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禽流感不仅对世界养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可以感染人,公共卫生意义重大。由于其病毒亚型众多,抗原性变异极快,毒株的致病性也相差很大,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检测就成为预防和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禽流感病毒的传统诊断方法是分离病毒和检测抗体。近年来,又相继建立了血凝抑制试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血清学诊断技术及分子诊断技术。文章对禽流感检测方法快速诊断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述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的实验室检测技术研究进展,主要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着重介绍了目前广泛应用的中和试验、琼脂扩散试验、凝集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及RT-PCR、荧光定量RT-PCR技术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并对鸭病毒性肝炎病毒检测新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正>2010年从长春地区患病鸭体内分离得到1株病毒,应用胶体金检测技术、血清学试验、RT-PCR检测技术及BLAST比对分析,最终证实该病毒为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本试验利用Primer Premier 5.0引物设计软件,依据NCBI上禽流感病毒序列,设计血凝素(HA)基因、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引物,对分离病毒株的HA和NA基因进行克隆及序列分析,在  相似文献   

4.
牛呼吸道疾病综合征是引起世界范围内饲养牛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严重危害着养牛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和血凝试验,以及血清学检测方法,包括血凝抑制试验、免疫荧光试验、中和试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液相芯片技术等。通过综述近年来牛副流感病毒3型的最新实验室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为该病检测和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A型禽流感病毒(AvianInfluenzaVirus,AIV)引起的禽流感(AI),其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感染禽的种类、龄期、病程长短、并发感染情况及感染毒株毒力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可能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剖检变化。因此,禽流感的诊断一直依赖于病原的分离鉴定。随着血清学实验技术和生物工程技术的飞速发展,禽流感诊断技术的研究也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琼脂扩散试验、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等常规方法的使用虽有一定的优势,但免疫荧光法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法也日益显示出其快捷准确的特点;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核酸序列分析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6.
口蹄疫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口蹄疫的有效控制关键在于早期检测 ,然而有很多疾病症状与口蹄疫相似 ,仅靠临床症状难以确诊 ,因此必须进行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包括病毒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病毒学诊断方法有病毒分离、补体结合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EL ISA)、RT-PCR以及乳胶凝集试验 ( L AT)。 RT-PCR有待进一步完善 ,而用于野外检测的现场诊断方法已取得可喜进展。血清学诊断包括中和试验和 EL ISA,中和试验已经被 EL ISA方法取代 ,并且通过检测非结构蛋白的抗体可以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更加快速、敏感、可靠以及用于检测潜伏感染的诊断技术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根据禽流感病毒的基质蛋白(M)基因序列和H5亚型禽流感病毒血凝素(HA)基因、神经氨酸酶(NA)基因设计并合成了三对特异性引物,用于建立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RT-PCR分型鉴定方法。试验证明,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将H5N1与H6N2、H9N2有效区分。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适合在基层动物防疫和监督部门进行H5N1禽流感病毒核酸的检测。  相似文献   

