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松茸固体发酵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技术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作为麦麸膳食纤维制备的降解菌,采用固体发酵方式,选择不同麦麸发酵基质的含水量与发酵时间的处理组合,分析比较不同条件组合的膳食纤维得率。结果显示,60%含水量符合固体发酵的菌丝降解代谢基本要求,提高基质含水量,有利于增加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得率;72h发酵周期,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制备得率〉80%。  相似文献   

2.
珍稀食用菌金福菇环保节能型反季节栽培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味精生产的锅炉多余热能,利用废弃的菌袋在热风炉中燃烧提高菇房温度达25℃左右,解决了福建省冬季生产珍稀食用菌金福菇(Tricholoma lobayense Heim)的菇房加温问题。同时用生产味精后的废弃米渣、谷秆两用水稻201高蛋白稻草粉代替麦麸;用造纸厂生产的下脚料草粉、秀珍菇生产的菌糠代替棉籽壳作培养料栽培金福菇,并用畦栽和袋栽作试验。结果表明:用废米渣和201稻草粉可以替代麦麸、用草粉和菌糠可以代替棉籽壳栽培金福菇,虽然其生物效率经t测验没有达到显著差异,但试验组比对照组可提高5.16%-6.37%。畦栽比袋栽处理的生物效率也可提高10%左右。每生产l000袋金福菇可增收666.64元~754.88元,同时节省了麦麸和棉籽壳,缓解“菌牧”矛盾,有利于发展畜牧业,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3.
采用相对生长法了中幼龄毛白杨优良无性系生物量增长及其各器官相对生物量的积累和分配规律,结果表明:毛白杨生物量以干才占主导:6a生以前,各器官生物量分配不稳定,6-8a生以后,其分配趋势为干材〉根〉干皮〉叶;3个优良无性系每年单位面积的生物量和固定的太阳能均的2-4倍;净不合效率经对照高24.41%-27.81%,并建立了各器官生物是匠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4.
谷秆两用稻草栽培食用菌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谷秆用水稻高蛋白稻草栽培姬松茸、磨菇、草菇的试验结果表明,含高蛋白质的谷秆两用稻草栽培姬松茸、蘑菇、草菇的生物效率分别比一般稻草提高22.85%-28.07%、11.00%-25.31%、33.68%,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考察几种真菌在不同发酵时间对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方法]以麦麸为原料,利用真菌固态发酵制备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研究了3种不同真菌(黑曲霉、米曲霉、里氏木霉)在不同发酵时间(1、3、5、7、9d)对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和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里氏木霉固态发酵7d,可显著提高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及其抗氧化活性.可见,里氏木霉是制备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优良菌种,且其固态发酵麦麸7d时得率和抗氧化活性最高.[结论]研究可为几种真菌在膳食纤维制备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7—21日龄雏鹅的饲料配方:玉米粉51%.鱼粉6%,豆饼5%.麦麸8%。发酵菜粕10%.草粉18.7%。食盐0.3%.磷酸氢钙1%.家禽营养宝、生物催肥惜、金赛维适量。  相似文献   

