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我省常年棉田面积900至1千万亩,约占全国棉田面积的八分之一,总产量占全国第三位.但总的来看,单产不高,与全国平均单产相比,有27年低于全国平均单产,一年持平,只有两年略高于全国平均数2-3斤.各地单产也很不平衡,以1980年为例,高产地区单产140斤,低产地区29斤,相差一百多斤;高产县256斤,低产县15斤;公社间相差更为悬殊,高产公社276.5斤,低产公社只有10斤.这些都说明我省棉花的增产潜力很大.现就如何挖掘我省棉花增产潜力,迅速提高棉花产量,充分发挥我省棉花优势的几个关键问题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1956年河南省兰考县孟角乡中心农业生产合作社棉花红铃虫特别严重,该社技术股长王自英于9月下旬在棉花仓库内采用诱杀法,45天消灭红铃虫134斤,创造了省钱有效的好方法,兹介绍如下:一、主要防治办法:1.诱杀法:利用棉花堆内高温与空气稀薄,红铃虫急待寻找温度较低,而又有空气的地方越冬,在  相似文献   

3.
在目前一般棉区棉花每亩平均产量只有一百斤左右(籽棉),旱地种棉最多也不过二三百斤的情况下,一九五○年河北省临清县周顺的四亩旱地棉花,平均每亩产到四七○斤(霜前花占到百分之九二·五),创造了早地种棉丰产的新纪录。周顺家住临清一区柳家坆村,是六十多岁的植  相似文献   

4.
我区地处江汉平原,是个人多田少的集中产棉地区,常年种植棉花面积78万亩,实行棉麦两熟制。 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县认真贯彻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的群众运动,夺取了1976年农业生产全面大丰收。全县粮食总产达到9.3亿斤,比1975年增产近1亿斤;棉花总产突破1亿斤,亩产皮棉129  相似文献   

5.
锦西县钢山公社钢西大队第八生产队广大干部和社员群众,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中,认真贯彻农业“八字宪法”,实行科学种田,一九七六年获得粮、棉双丰收。粮食亩产一千三百斤;全队播种棉花(黑山棉一号)三十二亩一分四,平均亩产皮棉一百零八斤。他们战低温促早熟夺得棉花高产的主要经  相似文献   

6.
朝阳地区无霜期仅有一百四、五十天,棉花的生育由播种到全株开絮结束需要一百七十天左右。棉花生育时间不够这个矛盾是影响棉花再高产的主要矛盾。杨树湾子公社广大贫下中农,几年来在棉花生产中活学活用毛主席的哲学思想,采取适时早播,改土增肥,增加棵数,加强管理,战胜灾害的做法,达到充分利用无霜期,缩短生育期的目的,有效地解决了无霜期短与棉花生育期长的矛盾,已连续六年皮棉超百斤,去年达一百三十斤,比六九年增产30%,为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地、市、县委书记会议,在2月22日闭幕会上,省委、省人民政府颁发奖状,表彰栾城农业现代化综合科学实验基地县1983年人均出售商品粮630斤(全省农业战线此项冠军县)、平均亩产皮棉130斤、人均收入433元的突出成绩。 栾城实验基地县,1983年又迈出了新步伐,工农业生产连续开创新纪录,出现了三大转变的大好局面:由粮高棉低转变为粮棉双丰收,1978年棉花平均亩产仅28斤,去年达历史最高水平;由夏高秋低转变为夏秋均衡增产,1978年秋粮占全年粮食总产的35%,去  相似文献   

8.
<正> 清丰县古城公社东佛店大队,1982年春与地,县农业局、公社农技站签订千亩棉田技术联产承包合同,定产指标亩产皮棉120斤,由于双方严守合同,1982年1000亩棉田,亩产皮棉l75斤,总产17.5万斤,比承包单产每亩增产55斤,全大队向国家交售皮棉16.5万斤,仅棉花就收入43万元.由于棉花丰收,一年还清了国家贷款1.5万元,新打机井5眼,大队搞农业积累2万元.实行  相似文献   

9.
一、棉田种植绿肥可以提高棉花产量 棉田种植绿肥是解决棉田肥源,保证棉花稳产高产的重要措施。我省从1962—1964年期间,在棉田绿肥试验方面,曾先后进行了10个试验27项处理,都一致表现增产,其增产幅度为6—42%。1963年,荆州专区农业局在石首、监利两县重点调查十个生产大队,棉田用苕子压青;子棉增产65%;我所连续三年试验结果,棉田种植黄花苜蓿后,棉花产量逐年上升,由原来每亩产子棉312.9斤上升到385斤,国营蒋湖农场棉田种  相似文献   

10.
锦西县钢屯公社钢西十队的广大贫下中农,在“农业学大寨”的高潮中,认真落实毛主席的农业“八字宪法”,大搞科学实验。一九七○年,他们在棉花生产上大面积试用矮壮素,获得了显著增产效果。全队三十三亩棉花,平均亩产皮棉一百一十七斤。  相似文献   

11.
棉花生长期长,北方特早熟棉区无霜期短,只有中下部内腔棉铃能正常成熟。多年实践证明,这是夺取棉花高产的突出矛盾。解决这个矛盾的主要途径是实行矮化栽培,“以密取胜”。解放以来,随着棉花品种的更新,我省的棉花生产大体经历了大垄稀植;缩垄增行、合理密植;大垄双行、矮化栽培等阶段。锦西县前两阶段棉花的单产水平分别是:30~40斤,60~80斤。从1977年开始,在总结防御低  相似文献   

