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平面丝用蚕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2.
用纯系选育方法,以吐平面丝性状为重点,经过连续五个世代的强度选拔,育成ZAU2号(日系).其平面丝的吐丝率达95%以上。经过与中系品种的配合力测定和吐平面丝性状比较,选配了薪杭xZAU2号一代杂交种。经生产试用,表明该品种强健好养,张种产丝量高,且平面丝质量好。另外,一代杂交种试繁成绩表明,制种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3.
通过5年(1991~1995)的选育,育成了多产卵基础蚕品种GE多,该品种每蛾产卵数达到800粒,比现行品种提高50%以上,茧层率为22%,达到了“八五”攻关的预期目标.同时育成了多产卵蚕品种G春蕾、G临珠、G临B珠3个新品系,可以作为现行品种春蕾、明珠的多产卵新品系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大白菜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主要的食用蔬菜之一,长期以来深为广大群众喜爱。近年来我省已逐年扩大栽培,但因品种欠佳,栽培技术不完善、产量低、质量差,远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迫切需求,又因受低温影响使花芽分化过早,先期抽苔现象十分普遍,或包心不良,不耐贮藏、抗病力弱等多种弊端,从而在我省大量生产上受到限制。 本试验目的在于良种选育改善大白菜的生物学特性,改进栽培技术,以期改善群众生活,活跃市场经济,提高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优质水稻品种矮丝苗选8的选育及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我国黄瓜品种选育进展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广东夏秋蚕品种选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广东夏秋蚕品种多年的选育实践,论述了夏秋蚕品种选育正确选配亲本,应用高温多湿定向培育,不停食饲养,活蛹缫丝,多元杂交,品种夏壮等技术,指出夏秋蚕品种选育以应“强健,优质,高产,易繁”为选育目标,选育上要与抗病育种,生物工程技术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正> 我省的草莓早在40年代就有栽培,但一直处于半野生化栽培状态。栽培品种多是当时遗留的老品种。约占全省栽培总数的80%左右。这些品种混杂退化现象非常严重。近年来,我省草莓生产发展迅速,已由1987年的333.3公顷左右发展到1989年的1333.3多公顷。  相似文献   

9.
10.
在当今工业化时代,桑蚕产业经济效益相对较低,要充分延长桑蚕产业链才能提高产业竞争力。这就要求在桑、蚕选育种工作中必须从桑、蚕产业省力化和综合利用方面着手选育出适应能力强、生产投入低、便于综合开发利用的新品种。笔者以贵州省为例,从药用、观赏价值、食用、抗逆等方面阐述了桑品种选育的方向,同时从抗逆性、药用保健,民族工艺品方面总结了蚕品种选育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12.
13.
油菜抗除草剂品种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菜抗除草剂品种的选育浦惠明,戚存扣,傅寿仲(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一、选育抗除草剂油菜品种的意义农业生产因草害造成的损失约占作物病、虫、草三害总损失的40%以上(李伟格,1984),仅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油菜田除草约需0.8~1亿个工,...  相似文献   

14.
15.
16.
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雄蚕生命力较雌蚕强,食桑少,叶丝转化率和茧层率高,雄蚕丝的纤度细,丝质优,容易缫制高品位的生丝.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系进行雄蚕品种选育的方法进行了简要的阐述,有助于科研工作者在该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和交流.  相似文献   

17.
18.
19.
用显性三眠蚕品种(N3)和经济性状优良的四眠蚕品种(C1、C2、C6、C9、C10、C12)进行杂交,选育经济性状优良、眠性稳定的实用型三眠蚕品种。结果表明:选育的三眠蚕全龄期为21d左右,比常规种少5~7d;在6对三眠蚕组合中,综合表现最好的是N3×C6(正反交),其次是N3×C10(正反交),再次是N3×C2(正反交)。但在6对三眠蚕组合中只有N3×C2(正反交)全是三眠蚕,而其他几对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四眠蚕。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