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0 毫秒
1.
乌龙茶中几种金属元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理化检验技术的发展和茶叶品质化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茶叶生化成分与茶叶等级、品质关系的研究越来越重视。1989年刘闵发表了绿茶等级与铝含量呈负相关的文章,杨亚军(1989)探讨了品种间茶多酚含量差异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郭炳莹等(1990)报道了没食子酸与绿茶品质的关系,张家荣等(1991)研究了茶叶维生素E及其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乌龙茶是福建的特种茶类,茶叶品质优良,特别是铁观音更是名扬海内外。铜、镁、锰、锌、铁和钙是茶树的必需元素,笔者对乌龙茶中这6种元素进行了测定分析,探讨其含量与茶叶等级、品质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茶叶中蛋白质氨基酸与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蛋白质、氨基酸是茶叶中的重要生化成分,与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咖啡碱、糖、有机酸、维生素等有关品质成分共同组成茶叶特有的自然品质。茶叶中蛋白质的含量约为22%,由谷蛋白、白蛋白、球蛋白、精蛋白等组成,大部分不溶于水,在茶汤中呈胶体状态,对茶汤保持清亮和胶体溶液的稳定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做青工序是乌龙茶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做青过程中的生化成分变化是乌龙茶独特品质形成的物质基础,与乌龙茶的品质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做青过程中水浸出物、儿茶素、多酚类、氨基酸和可溶性糖总量均呈下降趋势,做青强度越大,这些生化成分减少也较多。同时,在做青过程中,L-EGCG、L-ECG、L-EGC减少,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不断形成,多酚类总量与水浸出物总量间的变化关系呈极显著正相关(r=0.736),茶多酚、茶黄素含量与乌龙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此外,做青环境的温、湿度对做青的生化变化与乌龙茶的品质形成也有重要影响。可溶性糖是茶叶的主要滋味成分之一,目前对乌龙茶做青过程中做青强度与可溶性糖的变化关系研究尚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六堡茶的品质形成机理,提高六堡茶产品质量,本研究对六堡茶加工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的含量进行跟踪检测,研究发现,经过渥堆、陈化等工序,茶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氨基酸、茶红素、茶黄素等生化成分含量的变化呈不断下降趋势,而茶褐素的含量变化呈不断增加趋势。结果表明,过度发酵会导致六堡茶中水浸出物等几种主要成分含量的减少,使得六堡茶品质降低,因此适度的渥堆发酵有利于六堡茶独特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钾和镁对乌龙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施用钾、镁肥可使乌龙茶的产量提高9%—38%;茶叶中的游离氨基酸和咖啡碱的含量也有所提高;茶多酚含量因施钾而增加因施镁而减少,但酚/氨比均趋于合理,提高了乌龙茶的适制性。施钾、镁肥还改善了乌龙茶的香气组成,使橙花叔醇等香气成分的含量明显升高。乌龙茶的等级与其含镁量呈显著正相关,即品质好者其含镁量也高。文中还对钾、镁对乌龙茶生化品质的影响和在乌龙茶产区施用钾镁肥的重要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影响云南普洱茶品质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与等级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总灰分、水浸出物、多酚类和咖啡碱含量与普洱茶品质得分皇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r)分别为0.739、0.918及0.879,而粗纤维含量与品质得分皇显著负相关(r—~958).组纤维含量随级别的降低呈有规律的速增,总灰分(在一定范围内)、水浸出物、多酚类、咖啡碱含量随级别的降低呈有规律递减,其增减变化与质量的变化基本皇线性相关.反应茶叶品质因于是综合的,由总灰分、水浸出物、多酚类、粗纤维、咖啡碱等5个成分构成的五元回归综合关系式,对于倒茶叶等级品…  相似文献   

