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刘锐金  杨琳  何长辉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10):2359-2367
[目的]探析天然橡胶生产与价格的相互影响关系,厘清生产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以及主产国生产对我国市场的冲击.[方法]运用面板数据模型、GARCH模型及脉冲向量函数,测算生产弹性,评估生产信息对市场的影响.[结果]不同地区的天然橡胶月度价格和产量变动趋势一致,各自具有协整关系;整体而言,天然橡胶价格提高1%,主产国年度产量约提高0.19%,生产的价格弹性呈下降趋势;不同国家的天然橡胶价格弹性存在明显差异,泰国产量的价格弹性在0.1200~0.1500;主产国对天然橡胶价格长短期信息都很关注,泰国和印度生产对价格变动的反应具有非对称性,印度对负向信息更敏感,泰国则是正向信息;国内天然橡胶价格对来自泰国产量变动信息最敏感,其次是马来西亚和国内生产.[建议]重视增加橡胶种植区域的就业机会,采用新技术提高产出,同时充分利用地区经济发展成果,实现更灵活就业,扩大家庭生计策略集,重新配置劳动力以减少福利损失;加强对天然橡胶主产国生产和政策的监测,及时整理发布或制定相关措施,以利于维持国内市场平稳,保障资源的有效获取.  相似文献   

2.
随着粮食价格支持政策市场化改革程度进一步加深,劳动力成本、土地流转租金的增加,粮食价格的下降减少了农户种粮的利润空间,价格是农户生产决策的重要考量,在粮食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农户对粮食价格的反应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水稻为例,利用2012—2017年江苏省农户微观面板数据,从粮食内部种植结构、品质调整及要素投入3个角度,研究微观农户生产决策对稻谷价格的反应。研究结果发现:农户会基于利润最大化目标根据其预期价格调整当期生产决策。当稻谷预期价格下降0.1元时,稻谷播种面积占比将下降0.013;水稻价格的下降促使农户倾向于种植普通品种,但"优稻优价"是农户选择种植优质品种的主要考量因素;当稻谷价格下降时,会优化要素投入结构,更多使用机械替代劳动力。由此得出的政策启示为粮食价格领域改革需要循序渐进,充分观测农户粮食生产的成本利润空间;深入贯彻"差别定价,优质优价"。  相似文献   

3.
大豆价格波动关系到广大豆农的福利。基于中国1983-2012年大豆生产与消费的相关数据,并根据大豆的供给与需求价格弹性等参数,采用麦诺特福利效应模型考察大豆价格波动对农户福利变动的影响,研究了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福利变动的机理。结果表明,大豆价格波动导致农户整体福利恶化,大豆生产价格平均每变动10%,豆农的短期生产福利将变动1.32%,长期生产福利变动1.42%;大豆销售价格平均每变动10%,短期消费福利变动13.13%,长期消费福利将变动12.55%。大豆生产价格波动导致的农户福利变化在农户福利变动中起重要作用。大豆价格变动引起农户收入与消费支出变化的相对值决定农户总福利效应。最后提出了加大政策引导力度、保障生产者利益、构建信息平台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橡胶产业现状与展望——2012年中国橡胶年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12年橡胶年会上专家发表的观点进行综合,主要观点有:下游产业对橡胶的需求较为稳定;国内合成橡胶行业集中度高,产能过剩;影响天然橡胶供应的因素主要有种植面积、气候变化、地力、劳动力、政府政策、市场价格,未来几年增产空间小;国内天然橡胶产业由于基础设施投入少、科技转化率较低、政策扶持力度小等原因,未来发展困难多;投机行为对天然橡胶价格波动有重要的作用,轮胎企业应当加强价格风险的防范措施等。  相似文献   

5.
天然橡胶价格的波动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橡胶产业安全有较大影响。采用灰色关联模型分析我国天然橡胶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各因素与天然橡胶市场价格的关联程度大小依次为:合成橡胶进口数量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橡胶产量天然橡胶进口数量合成橡胶产量橡胶轮胎外胎产量。据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橡胶产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研究农户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认知与种粮行为变动影响有助于政府明确政策实施效果,调整政策措施,缓解粮食生产供给侧结构改革压力。以黑龙江省为例,在调查农户对粮食生产补贴政策的认知与规模变动反应基础上,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对粮农种粮规模变化进行分析,探讨影响农户种粮行为变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户对粮食补贴政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都很高,达80%以上。农户粮食生产收入增加会促使其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农户认知的粮食补贴对其粮食生产越起作用,农户越倾向于多种粮;农业生产资料投入量越多且价格越合理,农户扩大种粮的积极性越高。农户在当地找非农工作越难,越倾向于扩大种粮面积;农户家庭从事农业劳动的人数和承包耕地面积的多少对其种粮规模变动不显著。研究表明,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户种粮积极性,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粮食补贴起到一定的补偿作用。因此,未来主产区粮食生产补贴政策调整中,政府需要构建粮食价格与补贴的融合机制,要分层次分类别对农户进行重点补贴,要加大对农户生产投入产出的补贴。  相似文献   

