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树冠竞争因子确定同龄间伐林分的断面积生长过程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断面积生长预估是林分生长和收获预估体系中的核心因子和基础。本文选用了包含林分密度指标、年龄和立地质量指标的Richards 模型作为断面积生长模型。利用树冠竞争因子( CCF) 能稳定反映林分竞争水平的特性,建立了CCF 与林分密度指数和单位面积林木株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对长白落叶松和杉木得出:(1) CCF< 200 ,林分为等株数生长;(2)200 ≤CCF≤300 时,为等株数生长向自然稀疏生长的过渡期,该期间林分密度指数的变化可用等株数生长和自然稀疏生长的线性组合来表达;(3) CCF> 300 时,林分为完全的自然稀疏生长  相似文献   

2.
林分空间结构一般包括树种混交、林木竞争和林分中林木分布格局等三个方面,对它们一般分别采用竞争指数中的混交度、大小比数及角尺度来进行描述。在纳板河流域不同群落类型林分中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从空间竞争中的混交度方面看,热带雨林、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山地雨林林木主要集中在极强度混交之中,只有少许树种会出现强度混交和中度混交,几乎不出现零度混交和弱度混交,稳定性较高;而落叶阔叶林的稳定性由于样地位置不一而表现较大差距,有较稳定的,也有稳定性较差的。从大小比数看,保护区主要林分内树种大小分化较大,优势程度从优势至劣势都有不均等的分布。各林分的角尺度为0.22~0.34,说明样地林木分布格局为均匀分布。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马尾松人工林生长收获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分生长收获模型系统是由预测林地生产潜力、林分生长过程和林分收获量的所有模型构成的系统。它是建立经营模型的基础 ,是准确进行经济评价、确定合理轮伐期和研究优化栽培模式的前提。生长收获模型系统由立地指数预测模型 (优势高生长模型 )、胸径生长模型、直径分布模型、树高曲线方程等几个部分组成 :立地作为林木生长的载体 ,立地质量的评价结果 (立地指数或优势高 )是贯穿整个系统的主要变量 ,因此对立地质量的准确评价和优势高生长的预测是建立生长收获模型的根本保证 ;胸径生长模型是整个系统的核心 ;林分结构模型 (直径分布模型、…  相似文献   

4.
一、前言林分的直径分布是林分结构的重要特征之一。在天然林或人工林内,林木个体大小的数量分布能反映出林分的生长状况和林木之间的竞争关系,在林分整个自然生长过程中,直径分布将遵从一定的规律而变化。从经营利用的角度来看,林分直径分布不但可以直接检验营林措施的效果,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反映林分的木材利用价值。在实践上,常用林木株数按径阶分布曲线的偏态类型,来了解林分内林木间对营养空间的竞争程度和分析林分结构变化的动  相似文献   

5.
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生长与耗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的生长和耗水是森林水分利用的研究重点,对当前推进节水林发展、抗旱树种筛选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森林生态系统林木生长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指出常见的林木生长方法有普通测定法、年轮法、树木径向变化记录仪等,并对3个林木生长模型(全林分模型、径阶分布模型、单木生长模型)的优劣和使用范围进行了比较;从叶片尺度、单株尺度、林分尺度和区域尺度分别比较了林木耗水方法的差异和优劣。通过综述,确定各方法的优劣和使用范围,以更好的指导科学实验,得出精确结果。  相似文献   

