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6 毫秒
1.
北柴胡不同类型农艺性状比较与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柴胡新类型主要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比较,调查各类型株高、茎径、叶长、叶宽、叶长宽比、根径、根长、根质量等主要农艺性状;分析单根干质量、柴胡皂苷质量分数、单根柴胡皂苷收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类型间主要性状差异显著。CY(长叶型)株型较高,叶最长;KY(宽叶型)叶宽明显;CY和KY单根干质量、柴胡皂苷收量高;ZY(中间型)茎径和根径最小,柴胡皂苷质量分数高。北柴胡表型变异引起药材化学成分变化,可通过筛选优良变异类型,有针对性地培育优良北柴胡栽培品种。  相似文献   

2.
穿心莲种质资源的评价与利用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搜集穿心莲种质资源19份,进行种植试验和生物学性状调查,结果表明:各地种植的穿心莲种子纯度不一致、混杂严重,主要存在大叶型和小叶型两种生态类型;不同产地的穿心莲干品重量差异显著,大叶型的茎叶平均干重明显高于小叶型的茎叶平均干重,说明大叶型穿心莲的产量、产值较小叶型穿心莲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离子束介导玉米DNA对小麦第2代群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离子束介导后的第2代小麦群体为研究材料,对其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观察鉴定。结果表明,在第2代群体内出现了更多的变异类型和更宽的突变谱,这些变异类型主要包括植株高度、植株形态、叶型、穗型、生育期和籽粒性状等6个方面。植株高度的分离状态表现出明显的随机性;株叶形态的变异因受体材料的遗传基础不同而表现出一定的特异性;穗型变异的规律并不明显;生育期的变异和籽粒性状的变异表现出数量性状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蒙古黄芪3种变异类型一年生、二年生的主要性状及品质。结果表明。高个大叶型和中间型的地上茎、叶性状及生长势均较矮个小叶型蒙古黄芪有较大的优势,矮个小叶型有一定的抗倒伏性优势。3种蒙古黄芪的甲苷含量均表现为二年生显著高于一年生,且均超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标准。其中二年生矮个小叶型的甲苷含量最高,为1.74 g/kg,是药典标准的4.35倍。综合分析,高个大叶型和矮个小叶型可在选育黄芪优良品种时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北柴胡新类型与传统类型在生长与光合特性上的差异,为选育北柴胡良种提供依据。【方法】利用TPS-1光合作用系统,测定苗期和花果期宽叶型(KY)北柴胡与原始类群中占绝对优势的中间型(ZY)北柴胡叶片的光合指标及相关环境因子,同时取样测量其地上形态指标和各部分的生物量,比较2种类型北柴胡各指标的差异。【结果】①苗期和花果期,KY北柴胡的株高、茎径、叶长(花果期除外)、叶宽和总叶面积均显著(P<0.05)高于ZY北柴胡,叶长宽比则以ZY北柴胡显著(P<0.05)高于KY北柴胡。②苗期2种类型北柴胡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曲线均呈单峰型,ZY北柴胡的Pn显著(P<0.05)高于KY北柴胡;花果期二者PnTrGs日变化曲线均呈双峰型,且KY北柴胡的Pn显著(P<0.05)高于ZY北柴胡。③根据Pn、胞间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的变化方向,推测花果期KY北柴胡光合“午休”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而ZY北柴胡主要受非气孔因素限制。④苗期影响北柴胡Pn的环境因子主要为气温,花果期主要为空气相对湿度和大气CO2浓度。⑤苗期和花果期,KY北柴胡根、茎、叶、花果及总生物量均显著(P<0.05)高于ZY北柴胡;ZY北柴胡根、茎、叶生物量分配比例基本高于KY北柴胡,但花果生物量比例则显著(P<0.05)低于KY北柴胡。【结论】KY北柴胡在决定产量的生殖生长阶段具有较高的Gs和较低的Ci,Pn较强,生物量积累高,源库关系较为合理,源充足,库大,具有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6.
玉竹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3年生玉竹为材料,采用Excel进行数据统计处理,利用SAS 6.12软件对其根粗、根重和株高等10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变异、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单株结果数变异系数最大(61.12%),根重变异系数较大(46.13%),根粗、株高、叶长、叶宽、茎粗、叶数、根分枝数和主根长8个性状变异系数均较小;根重与根粗、叶宽、茎粗、叶数、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根粗与地上部叶宽、茎粗和果数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从主成分分析中提取出3个主成分,分别为产量因子、根型因子和株型因子累积贡献率约达76.430%,;在玉竹品种选育的性状中,产量因子对玉竹性状选择的可靠性高于其他因子。本研究可为高产优质玉竹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对29份莜麦种质的13个植物学性状变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存在广泛变异,其中倒伏性状变异幅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2.62%,其次为叶宽(27.85%)、有效分蘖数(15.31%)、茎粗(14.56%)、花序长(14.30%)、芒长(12.54%)、花序宽(11.89%)、千粒重(11.13%),而节长、株高、叶长、种子长和宽变异系数较小;各性状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株高和茎粗、倒伏性呈极显著负相关,系数分别为-0.506、-0.481;花序长和宽的相关系数为0.848;种子长度和宽度呈极显著正相关(0.618);植株越高,其茎节特征表现细长,叶片宽大,易倒伏;芒越短,产种性能越高,籽实也更饱满.聚类分析表明,不同莜麦种质可划分为3个类群,即饲用型、粮用型、资源型.  相似文献   