12.
我县常年棉花铺地面积十万亩左右,是江苏省中等产棉县,过去棉花产量,一直低而不稳。七十年代平均亩产皮棉62.67斤,其中1979年只有40.3斤,从1980年以后,由于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一系列植棉政策,实行科学植棉,大搞育苗移栽。四年来,棉花产量持续上升,1980年亩产皮棉85.8斤,1981年亩产皮棉111.5斤,1982年亩产皮棉129.4斤,1983年亩产皮棉145.3斤,四年平均递增19.19%。在1983年增产中,其中有5985担皮棉,是通过改制钵子的直径而取得的。就是将原来钵子直径5.5厘米,高9厘米的小营养钵,改成直径为7.5厘米,高12厘米的大营养钵,因此,改制后棉花在生理生态上,具有五大特点:一是钵子体积大适应苗龄长,叶片多,根系发育好;二是改小苗(2叶一心)为大苗(4—5叶)移栽;三是大苗移栽,抗植伤能力强,成活率高;四是大钵苗利于加快生育进程,缓苗期短,生长快;五是花芽分化已在  相似文献   

13.
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教育要革命”的教导,总院农作73级75名师生于1975年3月20日至9月17日赴鄂城县旭光公社进行社会教学,在半年的时间里,师生分散在19个生产队及1个县农科所和贫下中农、驻队工作组、社队干部结合共种棉花丰产田和试验田88亩,试验项目59个,经过共同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仅就棉花丰产田来说,获得实收产量的有十二块,面积19.08亩,平均亩产皮棉221.2斤,其中250斤以上的有四块,200斤以上的有五块。在1975年春,秋多雨的不利气候条件下,不仅获得了较好收成,并对高产栽培进行了研究,为农业生产大上快上,作出了贡献;现将这些田块取得丰产的经验初步分析于后,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县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以批修整风为纲,进行思想和政治路线方面的教育,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认真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全面贯彻农业“八字宪法”,战胜了低温、阴雨、病虫和台风等自然灾害,夺得了1972年粮棉生产的好收成。全县粮食亩产1091斤;58万亩棉花,亩产皮棉130.6斤,总产75.7万多担,比1971年增产一成。  相似文献   

15.
一亩地增产一斤皮棉,过去棉农不知要付出多少气力。应用华中农业大学的棉花施硼新技术,一亩皮棉只需施用四角多钱的硼砂,就能增产十多斤皮棉。198年以来,这项成果连续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13个省市的150多个产棉县应用推广,面积达3000万亩,累计增产皮棉13万余吨,价值4.1亿元。这项新技术的主要研究者,就是华中农业大学土化系教授王运华。他因此被评为1988年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70年代初,在湖北省新州县石骨山一带新平整的大片棉田里,出现了一种棉花“怪病”。只见棉花花蕾纷纷脱落,棉叶萎缩成  相似文献   

16.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农业学大寨、普及大寨县运动推动下,去年我们汪东银花组,在多灾之年,43亩棉花获得了亩产皮棉247.4斤的好收成。4亩高产试验田平均亩产皮棉301.9斤,其中2.5亩亩产皮棉超过了310斤。现将亩产皮棉300斤试验田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1950年山西晋南专区在运城农业试验站开始将岱字棉15号列入品种比较试验,当年亩产395.9斤,1954年亩产790斤,1955年亩产423斤,四年平均产量为643.5斤,比对照品种斯字四比增产36%。居所有对此品种的第一位,因而根据省农业厅指示,1956年在本区平川各县的农场作示范繁殖,并在安邑、临猗两县作大面积重点推广,全区共种植259,220亩,估总棉田的7%。1956年我区推广的岱字15号棉花种籽,系  相似文献   

18.
我区常年植棉70万亩左右.回顾1968年以来的棉花生产情况,大体经历了三个时期.1968~1970年棉花采用直播,套种在以大元麦为主、麦幅占地35%左右的麦垅中,茬口好,亩产119.6斤.1971~1977年棉花前茬片麦面积大(50~60%),条播麦幅占地40~50%,腾茬季节迟,棉花产量下降,亩产为91.9斤.1978年以来棉花以育苗移栽为主,产量有所上升,亩产为102.4斤.为使棉花产量能持续增长,更好地发挥移栽棉增产优势,我们从棉花生产有关资料,分析了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中,大兴公社金星大队广大干群,破常规,创新路,从1973年开始,大搞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夺得了粮棉双高产.粮食亩产1973年为1325斤,1974、1975年过双纲;皮棉亩产1973年为186.2斤,1974年为202.5斤,1975年达到232斤.三年的实践证明,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有以下优点:一是有利于三麦高产.棉花营养钵育苗移栽,麦田不留空幅,全部种散播麦,每亩可增加30—40%的麦子播种面积.  相似文献   

20.
运用科技支援棉花生产枝江县棉花公司枝江是湖北省的主产棉县,自九0年在全国率先亩售皮棉突破双百斤后,已连续五年获得丰收。一九九四年,旱灾、涝灾、虫灾多灾并发,棉农运用科技以积极抗灾,全县20.4万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98公斤,总产20000吨,棉花总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