6.
与距离无关的竞争因子广泛应用于林木生长模型的构建及预测,对于林分生长过程的准确预测、森林经营管理的科学调控具有重要作用。该文对竞争因子的概念及分类、与距离无关竞争因子与断面积生长的关系、单木断面积生长模型构建的方法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论述,并对竞争因子有待深入研究的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文章遵循林分生长规律 ,对林分 (或林木 )生长过程及林分 (林木 )开始腐朽的时间确定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对于解决大兴安岭地区由于立地条件所引起的林木腐朽问题 ,如 :“老头林”的经营技术及对其健康维护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昆明地区针叶混交林林木竞争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竞争对林木个体生长和森林群落的结构以及种群动态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研究林木竞争指标,了解林分内林木的竞争关系,是制定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的重要依据之一。文章以昆明地区针叶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根据16块标准地中的每木调查数据,用9种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指标,对林木间的生长竞争指标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最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个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指标选择。研究结果表明:相对胸径、相对树高、相对冠幅这三个指标较为稳定,几乎不受林分密度影响,对林分蓄积量影响较小;树冠伸展度、圆满度、投影比、生长空间指数、树冠体积等指标与林分密度和蓄积量关系密切。而在所有指标中,最能较好地反映林木竞争状况的主要指标是投影比、圆满度、生长空间指数、伸展度。  相似文献   

9.
根据湖南省福寿国有林场杉木生态公益林(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复测数据,通过研究Hegyi,V_Hegyi,W_V_Hegyi三种竞争指数与胸径的相关性,选择相关性最强的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单木竞争生长模型。以此为基础,用加权平均树高作为胸径生长量的权重,重新构建了单木竞争生长模型,并对W_V_Hegyi竞争指数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径阶竞争指数预估模型和径阶生长模型。通过基于加权胸径生长量与W_V_Hegyi竞争指数构建径阶生长模型,以期为林木从单木到林分的模拟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从林分生长过程表内,可以得到林木结构特性随年令增加而变化的评价资料。树木株数(N)与一定的测树指数有关,通常随树令的增加株数减少,此时做为VN=M乘积的蓄积量将随林令的增加而加大。在这个公式里  相似文献   

11.
以相对直径为竞争指标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选择了Richards,Logistic,Mitscherlich,Gompertz,Modified-Weibull 5个最为常用的单木直径生长理论方程作为基础方程,采取再次参数化的方法将与林木生长密切相关的地位指数(SI)、林分密度(N)、单木竞争指标——相对直径(RD)等因子引入方程,对马尾松人工林的单木直径生长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得到的单木直径生长方程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很高的预估精度,因为该方程中包含了林木的相对直径RD,当令RD等于1.0时,单木的直径生长模型就反映了林分的平均直径生长,这为从单木生长模型向全林分生长模型的耦合提供了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2.
牛姆林米槠天然林主要树种直径分布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5种分布函数模型对永春牛姆林米槠天然林主要树种的胸径和地径进行拟合,以筛选出拟合效果较好的分布函数模型,探索其林分直径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米槠林分直径分布结构应用正态分布模型拟合效果最好;(2)峭度、偏度和变动系数等特征值可用于描述天然林的生长特点;(3)正态分布参数可通过较易获取的林分直径实测值来预估,进而预测林分各径阶林木株数、蓄积量及其动态变化,为米槠天然林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1 前言天然林(异林混交林)的生长复杂多样,预测其生长是困难的。无论是查对法、永续林思想,还是东京大学北海道教学实验林连续30年实行的林分施业法都不能进行准确的生长预测,现实中进行的所谓天然林生长预测,都是调查过去数年间的生长量,并假定今后数年间行同样的生长,期间极短。这样的方法,象查对法及林分施业法那样,在能精细施业的场所可以列举不少成果。然而在制定更长期的计划,或在如何处  相似文献   