7.
(续2009年第19期) (2)配方2:玉米59.2%。麦麸3%.豆粕22.5%。菜籽粕8%,特预6号预混料4%,食盐0.3%,食用油3%.生物催肥精适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优化麦麸膳食纤维营养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麦麸为营养基质,通过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生物降解与营养转化代谢,实现对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的硒营养品质优化效果.结果显示,在秀珍菇硒营养代谢安全阈值(单位培养基质的亚硒酸钠添加量=3μg·g-1)水平下,经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的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富硒组),生物有机硒平均含量可达1.63mg·kg-1,是麦麸原料硒营养含量的56倍之多,硒营养转化平均效率达86%左右.除去硒营养成分含量外,与对照组(CK)比较,富硒组培养产物的膳食纤维与总蛋白、可溶性总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等营养品质没有显著的差异.试验证实,以麦麸为基质的秀珍菇富硒固体培养转化代谢过程,可有效促进食用菌对基质中无机硒的营养转化代谢,显著提高培养产物中生物有机硒成分含量,达到优化麦麸膳食纤维复合菌粉中有机硒含量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9.
该研究采用蒸汽爆破法,以速生毛白杨为原料,在爆破时间都为4min,爆破压力分别为1.5,2.0,2.5,2.7MPa的压力条件下,研究比较了不同爆破压力对原料得率、产酶活力和纤维素酶解糖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相同条件下,随着爆破压力曲1.5MPa升至2.7MPa,原料得率由84%逐渐降低至51%;②以不同爆破压力获取的毛白杨原料配合麦麸作为纤维素酶培养基,随着爆破压力的增加,酶活性也随之增加,但也与爆破后原料的纤维素含量有关,只有爆破后毛白杨原料的纤维素含量高时,酶活性才大,每克干曲酶活力高达139.3U/g;③将经过不同爆破条件预处理的毛白杨木粉进行酶解实验,随着爆破压力的增加,酶解糖化率也随之增加,最高爆破压力(2.7MPa)处理过的木粉可使酶解糖化率高达65.0%,比对照提高了4.0倍。  相似文献   

10.
泰山赤灵芝驰名中外,仿野生栽培是在模拟自然条件下进行人工生产,其产品不但具有野生泰山赤灵芝的外观,且能积累更多的干物质,提高药用活性成分的含量,由于适当控制光照,又能加快胞壁色素的沉积,与野生泰山赤灵芝相差无几。一、原料配方用棉籽壳或阔叶树木屑(或各用50%)作培养料。配料时,按原料干重计,另加麦麸10%~15%(不能超过20%),白砂糖10%,石膏粉1%,尿素0-1%(不能超过0-2%)。还可以在上述原料内加入微量水溶性锗化合物,如二氧化锗或正锗酸钠(20mg/kg~100mg/kg),经生物…  相似文献   

11.
高节竹笋加工废料的纤维素酶水解及饲料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节竹笋加工废料笋蔸蛋白质含量高达20.6%,而木素含量仅为2.7%;笋壳的蛋白质含量为12.3%,纤维素、戊聚糖和木素含量分别为32.8%,25.0%和13.2%。笋壳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用里氏木霉作产酶菌,5d后可得到滤纸酶活为1.9IU·mL-1的酶液,产酶渣蛋白质含量提高1倍,达25.4%。用自产酶液酶解预处理后的废料,酶用量为12IU·g-1绝干原料时,笋壳和笋蔸的酶解得率分别为80.1%和82.0%。酶水解液和预处理液可培养酵母,产酶渣和酶解渣饲用价值提高  相似文献   

12.
果园生草对幼龄龙眼园土壤肥力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果园生草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K比生草前分别提高了189.3%-217.1%和12.8%-59.1%,速效P由痕迹提高到14.0×10^-6-26.1×10^-6;全N和缓效K分别提高了17.4%-27.5%和39.9%-157.1%,pH值和有机质也比生草前有所提高;全P和全K比生草前有所下降,可能与生草收割多翻埋少有关。生草还促进了龙眼树的生长,干周和冠幅的增长率分别由清耕对照的8  相似文献   

13.
3.配方三 前期:豆饼14%,棉籽饼12%,玉米面49.5%,甘薯干粉7%,小麦麸13%,干青草粉4%,碳酸钙0.5%,骨粉0.6%,食盐0.4%。每100千克混合料添加百日出栏预混料200克,催肥精20克,金赛维25克。  相似文献   

14.
以苦荞麦麦麸为原料,先对苦荞麦麦麸进行预处理,使其含有的槲皮素糖苷酶解成槲皮素,再研究甲醇浓度、固液比和浸提温度对苦养麦麦麸中槲皮素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随着甲醇浓度、温度、固液比的增加,苦荞麦麦麸中槲皮素的提取率逐渐增大;各因素影响浸提得率效果的主次顺序为甲醇浓度>温度>固液比;最优组合为A4B3C4,综合考虑成本、工作量及效率等多方面的因素,可选择组合A3B2C3,即在浸提温度为35℃下,固液比为1g∶25mL的65%甲醇溶液提取1h,提取率可达到89.3%.  相似文献   

