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新城疫,俗称鸽瘟,是一种由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流行于鸽群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它以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1986年前后,在我国鸽群中发现了该病。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Ⅰ)是鸡新城疫病毒(NDV)的变异株,它不同于典型的NDV,它与NDV是两个不同宿主的适应株。目前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本病的流行,已经给  相似文献   

2.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或鸽新城疫,是由鸽Ⅰ型副黏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目前在各种鸽群(肉鸽、信鸽、观赏鸽)中普遍存在,为了有效控制该病的发生和蔓延,要对其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一)流行特点 该病发病迅速,可以感染各年龄阶段的肉鸽。1~3月龄童鸽期最易感,感染后症状最  相似文献   

3.
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1,PPMV-Ⅰ)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概述了PPMV-Ⅰ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一、概述鸽Ⅰ型副黏病毒病(又称鸽瘟、鸽新城疫),是由禽血清Ⅰ副粘病毒(AvianParamyxovirus-1,APMV-1)引起鸽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在各种鸽(肉鸽、信鸽和赛鸽)中普遍存在。鸽群常突然发病,迅速蔓延,以神经症状和腹泻为主要发病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达50~80%以上,已成为危害养鸽业最主要的疾病之  相似文献   

5.
<正>鸽Ⅰ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Ⅰ,PPMV-Ⅰ),是由禽Ⅰ型副黏病毒(Avian Paramyxovirus Ⅰ,APMV-Ⅰ)流行于鸽群,并突变为适应鸽群的新城疫病毒,通过F基因分析,显示出是APMVI的抗原变异株,因此命名为鸽Ⅰ型副黏病毒(PPMV-Ⅰ)~([1])。该病毒引起的鸽新城疫在鸽群传播迅速、发病急,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发病鸽以拉稀和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对鸽危害大,对养鸽  相似文献   

6.
1 发病情况太原市某养鸽户饲养信鸽 5 0只 ,没有进行免疫接种。鸽群初期生长良好 ,2月龄成活率为 90 % ,3月龄时 ,部分信鸽出现精神萎顿 ,体温上升到 4 3℃~ 4 4℃ ,呼吸困难 ,喘鸣声 ,采食量减少 ,软颈 ,头颈扭转 ,后出现下痢 ,排黄绿色稀粪等症状 ,并陆续出现死亡 ,开始被怀疑为沙门氏菌感染 ,并采用庆大霉素、氯霉素和卡那霉素治疗 ,未见好转 ,从 5月龄开始 ,死亡数量猛增 ,日死亡率在 2 0 %~ 30 %之间采取病鸽粪便接种于普通培养基和麦康凯培养基 ,37℃2 4h培养后观察菌落、染色镜检和进行生化鉴定 ,未见致病性沙门氏菌。从病鸽采取…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深入开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鸽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信鸽数量显著增多,而且种鸽、乳鸽养殖发展迅猛。但是,在目前由于我国还没有鸽的专用疫苗,所以在鸽I型副黏病毒病的防控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因此,鸽I型副黏病毒病在一些地方肆虐严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养鸽业的健康发展。近几年笔者在对于鸽I  相似文献   

8.
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一种流行于鸽群的急性传染病。该病传播迅速,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已对养鸽业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病原特性、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诊断和预防措施进行了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我站1998年5月至1999年3月在南泉对两鸽群发生的鸽Ⅰ型副粘病毒病进行了防治,报告如下.1 临床症状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新城疫)潜伏期7~14天.急性型体温43~44℃,啄食困难.食欲减退或废绝,大量饮水而嗉囊积液,口腔流出酸性液体.排泄物呈稀薄或水样、黄白或绿色混有少量血液.颈、腿部麻痹,垂头缩颈向后弯曲失调,呈瘫痪状.常发出尖叫,头颈扭曲或抑头转圈运动,飞行困难,起飞不能自行返回鸽舍,以后跛行或不能站立,翅膀下垂,精神沉郁,黏膜紫色或出血,眼半闭或全闭呈昏睡状.多数病鸽经1~2天,最长不过1周出现神经症状,摇头,肌肉震颤,全身抽搐,就地旋转数分钟又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0.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把近几年来该病在我地区的流行情况、诊断及防治体会介绍如下。1流行情况病例1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引进5月龄...  相似文献   