7.
本实验是利用铝与铝试剂(玖红三羧酸铵)反应,生成稳定红色络合物的原理,用分光光度法来分析不同等级绿茶茶汤中的含铝量与茶叶品质的关系。本实验结果表明:茶汤中含铝量与茶叶品质密切相关,随等级的下降,含铝量增多,而且同一等级的铝含量随品质及生态条件的不同而有差异。阐明茶叶中铝含量与品质的关系为进一步探讨铝对茶树的生理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茶叶品质化学与检验的研究工作是为了适应茶叶商品流通质量检验工作的需要而逐步开展起来的。我国茶叶生化的分析研究工作起步较晚,解放前只作了一些零星的茶叶生化成分分析工作。屠祥麒(1933)曾经收集了国内许  相似文献   

9.
若干处理对红茶水浸出物含量及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茶叶中约含有多种生化成分。成品茶中除4%-6%水分之外的干物质中有35%-45%物质是溶于沸水的,如氨基酸、多酚类、咖啡碱、茶色素、可溶性糖和芳香物质等数十种成分.都是人体所必需及平衡协调作用的营养成分,这些能溶于沸水的物质之和称为水浸出物。它们中大部分都与制茶品质密切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品质优与次是由茶叶中生化成分种类、含量及其比例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王晓萍  吴洵 《茶叶科学》1991,11(1):45-49
对炒青绿茶四套样的级別与其主要生化成分和微量元素含量间的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绿茶的级别与氨基酸、镁和锌的含量均呈直线关系;与茶多酚和咖啡碱的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其逆转临界含量分另为24%和4.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绿茶中氨基酸(x_1)、镁(x_2)和锌(x_3)的含量是决定共级别(y)的主要因素,其回归方程 y=11.1228-1.4382x_1-0.0078x_2+0.1946x_3可以作为绿茶化学定级的预测模型。鉴于微量元素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的多面性,而且在成茶中含量稳定,分析简便,因而有希望  相似文献   

11.
二、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我国茶叶工作者很早就注意到茶叶品质与茶叶生化成分的关系,并开展了茶叶品质化学的研究,除了进行各茶类品质影响成分的大量常规分析和品质因子探讨外,研究重点放在以下方面。 1.茶叶品质理化审评的研究用理化审评替代感官审评是国内外茶叶工作者多年的宿愿,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安  相似文献   

12.
红茶品质的生化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决定茶叶品质的因子,首先是鲜叶原料,尤其是鲜叶的嫩度与生化品质成分。这与茶树栽培地区、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以及茶树品种,均有密切关系。 从鲜叶制成成品茶之后,决定茶叶外形的主要是物理作用,尤其是与机械的工艺性能与制茶的工艺技巧密切相依。但茶叶品质的决定因子,最主要的是内质。决定茶叶内质的因子比较复杂,是茶叶生化作用过程的综合反映,决定茶叶内质因子的生化品质成分,基本上都集中在茶汤中。就红茶而言,应该包括茶黄素类物质、茶红素类物质、茶儿茶素、水溶性单  相似文献   

