗南、黄壁庄两座大型水库为水源,上世纪八十年代后,  相似文献   

6.
在陕西省蒲城县灌区“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制的粮食生产中,实施多点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阐述了灌区保护性耕作技术路线,与传统的耕作方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了关中灌区粮食生产中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的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的发展促使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中。因此,灌区也相应的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灌区要与时俱进,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在其中,持续加强灌区现代化建设,同时还要学会使用信息技术来改善其维护和管理的效率,这也可以推动灌区的科学发展。本文主要从灌区水利管理信息化和工程建设与维护管理两个方面出发,做出一些探讨研究,希望能够对灌区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提供可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景电二期工程是90年代初建成并全部投入运行的高杨程大流量的大型电力提灌工程,景电二期灌区面积50万亩,由景泰和古浪两个灌区组成.景泰灌区自上水受益以来,取得了显者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和优质小麦产业化发展建议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在分析甘肃省小麦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了甘肃省小麦品质生态区划方案 ,建议将河西灌区列为优质小麦的重点发展地区 ,平川灌区作为专用强筋力小麦生产区 ,沿山冷凉灌区作为专用软质小麦生产区 ,并在品种调整上采取市场和技术两种手段 ,实现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10.
杨栋国 《甘肃农业》2007,(10):77-78
靖远县靖乐渠自流灌区始建于明朝正统年间,距今已有550余年的历史。灌区覆盖靖远县乌兰、东湾两镇17个行政村,7万多人。灌区设计灌溉面积4800hm2,实际有效灌溉面积4000hm2,对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河套灌区秋浇时间对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是当前河套灌区的主要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主要是合理灌溉,保证排水,加强管理。河套灌区特有的气候和农业生产条件,决定了灌区秋浇的两大目标,即为翌年春小麦播种和幼苗期生长贮墒及淋洗耕层盐分。本文根据实测资料,从机理上讨论了不同秋浇时间对河套灌区水盐运移和农业环境的影响,得出了早秋浇(白露前后)是河套灌区有效防治盐碱化、改善农业环境、节水节能、增产增收的好措施。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灌区是我国的四大灌区之一,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兴建的,经过近几年国家对灌区投资的力度不断加大,灌区的一、二级渠系已经基本完成了节水改造,但是三级渠系还基本上是以前的泥土渠,存在着严重的跑、冒、滴、漏和战地过大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珍贵水资源,而且还浪费了及其有限的土地资源,下面仅从这两个方面论述一下在前郭灌区开展节水技术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和总结渠道衬砌效益分析的方法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石羊河流域杂木灌区的现状,对杂木灌区田间工程浆砌石衬砌和预制U型渠衬砌两种不同衬砌形式进行节水效益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4.
双塔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部,是一个拥有灌溉面积2万多公顷的中型灌区。根据英国国际发展部赠款的要求,于2005年2月在该灌区实施农村水利改革,推行以"用水户参与式灌溉管理"为模式的灌溉管理新机制(简称WUA),经过两年的运行,收到了显著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得到了广大农户的充分肯定,也为灌区改革起到了带头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破解当前种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下降、技术创新不足等制约小麦产业发展的问题,实现小麦集约化生产、小麦与经济作物倒茬轮作、一年两茬两种两收,在提升小麦产量和种植效益的同时,更好地解决蔬菜或其他经济作物种植中的连作障碍问题,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和沿黄灌区探索应用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种植中,优质的品种、科学的灌溉和施肥制度、施氮量等关键要素对产量的形成有显著影响;应用小麦浅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取得了“三节”“三抗”和“三增”(节水节肥节种子、抗寒抗旱抗倒伏、增产增收增效益)的良好效果,值得在甘肃省河西灌区及沿黄灌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根据泾惠渠灌区水文生态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由3层16项指标组成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了指标权重分配,确定了评价标准和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并以泾惠渠灌区2000年的具体指标值为例,进行了实例验证。结果表明,水文气象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的质量都为中等水平,两者对中等级别的隶属度分别为36.7%和42.3%;而社会经济要素的质量相对较差,对很差级别的隶属度高达61.1%。总体来说该灌区2000年的水文生态系统质量处于中等水平。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说明层次分析法和两级模糊综合评判法在半干旱地区大型灌区水文生态系统质量综合评价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拓展和深化区域地下水埋深预测研究为目的,运用随机理论,建立了基于加权马尔科夫链的地下水埋深预测模型,预测内蒙古河套灌区上中下游在未来时段内地下水埋深所处区间值。结果表明:节水改造后灌区中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2.380, 2.742)区间,下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2.218, 2.506)区间,这两个区间的数值都低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临界地下水埋深2.0 m,在未来的一段时间河套灌区中下游的盐渍化有望进一步减轻。而上游区的地下水埋深更多的时候处于[1.227, 1.727)区间,此区间的数值高于内蒙古河套灌区的临界地下水埋深2.0 m,在未来的时间河套灌区上游是控制地下水埋深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18.
李峰 《农业与技术》2009,29(1):135-138
水闸应用非常广泛,在水利工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自动化监控系统在浑北灌区渠首闸中的应用情况,该监控系统经过两年来的运行状况良好,已成为灌区实现管理现代化、科学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9.
从灌区投入产出角度评价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有效性,为灌区现代化改造提供了理论指导。采用SE-DEA和Malmquist复合模型,选取基于灌区投入-产出的现代化改造有效性评价指标,分析18个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效率并进行改造有效性排序,测算灌区现代化改造前后的生产率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8个灌区中11个灌区的现代化改造相对有效,且均为大型灌区,表明大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效率高于中型灌区;18个灌区的平均TFP指数为1.057,现代化改造使得灌区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了5.7%。利用SE-DEA和Malmquist复合模型对灌区现代化改造有效性进行评价是可行的,计算结果表明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整体上合理有效,可以通过优化调整灌区用水总量和有效灌溉面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与利用效率,进而提升灌区现代化改造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兴凯湖灌区位于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牡丹江分局东南部的穆兴平原。灌区分为8个分区,即八五六农场的松河灌区、小黑河灌区;八五七农场的小湖北灌区;八五八农场的清河灌区;庆丰农场的平原灌区;兴凯湖农场的兴丹灌区、龙王庙灌区和嘎拉通灌区。灌区总面积12.21万hm2,设计灌溉面积7.6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