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为蜂群的主要敌害之一,但其对中华蜜蜂和西方蜜蜂的危害程度具有差异。通过总结大蜡螟的生物学特性,概述了大蜡螟对蜜蜂生长发育、群势及繁殖产蜜的影响,并比较其对中华蜜蜂与西方蜜蜂危害程度的差别,进一步分析了其对不同蜜蜂造成不同危害程度的原因,可为大蜡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蜜蜂的敌害蜜蜂的敌害种类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昆虫及蜘蛛类敌害、两栖类敌害、鸟类敌害和兽类敌害四类。一.昆虫及蜘蛛类敌害 (一)巢虫 1.发生及为害情况巢虫又叫做蜡蛀虫、绵虫,是蜡螟的幼虫.常见的有两种,即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和小蜡螟(Achroia grisclla  相似文献   

3.
蜡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蜡螟、小蜡螟是蜜蜂的敌害。它们可以毁坏库存的巢脾和巢蜜,特别对中蜂会造成“白头蛹”,严重时可造成蜂群飞逃。因此,对蜡螟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的研究,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4.
大蜡螟 Galleria mellonella L.是蜜蜂的重要敌害。作者1979~1980年在研究大蜡螟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的同时,还就其上脾习性、为害症状、为害对蜂群群势及蜜、蜡产量的影响,作了一些观察,现报道如下:一、大蜡螟初孵幼虫的上脾习性大蜡螟成虫产卵时喜将卵产于巢箱缝隙处,而不直接产卵在巢脾上。故幼虫要侵入巢脾内取食,就非经“上脾”这个过程不可。大蜡螟幼虫初孵后至第一次蜕皮前(即  相似文献   

5.
《中国蜂业》2014,(12):32-33
<正>桂中地区的来宾市素有养蜂传统,目前全市蜂群总数达到2.64万群,其中80%为中华蜜蜂。桂中地区中蜂生产的敌害有多种,比如胡蜂、蚂蚁、蟾蜍、壁虎、蟑螂和巢虫等,其中危害最严重、最顽固、最难防范的当属巢虫,巢虫不仅影响蜂群的繁殖,严重时还会造成蜂群不安弃巢飞逃。因此,饲养中蜂防治巢虫是大问题,需高度重视,防治结合。巢虫又称蜡螟。蜡螟分为大蜡螟和小蜡螟,大蜡螟  相似文献   

6.
中华蜜蜂蜂群的病虫害相对比引进的西蜂病虫害的种类少,在西蜂没有进入中华蜜蜂区域之前,中华蜜蜂的幼虫几乎没有病害,蜂群的主要敌害是大蜡螟和小蜡螟幼虫,即巢虫(俗话说的穿虫),其次是各种胡蜂.  相似文献   

7.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并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常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日常的中蜂饲养管理中,控制巢虫对中蜂群造成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隙、勤扫箱底无蜡屑、饲养强群无脾露3个方面着手。1糊牢蜂箱无缝隙巢虫一般在夏秋两季较多。蜡螟多在夜间从蜂  相似文献   

8.
一、危害大蜡螟(Galleria mellonella L.)是中华蜜蜂(Apis cerara F.)的重要敌害之一,1987年8月~1988年7月,我们在粤东(揭西)粤西(高州)和广州地区(清远),各选择一个有代表性的蜂场,定期(每月一次)、随机在蜂场中取6群蜂,各抽脾一张,剥查大蜡螟幼虫,3个蜂场剥查结果表明,蜂群巢脾中大蜡螟幼虫全年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有关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简称Bt)在传统农业害虫防治中的应用以及对大蜡螟的毒杀作用,为蜜蜂病虫害防治领域带来了新的曙光。  相似文献   

10.
<正>巢虫是蜡螟的幼虫,是中蜂的主要敌害,它以蜡屑为食,钻入巢房底部蛀食巢脾,逐步向房壁钻孔吐丝,使蜜蜂幼虫到蛹期不能封盖或封盖后被蛀毁产生"白头蛹",造成蜂群逃亡或大批封盖蛹的死亡。因此,掌握防治巢虫技术,对中蜂生产非常重要。在日常蜂群管理时,控制巢虫对中蜂群的危害,主要从糊牢蜂箱无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