8.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
玛咖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理论,分析了11个不同海拔高度下玛咖的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及农艺性状间的关联性。从鲜根重与主要农艺性状间的关联序可以看出,与鲜根重关系密切的农艺性状依次是膨大根粗、茎粗、叶宽、叶柄长、覆盖面积、叶长、功能叶小叶数、根数、总叶数、膨大根长、主根长、茎长。通过关联度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关联,从与鲜根重关联密切的前3个性状来看,膨大根粗与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关联密切;茎粗与膨大根粗、总叶数、叶柄长、茎长、叶宽和叶长关联密切;叶宽与覆盖面积、主根长、膨大根粗、叶长和膨大根长关联密切。对于膨大根粗和茎粗,叶柄长、叶长和叶宽是主导因素,对于叶宽,覆盖面积、主根长和膨大根粗是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0.
为弄清云雾贡茶不同叶型间的主要经济性状差异,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对云雾贡茶自然分化的小叶、中叶和大叶3种叶型的年萌枝量、芽梢生长量、发芽密度、1芽1叶百芽重、产量和产值等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云雾贡茶不同叶型明前茶发芽密度均高于对照福鼎种,差异显著;中叶和大叶型百芽重高于福鼎种,差异显著;在种植密度相同条件下,小叶、中叶和大叶的理论产量较对照福鼎种提高20%~50%;小叶型产值最高,其次为中叶和大叶.  相似文献   

11.
北柴胡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育种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研究了北柴胡生长关键期主要性状的遗传参数及性状间的相关,并探讨了其育种应用。结果表明:分蘖数、分枝数和叶片数可作为北柴胡种子高产育种目标的相关性状;分蘖数、茎粗和、有效叶片数、总果序数、冠重、有效果序数的变异系数较大,个体差异大,具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分蘖数、分枝数、叶片数3个性状与种子产量性状呈高度正相关,根重与分蘖数、总果序数、冠重、有效果序数等性状相关密切,并且与总果序数、有效果序数呈负相关,与根重密切相关的4个性状可以用于北柴胡药材经济性状的间接选择;北柴胡选择育种的最佳时期为孕蕾期和种子成熟期。  相似文献   

12.
以承德地区野生北柴胡为试材,通过样方调查对不同生境中柴胡表型性状进行统计分析,以期为野生柴胡驯化扩繁及野生资源保护利用提供参考。结果表明,海拔变化影响柴胡种群分布及表观形态特征。通过逐步回归分析发现,野生柴胡株高、叶宽、小总苞片可以解释72.4%的野生柴胡根部颜色信息,野生柴胡花柄长、根部颜色、叶长可以解释94.7%的野生柴胡叶形信息,野生柴胡叶形、具花数可以解释59.5%的野生柴胡伞幅信息。因此,在野生优质柴胡资源驯化时,就地保护驯化扩繁,更有利于保护野生柴胡资源种群的优势性状。  相似文献   

