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奶牛产后麻痹症,在兽医临床上经常遇到,或因产后气血亏虚,或因感受风邪寒湿而引起。从西医角度看,低血钙引起的最多,神经系统及外伤引起障碍的次之,亦有低血糖等其他原因引起。轻者可治愈,只是影响生产能力,重者丧失生产能力,致残淘汰,直接影响奶业的生产。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特推荐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中治疗奶牛产后麻痹症所使用的传统古方“补阳还五汤”,以供大家验证,并愿与同道就此类病的治疗进行探讨。1药方出处及组成补阳还五汤出自《医林改错》,为治疗中风、半身不遂的常用方。功效补气、活血、通络。1.1处方及加减黄芪500g、当归尾…  相似文献   

2.
2005年第12期《奶牛杂志》第36页、42页分别刊登了侯广福、侯国芳及李广升三位同志关于治疗奶牛产后麻痹症(卧地不起)的文章,笔者看后很受启发,特推荐近年在兽医临床中治疗奶牛产后麻痹症所使用的传统验方“补阳还五汤”以供大家验证,愿与同道就此类病的治疗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以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剂,根据奶牛爬卧不起综合征特点,选取风寒型、肝风内动型、心型三种不同类型的典型病例,进行药物加减,同时结合电针和人工吊站进行诊疗。结果表明,风寒型病例口服药物大约18h可勉强站起,4付药痊愈;肝风内动型,用药2~3付能站立,两个疗程基本恢复正常;心型,用药3~5d可基本痊愈。  相似文献   

4.
犬脊髓损伤性瘫痪是由于各种因素造成脊髓损伤平面以下躯体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及直肠、膀胱功能障碍的疾病。为了探究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犬脊髓损伤性瘫痪的临床疗效,通过对一例被车门挤压颈部和胸部的患犬诊疗,临床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废绝、四肢无力等症状。经神经学和CT检查,前肢腕桡侧伸肌、肱二头肌反射减弱,后肢膝跳反射、屈肌反射亢进,背部皮肌反射减弱,前后肢深部痛觉减弱,本体感受器延迟,第2、3颈椎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脱出髓核物质伴有部分钙化,确诊为椎间盘脱出引起的犬脊髓损伤性瘫痪。内服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7 d后,神经反射基本恢复正常,20 d后临床症状和神经反射全部恢复正常。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犬脊髓损伤性瘫痪疗效显著,优势明显,值得在小动物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医林改错》是清代医学家王清任编撰的一本医书,该书纠正了前人关于脏腑记载上的一些错误,临床上对人的血瘀证、半身不遂等病证的证治有独到之处,所记载活血化瘀方剂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如血府逐瘀汤,补阳还五汤等。这些方剂还移用至兽医临床上。本文对此进行了一些挖掘和验证。现将用《医林改错》这两个方剂为基础方,随症加减,治疗家畜疾病的体会报道于后,仅供同行参考。1血府逐瘀汤1.1组成:当归45g、生地50g、牛膝40g、红花  相似文献   

6.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医家王清任之《医林改错》,是王氏为风后半身不遂,语塞,口眼歪斜,头晕心悸,气短自汗,食欲不振等症所创立。几年来,笔者将此方用于兽医临床,收到显著效果,现举案4则,以供参考。(一)心衰性水肿案三红村姜某1头水母牛,于1982年4月7日发病,初期患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颌下及腹下水肿,前医予以抗感染、利尿、健胃燥湿等中西药治疗4日,无效,4月13日求余会诊。见症:  相似文献   

7.
<正>中风是中医临床常见的病症,又称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突然昏迷、半身不遂、口歪眼斜为特征。因本病起病急剧,变化迅速,与自然界善行而数变的风邪特征相似,故名为中风。属于西医脑血管疾病范畴,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少见。近来,我院收治一例疑似中风的患犬,经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结合针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正>偏瘫是指一侧的体躯瘫痪,多是由于脑梗塞或脑动脉堵塞,导致脑血流阻断而使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软化甚至坏死,致使脑血管功能障碍而引起,家畜较为少见。2013年5月我们曾接诊1例赛马偏瘫病例,经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电针、穴位注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13年4月,深圳世界之窗车马仪仗队的1匹退役的赛马发病,前去就诊。据饲养人员讲,这段  相似文献   

9.
笔者近年来采用中药加ORS(口服补液盐 )与骨质宁擦剂及聚肌细胞液治疗家畜风湿痹 ,取得满意效果。现简介如下 :1内服中药“补阳还五汤”处方 :生黄芪100-200g,当归40g,川芎30g,桃仁25g,红花20g,赤芍25g,地龙25g。共研细末 ,开水冲调或煎汤2次两液合一 ,一次内服 ,每日1剂 ,或隔日1剂 ,连服3 -5剂 ;或灌服偏瘫复原丸 ,每日2次 ,连用5天 ,中小家畜可酌减。方剂应用时加减法 :根据病畜具体情况 ,随症加减。一般牛马首次黄芪适用剂量为200g,以后根据病情酌减 ,最小用量为100g。方中药物加减如下 :…  相似文献   

