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龙狮运动从传统的民间龙狮到成为现代化的竞技项目经历了数千年的历程,是中华传统体育文化的"活化石",从文化的视度对龙狮运动的起源、种类特点及其从中华民族民间体育走进国际竞技体育的大舞台的嬗变历程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舞龙舞狮运动的了解,促进我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融合,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进一步促进21世纪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播,加快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台湾各类宗教信仰中,道教与民间信仰影响最大,拥有众多的庙宇与信仰群众。目前台湾民间信仰在社会生活中的群体功能在逐步降低,而满足个体功需要的功能呈现增强的趋势。民间信仰在农村社区具有多重社会功能,其庙会组织也是台湾农村社区的重要的地方性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3.
庙会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习俗,它与民众的生产生活、贸易娱乐息息相关,是反映基层社会生活的重要视点。高平庙会分布广泛,类型多样,深刻地反映了高平乡村社会文化的特点。高平庙会对促进乡镇经济交流,拉近乡村文化认同有积极作用。应对高平庙会顺势利导,合理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4.
王小红  张弘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2-21883,21921
分析了牡丹在中国备受人们喜爱的自然和社会文化原因,认为人们喜欢牡丹不仅仅是由于它的美丽和香味,更由于其在传统的中国文化里是富贵和吉祥的象征,是中国主流文化和传统审美观的代表。介绍了河南洛阳、山东菏泽、四川彭州三大牡丹栽培和观赏中心的牡丹繁育、栽培现状,以及在这三大栽培中心举办的每年一度的以牡丹为主题的旅游节庆活动。以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牡丹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及其对现代花卉旅游的影响,更好地理解牡丹和中国人民审美情结、国民气质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卷首语     
《北京农业》2014,(3):1-1
“嘉年华”音译自英文“Caznival”是起源于欧洲的一种民间狂欢活动,相当于中国的“庙会”,  相似文献   

6.
民间会社作为一种基层社会中的自设性和自愿性组织,在传统中国社会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尤其在相对封闭、较少受到政府约束的徽州,会社更为普遍.本文从政治、经济、文化和宗族制度等四个方面初步探讨了徽州会社兴起和发展的原因,以便更好的了解徽州会社的兴起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峒节是广西中越边境地区壮族布傣在春节期间的传统节日。峒节当天,村民要举行隆重的求务仪式,向天神祈求百谷种子、风调雨顺以及村落平安。在当代新的社会、政治、经济环境下,近年来重新恢复的峒节被赋予了新的文化意义和内涵,峒节不再仅仅是传统农耕社会的民间宗教祭祀活动,更是壮族布傣全方位展示其传统文化的新舞台;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政策为乡村社会传统节日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保持地方传统文化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相似文献   

8.
刘刚 《农学学报》2015,5(11):118-125
近代山东省曾出现过多次自然灾害,其中发生在1927 年的荒灾甚为严重,对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害。为深入了解该时期山东省灾害,笔者综述了1927 年农业荒灾的暴发对山东民间形成的破坏。在匪患兵灾的背景下,官方及社会团体的相关救灾减灾活动难以完全到位,以致挽救人民生命、保护生产力、恢复社会经济的重任不能真正完成。该灾难造成惨痛的教训,警示人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经济与农业文化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火金 《农业考古》2003,(3):130-134,174
中国传统社会生产主要是农业的生产 ,传统经济的主要成分主要是农业经济 ,其主要特点是小农经济的运作方式 ,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都脱离不了农业。中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她植根于中国这块特定的“土壤”中 ,受到自然地理环境、政治宗法伦理、农业经济及其小农生产方式等背景的深刻影响 ,表现出典型的生态型农业文化特征。传统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固与社会思想文化相得益彰 ,中国传统社会在这两者的互动中绵延和发展。本文试图从中国古代社会经济背景诸要素中寻求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因和特征 ,以期获得农业社会经济背景与文化的关联。当…  相似文献   