14.
天山云杉种群种内竞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竞争作用在植物群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目前普遍把竞争作为种群生态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但在生态学上树种间的竞争一直局限于实验方法,而在竞争强度上缺乏数量指标,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为更准确地确定林木生长,相继提出了许多描述林木间竞争强度的数量指标,即竞争指数系统,从而形成了用单木生长模型来预测林木生长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以浙江省龙泉市杉木用材林为例,建立科学、实用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使之能够应用于非交易性森林资源资产业务中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实践,如林权抵押贷款、森林保险、林木生物资产核算等领域中的大批量小班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方法】设定参照林分,引入生产函数理论,建立参照林分的生长模型;研究相邻年度林木价值关系,设计序列林价递推公式;分析林分林木资产价值主要影响因素,构建基于序列林价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并对林木资产评估模型进行适用性检验,包括模型估算值与样本实际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和模型使用精度检验。建模过程中综合运用了递推算法、回归方法、仿真模拟方法。【结果】编制杉木林参照林分序列林价表,该表能够客观反映出林木价值生长过程;拟合林价主要影响因素调整系数模型参数,给出小班集材路程调整系数经验模型,以及成熟林小班的林分平均胸径调整系数经验模型、单位面积蓄积量调整系数经验模型;应用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进行龙泉市岩樟乡芭蕉村杉木用材林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计算得到杉木用材林小班林木资产明细表,经汇总得到各农户杉木用材林林木资产价值、全村杉木用材林林木资产价值;利用98个正常交易实例检验样本计算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检验指标,总相对误差-0.16%、平均相对误差1.25%、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8.97%,估计精度97.6%,全部检验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基于序列林价的小班林木资源资产评估模型结构化、直观、可理解,评估效果较好,能够适用于非交易性森林资源资产业务中的大批量小班的林木资源资产评估业务;引入生产函数理论,保证参照林分营林过程中投入与产出的匹配性;序列林价递推算法可以更好地研究林分完整生长过程中的序列林价变化规律,实现重置成本法、收益现值法、市场价倒算法3种方法的融合与相互验证;通过林龄价值系数可以实现参照林分序列林价更新、小班林木资产评估模型更新;建立林价主要影响因素调整系数回归模型,优于以往对影响因素作分级处理的简单做法。  相似文献   

16.
林分直径枯损模型分析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分株数分布函数和林木生长模型在预估直径生长、径阶株数分布方面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在综合分析各种直径枯损模型的基础上,全面比较和检验了各种模型的适用性和预测精度。结果表明,利用林分株数分布函数或林木生长模型预估林分直径枯损分布,具有结构合理、适用性强及预测精度高等特征,成为预估林分枯损的最佳模型之一。  相似文献   

17.
大兴安岭天然林林分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利用林分密度指数(SDI)作为天然林的林分密度测度,来反映天然林区天然林分中林木之间的竞争水平,利用地位级指数(SCI)代替地位指数来反映天然林区林分立地质量。结合这2个因子以Schumacher生长曲线为基本模型形式建立了天然林全林分生长和收获模型,模型包括断面积生长预估模型、林分蓄积量预估模型、郁闭度预估模型和蓄积枯损率模型。从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结果来看,模型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林分生长模型GOTILWA+。该模型基于单株林木生长过程,采用光合作用模型等模型的机理模拟树木的生理过程,从而计算林分生长。该模型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范围,是一个较为方便的可科模拟预测气候变化条件下林分生长和森林碳循环的科学工具。  相似文献   

19.
基于Hegyi改进模型的红树林空间结构竞争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包含树木大小、距离和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的信息的竞争模型对林分结构分析和优化经营起着重要的作用。在Hegyi模型(1974)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其优劣研究该模型的改进方法,并应用于广东湛江红树林林分的空间结构分析和优化模型的建立。实例研究表明,改进的竞争模型除保留包含树木大小、距离和空间分布等多方面的信息及简单直观,容易测算,便于应用等特征外,其模型分析数值范围在经营目标中更易于表达,增加了相邻木的空间结构单元信息,使林木竞争关系的描述有了进一步扩展,同时消除了与胸径和距离计算单位的依赖性和相关性,能更好地描述林木间的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20.
塞罕坝不同立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角尺度、大小比数两参数对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纯林3种立地类型、3龄级的林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林木分化方面,仅曼甸中林及阴坡近熟林2种林分出现明显分化现象,林木间竞争较为激烈,考虑进行适当地营林措施,其他7种林分分化不明显。在林木个体空间分布格局方面,阳坡中林、阳坡近熟林的林分整体属于随机分布,其他7种林分平均角尺度均低于0.475,属于均匀分布。可见,可根据林木生长立地类型的不同及生长阶段的不同,进行适当的营林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