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川西北高寒牧区通过对3个紫花苜蓿品种播种后连续7年(2003~2009年)的刈割利用,对其年度产草量进行了动态研究,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该地区种植利用,播种当年产草量较低,次年可形成生产能力,第4~5年产量达到高峰,随之开始下降,第7年下降至播种后第2年的产量水平.因此,3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川西北建立人工刈割草地时,播...  相似文献   

2.
川西北高寒牧区犏牛生产杂交模式主要包括种间二元杂交、种间三元杂交以及母犏牛持续利用杂交模式.  相似文献   

3.
就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栽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初步探讨了其原因,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就川西北高寒牧区主栽豆科牧草缺乏的现状 ,初步探讨了其原因 ,提出了综合解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牧区是我国五大牧区之一,这里幅原辽阔,有天然草地面积212亿亩,是四川省土地面积的29%;可利用的草地面积182亿亩,是全省耕地面积的267倍;有人口160余万,占全省总人口的19%,人均占有草地113亩,是全省人均占有耕地的1378倍。畜牧业是川西北牧区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但长期以来,因地处高原,海拔高,气候寒冷,且冬长夏短,植物生长缓慢,其单位面积牧草产量低下。在这里生活的牧民为了生存,只能被动地适应这恶劣的地理、气候和生产、生活条件,以辽阔的天然草原作为他们生存的…  相似文献   

6.
为阐明人工种植牧草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影响,以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人工草地(Group 1)、燕麦人工草地(Group 2)以及天然草地(Group 3)土壤为对象,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对3个草地类型土壤细菌的16S rDNA和真菌的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基因进行序列测定,分析了各样本土壤微生物群落的组成和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3种草地植被类型中土壤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无明显差异,真菌群落丰富度亦无显著差异,仅紫花苜蓿人工草地真菌群落多样性程度较燕麦人工草地和天然草地土壤高。2)所测土壤样本主要优势细菌类群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等,人工草地土壤中酸杆菌门丰度显著低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放线菌门丰度显著高于天然草地土壤(P<0.05)。主要优势细菌纲为Spartobacteria纲、α-变形菌纲(α-proteobacteria)、β-变形杆菌纲(β-proteobacteria)、Thermoleophilia纲、酸杆菌纲(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等,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土壤中多种优势细菌纲相对丰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优势真菌门是子囊菌门(Ascomycota)、接合菌门(Zyg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优势真菌纲有接合菌纲(Zygomycotes)、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伞菌纲(Agaricomycetes)、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等,并且各区组间多种优势真菌纲相对丰度差异明显。4)β-多样性结果显示3种草地植被类型土壤细菌和真菌结构均差异明显,且天然草地与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大于两种人工草地之间的土壤微生物差异系数;聚类分析显示人工种植牧草显著提高了土壤中生防菌类群的相对丰度,同时,土壤中病原真菌的丰度较天然草地土壤也大幅增加。  相似文献   

7.
川西北高寒牧区免耕种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川西北高寒草地生态极其脆弱的特点和畜牧业中长期存在的"春乏"矛盾,结合西部大开发、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出了免耕种草配套技术,为牧区分户经营条件下建立打贮草基地,开展基地改良和生态保护提供了一项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8.
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发展面临的草地生态日趋恶化、畜牧业经济发展缓慢等问题、成因和制约因素,应用系统工程学和生态经济学原理,从草地畜牧业的人、草、畜三要素以及相应的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三个层面进行系统研究分析,提出了调整草地利用结构,构建要素完备的牧草生产系统,促进粗放型的放牧畜牧业向放牧与半舍饲结合的经营型转变;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构建和完善家畜高效养殖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数量型向标准化、质量效益型转变;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和完善产品加工流通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原料生产型向加工增值型转变;调整就业结构,构建和完善科教创新和新技术推广培训等综合服务系统,促进草地畜牧业由传统的高土地密集型向科技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的川西北牧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和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寒牧区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采用正交设计,3个燕麦品种巴燕3号、青海444和YTA分别以150kg/hm2,225kg/hm2和300kg/hm2的播量及施尿素量;以行距10cm,20cm和30cm,在青南达日县进行燕麦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以青海444在施尿素225kg/hm2,行距10~20cm,能较好地利用当地的光热条件,可获得较高的产草量。  相似文献   

