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秦州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天水市秦州区平南镇旱作农业区进行的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试的品种中,以正德304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2 727.3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24.1%.居第1位;登海3251、登海3622次之,分别为12 171.7、12 070.7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18.7%、17...  相似文献   

2.
临洮县旱作区玉米全膜双垄沟播品种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仲龙 《甘肃农业》2013,(19):23-24
在临洮县洮阳镇旱作农业区进行的玉米品比试验表明,中晚熟品种澳玉320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折合平均产量16591.5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增产28.7%,居第一位;中晚熟品种登海3622,折合平均产量13506kg/hm^2,较对照增产4.76%,居第二位:中晚熟品种沈单16号(cK)折合平均产量12892.5kg/hm^2,居第三位。  相似文献   

3.
15个玉米品种(组合)在宁县的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2011年对引进的15个品种(组合)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521、登海3622、登海11在庆阳市中南部能高产稳产,产量分别达到10 115、9 895、9 830 kg/hm2,较对照沈单16号分别增产10.0%、7.7%、6.9%。综合性状良好,可在宁县旱塬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我省主要粮食作物,常年播种面积在3500万亩左右,仅次于冬小麦作物,位居第二。近两年来,生产上种植面积在30万亩以上的品种主要有郑单958、农大108、沈单16号、沈单10号、邢抗2号、邢抗6、石玉7号、石玉8号、唐玉10号、鲁原单14号、鲁单981、冀丰58、农大3138、冀玉9号、张玉2号、屯玉1号、西玉3号、永玉1号、鲁单50、烟单14、农单5、唐抗5、冀单26、邯丰08、蠡玉16等。在品种应用上,主要依据玉米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和品种审定时划定的种植区域种植,品种更新更换较快,据不完全统计,2004年全省玉米品种更换面积在900万亩以上。  相似文献   

5.
胶东玉米品种的筛选与播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大田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播期对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抗逆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越晚,生育期越短,产量也越低。6月1日、6月10日播种的玉米粗缩病最重。本试验条件下,从播期和品种本身特性等多方面比较,春播以5月1日至6月1日播种为宜,产量较高,选用品种为登海3622、先玉335;套种玉米选用登海3622、先玉335、金海5号;夏直播玉米以选用先玉335、郑单958为宜。  相似文献   

6.
采用灰色关联度的分析方法,对适应吉林省种植的2000年以后各省审定的29个晚熟玉米杂交种11个主要性状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得出这些品种与理想品种的灰色关联度从大到小为:吉单28>吉单257>吉玉4>登海9>正大29>豫奥3>铁单15>吉单29>东单8>平玉5>铁单19>富友1>丹玉29>济单7>吉东2>豫玉32>登海3619>农大84>四单167>原单29>登海3>平安20>沈单18>沈单16>豫玉22>东单11号>沈玉17>沈单12>沈单13。  相似文献   

7.
<正>为了筛选出适宜廊坊地区种植的农艺性状好、抗病、抗倒、高产、稳产的玉米品种,进一步提高廊坊地区玉米产量水平,我们将在廊坊市主要种植的玉米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1供试品种郑单958、浚单20、沈单16、沈玉21、三北6、三北17、三北21、蠡玉13、蠡玉16、蠡玉18、蠡玉35、蠡玉68、农大84、屯玉42、屯玉99、东单13及东单60等63  相似文献   

8.
在青海省西宁市和乌兰县柯柯镇对引进的8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表明:8个品种分属高产、次高产、较高产三个产量群体。高产群体中的纪元8号、吉农大青饲1号、金凯3号和较高产群体中沈单16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生产中小面积示范;而分属三个群体中的瑞德1号、瑞德2号等4个品种有待于进一步试验鉴定,不可盲目用于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良种 主推长玉13、屯玉28、屯玉30、东单60、登海11、鄂玉10号等半紧凑性品种,合理搭配成单30、成单17等紧凑性品种,四边玉米种植雅玉2号、雅玉9号等平展型品种。  相似文献   

10.
在平凉市崆峒区四十里铺镇旱地条件下,以玉米品种豫玉22号为对照,对引进的11个玉米品种进行了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登海3721折合产量13084.5 kg/hm2,较对照品种豫玉22号增产41.81%;陇单4号、玉源1号、沈单16号折合产量分别为11041.5、10746.0、10635.0 kg/hm2,分别较对照豫玉22号增产19.67%、16.47%、15.27%.  相似文献   