7.
通过上海市郊区农户粮食生产情况的调查,对农户粮食种植的意愿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沪郊的粮食播种面积逐渐下降,农户的种粮意愿不容乐观.农户的性别、年龄、户主职业、务农时间、农资价格、种粮预期收益及政策因素变量等对农户的种粮意愿均有显著影响.为了保证上海市的粮食供给安全,建议采取平抑农资价格、加大农业劳动力人才培养及结构调整力度、完善粮食专业合作社运营机制、加大对粮食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等措施来提高农户的粮食种植意愿.  相似文献   

8.
测算了2001—2015年马铃薯价格波动的农户生产福利效应、消费福利效应和总福利效应,并构建TVPSV-VAR模型来探究马铃薯种植农户福利效应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马铃薯生产价格、产量对农户生产福利的影响有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正影响,农产品期货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农户生产福利产生负影响;货币流动性对农户消费福利的影响具有结构性突变,马铃薯产量、人均消费支出和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消费福利表现为正影响,马铃薯销售价格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消费福利产生负影响;马铃薯产量、货币流动性、农产品期货及贸易对农户总福利影响的时变性显著,生产价格、产量和销售价格对农户总福利的影响都具有显著的结构性突变,货币流动性、人均消费支出和马铃薯贸易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正影响,人均可支配收入、农产品期货对农户总福利表现为负影响。因此,提出加大产业扶植力度,完善信息平台建设,发展马铃薯期货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湖南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南375户农户的调查数据,从农户禀赋、经济因素、政府政策和技术水平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受农户受教育程度、家庭特征、种植成本、种植收益、政策规制、技术服务的直接影响。耕地面积与安全生产行为之间存在着显著负相关;蔬菜种植收入、预期收益对农户安全蔬菜供给决策影响显著;农户对安全蔬菜生产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农户的行为决策;技术水平对蔬菜安全生产的作用不明显;政策法规、社会舆论、同行评价、政府服务等外部因素对蔬菜安全生产有正影响,并构建了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数量经济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德宏州芒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天然橡胶种植历史悠久。但胶园抚管技术不到位、割胶技术匮乏、病虫害严重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芒市民营橡胶产业的发展。本文分析了近年来制约芒市民营橡胶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总结了芒市促进民营橡胶生产可持续发展采取的措施,以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1.
在深化农村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发挥市场在种植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政府的引导作用是重要的现实问题。分析农户对价格机制的行为响应是破题的关键。采用种植行为响应模型检验了价格预期、农产品市场风险对粮食主产区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农户会根据粮食价格、油料价格和化肥价格调整其种植行为,粮食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3%;油料价格预期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增加0.16%,有效灌溉面积约增加0.30%,化肥投入量约增加0.29%;化肥价格增加1%,粮食种植面积约减少0.08%,化肥投入量约减少0.20%。另外,农户会对农产品市场风险做出响应,随着市场风险的增加,粮食种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化肥投入量都会减少,而非农收入的增加会降低市场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冲击。为了保障主产区粮食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该监测并引导农户的价格预期、推广粮油作物价格险和创新目标收入制度,以完善粮食主产区的价格支持体系和利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2.
2009年天然橡胶产销情况与2010年天然橡胶市场预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2009年天然橡胶产销情况(一)国外生产和出口情况回顾1、全球橡胶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天然橡胶价格下降。为了减少生产量,稳  相似文献   

13.
玉米是山西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农作物,不仅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同时还可作饲料和工业原料。玉米的生产与供给不仅直接影响农民的收入,而且对山西省经济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从农户生产决策角度,依据2005—2014年10年间山西省玉米的时间序列数据,应用Nerlove供给反应模型,分析山西省玉米供给的影响因素,并测算山西省玉米种植面积对不同影响因素的反应程度。通过建立山西省玉米供给反应模型可知:(1)玉米供给长期价格弹性和短期价格弹性均较低,前期种植面积对当期种植面积的影响较大,玉米种植面积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偏低,玉米种植面积存在很强的延续性,农户不能根据价格变动及时调整;(2)玉米的种植面积同时受替代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农业政策及非农机会成本的影响;(3)替代产品的价格、生产成本以及非农机会成本对玉米的种植面积有负向影响,农业政策对其有微弱的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云南橡胶树种植的历史、现状、生态问题及其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云南省橡胶种植的历史及发展现状,从最初1904年引入橡胶种苗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属云南橡胶种植的探索推广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云南橡胶种植进入大发展阶段,不仅种植面积扩大、区域扩展,且橡胶种植所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大幅度的提高。面对橡胶树的大面积种植,热带雨林面积不断减少,从而导致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土壤肥力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和水源涵养能力减弱等,不利于橡胶种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应根据《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天然橡胶管理条例》进行科学规划及合理布局橡胶种植地带;同时,也可在橡胶树下采取套种的方法,进而优化橡胶种植结构。另外,政府也应该加大科学植胶的宣传,对胶农进行橡胶种植和割胶技术的培训,提高胶农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论述云南天然橡胶的发展历程及现存生态问题和相应的应对措施,旨在探讨如何促进云南省橡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把橡胶产业打造成云南省重要的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  相似文献   