10.
山东是农业大省和齐鲁文化发源地,农业为齐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农耕文化又是齐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水乳交融、相伴而生。文章全面阐述了齐鲁文化产生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传统农业,总结了重农思想在齐鲁文化传承中的重要表现,指出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的重要意义,深入研究了农业对齐鲁文化的影响,对分析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促进当前山东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即由共同体本位的社会转变为个人本位的社会,这个过程离不开小共同体的发展。近代以来,大共同体本位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而发生嬗变,小共同体所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迁。从传统文化的三个层面即技术、制度、观念与农村社会秩序的经济、家族、礼治的对应关系中分析传统文化嬗变对农村社会秩序变迁的影响,得出凡是能发扬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或承载人性伟大的传统文化都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结论。由这类文化培养的民间精英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将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和农村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12.
我国是具有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国家,在传播艺术形式表达上具有多种多样的方式,民间纹样作为中国传统艺术的象征,在提高人们艺术水品和文化传承认知度上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绘本是以图片为主要表现形式的文学材料,儿童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分析可充分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儿童绘本中的内容多以我国传统的民间故事和民间纹样为主,通过绘本的阅读和学习可提高儿童的文化素养和综合素质,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民间纹样的相关介绍,对民间纹样在儿童绘本中的运用策略展开探讨,以期为我国儿童绘本的发展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狐信仰是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之一, 它历史悠久, 深入民间。它的萌芽、发展、兴盛、衰败影响中国文化几千年, 作为一种民间信仰, 它的兴盛和衰败原因都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本文主要从社会文化和民众心理角度分析了狐信仰的兴衰原因, 并就近年来狐信仰的复兴提出了文化层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传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层面凝炼而成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传统媒体、新媒体平台、本地文化场馆和地方文化活动等成为年轻人了解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渠道,然而南陵目连戏在当下存在着社会认识度低、传播渠道狭窄等问题。在文化记忆理论指导下,南陵目连戏通过多元路径进行传播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文化记忆理论下的南陵目连戏传播路径涵盖了保存、传承、社群参与、现代化、融合创新和教育研究等多个方面,并呈现出四种类型的文化记忆特点,分别为社会交往型、客观媒介型、专职承载型和物质符号型,这几种类型和内在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南陵目连戏在当代社会中的发展和传播。  相似文献   

15.
<正>每个时期都有一定的丧葬礼俗制度。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宗教诸因素的影响,丧葬礼仪制度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较大,而民间丧葬风俗则变化较小,基本上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民间丧葬风俗的传承与变革,与时代社会文化变迁转型的广度及深度关联性不大,民间对官方所制定的新式丧礼遵行甚少,即使有所改革,旋即回复旧俗,仍然广泛地实行着传统丧俗。即使传统丧俗中的某些陋习恶俗,民间亦以古礼和旧观念为依据,相沿成习,司  相似文献   

16.
石溪村的家族活动涉及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农民在政治生活中从被动到主动, 在经济生活中从自发到自觉, 在文化活动中从封闭到开放, 在社会生活中从传统到现代; 农民的文化选择不仅加速了其自身角色意识从“家族人”到“现代人”的转换, 也促进了农村家族文化与现代化的有效对接。  相似文献   

17.
《农业考古》2021,(3):243-251
市镇文化中心地角色的考察是开展市镇中心地功能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清代,在市镇经济中心地功能的辐射和驱动之下,海河水系沿岸市镇的文化中心地角色开始构建和形成。从对于海河水系沿岸不同类型的典型市镇为中心的考察和分析来看,多元信仰逐渐凝聚和融合于市镇之中,形成了独特的市镇信仰文化空间,庙会文化和花会活动在市镇日益兴起,教育和社会保障资源也逐渐以市镇为核心开始集聚,海河水系沿岸市镇发展成了流域内基层社会文化交流和传播的中心地,形成了独具海河水文化烙印的地域市镇文化。  相似文献   

18.
姚怡暾 《甘肃农业》2011,(5):52-52,54
我国的民间歌舞,多与一些节日庆典、祭祀神灵祖先、诞辰祝寿、婚丧嫁娶等喜庆活动联系在一起。如每年的春节、元宵节、中秋节,或一些盛大的祭祀和庆典时,各地都要举行盛大的歌舞活动。而天津的皇会和它的民间歌舞就是其中最典型、最具地方特色的一个。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色彩斑斓,一则娱神,一则乐人,热闹非常,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本文欲就天津皇会和民间歌舞的内容及形式作一简要的介绍和论述。天津的皇会,是祭祀天后娘娘诞辰的庙会。在南方,把天后也称为妈祖;在北方,  相似文献   

19.
对处在法治进程中的中国来说,民间法是否还有存在的基础?我们应如何看待民间法?国家——社会二元结构的形成为民间法提供了存在的社会条件,大传统与小传统的阻隔又为民间法的存在与继续发挥作用提供了文化土壤。在处理二者关系上,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挤压与消灭,而是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对话与沟通。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部分汉字古形体的分析,认为古文字知识在对外汉语教学的汉字教学中具有一定作用:有助于留学生对汉字的识读和掌握、有助于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