13.
不同除草剂处理对柴胡产量和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中药材柴胡为试验材料,于柴胡种子播种前和出苗后分别以6种不同除草剂(氟乐灵、地乐胺、除草通、精喹禾灵、高效盖草能 、精稳杀得)进行处理,以清水为对照,适采期采收后测定柴胡产量、皂苷a和皂苷d含量、总皂苷、醇溶性浸出物含量及农药残留,分析不同除草剂对柴胡产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除草通外,其他除草剂处理柴胡产量均有显著提高,其中氟乐灵处理的柴胡产量最高,为1 387.5 kg/hm2,比清水对照组(840.60 kg/ hm2)提高65.09%,其次是高效盖草能(1 240.65 kg/hm2),较对照提高47.6%;柴胡皂苷a和皂苷d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所有处理的柴胡皂苷(a+d)的含量均超过0.3%,精喹禾灵处理的柴胡皂苷a和皂苷d含量最高;除草剂处理柴胡总皂苷均低于清水对照,但都在6%以上且差异不显著;农药残留检测结果均为未检出;结合各项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为:氟乐灵>精喹禾灵>清水>精稳杀得>高效盖草能>除草通>地乐胺。因此,可选用氟乐灵为柴胡播前、精喹禾灵为苗后用除草剂类型。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山西半干旱地区水资源利用率,在太谷县引种2个柴胡品种,采用4种不同灌水量进行玉米套作柴胡种植试验。结果表明,2个柴胡品种间产量差异显著,狭叶柴胡产量比北柴胡高33.51%;不同灌水量之间产量也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灌水量为40 m3/hm2的柴胡产量最高,其次为不灌水的柴胡;采用黑龙江明水县狭叶柴胡,灌水量为40 m3/hm2时产量最高。山西半干旱地区可以引种狭叶柴胡,以提高柴胡产量和改善柴胡品质。  相似文献   

15.
以白菜、玉米、小麦为受体材料,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法测定不同质量浓度柴胡植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的腐解液对3种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适宜柴胡后茬种植的作物种类。结果表明:柴胡腐解液对白菜和玉米种子各发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分别为1.02%~100.00%和1.12%~89.25%;对白菜幼苗有抑制根长和促进苗高的双重作用;对玉米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05%~85.93%。柴胡腐解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长和苗高均有抑制作用,且随浓度升高抑制作用增强;地上部分腐解液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的化感作用呈现低促高抑的效应,而地下部分腐解液则表现出随着浓度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的趋势。隶属函数分析表明,柴胡地下部分腐解液对受体作物的抑制作用大于地上部分腐解液。柴胡腐解液对白菜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强,对小麦的化感抑制作用最弱。因此,与白菜和玉米相比,小麦更适合作柴胡的后茬作物。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韭菜迟眼蕈蚊在北柴胡上的危害情况和发生特点,对韭菜迟眼蕈蚊在略阳北柴胡种植地中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于2020-2021年对其种群动态通过黄板诱集及挖根检查等方法进行系统调查。调查发现韭菜迟眼蕈蚊在略阳各北柴胡种植地均有发生,严重时危害率达85%,死株率达23%;韭菜迟眼蕈蚊一年中存在春(4月中旬至6月中旬)、秋(9月上旬至9月下旬)2个危害高峰,其中春季危害高峰的危害期长且发生严重。  相似文献   

17.
周利兵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450-12451
[目的]综合评价柴胡不同部位中的8种微量元素。[方法]采用因子分析方法对柴胡的花、叶、茎、根中微量元素含量数据进行分析,找出了柴胡中Ca、Mg、Na、K、Fe、Mn、Cu、Zn8种元素之间的关系,结合SPSS统计软件,对柴胡不同部位中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定性综合评价。[结果]Fe与Mg、Na、K相关极显著,Mn与Ca显著相关。第1公共因子F1在指标Mg、Na、K、Fe、Zn上有较大的载荷,第2公共因子F2在指标Ca、Mn、Cu上有较大的载荷。柴胡不同部位中8种微量元素含量高低顺序为:根〉叶〉花〉茎。[结论]该研究为大规模合理开发柴胡资源,以及为柴胡的药物功效学和微量元素的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粗茎鳞毛蕨种群形态性状及其生态可塑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吉林省东部山区的3个粗茎鳞毛蕨种群进行了形态特征及其生态可塑性的研究。结果表明:林分郁闭度和光照条件显著影响粗茎鳞毛蕨种群的株高、冠幅、叶片数量、叶片宽度、孢子叶数等形态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5个形态指标在种群间的差异程度依次为株高>冠幅>孢子叶数>叶数>叶宽。可见,不同光环境对粗茎鳞毛蕨种群的株高影响最大,对其繁殖能力也有较大影响,而对叶片数量和叶片宽度影响最小。尽管粗茎鳞毛蕨常生长在林下,有一定的耐阴性,但是过阴环境不利于粗茎鳞毛蕨种群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更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