8.
猪血凝性脑脊髓炎是由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PHE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仔猪呕吐、衰竭或显著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世界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经济损失。本文阐述了PHEV的发现、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基因组结构及功能、培养特性、流行病学与致病性等,介绍了PHEV检测方法,包括病毒分离与鉴定、血凝/血凝抑制试验等6种血清学方法,以及RT-PCR等3种分子生物学方法,以期为该病诊断和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禽流感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禽流感不但造成养禽业的巨大经济损失,而且也严重威胁着人类公共卫生安全。检测禽流感病毒是诊断的关键。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较常规检测方法快速、准确、灵敏。通过对核酸杂交技术、常规RT-PCR技术、实时RT-PCR技术、PCR-ELISA技术、核酸依赖的扩增技术(NASBA)、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技术(LAMP)以及基因芯片等诊断技术的基本原理、检测优点以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为禽流感的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家禽》2001,23(5):11-12
禽流感亚型众多加上基因突变、重组和重排,使其变异极快,导致毒株的致病性也千差万别,早期快速诊断和血清学监测无疑是预防、控制禽流感的前提条件,我国动物流感研究中心(AIRC)在近几年时间内相继建立了禽流感琼脂扩散(AGP)、血凝抑制试验(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诊断技术以及分子诊断技术(RTPCR).满足了我国禽流感流行病学监测及现地诊断与防制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1.
暴发高致病禽流感疫区鸟类禽流感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应用血凝抑制试验(H I),2004年初H 5亚型禽流感在中国内地发生前后,于湖北、广西二疫区市县的生态系中,自健康的鹰、鸽子、野鸭和鹌鹑中采集了54份血清,对其进行了血清学检测,并将获得的血清学检测数据进行了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总共采集的54份血清样品中,抗H 6亚型禽流感病毒(H 6)抗体、抗H 9亚型禽流感病毒(H 9)抗体、抗H 5亚型禽流感病毒(H 5)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4.8%、75.9%、29.6%。推断,这一时期,H 6亚型禽流感病毒(H 6)、H 9亚型禽流感病毒(H 9)和H 5亚型禽流感病毒(H 5)共循环于该生态系中,其中H 9、H 6亚型禽流感病毒长期、稳定循环于该生态系中,为该生态系禽流感主要流行血清型。血凝抑制试验检测结果发现,H 5亚型禽流感病毒抗体滴度较低,最高仅为640×,其阳性率为29.6%,推断其可能为新近传入的病毒或新近重组变异出现的新病毒,可能为与该次禽流感暴发相关的新病毒,这一推断还有待于通过对病毒基因序列的分析而做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人和动物的高度传染性疾病。由于其危害严重,快速、准确的诊断技术对于禽流感的防控显得非常重要。除常规的临床诊断、病毒分离鉴定、血清学检测外,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由于具有更加快速、准确的特点愈来愈受到重视,文章就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有效地控制禽流感的流行和暴发提供有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检测TGEV的方法主要有病毒的分离鉴定、免疫荧光抗体试验、病毒中和试验、电镜观察、免疫电镜观察、ELISA方法、核酸探针杂交技术、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RT-PCR和荧光定量PCR等,伴随着对TGEV基因组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一系列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不断出现,现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以综述。  相似文献   

14.
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禽流感病毒由于亚型众多,且各亚型之间无交叉反应性,这使得禽流感病毒的检测工作较为困难.目前,传统的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主要是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方法.而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因其具有更加灵敏、特异、快速等特点,成为了当前禽流感病毒检测方法的主要发展方向.同时,人们也正致力于将一些新兴的检测方法应用到禽流感病毒的检测中来.论文就近年来禽流感分子生物检测方法和这些新兴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分别采用商品化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抗体检测试剂盒和血凝抑制(HI)试验方法对153份血清样本进行禽流感病毒(AIV)的H5抗体检测,比较间接ELISA和HI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间接ELISA和HI两种方法呈较好的相关性,二者间的相关系数为0.765。间接ELISA和HI两种方法检测AIV抗体的阳性符合率为95.8%,阴性符合率为87.2%,总体符合率为96.7%。间接ELISA方法是一种敏感、特异和快速的血清学诊断方法,可以用于临床样本的大规模检测。  相似文献   

16.
目前,减蛋综合征感染的血清学检测方法主要有微量血凝抑制试验(HI)、琼脂扩散试验(AGP)、病毒中和试验(VN)、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和斑点免疫金测定法(D IGFA)。至今为止,国内尚无成熟的ELISA检测方法用于该病的检测。试验用纯化的EDS-76  相似文献   

17.
自2003年12月17日韩国农林部向世界卫生组织(OIE)报告了该国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以后,在短短的两个月内,亚洲有10个国家和地区接连发生禽流感,我国也有禽流感病例。因此,平时做好对禽流感疫情的监测就显得至关重要。目前,我国已建立了禽流感琼脂扩散试验(AGP)、血凝抑制试验(HI)、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NI)、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血清学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8.
对目前常用的4种禽流感H5亚型病原学检测方法,即禽流感病毒H5亚型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实时荧光RT-PCR、免疫酶渗滤及免疫胶体金(Colloidgoldstrip)试纸条法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实时荧光RT-PCR检测方法的灵敏度是RT-PCR的20倍,是免疫酶渗滤的500倍,是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法的2000倍,而免疫酶渗滤法的灵敏度是免疫胶体金试纸条快速检测法的4倍。  相似文献   

19.
禽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同时也是一种人和动物之间的高度传染性疾病。本文综述了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诊断方法研究进展,主要包括常规RT-PCR、套式RT-PCR、多重RT-PCR、荧光定量RT-PCR、环介导等温扩增等5种方法,对禽流感防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检测和定量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抗体的方法包括病毒中和(VN)试验,琼脂凝胶扩散(AGP)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 VN 试验,可以很容易地区别 IBDV 的血清学Ⅰ型和Ⅱ型,以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