10.
加速川西北牧区畜牧业产业化进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草场“承包经营,有偿使用”责任制落实之后,牧区基本实现了畜草双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广大牧户养畜与护草的双重积极性,促进了畜牧业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市场经济发展和畜牧业产业化的要求。必须从牧区生产实际出发,在保持牧区畜草双承包责任制长期稳定不变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围绕牧业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积极稳妥地发展各具特色的“龙”型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新型发展格局,加速川西北牧区畜牧业产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电刺激采精技术能否在甘肃高寒牧区藏系羊繁殖中推广应用,该技术是否对公羊精液品质和采精量有影响,项目课题组在甘肃省天祝县旦马乡进行了牧区藏羊种公羊电刺激采精实验。选择本土选育的欧拉型藏羊种公羊,配种期每日每只采精2次,即:首日(标注为d1)早上采用传统的假阴道采精法采精,下午采用电刺激法采精,次日(标注为d2)早上采用电刺激法采精,下午采用传统的假阴道采精法采精,依次不同采精方法交叉采精,减少误差,连续采精6d,及时检查采精量及精液密度、精子活力等品质。实验结果表明,甘肃天祝牧区藏羊种公羊电刺激采精所得精液量均在0.80 mL~0.96 mL之间,符合藏系羊正常精液量,平均精子活力均在0.80以上,平均精液密度均“中”以上,精液品质符合人工授精精液品质要求,可应用于藏羊繁殖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高寒牧区紫花苜蓿和披碱草生产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与披碱草(Elymus dahuricus)在川西北高寒牧区生产性能,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对‘特瑞’、 ‘四季绿’、‘威可’3个紫花苜蓿和‘甘孜’披碱草连续6年(2004-2009)进行产草量测定。结果表明:紫花苜蓿在该地区种植产量高,连续5年(当年除外),其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分别与披碱草年度鲜草、干草产量有极显著差异(P <0.01),因此,值得在本区推广种植紫花苜蓿。  相似文献   

13.
绵羊是省市乡村少数名族生存的基础和发家致富的希望,承载着众多边疆少数民族的稳定性和重大使命。由于今年大西北地区气候寒冷雨水较多,沙尘暴频繁,气候环境恶劣,若饲养管理不到位,病菌在污染的环境中大量存在,接触病菌的机率较大,绵羊腐蹄病直接影响羊的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对牧民和养殖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结合当地羊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实践研究分析从药上对症治疗以及今后的预防措施,供广大牧民和养殖企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布鲁氏菌病是危害多种动物和人类的传染病,也是我国重点防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之一。受市场等因素调节,牛羊反刍动物数量增加,且动物及其产品流通频繁,动物疫病发生风险加大,许多地方畜间布病呈上升趋势。为切实加强畜间布病防控工作,肃南县按照省、市业务部门的防控要求,结合当地高寒牧区畜间布病流行实际,制订防控工作计划,全面落实动物疫病主动监测、定点检疫、消毒灭源、阳性畜扑杀及无害化处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5.
青南牧区不同燕麦品种种植试验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1998年5 ̄8月在黄南州河南县与果洛州甘德县进行6品种燕麦种植对比试验。查胆:燕麦品种与生态条件的互作明显(P〈0.01);在河南青永久437产量最高,其次为巴燕4号,选18,巴燕3号,产草量比黄燕麦分别增加80.67%,65.67%,53.33%,28.67%;在甘德县,丹麦444与青永久437最高,其次是巴燕3号与巴燕4号,产草量比黄燕麦分别增加187.9%、182.4%、70.37%,59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祁连山高寒牧区不同类型草地植被特征、土壤养分及其相关性,以山地草原、高山草原、高寒草甸草原草原3个类型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调查、室内测定和数据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3个类型草地的植被特征、土壤养分特征及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草地群落盖度、地上生物量差异明显,均为高山草原>山地草原>高寒草甸草原(P<0.05);群落多样性、草本植物高度差异明显,均为山地草原 > 高山草原 > 高寒草甸草原(P<0.05);小灌木平均高度差异明显,为高寒草甸草原 > 高山草原 > 山地草原(P<0.05);不同类型草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幅较大,其中以高寒草甸草原最为丰富;pH值变幅较大,变化趋势与有机质相反,即有机质含量越高,则土壤pH值低,反之亦然;全氮含量较高,都为1~2级(> 0.2%);全钾含量居中,山地草原为2级(2.5%~3.0%),高山草原和高寒草甸草原为3级(2.0%~2.5%);全磷含量最低,均为3~4级(0.05%~0.10%),全量养分表现出以低磷高氮富钾为特征;速效养分以贫磷为特征;土壤保肥能力较强;各类型草地土壤肥力因子间的相关性各有特点;总体看来,高山草原土壤养分含量最高,其群落的生产力也最高,但群落物种多样性最低。磷在祁连山高寒牧区很缺乏,建议在进行草原管理和人工饲草种植时补充磷素。  相似文献   

17.
以川西北高原红原县为研究区,选取一个典型的高寒灌丛草地为研究样地,用方格取样法,在丛下和丛间随机取0 ̄20 cm土样50个,并记录取样地点,分析土壤性状。利用SPSS(11.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研究了两种生境的各种土壤养分的平均含量、空间异质性和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主要养分中除了Ntotal丛下显著大于丛间外,其余都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种生境中的各养分元素的变异系数(CV)都属于中等变异水平,除了Ptotal、Pavail的变异系数是丛间更大外,其他都是丛下更大;在两种生境中Pavail与K avail,C/N与Ntotal,C/N与有机质都呈显著、极显著线性相关关系。在丛间pH与C/N,pH与有机质都呈显著的线性相关,而在丛下Pavail与Ntotal,Kavail与Ntotal显著相关,并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总体来看,在灌丛下土壤的主要养分N、P、K之间有更好的相关性。说明了灌丛土壤的主要养分元素N、P、K在转化过程中相互影响,且这种关系在灌丛下更为密切,即灌丛对该高寒灌丛草甸的土壤资源的空间分布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