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最易感染的动物是牛、猪、骆驼、羊、鹿等,野猪、野牛等野生动物也易感染此病。本病以牛最易感,羊的感染率较低。口蹄疫在亚洲、非洲和中东以及南美均有流行,在非流行区也有散发病例。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是由口蹄疫病毒引起的偶蹄动物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可感染70余种动物,主要危害牛、羊、猪等主要畜种及其他家养和野生偶蹄动物,人偶尔可以感染此病,症状轻微。本病在世界大部分地区都曾发生过,由于发病迅速传染性强,感染动物范围比较广泛,一旦发生疫情常呈大流行,发病率高难以控制和消灭。 相似文献
7.
8.
<正>"五号病"俗称"口疮"、"蹄癀",是由口蹄疫病毒感染引起的偶蹄动物共患的急性、热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偶蹄兽,偶见于人和其他动物。自然发病的动物常见于偶蹄 相似文献
9.
10.
11.
猪瘟是一种较为常见且具有传染性的疫病,对猪业发展有较严重的影响。本文对当前猪瘟病的流行现状与防控策略开展分析,对有效防控猪瘟病,提高猪的存活率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猪口蹄疫俗称"口疮"、"五号病",是一种急性、热性和极易接触传染病,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毒可感染所有偶蹄动物发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13.
14.
口蹄疫是偶蹄兽易感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流行广泛,呈世界性分布,对养猪业危害巨大。口蹄疫病毒有7种血清型,各种血清型之间没有交叉保护。加强口蹄疫病毒流行与防控方面的认识将对防控本病起到关键作用,本文主要综述了口蹄疫流行特点与防控措施,为本病综合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猪口蹄。型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观察该疫苗的临床应用情况如何,并确定其效果、检验该疫苗的区域适应性如何。于2011年7月5日至2011年9月20日期间,从融水镇5个规模养猪场2775头猪中选取100头肉猪以及50头种猪作为A组,选取融水镇东良村散养的150头肉猪作为B组,分别向两组总共300头猪注射两次O型灭活疫苗,观察其产生抗体的情况。A组100头肉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共有26份,合格率达到52%;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有47份,合格率高达94%;50头种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共50份,合格率达100%;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有50份,合格率高达100%;B组150头肉猪首次免疫后抗体合格的48份,合格率仅有48%;二次免疫后抗体合格96份,合格率达96%。说明A、B组共250头肉猪在首次免疫后抗体检验的合格率均未达到标准,二次免疫后抗体水平才达标。A组50头种猪首次免疫后,检测抗体其合格率已经达标。中牧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兰州生物药厂生产的1102003批猪口蹄疫。型灭活疫苗(OZK/93株)能够适应融水县的地域。 相似文献
16.
对共和镇7 307头猪注射O型口蹄疫灭活疫苗后进行了应激反应的调查。结果表明:应激反应猪4 898头,反应率达67%;对发生激烈应激反应的289头猪及时对症治疗,治愈率96%;应激致死11头猪,死亡率0.02%。在对应激反应情况、治疗情况和死亡情况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和治疗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取5株猪O型口蹄疫病菌(FMDV)(L1-L5)的RNA,用1对通用引物经RT-PCR法扩增了5株病毒VP1基因的DNA片段,克隆后通过测序获得其核苷酸序列,分析表明,除L2株外,其余4株(L1,L3,L4和L5)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96.7%-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99.5%-100%;而L2株与L1,L3,L4和L5株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2.0%-83.4%,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在89.7%-90.1%,L1,L3,L4和L5株病毒V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已经发表的GD/CHA/86,HKN/1/99,HKN/16/96的同源性较高,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5.0%-99.8%,属于同一基因型;而与L2,F29/CHINA及国外大多数毒株相比,属于不同的基因型,其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仅为41.0%-82.6%,5株毒株中的L1,L3,L4和L5的主要中和抗原位点140-160,200-213位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推测其有相近的中和单抗表位和相同的抗原性。 相似文献
18.
19.
嵌合O型口蹄疫病毒多表位基因猪细小病毒VLPs载体疫苗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合运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模拟PPV VP2蛋白表面不同Loop区插入O型FMDV VP1蛋白上多表位基因(VP1:21~40、141~160和200~213残基)空间构象,并在VP2 N端引入通用型辅助性T淋巴细胞表位(PADRE),人工合成嵌合基因并克隆到杆状病毒转移载体pFastBac HTA中,转化E.coli 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三抗筛选,获得重组杆状病毒表达质粒rBac-FMDV VP1∶PPV VP2,用脂质体法转染Sf9细胞。对rBac-FMDVVP1∶PPV VP2感染的Sf9细胞,用间接免疫荧光试验(IFA)检测,具有特异性荧光;用Western-blotting分析,在64 000处出现一条特异蛋白条带;电镜观察,重组VP2蛋白能够自主组装成病毒样颗粒。红细胞凝集试验证实,表达的嵌合蛋白PPV∶VP2-FMDV∶VP1具有与全病毒类似的血凝活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