15.
果园生草提高了土壤肥力,土壤中速效N和速效K比生草前分别提高了189.3%-217.1%和12.8%-59.1%,速效P由痕迹提高到14.0×10-6-26.1×10-6;全N和缓效K分别提高了17.4%-27.5%和39.9%-157.1%,pH值和有机质也比生草前有所提高;全P和全K比生草前有所下降,可能与生草收割多翻埋少有关.生草还促进了龙眼树的生长,干周和冠幅的增长率分别由清耕对照的88.47%和648.50%增加到120.17%-145.59%和790.84%-896.68%.在3种生草处理中,豆科格拉姆柱花草和格拉姆柱花草与禾本科宽叶雀稗混播处理,对提高土壤肥力和促进龙眼树生长效果较为明显,而宽叶雀稗处理鲜草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NTG和UV复合诱变米曲霉原生质体选育米蛋白分解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米曲霉(A.o-2)原生质体为对象,采用NTG和UV作为诱变剂进行单因子和多因子复合诱变处理,在以米渣为主要原料的固体培养基上培养,选育出中性蛋白酶活力较高、生长快、易于培养的变异株N-4。在原料配比为米渣:麦麸=2:1、培养时间为48h、培养温度为30℃的培养条件下,变异株N-4的中性蛋白酶活力最高,比出发菌株A.o-2提高32.6%。  相似文献   

17.
原料及成分(%)1234567891011玉米2926242319.63028.728262424高粱21191714.512.5201816181717大麦14.313.812101011.295121211.3豆粕(45%)712.5182024.4152028181512豆粕(50%)---3.5444.62.3---小麦麸991010.5107.37.389.3109脱脂米糠776.35.35.3-6.74.3苜蓿粉4.34.44.456444.34.34.34.1糠蜜555555555…  相似文献   

18.
1.制备菌种 选用引自福建三明真菌所“毛木耳781号”菌株,该菌株出耳快、朵大、肉厚、产量高、质量好。原种、栽培种配方:碎颗粒玉米芯80%、麦麸10%、玉米面5%、过磷酸钙1.5%、石灰粉1.5%、白糖、石膏各1%。按常规拌料、装瓶、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尼龙袋消化试验研究大豆皮替代奶牛日粮中玉米与小麦麸对瘤胃干物质与纤维消化特性的影响,试验处理为大豆皮分别替代精料中0(对照),25%,50%,75%和100%玉米与小麦麸的5个替代水平的产奶牛饲粮,饲粮的精料和粗料比为50:50,利用2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本地黄牛测定5种大豆皮替代水平饲粮的干物质(DM)和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尼龙袋消化率与动态消化参数。所用数学模型为:Y=a b(1-e^-c(t-L)。大豆皮DM与NDF的每小时消化速度分别为0.072和0.063,DM和NDF中潜在可消化组分比例(a b)分别为925和89%,提高大豆皮替代水平,饲粮DM中慢速消化组分b直线提高(P=0.023),快速消化组分a趋于下降(P=0.140),消化延滞期趋于延长(P=.0127).提高大豆皮替代水平,对饲粮DM中其他动态消化参数没有影响(P=0.360-0.903)。随着大豆皮替代玉米与小麦麸水平的提高,饲粮NDF中慢速消化组分的比例b,潜在可消化组分(a b)呈二次曲线规律提高(P=0.001-0.006),快速消化组分a的比例趋于线性提高(P=0.082),而慢速消化组的消化速度c不受大豆皮替代水平的影响(P=0.688)。从本试验得出结论:以大豆皮替代奶牛饲粮中0,25%,50%,75%和100%的玉米与小麦麸,对饲粮干物质潜在可消化组分比例和消化速度无明显影响,但对纤维消化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料及成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玉米34333238.636.4---343534.433.434.834.3333632高粱242321.627.927.5---22.522.523.523.52321.222.526.426.1大麦1010101313---131213131412111313大豆粕4.37.3109.412.44.37104.46671.66.45.428.2小麦麸109911222108774.3853.58.6脱脂米糠6.86.86.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