10.
<正>中风,又名脑卒中,临床表现以猝然昏仆、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特征,本病在兽医临床上较为少见,近来,笔者收治一例疑似中风的患犬,经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配合针灸治疗,取得了显著疗效,现总结如下。1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2013年10月,笔者接诊一例松狮犬,1.5岁,体重15kg,公犬。据犬主人讲,一周前早上饲喂时发现该犬右侧前后肢运步不协调,站立时偏向一侧。遂请当地兽医前往诊治,兽医诊断为身体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兽医杂志》1986年第10期37页刊登浙江杨锦台同志《用补阳疗瘫汤治疗乳牛生产性瘫痪》一文,下面提出本人不同的看法,供作者与同行商讨。一、发病的时间与生产性瘫痪的发病规律不符文述:“该牛于1983年10月28日产公犊1  相似文献   

12.
笔者以临床及一般检查初步确诊一患犬为偏瘫。通过中兽医辨证论治,确定补气益血、活血通瘀、清热化痰、通经活络的治疗原则。处补阳还五汤加减内服,另处环跳、后三里、大转和腰百会四穴电针,肩井、前三里白针,翳风、锁口、承浆白针,另取腰百会、后三里水针。经过以上中药配合针灸治疗,患犬基本恢复正常。结果表明:中兽医治疗手段对犬偏瘫疗效确实,可推广应用于犬猫临床。  相似文献   

13.
母牛后肢麻痹,以后肢痿软无力,针刺反应迟钝或消失,牛只卧地不起为其特征。笔者以清代名医王清任的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本证12例,痊愈11例,死亡1例,疗效达92%。病例 1982年4月,郸城县高小庙村一头3岁黑母牛(带有一头3月龄的黄母犊),突然发生后肢麻痹,经数人多方治疗无效,邀我诊治。检查:体温正常,有食欲,中等膘情,卧地不起,后肢用针刺不知伸屈;用绳吊起,后肢像假肢一样丝毫不知用力。治  相似文献   

14.
“五焦汤”治疗疑似犬胃肠型细小病毒病李小兰,李正琦,赵青云(甘肃省庆阳地区兽医站745000)(中国农科院中兽医研究所)犬胃肠型细小病毒病,是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潜伏期为7~14天,发病率、致死率极高。近年来,笔者自拟“五焦汤”治疗各类患犬329例,...  相似文献   

15.
永浴,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用以保护自身健康和消除疲劳,解除某些痛苦,调节自身适应于外界环境。随着医学的形成和发展,人们自觉地逐渐将水浴(水浸、水洗、浇淋、外敷、药浴、泥疗)作为卫生保健或疾病防治的手段。《礼记·内则》载:“五日则燂汤请浴,三日具沐,其间面垢,燂潘请靧,足垢,燂汤请洗。”《札记·曲札上》还写到“头有创则沐,身有疡则浴”的治疗意义。在祖国兽医学中,水浴被长期广泛用于家畜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其法简  相似文献   

16.
耕牛的劳喘症是由于使役过度,饲养管理不善,加之长期没有系统的治疗而造成的。近年来我们应用参麦汤治疗20余例,效果较为理想。处方:白糖参五钱麦冬一两山药一两清半夏四钱牛蒡子五钱苏子四钱杭芍五钱甘草三钱  相似文献   

17.
正马属动物喉偏瘫又称喘鸣症,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是因支配勺状软骨的内收和外展肌肉神经系统发生轻瘫或麻痹,导致喉腔狭窄,以致在吸气时发生以喘鸣为特征的异常狭窄音而得名。本病以体格高大,头颈长和胸深的马和骡多见,尤其外来马,改良马较多发生。在任何年龄段都可发生,但以3~7岁的马骡多见。近来我们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减配合按摩、TDP照射治疗赛马喘鸣症1例,取得了较好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奶牛细菌性阴道病采用清宫汤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前来我站治疗的60头患有细菌性阴道病的奶牛,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予以常规西药、清宫汤治疗,比较两组病牛治疗效果.结果:甲、乙组治疗总有效率依次为90.0%、93.0%,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乙组症状总积分更低于同期甲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宫汤治疗奶牛细菌性阴道病,能更明显改善病牛症状体征,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正>茶辣汤是以吴茱萸为单方的温里药,具有温中散寒、止痛理气、燥湿、消胀散郁、调畅气机之功效,在广西西部农村常用来治疗牛前胃弛缓、马肚胀等消化不良病症。笔者在临床上应用茶辣汤治疗牛前胃弛缓数十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与其它  相似文献   

20.
术苓渗湿汤防治鸡综合性腹水症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杆菌引起的鸡腹水病,用抗菌素、亚硒酸钠、维生素E等的治疗效果皆不显著。笔者用中药术苓渗湿汤治疗病鸡90羽,治愈率为91.1%;用术苓渗湿汤预防90羽,有效率为100%;用庆大霉素治疗病鸡90羽, 治愈率为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