11.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防治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鸽Ⅰ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瘟),是由鸽Ⅰ型副粘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由于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养鸽业造成严重的威胁。现将该病在我区的流行、发病特点、诊断方法及防治的体会介绍如下。一、流行情况1997年5月,宁波市某鸽场从南京某种鸽场...  相似文献   

12.
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是由鸽禽Ⅰ型副黏病毒(PA/PMV-I)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具有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等特点,是危害肉鸽养殖业最严重的烈性传染病之一.多年来,虽然人们对本病高度重视,采用鸡用新城疫疫苗或一些研究单位研制的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专用疫苗对本病进行预防,但由于种种原因仍时有疫情发生,给养鸽场(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采用中草药复方制剂防治病毒病在医学临床成果丰硕,本课题组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传统中医药理论,结合鸽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发病特点、临诊表现和病变特征,对多种中草药筛选、组合,研制成鸽瘟净口服液,现将实验条件下防治鸽Ⅰ型副黏病毒病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鸽的I型副粘病毒病,俗称鸽的新城疫。1981年首次发现于苏丹和埃及,此后,意大利和西班牙也发现此病,接着就传遍欧洲。1985年在美国的许多个州和加拿大都有鸽群爆发此病。此病的传播范围比较广泛,因为许多疫情爆发是没有报道的。近年来,国内养鸽业的迅速发展,从国外引入种鸽亦越来越频繁,北方养鸽业的种源主要来自口岸城市。今年以来,我市及邻近市县的鸽群,几次爆发此病,死亡率有的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如何防治鸽的I型副粘病毒病,已成为养鸽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对此进行了认真的研究、实验,将一些情况透露给养鸽爱好者,一方面期望对他们有所裨益,另一方面,愿与各科研部门共同探讨该病的防治措施,以便使我国的养鸽业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养鸽业迅速发展,从国外引入种鸽亦越来越频繁。1985~86年,某些口岸的动物检疫所、站业已检出鸽Ⅰ型副粘病毒(PMV—Ⅰ)病(又称鸽新城疫、ND)。对此,我们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5.
1997年4月中旬,马鞍市信鸽从外地放飞回来,部分鸽感染了副粘病毒。7月1日,市又组织了一起放鸽庆祝活动,由于绝大多数信鸽未经新城疫免疫,引起疫病暴发流行,造成重大损失。全市257户信鸽,7户肉鸽,9420羽发生了感染,死亡鸽927羽,占9.8%;另...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0月份,郑州市某肉鸽场发生以肠炎、严重腹泻和神经症状为特征的传染病,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剖检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鸽Ⅰ型副粘病毒感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34-35鸽Ⅰ型副粘病毒病@游洪$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 @王林川$华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系!510642 @陈芳艳$华南农业大学蚕桑系!510642  相似文献   

18.
鸽I型副黏病毒(Pigeon Paramyxovirus 1,PPMV-I)病是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传染病,是危害养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本文概述了PPMV-I病的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和防治措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旨在为预防控制该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9.
20.
鸽的禽Ⅰ型副粘病毒感染临诊表现主要有三种形式:1.急性型:鸽群呈突然爆发性流行,鸽子大批迅速死亡。2.亚急性型:发病初期,多呈急性死亡,且无明显的临诊症状,中后期一般在发病后1~7d,甚至长达2~3个月才死亡。3.慢性型:呈缓慢经过,每天不断出现零星死亡,流行期长。 症状:潜伏期长短不一,常为1~5d有的6~15d,甚至可达4周左右,鸽A/PMV-1感染的症状与嗜神经型鸡新城疫的症状基本相同。发病初期,病鸽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减少,饮欲增加,羽毛松乱失去光泽,水样腹泻。随着病情的发展,病鸽出现缩颈、闭眼,食欲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