13.
从生化角度谈提高茶叶品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制约我国茶业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除茶树品种因素外,其中茶区生态环境失衡,从而制约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已成为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障碍。本文试从茶叶主要生化成分与茶叶品质、茶树良种与生化指标、茶叶品质与生态茶园的关系出发,来探讨发展生态茶园、提高茶叶品质、促进茶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问题。一、茶叶主要化学成分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一)茶多酚与茶叶品质的关系鲜叶中水溶部分含量最多的是茶多酚,其对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很大的影响。红茶的红色叶底和红亮汤色是由茶黄素和茶红素决定的,而茶黄素、茶红素是茶多酚氧化聚…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品质差异,分析造成茶叶品质差异的原因,以649个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及主要滋味物质和矿质元素测定。结果表明:获奖肉桂茶滋味物质含量比未入围肉桂茶丰富。不同等级武夷肉桂茶除K、Mg、Mn、Co外,大多数矿质元素含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限制性主坐标轴分析表明,品质指标对武夷肉桂茶等级间差异的总差异解释达到43.391%,矿质元素解释度仅有26.996%。热图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RA(特等奖)和RB(一等奖)在总黄酮、可溶性糖、茶多酚、咖啡因、EGCG、EGC、GC、GCG等指标显著积累,其酚氨比更高,RC(优质奖)和RD(未入围)在Mn和Mg有显著积累。相关性分析表明,武夷肉桂茶等级与茶多酚、EGCG、酚氨比、咖啡碱、ECG、EGC呈显著正相关,与Mn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客观判别武夷肉桂茶的品质差异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云南普洱茶渥堆过程中主要生化成分及水浸出物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茶叶中的主要生化成分均随渥堆时间延长而剧烈变化。至渥难结束时,茶多酚、此茶素、TF、TR、氨基酸及组分、可溶性精含量均剧烈地下降;TB和水不溶性条多酚则明显增加;但水浸出物含量并未明显下降,说明茶叶内含物通过氧化、降解、缩会等反应已产生新的生成物,从而形成了新的色香味品质。这种品质成分的剧烈变化,除了在特殊条件下的湿热作用外,微生物的参与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文中还对普洱茶品质的形成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王漪  辛克利  胡建辉 《茶叶》2020,(1):36-40
为全面了解山东省青岛市秋季红茶的感官品质情况和生化成分含量,本研究选用青岛市各茶叶企业生产的21种秋季红茶为试验样品,通过茶叶品质品鉴和生化分析试验,分别进行感官审评和生化成分的测定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青岛地区的秋季红茶大部分感官品质和生化品质都比较高,部分红茶品质特征鲜明,达到了或超过了国家优质标准,表明茶企基本上掌握了红茶的制茶技术。但个别红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发酵不足、发酵过度、火工过高等,出现汤色、滋味、香气等方面的问题,感官品质较差,需要在制茶过程中注意。  相似文献   

17.
王川丕  刘新  诸力 《中国茶叶》2012,(12):12-14
游离氨基酸是茶叶中杂环类香气成分的重要前提物质,茶叶中有20多种游离氨基酸,游离氨基酸总量是茶叶中所有游离氨基酸含量之和,是评价茶叶鲜爽度的一个重要指标,其含量与茶叶品质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茶叶自由基与茶叶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茶品质,是以鲜叶的生化品质成分为基础的,不论何种茶类,都是应用不同的制茶技术,发挥鲜叶原料的品质潜力,以获得具有不同品质特征的成茶。但是,这种很久的茶叶加工技术,都出于应用物理原理与方法,以控制茶叶品质成分的变化,利用控制技术的最佳物理条件,优化产品质量,当今国内外的制茶技术,都出自这一物理条件原理.根据作者的研究,制茶技术需要在物理方法的基础上,渗入生化方法,从茶叶内在生化成分的生  相似文献   

19.
以岭头单丛茶树品种晒青毛茶为材料进行后发酵加工陈香茶,重点跟踪研究后发酵过程不同阶段的微生物种群、主要生化成分及主导酶类的变化并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在陈香茶后发酵过程中,微生物以产黄青霉和黑曲霉为主。茶多酚、茶黄素、茶红素、游离氨基酸等茶叶品质成分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茶褐素逐步增加;果胶酶、纤维素酶等促进茶叶品质形成的酶类在后发酵一翻(4 d)时活力到达最高峰,多酚氧化酶在整个过程中活性较低。  相似文献   

20.
韦玲冬  张雯  王春波  刘荣 《茶叶通讯》2021,48(2):300-305
为科学分析红茶内含成分与等级间的相关性,采用通径分析法,计算全氮量(X1)、水浸出物(X2)、茶多酚(X3)、咖啡碱(X4)、游离氨基酸(X5)、粗纤维(X6)与茶叶等级(Y)间的通径系数及间接系数,明确影响茶叶等级的主要内含成分,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红茶内含成分与等级间的相关系数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