15.
基于规模分化的视角,以花生为例,利用2011-2014年农户微观调研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回归模型和综合指数分析模型,分析价格与生产决策及收益的关系,探讨花生价格对农户生产决策调整以及农户种植收益的影响。结果表明,花生价格与农户经营规模并不存在明显关系,说明花生价格是由市场决定的,并非由农户内生决定。花生价格对农户生产决策的影响与农户经营规模有关,并表现为倒"U"型关系,价格变化对小、中、大规模农户种植面积的影响程度分别为0.257、0.348和0.121。花生价格波动的价格效应对农户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也与农户经营规模有关,价格波动对中等规模农户种植收益变动的贡献率为64.63%,低于小规模和大规模农户的73.12%和78.27%。因此,要积极稳妥地推进适度规模经营,并充分考虑不同经营规模的差异,同时还要加强支持政策,发展农业保险。  相似文献   

16.
我国历史上原本并没有目前大部分产胶国所种植的巴西橡胶树这个物种. 上世纪建国后, 为保障国家战略物资安全, 我国尝试引进种植天然橡胶, 在海南、 云南西双版纳等北纬18~24度地区逐步建立了橡胶种植基地. 受自然条件限制, 我国宜胶地区面积非常有限, 我国政府一直从保障国家战略资源安全的角度, 以多种产业支持政策来推动天然橡胶行业的发展. 我国的天然橡胶产量在80万t/年左右波动, 曾在2013年达到峰值87万t, 而近年来随着天然橡胶价格下跌, 生产意愿降低, 2016年国内天然橡胶产量下滑到76万t.  相似文献   

17.
该文分析了我国天然橡胶价格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合成胶成本持续走低对天然橡胶价格造成冲击、超量进口使国内天然橡胶供大于求、汽车轮胎等橡胶制品需求量下降以及国内天然橡胶产量持续增加等,并提出了缓解橡胶价格下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天然橡胶生产和消费大国,近几年国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天然橡胶正常生产和使用。开展本研究有利于摸清国际天然橡胶价格波动规律,能为科学制定市场应对策略提供有益借鉴。本文简要介绍了近几年国际天然橡胶市场供需格局和价格波动情况,实证分析了供需差量对价格增量的反向影响关系,证实了天然橡胶市场价格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具有一致变动趋势;并采用协整分析和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得出石油价格变动是引起天然橡胶市场波动的原因之一。本文还描述了国际联盟及金融市场对国际天然橡胶市场波动的影响。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认为,可通过加强对市场及影响因素的监测、健全收储机制,完善期货市场、提升价格影响力,立足国内生产、适度发展进口,来平抑价格、化解风险,保证国内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河南省小麦种植户的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家庭人均收入的影响,验证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的福利效应。【方法】在理论分析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影响的基础上,基于河南省918个小麦种植户调研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分析了农业生产托管行为对农户的福利效应,并用农户受教育程度和经营规模两个特征变量对农户福利效应进行了分组分析。【结果】农业生产托管对农户福利效应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在不同群体间存在差异,受教育程度越高、生产规模越小的农户,其农业生产托管的福利效应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影响农户选择农业生产托管驱动因素发现,家庭非农就业人口数量对农户农业生产托管选择有显著正向影响,家庭农业机械价值、地块数量和农户距中心城区距离对其选择农业生产托管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为促进农户福利水平的提升,应当大力发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多种渠道引导农户外出务工就业,适当调整当前农机补贴政策,采取适当方式开展地块整理合并。  相似文献   

20.
使用2018年湘、赣、苏三省水稻主产区农户调查数据,研究农户最低收购价预期对种植结构调整的作用机制及农业生产性投资的调节效应。实证结果显示,农户预期最低收购价下降对种植结构变化、调模式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且预期降幅超线对调模式行为的影响更显著,表明最低收购价政策变化传递出较明显的种植结构调整效应。农户预期最低收购价下降、预期降幅超线和专用型设备投资对调面积行为的影响显著为负,且专用型设备投资与预期降幅超线交互项对调面积行为的负向作用更显著。这种负向调节效应源于农户专用型设备投资收益回报机制对水稻种植规模的“锚定”效应,使得专用型设备投资对农户面积减少行为有较大的延迟作用。未来种植结构调整应引导低端农产品向优质、品牌化转型,稳定农户生产性投资收益回报率预期,探索分类引导不同规模农户种植结构调整的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