11.
一、选择良种 主推长玉13、屯玉28、屯玉30、东单60、登海11、鄂玉10号等半紧凑性品种,合理搭配成单30、成单17等紧凑性品种,四边玉米种植雅玉2号、雅玉9号等平展型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一、选择良种主推长玉13、屯玉28、屯玉30、东单60、登海11、鄂玉10号等半紧凑性品种,合理搭配成单30、成单17等紧凑性品种,四边玉米种植雅玉2号、雅玉9号等平展型品种。二、种子处理及播种方法(1)精选种:把小粒种子和颜色淡的种子选出,减少弱苗。(2)浸种:用植物抗逆剂(抗寒剂)100倍液温水浸种  相似文献   

13.
目前,市场上玉米品种繁多,品种间价格相差悬殊,很多农民在购种问题上存在很多误区,有的农民认为价格高的就是好种,以至造成高价买回的种子与当地的气候、土壤等不相适应反而减产。那么农民朋友在选择玉米品种时应注意什么呢?1首先要考虑当地的热量能否满足品种的需要。如果该地热量充足,那么在选择品种时要选择生育期长、增产潜力大的晚熟品种,如屯玉1号、屯玉2号、农大108、沈单16、三北6号等,如地处高海拔地区,无霜期短,在选择品种时应注意选择生育期较短的早熟品种,如长城799、龙单13、张玉1号等。2要考虑当地风力大小。在张承两地的河谷…  相似文献   

14.
2017年在天水市秦州区进行了14个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登海3721与中种8号、东单11号、登海3622产量较对照均表现增产,且表现出较好的抗病性,综合其他性状,上述品种可在1 650 m以下地区采用全膜双垄沟播模式推广。  相似文献   

15.
宁夏引黄灌区玉米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在引黄灌区大田条件下,对当前生产中种植面积较大、产量水平较高(900~1200kg/667m^2)的4个玉米高产品种的不同收获期对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各有其不同的适宜收获期。正大12号和永玉3号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20日左右;沈单16号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25日左右;先玉335的适宜收获期为9月15日左右;以最高产量(粒重达最大值时的产量)的收获期计算(最适宜收获期),正大12号早收一天将会因粒重的降低而减产1.14%;沈单16早收一天将会减产0.87%;先玉335早收一天将会减产1.48%;永玉3号早收一天将会减产0.81%。不适宜的收获期导致玉米减产7%~9%,而适宜的收获期可使引黄灌区玉米单产增加30~40kg,总产增加5400~7200万公斤。  相似文献   

16.
在青海西宁、湟源、乌兰、德令哈对引进的4个青贮玉米品种进行试验鉴定。结果表明:4个品种分属高产、较高产二个产量群体。高产群体中的纪元8号、金凯3号、漯玉336和较高产群体中沈单16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可在生产中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7.
甘肃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9个杂交玉米新品种为材料,进行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沈单16、登海9号、正大12等3个品种产量表现突出,抗逆性强,适合陇东旱塬区全膜双垄沟播种植,可作为当地主栽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8.
在浙西山区进行了几个国审玉米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济单7号可扩大试种示范,登海3622、浚单20、浚单18、登海9号可继续试种示范,三北6号不适宜种植。  相似文献   

19.
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沈单16号为对照,在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条件下对6个玉米品种进行了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先玉335折合产量最高,为10698.20 kg/hm2,较对照品种沈单16号增产10.21%,居参试品种第1位;登义2号次之,为10400.90 kg/hm2,较沈单16号增产7.15%,居参试品种第2位。这两个品种总体田间表现生长整齐,综合农艺性状好,抗病性强,产量高。  相似文献   

20.
用溶液培养的方法,设置4个氮素水平,研究了西南地区9个主栽玉米品种在苗期对氮素的吸收和利用效率.结果表明:(1)与"适中"水平比较,登海1号和农大108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相对氮吸收量;农大3138、川单21号、东单60号和西单2号的相对氮吸收量在高氮水平下较高,而在低氮水平下较低;雅玉2号、成单14号和屯玉2号在低氮及高氮浓度下,其相对氮吸收量都不高.(2)几乎所有参试品种在低氮和极低氮素水平下植株对氮素的利用率都高于适中和高氮水平;农大3138、东单60号、屯玉3号、西单2号等品种在低氮和高氮水平下均有较高的氮利用效率.本试验中还没有发现在苗期对氮素营养既高效吸收又高效利用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