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何海峰  刘向阳 《安徽农业科学》2014,(30):10556-10557
[目的]明确30%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方法]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30%戊唑醇悬浮剂(150ml/hm^2)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于7月上旬发病初期用药,间隔7d,施药3次,30%戊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有明显防效.[结论]为花生叶斑病的有效防治及花生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试验药剂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经济有效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技术。[方法]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剂量试验药剂对香蕉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结果]2009~2010年田间药效试验表明,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具有较好防效,稀释1500倍连续用药3次的叶片末次防效达72%以上,果实末次防效达78%以上。[结论]250g/L啶氧菌酯悬浮剂是防治香蕉叶斑病较为理想的药剂。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防治绿豆叶斑病有效的生物药剂,采用喷雾法,比较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和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在田间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2年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丁子香酚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达49.23%。喷施药剂防治绿豆叶斑病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推荐在生产上使用丁子香酚防治绿豆叶斑病。  相似文献   

4.
腈苯唑防治香蕉叶斑病田间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24%腈苯唑悬浮剂对香蕉叶斑病的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田间使用24%睛苯唑悬浮剂800~1200倍液的防效与25%敌力脱乳油1000倍液的防效相当,且在供试剂量下对香蕉植株生长无致害性影响.因此推荐24%腈苯唑悬浮剂作为备选药剂与其他防治药剂在生产上轮换使用,推荐剂量为24%腈苯唑悬浮剂960-1200倍.  相似文献   

5.
为验证氟啶菌酯悬浮剂、唤醒乳剂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及果腐病的防治效果,特进行了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氟啶菌酯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果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75%、83.22%、81.55%、94.84%,平均增产率16.45%;唤醒对花生白绢病、根腐病、叶斑病、果腐病的平均防效分别为91.75%、81.82%、80.25%、94.58%,平均增产率15.87%.说明2种药剂均表现出了显著的防病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6种药剂防治芝麻叶斑病的药效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发病初期进行喷药,25%戊唑醇1200倍液对芝麻叶斑病防治效果最好,防效达到72.96%.25%嘧菌酯悬浮剂1500倍液和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5.51%和57.98%.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的高效安全药剂,对多种杀菌剂在不同浓度下的防效以及对藜麦的安全性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所有药剂处理的防治效果在60%以上,其中,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15 g/亩和43%戊唑醇悬浮剂60 mL/亩对藜麦钉孢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15 d防效分别为84.1%和81.9%。从防治效果、对藜麦安全性以及抗药性方面综合考虑,建议43%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43%戊唑醇悬浮剂交替使用是防治藜麦钉胞叶斑病比较好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临夏地区扦插木槿病虫害发生种类主要有细菌性叶斑病、灰霉病和蚜虫。通过开展药剂防治试验,筛选出20%噻菌铜悬浮剂为防治木槿细菌性叶斑病最佳药剂,防效可达81.07%;50%密菌环胺水粒分散剂为防治木槿灰霉病的最佳药剂,防效可达84.59%;3%啶虫脒乳油对木槿蚜虫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可达92.67%。  相似文献   

9.
对花生叶斑病进行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每亩用16 g的30%烯唑醇悬浮剂对花生叶斑病具有比较理想的防治效果,在花生叶斑病初发期和盛发期各用药一次,药后10天对花生叶斑病的防效可达72.2%。  相似文献   

10.
小菜蛾是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目前对小菜蛾的防治以化学防治为主.选用多种低毒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g/L茚虫威悬浮剂、100 g/L虫螨腈悬浮剂和3%甲维盐乳油等4种药剂对小菜蛾的防效较好,防治效果均在80%以上.其中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和150 g/L茚虫威悬浮剂的田间持效期较长,药后10d防治效果仍可保持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